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1: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和分类电子教案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671986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块1: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和分类电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模块1: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和分类电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模块1: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和分类电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模块1: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和分类电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模块1: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和分类电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块1: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和分类电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块1: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和分类电子教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当下,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生命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都离不开它。在外面闯过的人应该知道,有很多的公司很多的岗位把你是否懂计算机作为聘用的一个门槛,如果你不懂计算机,那么只有拒之门外了! 既然计算机这么重要,那么作为学生时代的我们,理所当然的要把计算机学好哦,现在我们有这样好的条件,我们当然得珍惜学习机会,认真听课,能掌握一些关于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今天我给同学们准备的课题是:计算机的发展和分类。这一堂课将从四个方面与同学们一起学习和思考,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和分类,学习要点: 1.计算机的产生。 2.计算机的发展。 3.中国计算机的发展史 4.计算机的分类

2、(由于本节课要涉及到很多的理论知识和概念,所以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的配合老师一起学习和思考,力求学到最实用的知识,希望同学们能够喜欢),一、计算机的产生,一、计算机的产生 早在十九世纪英国,当时有科学家有这么个想法,想利用一种机器来代替人的思考,由于当时科学家水平的限制,一直没有成功,直到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在美国,(二)、存储程序式的计算机,针对eniac应用中的问题,1946年的6月,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提出了“存储程序”的设计思想。其特点是程序和数据均以相同的格式储存在存储器中,这使得计算机可以在任意点暂停或继续工作,其核心部分是CPU,即中央处理器,计算机所以功能均集

3、中统一于其中,这一结构方式沿用至今,称为冯.诺依曼结构。,(三)、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从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到现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元器件的不断改进。 (一块指甲大小的芯片可以容纳几十亿个元器件,所以目前的计算机不再那么笨重,可以放在桌子上,甚至拿在手上了,),第一代电子计算机,又称“电子管计算机”。以电子管为主要电路元件的电子计算机。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于1946年在美国制成,取名埃尼阿克(eniac)。1946-1957年生产的电子计算机都是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第二代电子计算,第二代电子计算机采用晶体管制造的电子计算机。国外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的生存期大约是1957-1964年。其软件开始

4、使用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语言,如fortran、algol等。中国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于1967年制成,运算速度为每秒五万次。,第三代电子计算机,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的电子计算机。1964年开始出现,60年代末大量生产。其机种多样化、系列化,外部设备品种繁多,并开始与通信设备相结合而发展为由多机组成的计算机网。运算速度可达每秒几百万次,甚至几千万次、上亿次。中国于1970年研制成第一台集成电路计算机。,第四代电子计算机-,1967年和1977年分别出现了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由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组装成的计算机,被称为第四代电子计算机。美国ILLIAC-IV计算机,是第一台全面使用大

5、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和存储器的计算机,它标志着计算机的发展已到了第四代。1975年,美国阿姆尔公司研制成470V/6型计算机,随后日本富士通公司生产出M-190机,是比较有代表性的第四代计算机。英国曼彻斯特大学1968年开始研制第四代机。1974年研制成功ICL2900计算机,1976年研制成功DAP系列机。1973年,德国西门子公司、法国国际信息公司与荷兰飞利浦公司联合成立了统一数据公司,共同研制出Unidata7710系列机。 标志着进入家庭,第五代电子计算机,第五代计算机是把信息采集、存储、处理、通信同人工智能结合在一起的智能计算机系统。它能进行数值计算或处理一般的信息,主要能面向知

6、识处理,具有形式化推理、联想、学习和解释的能力,能够帮助人们进行判断、决策、开拓未知领域和获得新的知识.人-机之间可以直接通过自然语言(声音、文字)或图形图象交换信息。第五代计算机又称新一代计算机。,第六代计算机(生物计算机),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物工程学家对人脑、神经元和感受器的研究倾注了很大精力,以期研制出可以模拟人脑思维、低耗、高教的第六代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用蛋白质制造的电脑芯片,存储量可以达到普通电脑的10亿倍。生物电脑元件的密度比大脑神经元的密度高100万倍,传递信息思维的速度快100万倍。,计算机的未来一,计算机的未来2,二、微型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 时间:说20世纪70年代 事

7、件:微型计算机诞生(pc系列个人电脑) 发展:五代微处理器。Cpu基本上每个几个月就会有小幅度的升级,因此我们在购买个人电脑的时候要关注一些cpu方面的知识,微型计算机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它的核心器件-微处理器cpu,目前的主要品牌有Intel公司的酷睿和AMD公司的,三、中国计算机的发展史 、 1958年,中国的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中科院研究成功的小型电子管通用计算机103机,与外国有十多年的差距。 1995年曙光公司推出的曙光1000相当于intel公司1990年的大规模集成电路。 2001年中科院研制成功的中国第一款通用cpu“龙芯”芯片。 目前每秒千亿次高性能计算机曙光6000已经成功研发,四、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按处理数据,数字式计算机,模拟式计算机,数字模拟混合,按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按规模分类,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工作站,电子计算机是二十一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短短的几十年间,这台机器以迅猛磅礴之势,用非凡的渗透力和亲和力,彻底改变了我们这个星球的模样,融进每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已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种新文化,构造了一种崭新的文明。,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