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内企业之间的内部交易培训资料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1662716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2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团公司内企业之间的内部交易培训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集团公司内企业之间的内部交易培训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集团公司内企业之间的内部交易培训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集团公司内企业之间的内部交易培训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集团公司内企业之间的内部交易培训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集团公司内企业之间的内部交易培训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团公司内企业之间的内部交易培训资料(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集团公司内企业之间的内部交易,2,内容,集团内公司间的商品交易 集团内公司间的长期营业用资产交易 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所得税问题,3,商品交易,内部交易商品全部向集团外销售(例6-1) 单位:千元 S 是全资子公司 2004年,P向S销售商品(顺销),售价3000,销售毛利率40%。 S在当年将内部交易所购商品全部向集团之外销售。,5,续,调整抵消分录 借:销售收入 3000 贷:销售成本 3000 合并利润表 销售收入-3000,销售成本-3000 归属于母公司的利润不受影响 合并资产负债表不受影响,6,续,内部交易商品未全部向集团外销售 单位:千元 S在当年将内部交易所购商品有500未向集团之

2、外销售。,7,续,8,续,调整抵消分录 借:销售收入 3000 贷:销售成本 2800 存货 200 合并利润表 销售收入-3000,销售成本-3000+200 归属于母公司利润 - 200 合并资产负债表 合并留存收益-200,存货-200,借:销售收入 3000 贷:销售成本 3000 借:销售成本 200 贷:存货 200,9,续总结,合并全资子公司时,无论顺销还是逆销,项目调整如下: 合并利润表 销售收入:-内部交易价格 销售成本:-内部交易价格+未实现利润 归属于母公司利润: -未实现利润 合并资产负债表 合并留存收益:-未实现利润 存货:-未实现利润,10,续存在少数股权的情况,顺

3、销情况下,内部交易损益归属于母公司,不影响少数股权计算。抵消调整方法同合并全资子公司。 逆销和水平交易情况下,内部交易损益归属于子公司,影响少数股权计算。(例6-2),11,续,单位:千元 S 是非全资子公司,少数股权比例为20%。 2004年,S向P销售商品(逆销),售价3000,销售毛利率40%。 P在当年将内部交易所购商品有500未向集团之外销售,含未实现毛利200。,12,续,调整抵消分录 借:销售收入 3000 贷:销售成本 2800 存货 200 合并利润表 销售收入-3000,销售成本-3000+200 少数股东损益 -40,归属于母公司利润-160 合并资产负债表 合并留存收益

4、-160,少数股权-40,存货-200,借:少数股权 40 贷:少数股东损益 40 = 200 20%,13,续总结,合并非全资子公司时,项目调整如下: 顺销情况下同合并全资子公司 逆销、水平交易情况下 合并利润表 销售收入:-内部交易价格 销售成本:-内部交易价格+未实现利润 少数股东损益:-未实现利润少数股权比例 归属于母公司利润: -未实现利润母公司持股比例 合并资产负债表 合并留存收益:-未实现利润母公司持股比例 少数股权: -未实现利润少数股权比例 存货:-未实现利润,14,续连续期间持续商品交易,上期内部交易未出售存货,在本期属于期初存货。当这些期初存货在本期向集团之外销售,上期未

5、实现利润就会在本期实现。 本期期初存货成本中含未实现利润,站在企业集团角度被高估。当期初存货在本期出售,其成本结转为本期销售成本,就会引起本期销售成本含未实现利润,也被高估。 通过抵消本期销售成本,确认上期未实现而在本期实现的利润。,15,续,单位:千元 S 是非全资子公司,少数股权比例为20%。销售毛利率40%。存货计价方法采用先进先出法。 2004年,S向P销售商品,售价3000。P在当年将内部交易所购商品有500未向集团之外销售,含未实现毛利200。 2005年,S向P销售商品,售价4000。P在当年将内部交易所购商品有400未向集团之外销售,含未实现毛利160。,16,续2005年合并

