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北京市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659539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946.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北京市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9-2020学年北京市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北京市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北京市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北京市日坛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阿托酸是用于合成治疗胃肠道痉挛及溃疡药物的中间体,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阿托酸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 B阿托酸是含有两种官能团的芳香烃 C阿托酸苯环上的二氯代物超过7 种 D一定条件下,1mol 阿托酸最多能4mol H2、1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苯环和C 之间的 C-C键可旋转, C原子不一定都共面, A 错误; B阿托酸含碳碳双键、羧基两种官能团,但不属于烃,B 错

2、误; C阿托酸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6 种,如图:,二个氯分别在: 1,2 位、 1,3 位、 1,4 位、 1,5 位、 2, 3 位、 2, 4位, C错误; D1mol 苯环可和3molH2加成,1mol 碳碳双键可和1molH2、1molBr2加成,故 1mol 阿托酸最多能和4mol H2、1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D 正确。 答案选 D。 2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实验,经计算相对误差为+0.4%,则下列对实验过程的相关判断合理的为 () A所用晶体中有受热不挥发的杂质B用玻璃棒搅拌时沾去少量的药品 C未将热的坩埚放在干燥器中冷却D在实验结束时没有进行恒重操作 【答案】 B 【解

3、析】 【分析】 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实验,经计算相对误差为+0.4%,即测定的结晶水含量偏高。 【详解】 A所用晶体中有受热不挥发的杂质,会导致测定的硫酸铜的质量偏大,导致测定的水的质量偏小,测定 的结晶水含量偏低,故A 不选; B用玻璃棒搅拌时沾去少量的药品,会导致测定的硫酸铜的质量偏小,导致水的质量测定结果偏大,测 定的结晶水含量偏高,故B 选; C未将热的坩埚放在干燥器中冷却,会导致测定的硫酸铜的质量偏大,使测定的水的质量偏小,测定的 结晶水含量偏低,故C不选; D在实验结束时没有进行恒重操作,会导致测定的硫酸铜的质量偏大,使测定的水的质量偏小,测定的 结晶水含量偏低,故D 不选;

4、 故选: B。 3全世界每年因钢铁锈蚀造成大量的损失。某城市拟用如图方法保护埋在弱碱性土壤中的钢质管道,使 其免受腐蚀。关于此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钢管附近土壤的pH 小于金属棒附近土壤 B钢管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C金属棒X 的材料应该是比镁活泼的金属 D也可以外接直流电源保护钢管,直流电源正极连接金属棒X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金属棒X 与钢管构成原电池;钢管是正极,氧气得电子,发生反应O2+2H2O+4e-=4OH-,钢管附近土壤 的 pH 大于金属棒附近土壤,故A 错误; B金属棒X与钢管构成原电池;钢管是正极,氧气得电子,

5、发生反应O2+2H2O+4e-=4OH-,故 B正确; C金属棒X 保护钢管免受腐蚀,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X的材料应该是比铁活泼的金属,但不能 比镁活泼,否则它会直接与水反应,故C 错误; D外接直流电源保护钢管,钢管应作阴极,该装置金属棒X与钢管用导线连接,若直流电源正极连接金 属棒 X,则钢管失电子被腐蚀,故D 错误; 故选 B。 【点睛】 本题考查金属的吸氧腐蚀及保护,中性或碱性环境下,活泼金属易发生吸氧腐蚀,正极是氧气得电子生成 氢氧根离子;明确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让被保护的金属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4 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中国在航空、深海、交通、互联网等方面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

6、就,它们与化 学有着密切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神舟十一号”宇宙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B港珠澳大桥使用高性能富锌底漆防腐,依据的是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C我国提出网络强国战略,光缆线路总长超过三千万公里,光缆的主要成分是晶体硅 D化学材料在北京大兴机场的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其中高强度耐腐蚀钢筋属于无机材料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高温结构陶瓷耐高温、耐腐蚀,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不是传统的硅酸盐,A 错误; B钢结构防腐蚀涂装体系中,富锌底漆的作用至关重要,它要对钢材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并能起到优异 的防锈作用,依据的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7、B错误; C光缆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C 错误; D高强度耐腐蚀钢筋属于无机材料,D 正确; 故答案选D。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 的是 A B C D 物质 硅生石灰液氨亚硝酸钠 用途半导体材料抗氧化剂制冷剂食品防腐剂 A ABBCCDD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 项、硅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处,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故A 正确; B 项、生石灰具有吸水性,不具有还原性,可以做干燥剂,不能做抗氧化剂,故B 错误; C 项、液氨汽化吸收大量的热,具有制冷作用,常用作制冷剂,故C正确; D 项、亚硝酸盐具有还原性,可以做食品防腐剂,注意用量应在国家规定范围内,故D 正确; 故选 B。

8、 6某无色溶液, 经测定含有Al 3+、Br-、SO 4 2- ,且各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不考虑水电离出来的H +和 OH-) , 则对该溶液的说法合理的是() A可能含有 B可能含有 C一定含有 D至少含有四种离子 【答案】 A 【解析】 【分析】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l 3+、Br-、 SO 4 2- 的溶液中,正电荷数和负电荷数恰好相等,所以无色溶液可能是硫酸铝 和溴化铝的溶液,也可能还含有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l - 、Na +,由于 Al3+和 HCO 3 -离子不共存,所以不可能含 有 HCO 3 -,据此解答。 【详解】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l 3+、Br-、 SO 4 2- 的溶液中

