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学3-4章教学教案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669508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5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经济学3-4章教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旅游经济学3-4章教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旅游经济学3-4章教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旅游经济学3-4章教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旅游经济学3-4章教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经济学3-4章教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经济学3-4章教学教案(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第四章 制作:朱孔山,旅游经济学,第三章 旅游需求和供给,1 旅游需求及其变动 一、旅游需求的概念 需求:指消费者在某特定时空内,在某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或劳务量。 旅游需求:具有一定余暇时间的人们在一定时间内,在某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旅游产品数量 。,2、旅游市场需求产生条件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2)科技水平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旅游交通等设施现代化,可支配收入增加,旅游费用相对下降。 (3)带薪休假和工时缩短,寿命廷长,人们闲暇时间不断增多。 (4)开放、稳定的国际环境。 (5)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旅游动机增强。,三、旅游需求的类型 1、

2、享乐性旅游需求 2、保健性旅游需求 3、文化性旅游需求 4、体育性旅游需求 5、信仰性旅游需求 6、冒(探)险性旅游需求 7、参观访问性旅游需求 8、时尚性旅游需求,四、旅游需求表、曲线、函数、规律 (一)旅游需求表 用数字表格形式表达旅游产品的价格与需求量变化关系。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 (二)旅游需求曲线 用平面坐标曲线表示旅游产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三)旅游需求函数 用函数关系式表示旅游产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 Qd=f(p),旅游需求规律可以用下列函数式来表示: Da = f(Pa;P1,P2Pn;I;T;)其中,Da指某种旅游需求;Pa指某种旅游产品的价格;P1

3、,P2,P3指其他商品或服务的价格;I指旅游者可支配收入的水平;T指闲暇时间。,(四)旅游需求规律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旅游产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水平呈反比,与消费者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成正比。 五、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 (一)影响旅游需求的基本因素 价格 收入(可自由支配收入) 闲暇 (二)其他因素(非基本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旅游客源地因素;旅游目的地因素;旅游客源地与目的之间关系因素。 1、总人口 一般来讲,旅游需求量与总人口规模量呈正比关系。 从历史资料看,随着世界人口规模的膨胀,旅游需求量(人次)不断增加,旅游人口比率也不断提高。 2、人口城市化程度 旅游需求与人口城市化程

4、度呈正比。 一般城市比农村地域的居民出游率高。,3、人口结构(主要涉及年龄、性别和职业构成) 人口年龄结构 不同年龄段的旅游者在旅游需求程度、旅游动机、旅游方式、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 人口性别结构 一般地,男性出游率高,但女性旅游人数在不断增加,比率逐步提高。人口性别结构主要影响出游目的地、旅游方式(如探险、烹饪等专项旅游产品的需求强度的差异)。 职业结构 主要表现在:专业人员、管理人员、“白领”职员、商人等占旅游总人数比例高于“蓝领”(体力劳动者)人员。,4、家庭人口与教育程度 家庭规模小、教育程度高的人口旅游需求强烈,出游率高 5、政治因素 表现在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的政策

5、、体制及其相互关系等方面。 对旅游客源地而言,政府对公民旅游的态度(支持与否)及外汇控制力度影响旅游需求;对旅游目的地而言,旅游政策、开放程度、居民态度、安全、秩序等影响旅游需求。,6、货币汇率 国家间不同货币比价(率)的影响: 对旅游目的地而言,货币升值,汇率提高,需求减少; 对旅游客源地而言,货币升值,需求增加。 7、旅游地通货膨胀程度 通货膨胀意味着价格上升,需求减少,特别是旅游目的地通货膨胀率高于旅游客源地时,旅游需求减少。 8、旅游供给因素 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资源、设施、服务)供给能力、水平,决定其对旅游市场需求的吸引力水平,从而影响需求量大小。,六、旅游需求量的变动和旅游需求的

