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生活中的数学学习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671988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生活中的数学学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幼儿生活中的数学学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幼儿生活中的数学学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幼儿生活中的数学学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幼儿生活中的数学学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生活中的数学学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生活中的数学学习课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生活中的数学学习,一、寻找生活中的数学教育内容,(一)从孩子经常接触的各种材料、玩具中捕捉数学教育内容。 1.积木、积塑。孩子在操作活动中,通过搬、堆积、摆放、平衡等可以感知尺寸、形状、重量、空间关系、结构、对称、体积等基本概念。在玩积木的过程中,还能引发出许多数学问题。以“砌房子”为例,孩子必须思考“怎样才能砌得高、砌得稳”等问题,幼儿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自然而生动的数学学习过程。 2.穿珠。孩子在用各种形状、颜色的珠子串出自己喜欢的彩链时,自然辨认了形状、颜色,并注意到了各种规律及顺序。 3.水和沙。在沙箱中提供各种类型的碗、纸盒、瓶子、管子、漏斗、水枪、小桶、勺、杯子等,当

2、孩子把水从一个容器倒向另一个容器时,很容易发展容量、重量、容积等概念。沙还可以用来建模型,以此了解固体的形状、体积。 4.叶子、种子。孩子在观察、收集各种类型的叶子、种子时,对形状、尺寸、数量及分类、排序等都会有所感知。,(二)从孩子感兴趣的各类活动中捕捉数学教育内容。 1.角色游戏。孩子们可以通过在娃娃家里分配餐具、食物来练习一一对应、一和许多;在开餐馆、杂货店等游戏中买卖东西,可学习物物交换等。而医院游戏中要排队、挂号、量体温、听心跳数等,这些都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教育内容。 2.艺术活动。粘土可以用来捏各种物体,在给物体造型的动作过程中,幼儿可以感知结构、形状、硬度、质量。在把不规则形状的物

3、体滚成一个球体,把一大团粘土捏成好多小球,再把小球团成一个大球等过程中,孩子可以获得很多关于体积、形状、重量的经验。绘画、折纸、用废旧物品自制一些小玩艺、拼图等这些活动,都为孩子提供了感知对称、结构、空间关系以及辨认和分类的机会。音乐中的节奏则可以让幼儿感受到数量以及某种连续性与非连续性。 3.木工。把一块木头劈成很多小块或是将许多小块粘成结构形状各异的物体,对于儿童来说是很重要的经验。不同重量、厚薄、长度、结构的物体可供孩子比较、测量,这也是发展幼儿数学语言的一个极好的机会。 4.户外活动。幼儿在户外可以更多地通过身体动作来感知速度与方位。例如,通过攀登脚手架体会方位;通过爬梯子体会速度以及

4、上、下方位;通过排队感知前后、左右等。另外,孩子从一个圆筒里钻进去和把圆筒抱起来可获得关于其内壁和外壁的不同的感觉。,(三)从日常生活活动中捕捉数学教育内容。 1.进餐、吃点心。进餐时可以获得很多关于测量(倒牛奶)、匹配(杯子、勺、人)、顺序(先发,再发)、一一对应、数数等经验。 2.盥洗。幼儿轮流洗手时,能获得快、慢,顺序(先后以及第几组、第几个等序数)概念。,(四)从周围环境中捕捉数学教育内容。 1.自己所处的位置。寻找自己的班级在几楼第几间,自己家里住在第几层,自己的床位在第几行第几列,自己做操站什么位置等,都能使幼儿区分方位,感知序数。 2. 班室的大小。区分班级教室、寝室面积的大小,

5、比较自己班级与其他班级面积的大小,了解自己班与别人班环境布置的差异等,都能发展幼儿的空间方位概念,引导他们学习测量。 3. 幼儿园的树与大型玩具。统计幼儿园的大型玩具数量,统计幼儿园的树,比较树的高矮、粗细等,能引发出许多有趣的探索活动,使幼儿感知数量、学习测量。 4. 数学区和科学区。数学区是专门为孩子数学学习提供的活动区,孩子可在其中学习比较大小、多少、认识基数、数字与图形匹配、写数字,学习一些关于测量和方位的词语等。在科学区里,可以记录自然界的变化;收集各种石头、坚果、种子等进行分类;操作一些测量仪器如量杯、天平等。,(五)从孩子关注的各种问题中捕捉数学教育内容。 幼儿经常会遇到自己感兴

