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教案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41671683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教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科:语文 姓名: 班级:第二单元教学内容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千人糕 一匹出色的小马、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单元所学生字,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够理解爱、传播爱。教材分析本单元以“爱” 为主题,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世界里,有了爱,我们才能感受到生活是幸福而快乐的,爱不仅体现在父母、老师的呵护,同学、朋友的关心和帮助上还体现在社会上每一个人的默默付出上,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一文告诉学生,在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身边,都有雷锋叔叔;品尝着美味的千人糕 ,让学生明白劳动是快乐的,劳动是能够创造美味的;一匹出色的小马让妹妹忘记了疲劳,快乐地回到了

2、家,学生在本单元的课文中感受爱的同时,也让孩子们主动把爱洒向周围。学情分析八、九岁的孩子已经能体验一定情感了,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孩子进入情境体验。同时,老师可以鼓励孩子说一说自己情感体验,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大胆表达自己的感情。课时安排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2课时千人糕 2课时一匹出色的小马 2课时语文园地二 2课时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朗读感悟,体会雷锋精神,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4.通过朗读感悟雷锋的足迹是什么,通过背诵积累语言。5.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雷锋精神。教学难点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哪里需要献出爱心,哪里需要帮助,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深层含义。教学准备雷锋故事,雷锋名言。教学课件。学生预习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曾、冒”等13个字,会写“锋、昨”等9个字。2.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识记生字,课文的感情朗读。教学难点认识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雷锋画像,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谈谈对他的了解。2. 每年的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为沈阳部队某部因公牺牲的英雄战士雷锋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人民日报发表。此后,全国广泛开

4、展学习雷锋的活动。板书课题,指导书写“锋”。二、自学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小组内自学字词,互相检查指正,教师巡视,重点强调:“锋、曾、泞、荆、莹”都是后鼻音;“曾”是平舌音又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cng;“泞”读第四声,不要读成第二声;“棘”读第二声,不要读成第四声。组内检查读你指我认读开火车读对口形猜字。3.指名按小节读课文,师生共同听读评议。采用多种形式复现生字,促进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组内合作识记,养成交流习惯,培养合作意识。三、朗读课文。1.自由读文,思考:雷锋叔叔在哪里?划出有关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2.重点指导两个“你在哪里”:第二个比第一个语气加重,语调

5、拖长,要读出深情呼唤的语气,要根据情感的起伏,读出急与缓的变化。小溪和小路的话,语速稍慢,娓娓道来,“瞧”以后的诗句可适当提高音调。3.多种形式读文:范读引读自由选择伙伴合作读。多角度、多层次、多方法的朗读,学生获得了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了语言的优美和雷锋精神的伟大。四、认识生字。1.图文结合,认识生字。2.伙伴互助,进一步熟悉生字。3.练习。填空:弯弯的( ) 长长的( )晶莹的( )蒙蒙的( ) 温暖的( )鲜艳的( )五、书写学习“锋、昨、洒、温、暖”五个字:1.都是左右结构的汉字,左窄右宽。右半部分的书写细心指导:“锋”的右半部折文加“丰”,“洒”不要写成“酒”;“暖”字右边是“爰”。

6、2.学生练习书写,交流展示。板书设计雷锋叔叔,你在哪里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自主感悟“雷锋叔叔,你在哪里?”。2.在联想和表述故事中深化形象,懂得奉献爱心,助人为乐。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将奉献旨意内化心灵,外化行动。教学难点理解“哪里需要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意思。教学过程一、感悟1.朗读2、4小节。讲述雷锋雨夜送迷路的孩子和背大娘回家的故事。(结合句子理解“泥泞”:雨水和泥土混在一起,说明道路又湿又滑,很不好走。“年迈”:年纪大。“荆棘”:带刺的植物。)把诗化的语言还原成有血有肉的故事,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表象,引导学生展开联

7、想和想象,使雷锋的形象更加典型化、具体化和鲜明化。2.齐读最后小节,小组讨论,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表层含义:雷锋叔叔时时处处想着别人,哪里需要他,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深层含义:希望人间处处都有像雷锋这样的人存在,把爱大把大把地撒向那些需要我们的人。二、交流1.雷锋叔叔还会出现在哪里?可以让学生讲讲雷锋的故事,如果学生没有查到相关资料,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雷锋的故事。2.在我们身边有这样的同学吗?举例说说班级的同学都做过哪些好事。句式练习:雷锋叔叔就在我们班级里,你看,我们班的_就是小雷锋: 。我想对他说:“_”3.想一想:你今后想怎么做?(可以写倡议书,可以成立“雷锋小组” )引导学生体会和揣摩文章

