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1669227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三单元 南厝小学:何惠妹 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第一课时: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内容:课本第2729页的例1、例2及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使学生学会用符号或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重点: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交换律。教学难点: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教具准备:主题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出示主题图:从图上你得到哪些信息?你会提什么数学问题?二、探索新知1、出示例题。、这题该怎样列式?有几种不同的列式?、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联系?、你还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观察:、每一组算式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每一组版式等号左右两边有什

2、么相同点?不同点?、通过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会用一个算式表示吗?2、教学例2、出示主题图,收集信息。、独立列式解答(两种解法)、观察比较两种解法的结果怎样?、出示另外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69127)73 155(145207)69(12773) (155145)207、小组交流。、汇报、得出结论。三、巩固提高1、练习五的12、练习五的2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了哪些知识?五、作业:练习五的3。板书设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ab=ba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ab) c=a(bc)第二课时:

3、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学内容:课本第30页的例3及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使学生巩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够应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重、难点: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具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计算并验算480547 456358 7894572、回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内容。二、探索新知1、出示例3、根据题目的内容,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学生独立尝试列式。、思考:能不能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答?小组交流。、汇报、大组交流。、小结。2、练习:完成“做一做”说明思路,每一步的根据是什么?三、巩固提高1、练习五4说明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并说明运用运算定

4、律进行计算有什么好处?2、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48=72A38=369258147=369(147)(2347)56=23()654(97a)=(654)3、练习五6、7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练习五5第三课时: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内容:课本第3335页内容及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使学生学会用字母来表示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难点:学会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具准备:主题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出示主题图。2、说说图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3、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二

5、、探究新知1、出示例1。、分析题意,独立列式解答(两种解法)、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小结。、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2、做一做第1题。3、出示例2。、独立分析,解答。、观察:这两上算式有什么相同点?、请大家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从上面的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小结。、请用字母算式来表示乘法结合律。、比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你发现了什么?三、巩固应用1、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运算定律?45=210 abc=acb ab=ba123=132 abc=bac 123=1321469=(19) (46) 4625=6(425) 542846=(5446

6、) 282、练习六2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了哪些内容?五、作业:练习六1、3板书设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两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ab=ba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ab)c=a(bc)第四课时:乘法分配律教学内容:课本第36页的例3及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内容。2、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总结概括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教具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口算25474 50264思考:你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2、连线、(64)

7、5 6545、(812)4 84124、8(73) 8783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3、理解题意。、独立分析,尝试解答。、小组交流。、汇报(两种解法)、观察两上算式有什么关系?2、练习:(187)6 1867620(159) 20152093、观察三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4、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5、做一做。三、巩固应用1、填空:(4325)2=847853=()3667=()2、运动会的开幕式上进行大型团体操表演。一共有8个方阵,每个方阵有20行,每行有25人,一共有多少人?四、全课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练习六4、补充。板书设计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

8、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ab) c=abaca(bc)=abac第五课时: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教学内容:练习六有关内容及补充例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选择简便算法的良好解题习惯。教学重、难点: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判断、2(65)=265 ( )、(257)4=25474 ( )、35935=35(91)=350 ( )2、连一连317517 (2244)30(184)6 1864622304430 6020603060(2030) (35)173、填一填、(1240)3=

9、33、15(408)=1515、78202220=()20二、探究新知1、补充例题:937963、学生观察题里两个乘法算式中因数有什么特点?、讨论、尝试:怎样算简便?、反馈,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并说说这一运算定律的内容。、小结。2、补充例题2:10243、讨论:这道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学生尝试。、展示汇报。、小结方法。三、巩固应用1、练习六52、练习六73、练习六9四、全课总结五、作业:练习六6、8第六课时:连减的简便计算教学内容:课本第39页例1及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2、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使计算简便。3、培养学生合理选择算法的

10、能力。教学重点:掌握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教学难点: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使计算简便。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回忆已学过的运算定律,用字母表示。2、简便计算。10528 3598 3220548254 651258201356656 15434-4234-1234思考:你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1、分析题意,独立列式解答。、小组交流不同算法。、汇报方案,形成共识。2、小结。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12、“做一做”2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练习七14。第七课时:加减计算的灵活应用教学内容:课本第40页的例2及相应的练习。教

11、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使计算简便。2、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加减计算的实践问题。3、培养和提高学生灵活、合理地选择计算方法的习惯和能力。教学重、难点:能根据情况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方法使计算简便。教具准备:投影仪、主题图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填空,并说出根据。130150=130374518=(482)125=825=473123103=2、计算。875-137-63 983-117-283说说你是怎么算的?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2的第一个画面。、独立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小组讨论。、汇报,选出最佳方案。2、出示第二个画面。、小组交流解决方案。、汇报,选择最佳方案。、小结。三、巩固练习1、练习七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