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新人教版必修3(1)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1672007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新人教版必修3(1)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新人教版必修3(1)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新人教版必修3(1)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新人教版必修3(1)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新人教版必修3(1)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新人教版必修3(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新人教版必修3(1)(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4节群落的演替,自 主 学 习,代替,被彻底消灭了,地衣阶段,草本植物阶段,森林阶段,火山岩,土壤条件,繁殖体,过量,速度,方向,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为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_的道路,我国提出了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可持续发展,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所经历的时间相同吗?你做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不相同。因为初生演替起始条件极为贫瘠和严酷,而次生演替起始条件比较肥沃和温和,甚至有种子或其他繁殖体,所以初生演替比次生演替经历的时间长。,?思考,新 知 解 读,1过程(以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为例),知识点1演替的类型及原因,Y,2演替类型的比较,群落

2、演替概念理解5点注意 (1)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种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如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优势地位,但森林中仍有灌木、草本植物、苔藓等。 (2)演替的最高阶段受无机环境的限制。恶劣的环境条件下,群落的演替不一定能达到最高的森林阶段。,知识贴士,(3)群落演替到最后将形成稳定的、成熟的群落,也叫顶极群落。顶极群落是演替达到的最终稳定状态,顶极群落并不是绝对稳定的,而是处于不断变化的相对稳定状态。 (4)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本质区别在于演替的起点不同,即是否具备土壤条件。 (5)能否演替成森林阶段与演替的类型无关,不管是初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都可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

3、阶段。,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X,典例 1,B,解析本题考查群落的演替以及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B项不正确,发生于火山、冰川泥以及沙丘的演替是初生演替,此演替已到了森林阶段,所以一定是很长时间,人类的活动会使演替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不同地段上的差异属于水平结构,空间上的垂直分布属于垂直结构。,迁移应用1(2017广东实

4、验中学)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群落演替是原有物种的恢复 B演替过程中土壤中的有机物逐渐减少 C弃耕农田都能演替为森林 D演替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解析群落演替是指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是优势的取代,A错误,D正确;演替过程中土壤中的有机物逐渐增多,B错误;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弃耕农田才能演替为森林,C错误。,D,人类活动的影响 (1)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可以对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关系。,知识点2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Y,(3)外来物种的引入 人类活动会有意或无意地

5、将一些新物种引入到某一群落之中。在适宜的条件下,新物种会迅速成为优势种,破坏原有群落的稳定。 (4)此外,垦殖荒原、围湖造田、砍伐森林、过度放牧等都会影响群落演替的过程。,下列有关人类活动,有利于群落向正面演替的是() A围湖造田B过度放牧 C封山育林D退草还耕 解析围湖造田、过度放牧、退草还耕都会导致生物群落结构简单化,生产力下降,不利于群落向正面演替。封山育林使生物群落的结构和成分由简单到复杂,对环境资源利用由不充分到充分,使生产力由低到逐步提高,有利于群落正面演替。,X,典例 2,C,迁移应用2(2017江西吉安安福二中月考)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

6、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B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C“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是群落的次生演替现象 D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最重要不同是演替进行的初始条件 解析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A正确;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诸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常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B错误;演替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代替,“远芳”到“晴翠”属于次生演替,C正确;根据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概念比较可知,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为起始条件不同,D正确。,B,知 识 构 建,问 题 释 疑,(一)问题探讨 1讨论作答。 2提示:火山爆发后环境条件发

7、生了变化。在火山爆发中,有些物种可能会绝灭;在恢复过程中外来新物种可能会进入。群落结构因此而发生了变化,一般不能恢复原来的群落结构。,(二)思考讨论1 提示:1.因为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从裸岩中获取养分。 2通过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起了有机物,这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条件。而苔藓生长后,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因而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其结果是逐渐取代了地衣。 3能找到这些植物。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取代了灌木的优势 ,但在森林中各种类型的植物都是存

8、在的。,(三)思考讨论2 提示:1.至少有两种因素在小路周围的杂草分布中起作用:一是人的践踏,从耐践踏而言,车前草最强,狼尾草次之,狗尾草最弱;二是植物之间的竞争,在远离人践踏的地方,茎秆较高的狗尾草优先获得阳光,车前草等处于劣势。 2如果小路被废弃后,人的践踏活动停止了,在路周围会慢慢长出茎秆较高的植物,逐渐成为优势植物。于是,就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 (四)旁栏思考题 大面积围湖造田,使湖面大大缩小,减小了蓄洪容积,降低了蓄洪能力,导致洪灾频繁发生。,指 点 迷 津,1群落演替中的两个“不一定” (1)群落演替过程并不一定总是越来越复杂,群落结构也有从复杂到简单的演替过程

9、。 (2)当群落演替中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不一定没有物种从本群落中消失。,2区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方法 (1)从起点上 原先从没有过植被或原有植被被彻底消灭的环境中开始的演替是初生演替。 原有群落环境只是失去了原有植被的地方开始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2)从时间、速度上 经历的时间长,速度缓慢的是初生演替。 经历的时间短,速度较快的是次生演替。,如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典例 3,C,A甲可表示森林在火灾后进行的演替 B甲的演替速度比乙快、历时短 C甲中、处的物种组成相同 D人类的活动往往影响到甲、乙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解析题图中甲曲线表示次生演替,

10、乙曲线表示初生演替,次生演替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历时短;火灾后森林上进行的演替为次生演替,但火灾前的物种与火灾后演替产生的物种不一定相同;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2017天津卷,7)大兴安岭某林区发生中度火烧后,植被演替过程见下图。,据图回答: (1)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是_演替。与相比,中群落对光的利用更充分,因其具有更复杂的_结构。 (2)火烧15年后,草本、灌木丰富度的变化趋势均为_,主要原因是它们与乔木竞争时获得的_。 (3)针叶林凋落物的氮磷分解速率较慢。火烧后若补栽乔木树种,最好种植_,以加快氮磷循环。,次生,垂直,下降后保持相对稳定,光逐

11、渐减少,阔叶树,(4)用样方法调查群落前,需通过逐步扩大面积统计物种数绘制“种面积”曲线,作为选取样方面积的依据。下图是该林区草本、灌木、乔木的相应曲线。据图分析,调查乔木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是_。,S3,解析(1)由图中信息可知,火灾后群落中迅速出现了多种草本植物和灌木,这说明大火后还保留原有土壤条件,甚至还可能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所以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是次生演替。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有利于群落对光能的充分利用。(2)从图中可以看出,火烧15年后草本和灌木丰富度下降,到40年后基本保持相对稳定,主要原因是草本和灌木在与乔木的竞争中得到的光逐渐减少。(3)火烧后若补栽乔木树种,最好种植阔叶树,因为针叶树的凋落物不易被分解,物质循环速度慢,而由题知乔木中除了针叶树就是阔叶树,因此应该种植的是阔叶树。(4)从样方大小和物种数间的关系可判断,坐标曲线中最下面的曲线为乔木对应的曲线,从该曲线可以看出,当样方面积为S3时乔木的物种数就达到最大,所以调查乔木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为S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