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雷锋精神是一种人生智慧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166094 上传时间:2017-10-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5-雷锋精神是一种人生智慧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75-雷锋精神是一种人生智慧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75-雷锋精神是一种人生智慧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75-雷锋精神是一种人生智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5-雷锋精神是一种人生智慧(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雷 锋 精 神 是一种 人 生 智 慧尽管是在一个特定的场合,但听到一位中学生能即兴唱完一段学习雷锋好榜样,我还是忍不住有些感动。雷锋逝去的第二年我才来到这个世界,可谓是听着雷锋的故事读着雷锋的日记在学雷锋的歌声中长大的。这些年雷锋似乎不如从前吃香了。有媒体做过调查,据说现在青少年了解雷锋为何许人的比例令人尴尬,尤其令喊惯了“雷锋叔叔”的我们这辈人伤感。仔细想想,这尴尬和伤感又似是多余。一个只活到二十出头的青年离开尘世半个世纪了,掰指头一算还有谁比他能让更多的后人记在心里?我心下想,那位唱学习雷锋好榜样的中学生,对她五十年前的列祖列宗的生活情状能知道多少啊。所以,那天在几个单位联合组织的雷锋精

2、神讨论会上,中学生的歌声一落我便情不自禁使劲鼓掌,我想把自己的感动用掌声表达出来。雷锋已经是个历史人物,这是毫无疑义的。历史人物的精神其实就是历史人物的意义。一个人既为历史人物,肯定会烙上时代印痕,特定的时代会在他身上注入特定的意义。寻找这种意义是历史学家的事。如果我们不是从历史学的视角却偏偏要以今天的思维和眼光去复原历史上的雷锋,“雷锋精神”自然会显得生机不足。试想,以非常“给力”的网络文法怎么可能从雷锋日记里读出经久不衰的魅力来?但人之所以成为人物,而且是历史人物,在他身上无疑会有超乎某个特定时空的普遍意义。我听长沙望城雷锋纪念馆的谭荒芳女士讲,她接待过的一位巴西青年在看完纪念馆的展览后极

3、虔诚地感叹“雷锋与上帝同在”。巴西青年所言换成我们的说法就是雷锋精神不朽。今天我们常说雷锋精神实际上已经成为我们的道德标杆,或者说是文化符号,这大概就是指雷锋作为历史人物的超越特定时空的普遍意义吧。但我以为,寻找历史人物的普遍意义应该是哲学家伦理学家们的任务。如果我们探讨雷锋精神只满足于从雷锋故事中抽象出标杆和符号来,仅止于得出 “学雷锋就是做好事 ” 的结论,这也未免太省心了。过于抽象的标杆和符号是很容易异变为概念标签的麻布袋,只要是我们想装的好东西都可以很顺手地往里面塞。只是这样的麻布袋对于改造和升华我们的生活似乎意义并不大。太具象和特定就难免局限,太抽象和普遍则近乎空泛。我觉得我们应该通

4、过重温雷锋故事,重读雷锋日记,重新研究雷锋这个历史人物的生活情状,去感触他的灵魂,去发现五十年前就已离开我们的雷锋对于现实个体生命的具体意义。由个体生命体验而生发的认知未必会很深刻,但由此而感受到的历史人物的高贵无疑会比笼而统之的高帽子真切得多。早些日子有位朋友问我:你觉得学雷锋有意义么?答曰:有。他接着问:那你说说学雷锋究竟学什么,雷锋精神对你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我的答案是,学雷锋就是学雷锋的立身处世、待人处事,雷锋精神在我看来是一种人生智慧。那天讨论会上,中学生的歌声把我拉回到了自己的青少年时代。回头寻思,如果说雷锋是榜样的话,他对我的人生真正产生影响的主要有三条。一是他的刻苦好学钉子精神