6、变动 旅游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旅游产品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旅游需求量的变动。P,Q。 旅游需求变动是指在旅游产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任何因素的变化(如收入、闲暇变化),对旅游需求的影响而引起整个需求曲线发生位移。,2 旅游供给及其变动 一、旅游供给的概念 从经济学意义讲,旅游供给就是旅游目的地在一定时期内以一定的价格向旅游市场提供的旅游产品数量。 二、旅游供给的类型与内容 (一)基本旅游供给 旅游资源 旅游设施 旅游服务,1、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生产基础,是首要的旅游供给内容,其数量、质量、分布及其组合决定了旅游地吸引力大小。 2、旅游设施 旅游设施与相应

7、旅游服务的数量、质量体现了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接待能力、旅游供给水平与能力,反映旅游业的实力和规模。 交通运输设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旅游地的可进入性(进得来,散得开,出得去) 旅游食宿设施:现代酒店、旅馆,形式、层次日趋多样化。 旅游娱乐设施 一般分两类: 反映和表现当地民族历史、文化、艺术和风俗的 场所,如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纪念馆等。 丰富旅游生活的娱乐设施,如歌舞厅、夜总会、 游乐场等。,旅游购物设施 旅游购物品的研究、开发与生产 旅游商业网点的建设 3、旅游服务 以旅游资源、旅游设施为凭借、手段提供的各种旅游服务,是旅游经济活动中旅游供给的重要内容,是旅游经济效益实现的直接途径,旅游

8、服务要达到相应的标准和质量需求。 (二)辅助旅游供给 旅游基础设施的供给旅游目的地公用事业设施和社会经济发展设施。,三、旅游供给表、曲线、函数、规律 (一)旅游供给表 用数字表格形式表示旅游产品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变化关系。价格,供给。,(二)旅游供给曲线 用平面坐标曲线表示旅游产品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变化关系,(三)旅游供给函数 用函数关系式表示旅游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变化关系。 QS=f(p) (四)旅游供给规律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旅游目的地在一定时期内,愿意并且有能力向旅游市场提供的旅游产品数量与其价格变化成正比。,四、影响旅游供给因素 影响旅游供给因素除价格外,还受多种因素影响。 (一

9、)旅游地国家或地区政府政策(积极、支持的政策,将刺激旅游供给的扩大) 1、旅游税收政策 降低旅游企业税率,降低进口相应设施与物资的关税,放松外汇管制等,将刺激旅游供给增加。 2、财政补贴和贷款利率(以及投资旅游资源开发、设施建设) 3、支持旅游院校的开办和旅游人才培训。,(二)自然历史条件 主要指旅游资源的数量、质量、组合对旅游供给能力的影响。 (三)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决定了旅游景点建设、旅游设施建设的水平、档次和效率,从而影响旅游供给数量和质量。,(四)旅游收入与旅游外汇收入的分配 影响政府、旅游部门、企业与从业人员的利益,分配比例的合理与否,刺激或抑制旅游供给的构成和扩大。

10、 五、旅游供给量的变动和旅游供给变动 旅游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旅游产品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旅游供给量的变动。P,S。 旅游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旅游产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如生产要素价格、税率变化等)引起的旅游供给曲线的位移。,3 旅游需求和供给的弹性理论 一、弹性的概念 在经济学中,弹性是指在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其大小可用因变量的变化率与自变量的变化率之比表示(弹性系数elasticity)。 Y=f(x) , 则E=y/y/x/x ,E为无量纲值。 二、旅游需求弹性 旅游需求量随某一因素的变化而出现相应变化的现象称为旅游需求

11、弹性。 (一)旅游需求价格弹性 旅游需求量随旅游产品价格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的现象称之为旅游需求价格弹性。,测度旅游需求价格弹性变化程度的指标,称为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EP=Q/Q/P/P=Q/PP/Q 因随P,Q,因此,EP为负值,在比较弹性大小时,一般取其绝对值。 EP1,旅游需求富有弹性; EP 1,旅游需求缺乏弹性; EP1,Q与P变化率相同。 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消费方式,其整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1,即富有弹性;旅游产品内部构成中,吃、住、行、游的需求价格弹性相对较小,而购、娱的需求价格弹性相对较大。,(二)旅游需求的收入弹性 旅游需求量随旅游者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变化而变化的对应关系。