6、报表,对2004年内部交易影响的抵消调整 借:留存收益 200 (2004年未实现) 贷:销售成本 200 (2005年已实现) 逆销 借:少数股权 40 贷:留存收益 40 = 200 20%,17,续,对2005年内部交易影响的抵消调整 借:销售收入 4000 贷:销售成本 3840 存货 160 逆销 借:少数股东损益 8 贷:少数股权 8 = (+200-160) 20%,18,续,合并利润表 销售收入 -4000 销售成本 -200 -4000+160 少数股东损益 +8 归属于母公司利润: -32 合并资产负债表 合并留存收益 -128(=-160+32) 少数股权 -32(=-4

7、0+8) 存货-160 由于上期未实现利润在本期实现,对权益影响抵消,只剩余本期未实现利润的影响。,19,长期营业用资产交易,由于购方作为长期营业用资产,不会向企业集团之外销售,所以内部交易处置长期营业用资产的利得是未实现利润,应该抵消。 这部分未实现利润是购方长期营业用资产成本的一部分,站在企业集团角度,长期营业资产被高估,应该抵减。(如果是处置损失,资产成本被低估,应该加回。),20,续,单位:千元 S 是全资子公司。 2004年底,S向P销售设备存货,售价400,制造成本300。 P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该设备购入后可以使用10年,无残值。年折旧费40。 P对S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

8、21,续资产交易当年 (2004年),调整抵消分录 借:销售收入 400 贷:销售成本 300 设备 100,合并利润表 销售收入-400 销售成本-300 归属于母公司的利润 -100 合并资产负债表 合并留存收益-100 设备-100,22,续,如果S不是生产设备企业。S将自用设备销售给P。 对S来说,设备原值500,出售前累计折旧200。,23,续,调整抵消分录 借:出售设备利得 100 贷:设备 100,合并利润表 出售设备利得-100 归属于母公司的利润 -100 合并资产负债表 合并留存收益-100 设备-100,24,续资产交易以后各年(2005年至2014年),调整抵消分录(1

9、当年影响) 借:累计折旧 10 贷:折旧费用 10 从企业集团角度,设备应按从企业集团之外购入的成本计提折旧。本例从企业集团之外购入的成本是300,年折旧费30,比购方P计提的折旧40少10,需要抵减。 表明随着设备的使用和折旧的摊销,未实现利润逐步实现,每年实现10。,25,续,调整抵消分录(2以前各期影响) 借:留存收益 100 贷:设备 100 借:累计折旧 贷:留存收益 (以前各期累计折旧抵减额,即累计已实现利润),用于抵消资产处置利得,以及确认以前各期累计已实现利润。 左侧两个分录合并 借:留存收益 *1 累计折旧 *2 贷:设备 100 *1 未实现利润 *2 已实现利润,26,续

10、提足折旧,继续使用 (2015年及以后各年),抵消调整分录 借:累计折旧 100 贷:设备 100,27,续提前向企业集团之外出售,2013年初(P已经使用8年),向集团之外销售,售价95。 出售前未实现利润还有20(=10 2年),包含在P的留存收益中,由于设备向集团之外出售,全部实现,转为设备出售利得。 抵消调整分录 借:留存收益 20 贷:设备出售利得 20,28,续,另一解释抵消调整分录 借:留存收益 100 贷:设备出售利得 100 (设备原值已转到该账户) 借:设备出售利得 80 贷:留存收益 80 (以前各期累计折旧已转到该账户),29,续存在少数股权,对非全资子公司的合并中,如