6、趣的问题,如小明、小红谁的沙包投得远?10元钱能买些什么东西?两个不同杯子装的牛奶一样多吗?引导孩子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启发他们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操作、判断,就能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训练幼儿的思维,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的巨大作用,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二、引发幼儿生活中的数学学习,(一)关注孩子的问题,从孩子的提问中引发数学学习。 “科学始于好奇”。古往今来,许多著名科学家的伟大成就,往往是与其孩提时的好奇分不开的,因此,我们应善于保护幼儿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抓住孩子不经意的提问,将之作为引发孩子数学学习的好时机。如当孩子提出“究竟是这个瓶子装得多还是那个杯子装得多”的问题时,就是我们

7、引发有关测量及守恒的探索活动的好时机。我们可以指导孩子通过反复的测量和比较,然后自己得出结论。这既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保护其探索精神,又可以使幼儿初步感知测量,了解守恒,并在活动中充分享受成功的快乐。,(二)鼓励幼儿操作,从孩子的操作中引发数学学习。 操作探索活动是幼儿主动获取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应有意识地为幼儿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鼓励幼儿有意识地运用视觉、听觉、嗅觉、触摸觉等各种感官感知事物,不断发现问题。 如孩子在搭积木的过程中,会遭遇“怎样将积木搭得高”的问题。此时,教师不要急于将方法告诉幼儿,而是鼓励他们反复操作、尝试,并引导他们注意到各种积木的区别。因为通过自己的不断操作、探索、

8、观察、分析而得出的结论总是更令人难忘。尤其是当这个结论被大家所认同时,成功的喜悦又会激起孩子更高的探索热情,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养成其积极探索的习惯。,(三)引导幼儿观察,从日常偶发的数学现象中引发数学学习。 如当孩子玩投沙包的游戏时,会遇到诸如“谁投得远、谁投得近”等问题,教师可由此引导幼儿想各种办法来区分远近;当孩子玩商店游戏时,又会出现钱币的兑换等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幼儿自然地学习了测量,区分了远近,认识了人民币,并运用了加减运算等。 在引发数学学习活动的同时,还要注意以下二个问题 1.内容的兴趣性和随机性。教师要把教育的出发点从教材转向幼儿,从幼儿感兴趣的

9、事物和想要探究的问题出发,挖掘其中的数学问题,引发幼儿的数学探究活动。教师要把数学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之中,随时支持幼儿个别或小组发起的探究活动。 2.适当考虑知识点的系统性与连贯性。数学毕竟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有自身极强的知识体系。没有前面的知识基础,就很难理解后面的知识内容。因此,教师从幼儿生活中的问题引发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其年龄特点及已具备的数学知识水平。只有选取适合幼儿当前水平的知识点开展探究活动,才更有利于帮助幼儿从活动中获得成功感,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其对数学的兴趣。,案例:不同方法的“站队” 一天午饭后,我象往常一样组织准备排成一队去散步,这时安琪跑过来对我说:“,我们也象

10、大班的哥哥姐姐一样分成两队,男小朋友站一对,女小朋友站一队,好不好?”这不正是引导孩子进行分类计数的好机会吗?我说:“好呀,我们比赛,看哪队站得又快又好”,队伍站好后,我提议孩子们数一数男小朋友和女小朋友各有多少,谁多谁少。每一队小朋友开始派代表点数,最后他们数出男孩子有11个,女孩子8个,男孩子比女孩多。我又问:“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男孩子比女孩子多几个呢?”,这下孩子们可被难倒了。短暂的沉默后,洋洋大声说:“我有办法了。”按照他的要求,两队小朋友一个一个拉起手来,多出来的男孩子没有人牵手,洋洋便走到他们中间数起来,很快就数出来是3个。 在无法直接运算的情况下,洋洋运用所掌握的一一对应比较多少

11、和点数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难题。以后的散步活动中,根据孩子们的提议,我们不断改变站队的标准,有时按小朋友所穿衣服的颜色站:穿红衣服的站一队,穿蓝衣服的站一队,穿黄衣服的站一队;有时按个头站,高的站一队,矮的站一队;更有趣的是有时按小朋友的兴趣爱好站,喜欢唱歌的站一队,喜欢讲故事的站一队在站队的过程中,在轻松的氛围中孩子们的分类、计数和统计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散步活动中,我还引导孩子边上下楼梯时边数台阶学习计数;在园中散步时观察花坛里的花开了多少,哪种颜色的最多;秋季时观察天空飞过的大雁排得队形是什么样子的,有多少只;塑胶操场上都有哪些图形;周围的房顶是什么形状的等等,有效的利用散步活动丰富了

