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次月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上传人:心*** 文档编号:141669224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秋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次月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年秋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次月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秋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次月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秋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次月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次月考测试题(适用:第五单元、第六单元)(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在化学反应A+BC+D中,mg A与ng B完全反应,生成pg C,则同时生成D的质量是()A(m+np)gB(n+pm)gC(npm)gD(pn+m)g【考点】质量守恒定律【难度】易【专题】物质质量守恒;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在化学反应A+BC+D中,mg A与ng B完全反应,生成pg C,由质量守恒定律,则同时生成D的质量是mg+ngpg=(m+

2、np)g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矿井内的下列行为,不可能引起煤矿“瓦斯”爆炸的是()A吸烟B穿化纤服装C使用漏电设备D给矿井通风【考点】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难度】易【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发生爆炸的条件(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解答此题【解答】解:A、吸烟时烟的燃烧会引燃“瓦斯”气体,有可能引起煤矿“瓦斯”爆炸;故A可能;B、化纤服装摩擦产生的电火花会引燃“瓦斯”气体,有可能引起煤矿“瓦斯”爆炸;故B可能;C、设备漏电,电火花会引燃“瓦斯”气体,有可能引起煤矿“瓦斯”爆炸;故C可

3、能;D、给矿井通风,可以降低空气中“瓦斯”气体的含量,使气体不能达到爆炸极限,能有效避免引起煤矿“瓦斯”爆炸;故D不可能;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发生爆炸的条件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在生活中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的应用3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是()A火力发电B风力发电C氢燃料客车D太阳能电池路灯【考点】能源的利用和开发【难度】易【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根据已有的新能源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新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氢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据此解答【解答】解:A、火力发电使用的是煤,煤属于化石能源,不属于新能源;B、风力属于新能源;C、氢能属于新能源;D、太阳能属于新能源;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

4、化学与能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4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应前,他们的质量如白色条形图所示反应结束后,他们的质量如黑色条形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C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2:3D反应过程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2:1【考点】质量守恒定律【难度】中【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可判断生成物、反应物,由此可判断反应的类型各物质的反应的质量比等【解答】解:由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可知,甲的质量由3g增加到7g是生成物,生成了4g;乙的质量有8g减少到2g,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是

5、6g;丁的质量由4g增加到6g是生成物,生成了2g丙的质量不变A、由分析可知,丙的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说法错误;B、由分析可知,乙为反应物,甲、丁为生成物,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说法错误;C、由上分析可知,甲、乙的质量之比为4g:6g=2:3,但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不一定是2:3,故说错误;D、反应过程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4g:2g=2:1,故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图表数据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学会去伪存真,挖掘出有效数据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求解5在反应5X+KIO3+3H2SO4=3K2SO4+3H2O+3I2中,X的化学式是()AK2S

6、BKICK2SO3DKOH【考点】质量守恒定律【难度】易【专题】化学式推断十字法【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X+KIO3+3H2SO4=3K2SO4+3H2O+3I2,推断反应中反应物X的分子构成,根据分子的构成确定X物质的化学式【解答】解: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X+KIO3+3H2SO4=3K2SO4+3H2O+3I2,反应后K、S、O、I、H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为6、3、15、6、6,而反应前除5个X分子外K、S、O、I、H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为1、3、15、1、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可判断5个X分子中应含有5个钾原子和5个碘原子,

7、则每个X分子由1个钾原子、1个碘原子所构成,所以,物质X的化学式为KI;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推断化学式的能力此类问题是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常见题,根据化学方程式,得出未知的化学式中所含元素的原子个数,即可推断出化学式6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煤B石油C乙醇D天然气【考点】化石燃料的利用【难度】易【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天然气、煤、石油属于化石燃料,在我国能源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不可再生能源【解答】解: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天然气、煤、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因此BCD均是化石燃料只有A乙醇可由粮食酿造的,所以是可再生能源,且不属于化