11、果是顺销,抵消调整同对全资子公司的合并方法。如果是逆销,应考虑对少数股权的影响。 例6-5,S是非全资子公司,少数股权比例为20%。,30,续资产交易当年 (2004年),调整抵消分录 借:出售设备利得 100 贷:设备 100 借:少数股权 20 贷:少数股东损益 20 = 100 20%,合并利润表 出售设备利得-100 少数股东损益 - 20 归属于母公司的利润 -80 合并资产负债表 合并留存收益-80 少数股权-20 设备-100,31,续资产交易以后各年(2005年至2014年),调整抵消分录(1当年影响) 借:累计折旧 10 贷:折旧费用 10 借:少数股东损益 2 贷:少数股权

12、 2 = 10 20%,32,续,调整抵消分录(2以前各期影响) 借:留存收益 80 少数股权 20 贷:设备 100 借:累计折旧* 贷:留存收益 80% 少数股权 20% *以前各期累计折旧抵减额,即累计已实现利润,左侧两个分录合并 借:留存收益 *1 少数股权 *2 累计折旧 *3 贷:设备 100 *1 未实现利润80% *2 未实现利润20% *3 已实现利润,33,续提足折旧,继续使用 (2015年及以后各年),抵消调整分录 借:累计折旧 100 贷:设备 100,34,续提前向企业集团之外出售,2013年初(P已经使用8年),向集团之外销售,售价95。 抵消调整分录 借:留存收益

13、 16 少数股权 4 贷:设备出售利得 20,35,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所得税问题,企业合并交易形成的递延所得税 例6-10(单位:千元) P发行公允价值5000股票交换S的70%有表决权股份。 S合并日净资产账面价值6000,其中股本4000,留存收益2000。 S存货和固定资产分别增值100和300。 (美国)免税交易,S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是合并报表的账面价值,其原账面价值是计税基础。 S所得税率30%。,36,续,母公司法下,暂时性差异为280(=400 70%)。 由于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形成应税暂时性差异,即未来会计利润小于应税收益280。 那么,未来所得税费用小于未来应付所得税84

14、(=280 30%),表明当期所得税费用中有84在未来支付,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37,续,抵消调整分录(母公司法) 借:股本 4000 留存收益 2000 存货 70 =100 70% 固定资产 210 =300 70% 商誉 604 =5000 (6000+400)70% -84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84 长期股权投资 5000 少数股权 1800 =6000 30%,38,续合并纳税及所得税费用的分配(无暂时性差异情形,所得税费用等于应付所得税),合并纳税 母子公司依据合并应税收益缴纳公司所得税,合并应税收益已经调整了合并价差摊销、抵消了内部交易未实现利润。 分配合并所得税费用的目的 满

15、足子公司债权人需要 计算税后少数股东损益,39,续例6-11,S是全资子公司 合并日S固定资产增值200,10年内摊销。 2004年,S向P销售商品,未实现利润30。 P和S的所得税率都为30%。,40,续,按合并利润中母子公司各自的税前利润比例分配 母公司200 子公司100 = 150-200/10-30 母公司分摊 = 90 200/300 = 60 子公司分摊 = 90 100/300 = 30,41,续,按母子公司独立缴纳所得税比例分配 母公司60 子公司45 母公司分摊 = 90 60/105 = 51.4 子公司分摊 = 90 45/105 = 38.6,42,续分别纳税,分别纳

16、税 母子公司依据各自应税收益缴纳公司所得税,各自应税收益在内部交易发生当期都确认了内部交易未实现利润。 合并报表中应税收益在内部交易发生时未确认内部交易未实现利润,待到向集团外部出售资产或通过计提折旧以后确认。 由于单独报表与合并报表在不同期间确认未实现利润,形成暂时性差异,导致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43,续:商品交易 例6-12,S 是全资子公司 2004年,S向P销售商品,售价55000元,销售毛利率40%。 P在当年内部交易所购商品有20000元未向集团之外销售,含未实现毛利8000元。 S所得税率30%。S账面利润中含8000元,是2004年纳税对象,已纳税2400(=8000 30%);合并利润不含8000元,以后实现时纳税。从企业集团角度,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即预付所得税)。,44,续,2004年调整抵消分录 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