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普查和抽样调查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165999 上传时间:2017-10-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2普查和抽样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8.2普查和抽样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8.2普查和抽样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8.2普查和抽样调查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8.2普查和抽样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2普查和抽样调查(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8.2 普查和抽样调查(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会普查和抽样调查这两种调查的方法,2、知道总体、个体、样本的概念。 学习重点、难点:学会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方法,知道总体、个体和样本的概念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一、问题导入问题一:国家特别关注中小学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要求中学生在家每天书写作业的时间不超过 1.5 小时,为了了解我班每个学生每天完成书写作业所需的时间,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调查方式?问题二:莱西市督导室来我校调查学生每天完成书写作业所需的时间,如果让你为督导室设计一个调查方案,你又会采用什么样的调查方式呢?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

2、读课本 93 页的内容,并完成下面的问题1、普查定义:为了一定的目的而对 进行的 调查叫做普查。被考查对象的 叫做总体,组成总体的 被考查对象叫做个体。2、抽样调查定义:从总体中抽取 个体,根据对这一部分个体的调查, 被考察对象的 情况,这种调查叫做抽样调查。从总体中抽取 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3、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在于: 24、问题一比较适合用 的调查方式,问题二比较适合用 的调查方式。(二)合作交流1、对于问题一,这次调查的总体是: ,个体是: 我们设计好了一个调查方案,请以小组为单位做统计,小组长填好以下表格时间 0.5 小时之内 0.5 至 1.5 小时 大于 1.5 小时人数 2、对

3、于问题二,思考并探讨以下问题:(1)这次调查的总体是: ,个体是: (2)能否采用与问题一相同的调查方式?为什么?(3)如果我们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小组合作探讨“怎样抽”、“抽多少”能反映出比较客观地反映我校书写作业的情况,请每个小组设计一个合理的方案。3、通过对问题一和问题二的解决方案的探讨,请你总结一下普查与抽样调查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普查 抽样调查优点不足三、学以致用、巩固新知31、(口答)要调查下面几个问题,你认为应该作普查还是抽样调查.(1)要调查青岛市市场上韭菜中农药残留量是否符号国家标准(2)检测青岛市的空气质量是否合格(3)调查一个村子所有家庭的收入(4)调查全国中学生对保护

4、环境的意识(5)调查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对建立班级英语角的看法(6)调查人们对电影院放映的电影的热衷程度(7)调查校办公室的鱼缸里的鱼的数量2、为了检测某批五号电池的使用寿命,从中随机抽取 100 块进行检测,在这个实验中,100 块电池中每块电池的使用寿命是( )A、总体 B、个体 C、总体的一个样本 D、样本容量3、为了了解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从中随机抽取 200 台进行实验,这个实验中的样本是( )A、这批电话机的使用寿命 B、抽取的 200 台电视机C、200 D、抽取的 200 台电视机的使用寿命 4、(拓展延伸 )要了解全校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情况,你认为以下抽样方法中合理的是( )A

5、、调查全体女生 B、调查所有男生 C、调查九年级 D、调查七、八、九年级各 100 名学生四、课堂小结:由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自己的收获与体会4五、当堂检测【请你在五分钟内完成下列题目,看谁做的又对又好!】1、(义乌)下列调查适合作抽样调查的是()、了解义乌电视台同年哥讲新闻栏目的收视率、了解某甲型确诊病人同机乘客的健康状况、了解某班每个学生家庭电脑的数量、神七载人飞船发射前对重要零部件的检查2、(重庆)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调查一批新型节能灯泡的使用寿命 、调查长江流域的水污染情况、调查重庆市初中学生的视力情况、为保证神舟号的成功发射,对其零部件进行检查3、(呼和浩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抽样调查选取样本时,所选样本可按自己的爱好抽取、某工厂质检员检测某批灯泡的使用寿命采用普查法、想准确了解某班学生某次数学测验成绩,采用抽样调查,但需抽取的样本容量较大 、检测某城市的空气质量,采用抽样调查4、为了检查一批学具的质量是否合格,从中抽取了 20 个学具,在这个实验中,总体是 ,个体是 ,样本是 。六、布置作业:3学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