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程设计 PPT课件幻灯片资料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665068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课程设计 PPT课件幻灯片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科学课程设计 PPT课件幻灯片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科学课程设计 PPT课件幻灯片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科学课程设计 PPT课件幻灯片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科学课程设计 PPT课件幻灯片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课程设计 PPT课件幻灯片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课程设计 PPT课件幻灯片资料(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學課程設計第六章課程組織,第六章課程組織,課程組織這一章主要探討 第一節課程組織規準 第二節課程組織要素 第三節課程組織原則 第四節課程組織結構 第五節課程組織類型,前言,課程組織的定義:根據課程規準(currirulum criteria)將課程要素(currirulum element)加以妥善設計,安置排列其組合關係之課程類型(currirulum category)與課程結構(currirulum structure),以增進學習效果的累積學習(cumulative learning)之功能。,前言,課程組織的功能有二: 動機的引發:基於學生的心理發展來安排學習。 累積效果:使學習經

2、驗產生最大的累積效果,達成教育目標。 課程組織的層面:課程內容的組織與學習經驗的組織,第一節 課程組織規準,杜威(John Dewey)認為設計有效的課程需要經驗的繼續性(Continuity)與統整性(integration)。 杜威在經驗與教育書中,說明了學習經驗的繼續性與統整性。,第一節 課程組織規準,課程組織最重要的就是組織的規準,包括繼續性(contiunity)、順序性(sequence)、統整性(integration)及銜接性(articulation)。,第一節 課程組織規準,繼續性(contiunity) 繼續性是指課程組織的廣度範圍之內的水平組織,其所包含的課程因素在不同

3、時間階段給予直線式的重複敘述。 例子:民主法治。 課程組織的繼續性,提供學生學習經驗的繼續機會,而達到長期累進學習的效果,慢慢的理解更多的觀念,培養更為精緻敏銳的態度。,第一節 課程組織規準,除此之外,課程設計人員還要 1.規劃學習經驗,才能讓課程內容與學習經驗逐漸複雜化,以促進學生的學習的成熟。 2.提供練習及應用在新情境的機會。 3.規劃清楚的課程組織元素。,第一節 課程組織規準,順序性(程序性)(sequence) 順序性是指課程的深度範圍的課程組織規準,使學習的機會建立在前一個學習經驗或課程內容之上,但是對同一課程要素作更深入、更複雜的處理。,第一節 課程組織規準,順序性包括三個問題

4、1.應該根據什麼組織規準,決定課程教材的連接順序? 2.何種學習內容應該連接在何種課程內容或學習經驗之後? 3.什麼是最適當的時間,進行某種程度的學習?,第一節 課程組織規準,課程組織的順序性,又稱課程組織的階段性規準。每一個學習經驗應該要建立在前一學習經驗上,但是要更深入,而順序通常跟學科的既定邏輯結構有關。,第一節 課程組織規準,例子: 1.先安排概論,接著才是專門課程。如:初級會計、中級會計最後是高級會計。 2.法律系:民法,接著才是刑事訴訟法;資工系:計算機概論,接著才是資料結構,最後才是程式設計或專題研究。,第一節 課程組織規準,課程設計人員要注意 1.由簡單到複雜,由具體到抽象,是

5、不是適切的指導原則 2.也有必要將特定觀念、歷程、概念加以組織,並轉換到學生的思考模式 例子:國語文教學,課與課之間缺乏嚴謹的邏輯關係。,第一節 課程組織規準,統整性(integration) 統整性是把課程當中各種不同的學習經驗與課程內容之間,建立適當的關聯,企圖達到最大的學習效果。 知識的專門化與統整性,一直就是課程組織設計上的兩難問題。 換句話說,統整性就是課程組織橫的聯繫之水平組織,包括認知、技能、情意與科目的統整。,第一節 課程組織規準,銜接性(articulation) 銜接性是指課程要素各方面的相互關係,包括水平關係與垂直關係。 垂直關係:例如各課與單元之學習先後順序的安排。 水

6、平關係:課程內容同時出現的各種要素間的關聯。,第一節 課程組織規準,傳統的學科知識邏輯組織是依照學科概念的順序,呈現學術理性思考的結果,採用的是演繹法,先介紹概念而後發展,但不見得適合學生。 學科論理組織結構與學生學習經驗之心理邏輯順序,往往衝突,如何加以調和是重要課題。,第一節 課程組織規準,邏輯組織與心理組織結合的原則有三: 1.越低年級越適合心理組織,越高年級越適合邏輯組織 2.容易學習的優先,慢慢導入附有意義的課程 3.先概述通論,在進入演繹分論,最後歸納總結,第二節 課程組織要素,課程組織的要素就像貫穿紡織品的經緯線,可以說是課程的深層結構 常用的課程要素包括概念、技能、價值,也有學