12、幼儿的各种数学经验。,案例:为汽车加油,为了保证幼儿的饮水量,我们幼儿园规定中班幼儿每天要喝够8杯水,最低不少于6杯,为了督促幼儿做到,且便于统计了解孩子真实的喝水情况,我设置了一面“为汽车加油”的墙面记录:用磁带盒和卡纸做成一辆辆小汽车,幼儿每喝一杯水就往汽车里加一次油(往自己的汽车中放一个压膜的小水点),半日活动结束时,幼儿对自己的饮水记录进行计数和统计,数量不够的我及时加以提醒,每天离园时孩子们还会跟爸爸妈妈一起数一数今天喝了几杯水。这种有趣的形式既保证了幼儿身体发育所需的饮水量又解除了家长的顾虑,还提高了孩子的计数能力。 在饮水这一生活活动中,还蕴含着许多数学教育的契机,如:小班可以结

13、合寻找杯子渗透上下方位;通过一个杯格里面贴一个标志放一个杯子渗透一一对应;通过一个杯架里有许多杯子渗透1和许多等内容。而大班则可以通过使用大小不同的杯子接水来渗透量的概念和守恒;通过数出杯架里共有多少个杯子进行计数,通过小朋友喝水时拿出杯架里所有杯子,杯架里一个杯子也没有了感知 “0”的意义;等等,案例:分葡萄,这天,起床后的水果是葡萄,每张桌上都放着满满一盘洗净的又圆又大的紫葡萄。我问:“小朋友,葡萄不象桔子或苹果能一人分到一个,这么多葡萄,怎样才能让每个小朋友分到的一样多?”有孩子们说:“先数一数共有多少粒葡萄,再看每人能分到几粒”有孩子反对道:“这么多能数过来吗 ?又没有那么多盘子,往哪

14、里数呀”激烈的讨论后,江浩说:“老师,我有办法。我们每人先都拿5粒葡萄,吃完后,看能剩下多少,如果够的话,然后再一起2粒2粒、1粒1粒的分着吃,这样不就一样多了吗。”我惊讶于他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赞同地说:“好吧,现在每个小朋友先吃五粒”教室里顿时响起了1、2、3、4、5的数数声。接下来,孩子们又采用了两次大家一同分2粒的方法,两次一同分1粒的方法,渐渐的他们发现盘子里的葡萄越来越少,最后宇宇说:“老师,还剩2粒葡萄,我们组有6个人,不够分了怎么办呀?”我走过去,对他们说:“这两粒我们就分给今天积极动脑的江浩,大家说好不好”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好”。此后,每当吃葡萄、草莓、枣等个头小而数量

15、多的水果时,我和孩子们都会用这种方法,这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计数本领,还渗透了均分的意识和概念,更培养了幼儿的估算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进餐活动中,还蕴含着许多丰富的数学教育内容,如让幼儿摞放餐盘,练习一一对应的关系;让幼儿整理餐具,锻炼幼儿的分类能力;让幼儿点数进餐幼儿的男女人数,提高幼儿计数本领,中班数学教案生活中的数字,活动目标: 1对数字产生兴趣 2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与数字相关的生活场景和物品的照片存放于数码相机中 2白纸,笔,活动过程 一、观察生活中运用数字的实物照片,初步感知数字的用途师:今天我带来了很多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什

16、么,你还发现了什么。幼:有电话机,汽车牌照,电视遥控器,钟。师:它们的上面都有什么?幼:数字。师:都有些什么数字,这些数字有什么用呢?(教师重新播放照片)幼:1、2、3、4、5、6、7、8、9、O,电话机上的数字是拨电话号码用的。幼:57538是这辆车的牌照,每辆车都有属于自己的牌照。师:那电视遥控器和钟上的数字呢?幼:电视遥控器上的数字是按频道用的;钟上的数字是用来表示时间的。 二、回忆生活中的有关数字,进一步感知数字的用途师: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也有数字?它们都有什么用?幼:爸爸妈妈的手机上也有数字,是打电话用的。幼:我家的门上也有数字,是门牌号码。幼:我的本子上有数字,是我的学号。幼:我家的挂历上也有数字,是表示月份、日期的。师:你们真能干,想出那么多(出示钱币、门牌号、报箱、公交车牌、乐谱等物体的照片)。你们知道这些东西上面的数字有什么用吗?,三、寻找自己身边的数字,切身感受数字与自己生活的关系师:我们身上有数字吗?幼:我的鞋上有数字,衣服上也有数字。师:你们鞋子上的数字是多少呢?幼:13、14、15。师:老师的鞋子尺码是35。我们来比比谁的鞋子大。幼:老师的鞋子大。师: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