8、石燃料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化石燃料的种类和特点,充分理解节能环保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7当打开一个装有液态空气的容器盖,并将一根烧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上方时,观察到的现象是()A熄灭B燃烧得更旺C先燃烧得更旺后熄灭D无明显现象【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难度】易【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根据空气中氮气的沸点最低,液态空气的容器盖打开时,首先蒸发出来的是氮气,随后才是氧气;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 氧气或空气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 氧气或空气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液态空气的容器

9、盖打开时,因为空气中氮气的沸点最低,首先蒸发出来,随后才是氧气,因为氮气不助燃;隔绝了氧气,因此将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的上方时首先遇到氮气因为缺氧熄灭;答案: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和空气中气体的沸点的不同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由X、Y、Z、Q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量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推理正确的是()物质XYZQ反应前质量/g810121反应后质量/g021未测9A反应后反应物质Z的质量为9gB反应后物质Y和Q发生改变的质量之比为1:1C反应中生成的Y的质量为21gD若Q为氧气,则该反应为氧化反应【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10、难度】中【专题】物质质量守恒;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可分析先X、Y、Q三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确定是质量减少的为反应物,质量增加的为生成物;然后根据表格中数据和质量守恒定律确定Z的待测值,进而可以确定反应类型【解答】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X的质量减少了8g0g=8g,故X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8g;Y的质量增加了21g10g=11g,为生成物;同理确定Q的质量减少了21g9g=12g,故Q是反应物;由质量守恒定律,则8g+10g+1g+21g=0g+21g+未测+9g,故待测的数值为10gA、由质量守恒定律,则8g+10g+1g+21g=0g+21g+待测

11、+9g,故待测的数值为10g即反应后物质Z的质量为10g,故选项说法错误B、反应中物质Y与Q发生改变的质量之比为(21g10g):(21g9g)=11:12,故选项说法错误C、反应生成Y的质量为21g10g=11g,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物质X与Q均为反应物,若Q为氧气,则该反应为氧化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9小明从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中总结的信息有: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反应条件是点燃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其中正确的是()ABCD

12、【考点】化学方程式【难度】易【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解答】解:由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可知,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反应条件是点燃,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对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做出正确的判断10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仪器是()A漏斗、集气瓶、水槽、导管B酒精灯、试管、导管、集气瓶C平底烧瓶、长颈漏斗、集气瓶、导管D大试管、单孔塞、集气瓶、导管【考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难度】易【专题】常

13、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固液不加热型的发生装置,向上排空气法的收集装置,据此装置来确定所用的仪器【解答】解:A、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不用水槽,也不用长颈漏斗,故A不正确;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固液不加热型的发生装置,不用酒精灯故不B正确;C、平底烧瓶、长颈漏斗、集气瓶、导管,这四个仪器都会用到,但缺少单孔橡皮塞,故C不正确;D、大试管、单孔塞、集气瓶、导管,这四个仪器都会用到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道题主要考查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收集装置仪器的选取,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会选择实验室制取气体所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还

14、要会选择每种装置所用的仪器11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三大问题之一,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B人类通过化石燃料获得能量的过程是物理变化C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D我国南海海底储藏了大量“可燃冰”,它将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考点】燃烧的条件;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能源的利用和开发【难度】易【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A、根据乙醇的制取方法考虑;B、根据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考虑;C、根据促进燃烧的方法考虑;D、根据可燃冰的优点考虑【解答】解:A、乙醇可通过粮食发酵制得,所以属于可再生资源,故A说法正确;B、化石燃料的燃烧生成大量二氧化碳水等物质同时释放出能量,属于化学变化,故B说法错误;C、促进燃烧的方法有:增大氧气的浓度,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所以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故C说法正确;D、可燃冰储量大,燃烧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不污染空气,所以是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故D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乙醇的制取方法,促进燃烧的方法,可燃冰燃烧的产物12在化学反应Cu+4HNO3=Cu(NO3)2+2X+2H2O中,X的化学式为()AN2O5BNOCN2DNO2【考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