12、 测度其变化程度的指标,称为旅游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EI。 EIQ/Q/I/I=Q/II/Q 因I,Q,因此,EI0。 EI1,旅游需求收入弹性大; EI1,旅游需求收入弹性小; EI1,Q、I变化率相同。 同旅游需求价格弹性一样,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消费方式,旅游需求收入弹性系数1;同时,一般地高档次旅游产品,EI较大,低档次旅游产品,EI较小。,三、旅游供给弹性 旅游供给随旅游产品价格变动而相应变动的对应关系,称为旅游供给价格弹性,简称旅游供给弹性。 测度其变化程度大小的指标,称为旅游供给价格弹性系数,简称旅游供给弹性系数ES。,ESQ/Q/P/P=Q/PP/Q 因P,Q,因此,ES0,ES(

13、0,) ES0,旅游供给无弹性(P无论如何变化,Q0); 01,旅游供给富有弹性(QP),(如我国80年代初即是如此) 一般地,旅游地的旅游供给弹性较小,同时,ES大小还同研究时期长短有关,研究时期越长,ES越大。,四、旅游弹性理论及其意义 PQ,QP,收入增加 EP1 定低价或适当减价 PQ,QP, 收入减少 PQ,QP,收入减少 EP1 定高价或适当提价 PQ,QP ,收入增加 根据旅游市场变化情况,运用弹性理论,灵活定价。,一、旅游供求矛盾 当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平衡时,旅游产品的价格称为旅游市场的均衡价格。 在旅游供给不变情况下,需求供求(买方市场)P 在旅游需求不变情况下,供给供求(买

14、方市场)P 供给供求(卖方市场)P 因此,在现实旅游市场中,旅游供求平衡总是相对的,而不平衡则绝对的,总是通过价格这只看不见的市场之手调节供求矛盾。,4 旅游供求矛盾及其平衡,需求 需求 P 供求买方市场P 供给 供给 供求卖方市场P. 二、旅游供求不平衡的表现 1、供求总量的不平衡 主要表现在旅游者人次(数量)和旅游市场容量之间的矛盾。 2、旅游供求在时间上的不平衡 表现为旅游旺季、平季、淡季的差异。,3、旅游供求在地域上的不平衡 由于旅游产品,尤其旅游资源吸引力在不同地区间的差异,造成旅游需求热点、热线和冷点冷线的出现。 4、旅游的需求与供给服务项目方面的不平衡 旅游者个性差异造成旅游需求

15、的个性化、多样化,而旅游供给的服务项目通常根据旅游需求主体的主要需求设计,二者难免存在不平衡。同时,旅游需求的时尚性、多变性与旅游供给项目的相对稳定性间也常产生不平衡。,三、调节旅游供求的机制 (一)价格对旅游供求的调节 在旅游市场上,通过旅游产品价格的变化,自发地调节旅游需求与供给,在均衡价格基础上: 需求 需求 P 供求买方市场P 供给 供给,价格机制的自发性,往往产生许多问题,如出现卖方市场时,价格猛涨,但旅游供给又有相对稳定性,往往造成质次价高,损害旅游者利益、损害旅游形象等问题;出现买方市场时,旅游供给企业竞相压价,产生恶性竞争,两败(多败)俱伤,有碍旅游经济的顺利运行。因此,旅游供

16、求矛盾的调节,除利用市场价格机制以外,旅游地政府往往通过一些政策性手段(措施)实施调节。,(二)政策调节机制 1、税收政策 税收政策通过两方面调节旅游供求: 针对旅游企业 在旅游供给短缺时,为推动旅游经济发展,提高供给能力,政府可通过降低税率(意味着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刺激旅游企业发展,扩大供给能力;或者旅游地政府为增强对外竞争力,也可降低税率,提高旅游供给能力特别是供给质量,同时促使价格下降。,针对旅游者的税收政策 在旅游淡季或旅游冷、温地区,降低税赋,从而降低旅游价格,刺激旅游消费需求扩张;在旅游旺季或旅游热点地区,提高税赋水平,提高旅游价格,抑制客流,避免旅游地过度拥挤,降低旅游体验效果,减轻对旅游地环境的破坏。,2、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