7、者特別強調通則,因此課程要素有概念、通則、技能及價值。,第二節 課程組織要素,概念 概念是指陳述具有共同特徵之事物或理念的名詞。 例子:社會、變遷、改革、發展、成長。 可藉由各種學習經驗,如音樂、戲劇、閱讀、角色扮演來發展 概念選擇要依據目標,要選擇最有用的概念。,第二節 課程組織要素,通則 通則是敘述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概念間的關係,換言之,通則就是只概念之間所衍生的關係或原理原則。 例子:由於資源的稀少性,我們有必要珍惜經濟資源,並妥善分配資源(經濟學的通則),第二節 課程組織要素,可以使學生更瞭解世界,也能探討這些理念的相互關係。 課程設計人員與教師要瞭解,通則不是理所當然的,是要加以驗證的

8、。,第二節 課程組織要素,技能 技能包含技巧、能力與習慣。例如:社會科的收集資料與文獻分析。 技能可以為課程提供繼續性和順序性,也有助於課程的統整性。例如:閱讀技能。,第二節 課程組織要素,價值 價值是指人類信念、態度、興趣、鑑賞等。通常情意目標的課程都以價值為組織要素。 例子:不分性別、種族、宗教、階級、年齡的平等價值,可以強調尊重個人的價值與尊嚴。,第二節 課程組織要素,概念、通則、技能及價值都可以作為課程組織要素。 課程目標是技術性的,技能為組織要素;強調倫理道德,則價值較為適當,需要視課程目標來決定。,第二節 課程組織要素,透過這些課程的經緯線來設計課程,是相當有效的,因為可以隨著學習

9、經驗的變化,而更新或排列組合,所以課程設計人員要非常了解並透過這些課程的經緯線來協助學生學習。,第二節 課程組織要素,螺旋式課程根據某一學科結構的概念結構,配合學生的認知結構以促進學生的認知能力發展為目的的課程發展模式,最佳的例子就是布魯納的人的研究。,第二節 課程組織要素,人的研究 1.合乎繼續性(contiunity)、順序性(sequence)、統整性(integration)及銜接性(articulation)。 2.先學會探究較單純的鮭魚、海鷗,後探究愛斯基摩人與狒狒。,第二節 課程組織要素,螺旋式課程的主要特色 1.合乎學科結構的邏輯順序,結構嚴謹; 2.合乎學生的認知結構與認知發

10、展過程; 3.合乎課程組織的繼續性與順序性的規 準;,第二節 課程組織要素,4.提供明確的概念架構,做為教師進行探究教學的依據,並配合詳細的教師教學指引,可以進精緻的教學設計,確保教學順序的流暢; 5.能提供具體的實物或教育玩具,配合學生認知發展階段,設計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活動,滿足學生好奇探究的學習欲望,合乎學生學習的需求。,第二節 課程組織要素,爭議與困境:每個學者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因人而異,而且概念結構有時艱澀難懂,老師若不易掌握,課程實施會有落差。,第三節 課程組織的原則,知識本質 課程要素 課程組織規準 學生學習,第三節 課程組織的原則,一、合乎課程目標 學校特定功能學習經驗(

11、加以組織) 二、由簡單到複雜 【數量多少 一般細節】 ex:單細胞多細胞 加減乘除 元素化合物,第三 課程組織的原則,三、由具體到抽象 五官觀察抽象思考 ex:水果農民生產消費經濟體系 愛鄉愛國 四、由近而遠 已知未知 熟悉不熟悉 ex:社會科同心圓組織(範圍、深度),第三節 課程組織的原則,五、年代組織 上古中古近代現代當代 【又稱 由古及今的課程組織原則】 有因果關係 牴觸:由近而遠、熟悉到不熟悉 六、整體部分 整體(涵蓋所有內容、經驗) 單一部分現象原理、原則理論,第三節 課程組織的原則,七、先決條件的優先學習 先學 基本必要的技能 EX:閉氣、漂浮打水游泳潛水 數數加減法 八、概念相關