5、。雷锋只念过小学,为何招工招干招兵都有他的份?知识改变命运。不说他雷锋日记在刚学写作文的我们看来几乎全为锦绣文章尽是名言警句,单是他那手刚劲潇洒右斜四十度的钢笔行书字都让我着迷了好一阵子!知识本领哪里来,读书学习。时间呢,雷锋说一靠挤,二靠钻,要像钉子钻木板一样。二是他对职业的敬畏螺丝钉精神。不少人以为螺丝钉精神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威权主义的产物,我意不以为然。雷锋当民工修过家乡的沩水河,然后从乡政府到县政府,从农场到鞍钢,最后又“缠”到了沈阳部队。就是从当下世俗的角度看,这也明显合着人往高处走的流动法则啊。从前听雷锋故事,最佩服的就是雷锋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是最棒的角色。干一行钻一行爱一行,敬畏职

6、业其实正是善待人生。开放的社会,人的自由发展的机会更多。只是面对更多的自由流动的平台,若是缺乏不松动的螺丝钉精神,我们一路走下去,人生的弧线固然可以画得很流畅,但难免是飘忽肤浅的雪泥鸿爪,绝不可能踩得很丰厚很瓷实,即使我们活过雷锋寿命的五倍六倍。三是他的待人处事原则“傻子”精神。乐于助人,克己奉公,急人所急,成人之美这种待人处事的原则其实是一种以爱心善性为内核的合作意识。同具有这种意识的人相处会有谁不感到满心欢喜呢?招人喜欢的人自己肯定也满心幸福,所以雷锋说他甘心做这样的“傻子”。老实说,这种境界对我而言,多是心向往之或者说是勉力行之。其实,我于雷锋的处事之道感悟和体验最深的还是他的工作向高标

7、准看齐生活向低标准看齐。人比人,气死人。去除人的比较心乃佛学之要旨,但凡夫俗子做不到。怎么比?比什么?雷锋的法子真的可作我们的处世金针。积极进取的后面是从容淡定,这个“傻里傻气”的比较法其实是人生的大智慧,合着出世入世的禅机妙趣。人生的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自己身上的敌人就是自个的负面情志。我以为最主要者有三,一曰慵懒懈怠,二曰浮躁轻狂,三曰狭隘自私。“胜人者有力”,要做战胜自己的强者则要靠智慧。怎么在人生路上打赢挑战自我的大小战役?雷锋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好榜样。用钉子精神挤走懈怠,用螺丝钉精神遏制轻浮,用“傻子”精神战胜私心,这样走出来的人生必定是顺畅而且有厚度的人生。我看过有人写文章说雷锋是

8、当年的成功人士。想想也是。无论职业,荣誉,社会地位,知名度乃至死后哀荣,都应该属于成功人士。只是成功不成功,这都是别人眼睛里的事,在雷锋的心里他必定感觉到自己的人生已经是幸福快乐的人生。记得以前读有关雷锋的书籍,我最喜欢翻看雷锋的照片,喜欢看雷锋的笑容那是从心底里开出来的花朵,灿烂而又宁静,向着阳光雨露,向着真善美,向着文明和进步。补记:文中提到早些日子有位朋友问我对学雷锋活动的理解,这位朋友是我非常尊重的哲学教授。其实是我先问他,向他请益。似乎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看法不是很一致,所以他才会以反诘的语气向我连续发问。或者我们的看法并非全然相忤,他当初行的是“引而不发,跃如也”的君子之道?后来我收

9、到他一条够长的“短信”,我觉得自己于雷锋精神的体验和认知跟他对智慧的玄思妙议颇有相通之处。谨将教授的短信抄录如下。我一在湘大教书的学生问我智慧和精明的区别,我这样说:智者有对人生总体的度量和洞察,他以从读书和人生实践中生成的价值观作铺垫,有境界为之作导引,在做人做事时,也会兼顾对当下得失利益的评估和谋虑,但他坚信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在追求自己利益时也尽力规避对他人的损害,始终把人(自己和他人)本身的价值放在首位优先考虑,有智慧的人于是会作出理性选择,不会因近障远因小失大,不会过多受情绪情感左右,更不会一时冲动而误大事误长远。精明的人则反之,一切为一己私利最大化考虑,不顾人(自己与他人)本身价值,不知节而有度,而是锱铢必较颗粒归仓欲壑难填奋不顾身,私欲频道一打开,就不知道人生还有其他频道节目,还可享受其他风景。这就是世俗所谓精明人,精明其实不精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