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新学案】2018高三地理大一轮复习 人文地理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1663624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1.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榜新学案】2018高三地理大一轮复习 人文地理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金榜新学案】2018高三地理大一轮复习 人文地理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金榜新学案】2018高三地理大一轮复习 人文地理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金榜新学案】2018高三地理大一轮复习 人文地理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金榜新学案】2018高三地理大一轮复习 人文地理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榜新学案】2018高三地理大一轮复习 人文地理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榜新学案】2018高三地理大一轮复习 人文地理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双基 达标测评,高考50练,核心 考点导析,基础 知识落实,解题 技能提升,栏目顺序, 请点击相关内容,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一、 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总结:人地关系由协调到不协调、矛盾加剧,最后达到协调。,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2)人类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的再生速度。 (2)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3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地域差异,二、直面环境问题,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

2、发展。,2内涵,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3原则:,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条件,目的,基础,【特别提示】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原则中,“公平性”侧重的是“权利”,“共同性”侧重的是“义务”,“持续性”侧重的是“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三层内涵实际表述了可持续发展的三个不同层面的 。,1概念:,【信息解读】(1)内圆表示占有一定空间的人类社会,外圆表示人类社会与环境构成的人地系统,内外圆之间表示人类社会周围的地理环境。 (2)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对立统一关系人类通过生产、生活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箭头3与4分别表示尊重自然规律和违背自然规律);环境反作用于人类(箭头5

3、与6分别表示良性的与恶性的)。,【图说考点】,考点一环境问题成因及表现分析,【特别关注】,考点一环境问题成因及表现分析,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是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不协调而造成的,对其产生的机理及表现的分析如下所示:,【信息解读】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概念,有三个方面的内涵: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图说考点】,考点二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表析如下:,考点二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原则,识图技巧折线统计图的判读,例、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是19952007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趋势图,下表是2007

4、年中国东、中、西部发展支持系统评估表。,(1)说明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主要是由哪些支持系统的变化来驱动的? (2)中国生存支持系统的变化有何特点?试从农业角度简析其原因。 (3)中国环境支持系统的变化有何特点?简析其原因。 (4)中国东、中、西部的发展支持系统存在着差异,请从三次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角度给予说明。,解答该题的关键是: (1)看图例、找折线、读趋势。 图中6条折线对应5个支持系统和1个发展能力。对照图例找出题目要求的折线,即“可持续发展能力”、“生存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观察判读曲线的变化趋势,找出主要的转折点。 (2)巧对比、找差异、析原因。 对比“可持

5、续发展能力”的变化曲线,分析与其变化趋势一致的支持系统。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结合影响“生存支持系统”的三个因素,即可分析农业投入水平增加,资源转化效率提高、政策等方面的原因。 “环境支持系统的变化”原因主要是分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切合当今世界发展主题: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 结合表格信息对比三大地区之间的差异,联系材料信息“区域发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等)、区域发展成本”,结合题目要求分析我国东、中、西部的三次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各不相同,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对本地区发展支持系统的贡献也不相同。,答案:(1)呈上升态势;发展、智力和社会三个支持系统。 (2)2003年前徘徊波动,2003年较快上升

6、,2004年后平稳发展。农业投入水平增加,资源转化效率提高,农业政策调控取得成效。 (3)变化缓慢,近几年有所下降,但基本保持稳定(或尚未持续恶化)。原因: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环境冲击部分得到缓解和遏制(或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取得一定的成效)。 (4)三次产业结构差异:东部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中、西部农业占较大的比重。工业结构:东部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西部以重型产业为主。中部呈过渡性特征。,折线图是采用线条的升降、起伏来显示地理数据的变化情况和发展趋势的统计图。这种图对分析各种地理事物的动态变化及依存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分析思路如下: 1看坐标,明内容:确定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

7、内容,思考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如上题反映的是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2找变化,细分析:对曲线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先从整体观察其变化的趋势,然后关注一些转折点,描述不同时段的变化:增加还是减小,变化的幅度大小。 3寻因素,析原因:结合材料、图示信息及所学内容,寻找影响曲线变化的因素,对照因素对曲线的不同变化段进行分析、评价,探究原因。,【归纳总结】,(2013临沂质检)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2下列行为符合环境文明时代所遵循基本原则的是() 东北大豆和小麦间作消费者选用具有环保标识的产品生产企业减少商品的过度包装城市垃圾用于焚烧发电、集中填埋 A B C D,1图中四图例代表科技、资本、劳动力和土地四种要素,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甲土地B乙资本 C丙劳动力 D丁科技,D,D,下图是我国某地社会可持续发展示意图,完成34题。,3下列关于该地19851995年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A环境污染水平整体不变 B资源能源消耗维持在较高水平 C经济发展指标保持在相同水平 D人地关系协调发展,4该地社会可持续发展趋势最好的时期是() A19851990年 B19901995年 C19952000年 D20002005年,B,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