8、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如果文章仅仅停留在“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表层意思,那我们学习这篇文章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所以通过寻找班里的小雷锋,树立身边的典型,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到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的更美好的思想境界。三、背诵小组内朗诵全诗分节配乐朗诵练习背诵自己喜欢哪节就站起来背诵竞赛背诵。四、积累师生共同积累有关雷锋的名言:1.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2.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3.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五、实践1.开展“雷锋故事知多少”的故事会。2.在班级内开

9、展“争做活雷锋”的“夺章”活动。六、书写指导书写“冒、留、弯、背”4个汉字。训练重点:写好上下结构的汉字。“冒”字,部首选上边,注意和“曰”有差别,最后一横不封,“曰”要宽,下边的“目”要窄。“留”部首“田”,左上不要少点(口诀:留要留住点)。“弯”部首“弓”。“背”部首“月”,撇变竖。3.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范写指导,学生练写,全班交流评议。板书设计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抱迷路的孩子背年迈的大娘奉献爱心,处处是雷锋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巩固本课内容。2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3指导学生认真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重点1现固本课内容。2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认真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

10、习惯。教学过程一、复习课文内容二、完成课后习题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讲解课后习题,并且当堂巩固。三、完成补充习题1.讲解补充习题内容,学生完成习题。2课堂纠错,学生改正,老师再次批阅。教学反思6 千人糕教学目标1.认识16个汉字,会认会写9个字,掌握“能、桌、甘”的部首,正确读写有关词语。掌握多音字“的”的用法。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 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教学重点1.认识16个汉字,会认会写9个字,学习新的偏旁部首,正确读写有关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懂得任何一

11、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自主学习生字。教师制作教学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学习生字新词。2.整体把握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教学重点朗读、识字、写字。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自主识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看到题目的时候,你怎么想?今天我们一起来尝一尝这个“千人糕”好不好?2.齐读课题千人糕。认识“糕”。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告诉我们什么?2.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3.学生借助拼音自

12、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4.逐段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5.努力把文章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熟了。现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 从课文中走出来了, 你还认识它们吗?2.出示生字指读:糕、特、嘛、买、纷、糖、蔗、汁、菜、熬、算、销、售、劳、的、确、应。3.注音领读。4.重点认读:特、的、确、应、汁。(1)比较认知“特”和“确”: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由偏旁加上学过的旧字组成的, 比较容易识记。(出示谜语帮助识记生字。)(2)“的”字强调音节是“d”, 还有一个读音“de”。要注意区分开, 在文中的词语“

13、的确”中读“d”。(3)“应”字强调音节是“yn”, 还有一个读音“yn”。要注意区分开, 在文中的词语“应该”中读第一声。(4)“特”字也是左右结构的字。出示谜语, 帮助理解生字。(5)出示图片帮助识记生字“甘蔗”和“甜菜”。5.猜谜语。寺旁有头牛特加水十次汁石头一角确6.开火车读准字音。四、情景朗读, 感知文本我们一起来学习千人糕。1.一天, 爸爸对孩子说:“今天我们来吃千人糕吧。”(把句子读通顺。)2.“爸爸,什么是千人糕?”孩子好奇地问。(想一想如何才能读出“好奇”的语气。) 3.“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爸爸回答。(真好奇啊!这到底是什么样的啊?)4.孩子想: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

14、能做成,一定特(t)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哦。这句话后面用的是什么标点符号?我们应该怎样读?)5.爸爸端来一块糕,那糕看上去跟平时吃的糕没有什么两样。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m)!您给我买(mi)过。”(到底是什么回事呢?)特别:不一般。6.爸爸说:“是的, 就是平常吃的米糕。你知道这糕是怎么做成的吗?”(很想知道, 你呢?)7.孩子说:“是把大米磨(m)成粉做的,还加了糖(tn)。”8.爸爸说:“是啊,大米是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朗读时注意顿号的停顿时间。)9.爸爸接着说:“糖呢,是用甘蔗(zh)汁(zh)、甜菜(ci)汁熬(o)出来的。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就算(sun)米糕做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