12、法 基礎:知識結構 焦點:概念的交互關係,第三節 課程組織的原則,九、探究關連順序 已知未知 引導學生探究 依專家從事探究的程序設計課程 Ex:活動分析法、工作分析法 十、提供不同學習型式 依據學生需要、理解程度、能力設計 因材施教,第三節 課程組織的原則,十一、課程組織統整 (1)學科內容:科目內的微觀統整 事實、概念、通則(水平、垂直統整) (2)學科關係 :消弭學科分界 Ex:數學、科學 邏輯 (3)學生個人經驗,第三節 課程組織的原則,(4)學校科目與活動 依學生興趣將校內科目課程與聯課活 動、社團活動、分組活動統整。 (5)校內與校外領域 校內與校外生活作統整因應校外環境影響 EX:

13、校外參觀訪問、參與國家慶典等 (6)課程組織人員 設計專家、教師、學生、家長、學校行政人員 職業教育應包含:雇主、社會賢達等人,第三節 課程組織的原則,學校課程組織原則應包含垂直水平組織 (1)學習時間的垂直組織: 每天周月學期學年小學 中學大學研究所 (2)不同學科的水平組織 統整校內外的生活經驗,第四節 課程組織的類型,第四節 課程組織的類型,科目課程,第四節 課程組織的類型,優點 結構性強 富邏輯性 具永恆性 內容較真實可靠 家長接受度高,缺點: 各科知識孤立,缺乏連結。 課程統整融合不佳 組織架構不同 統整融合淪為行政考量。,科目課程的優缺點,第四節 課程組織的類型,目的: 課程內容的

14、一致性 演變 廣域課程 找出課程核心 組織中心 核心課程,以某些廣泛問題或概念為中心,並將某些領域的知識概念加以組合的課程。,核心課程,第四節 課程組織的類型,符合的條件 單元主題、學科簡化 根據規準選擇課程元素 小問題: 興趣、經驗、生活問題可以當作核心嗎,類型 觀念架構 大範圍觀念 問題架構 社會、自然 事物中心 藝術,核心課程的核心焦點,第四節 課程組織的類型核心課程的功能,結構化 凝聚焦點,確保寬度和廣度 作為學科結構,成為學習重點,打破學科界線 核心概念作為選擇內容的規準,可避免內容不當,涵蓋主要觀念,強調完整學習,運用通則 確保繼續性、順序性和統整性 融合學科課程和學習歷程,第四節

15、 課程組織的類型活動課程,經驗課程 非常重視學生的直接經驗 課程組織的中心:學生的興趣和需要,第四節 課程組織的類型活動課程,學生的興趣和需要學習的內容 學生的心理發展順序組織課程 學生主動選擇課程知識和學習經驗解決生活問題 教師和課程設計人員依據學生興趣探究問題的解決方式協助學生成長,第四節 課程組織的類型活動課程的組織類型,工作單元型態 親身體驗統整的知識 跨越許多學科 無固定學習順序 特點 活動多、科目少、涉及領域廣泛 生活密切、符合學生需要、 利用外在環境、統整學校及社會學習,第四節 課程組織的類型活動課程強調實作經驗,師生共同設計學習的一切 從實際參與工作終獲得解決問題的經驗 培養參

16、與社會的能力和興趣 杜威做中學(learming by doing),第四節 課程組織的類型活動課程的優點,結合理論和生活,學習更有意義。 增加動機,激發興趣。 培養責任感和獨立判斷的能力。 合作學習,增進人際EQ。 合作教育利於導入工作世界。,第四節 課程組織的類型活動課程需注意的事項,規劃不宜僵化 配套措施 師資方面: 學校空間方面: 學校行政方面 學校硬體方面,第五節 課程組織的結構,垂直組織: 課程內容或學習經驗前後之間的關係。 課程內容和學習經驗的縱貫排列問題。 垂直結構: 學校時間的劃分,提供一系列的時間安排,以組織課程內容與學習經驗。,垂直結構層次,第五節 課程組織的結構學習方案,某一類型的學校,為某一特定團體的學生族群進行計畫、發展、設計的學校學習經驗和課程內容。 又可分為下列幾種 依據年齡:研一課程 依據學門領域類別:高工汽修課程 依據專長性向與學習類別:美術班、資優班,第五節 課程組織的結構學習領域,有科目組織界線 跨越且連續多年 具繼續性與連貫性的學習經驗領域 EX:國小數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