9、,正电荷数和负电荷数恰好相等,所以无色溶液可能是硫酸铝 和溴化铝的溶液; 无色硫酸铝和溴化铝的溶液与NaCl 溶液不反应、可共存,所以无色溶液可能还含有NaCl,即还含有等物 质的量浓度的Cl -、Na+; 由于 Al 3+和 HCO 3 - 离子不共存,所以不可能含有HCO3 -; 综上:溶液可能含有Al 3+、Br-、SO 4 2- 三种离子;溶液可能含有Al 3+、Br- 、SO4 2- 、Cl -、 Na+五种离子, 答案选 A。 7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时气错逆,霾雾蔽日” ,雾所形成的气溶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

10、” ;屠呦呦改进提取青蒿素的方法,提取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C刘禹锡的 “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可以看出金性质稳定,可通过物理方法得到 D “ 外观如雪,强烧之,紫青烟起” 。对硝酸钾的鉴定过程中利用了焰色反应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雾所形成的分散系为气溶胶,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正确,不选; B屠呦呦提取青蒿素的方法是萃取,萃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错误,B 选; C沙里淘金说明了金的化学性质稳定、能够稳定存在;利用金和砂石密度的差异,可通过物理方法得到, 正确, C不选; D灼烧硝酸钾会产生紫色,因为钾元素的火焰颜色为紫色,所以对硝酸

11、钾的鉴定过程中利用了焰色反应, 正确, D 不选; 答案选 B。 8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操作或实验操作与现象 实验目的或结 论 A 将潮湿的氨气通过盛有无水氯化钙的干燥管干燥氨气 B 向 10%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再加入少量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未 出现砖红色沉淀 蔗糖未水解 C 向 FeCl3, 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然后过滤提纯 FeCl3 D 常温下,测定等浓度的NaClO4和 Na2CO3溶液的 pH 验证非金属 性:C1C A A BB CC D D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氨气和氯化钙能发生络合反应,所以氯化钙

12、不能干燥氨气,选项A 错误; B.蔗糖水解完全后未用碱中和,溶液中的酸和氢氧化铜发生反应,水解产物不能发生反应。葡萄糖和氢氧 化铜发生反应需要在碱性环境中进行,无法说明蔗糖末水解,选项B 错误; C.铁也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得不到氯化铁,选项C 错误; D. 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 NaClO4溶液的 pH,Na2CO 3的水解程度大,前者的pH 比后者的大, 越弱越水解,故碳元素非金属性弱于氯,选项D 正确; 答案选 D。 【点睛】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物质的检验和性质的比较,综合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评价能力,为 高考常见题型,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以及实验的

13、严密性和可行性的评价。 9某混合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浓度如下表,则X 离子可能为 所含离子NO3 SO42 H+ X 浓度 mol/L 2 1 2 1 A Cl BBa2+CFe 2+ DMg 2+ 【答案】 D 【解析】 【详解】 溶液(体积为1L)中的阴离子带电荷数为2mol/L1+1mol/L2=4,氢离子带正电荷数为2mol/L1=2, 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原则,则X为阳离子,且带电荷数为2,只有 Ba 2+、Fe2、Mg2+三种离子可选;而在酸性 环境下,硝酸根离子能够氧化铁离子,不能共存,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产生沉淀,不能大量共存,只有镁 离子在上述溶液中大量共存,故答案选D。 10下列化学

14、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8 的氮原子: 15 8N B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铵根离子的电子式: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答案】 C 【解析】 A 项, N 的质子数为7,质量数 =8+7=15 ,可表示为 15 8N,A 错误; B 项,硫离子含有16 个质子 数,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 B 错误; C 项,铵根离子的电子式为,C 正确; D 项,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D 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常见化学用语的正误判断,题目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学生对常见化学用语的掌握情况,注 意常见的化学用语主要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结构式、结构简

15、式以 及方程式和各种模型等,需要熟记。 1125时,部分含铁元素的微粒在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A pH=4 时,溶液中存在下列关系c(HFeO4-) c(H2FeO4) c(FeO42-) BH2FeO4的第一步电离平衡常数Ka1=4.15 10 -4 CB点溶液加NaOH 溶液到 pH 为 4 的过程中, - 4 + HeO H F 减小 D B、C两点对应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C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由图中离子在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可知,pH=4 时,溶液中存在下列关系c(HFeO4-)c(H2FeO4) c(FeO42-

16、),故 A 正确; B、由 A 点数据可知,A 点对应的溶液中pH=4,HFeO4-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80.6%,则 H2FeO4的物质的量分 数为 19.4%,所以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80.6% 19.4% =4.15,c(H+)=10-4mol/L ,H2FeO4的第一步电离平衡常数 Ka1= +- 4 24 HHFeO H FeO cc c g =4.15 l0 -4,故 B正确; C、 B点溶液加 NaOH 溶液到 pH 为 4 的过程中,溶液的酸性减弱, c(HFeO4-)增大,即 c(H +)减小,所以 - 4 + H eO H F 增大,故C错误; D、 B点 pH 约为 3,溶液显酸性,溶液的酸性是由高铁酸和高铁酸氢根的电离决定的,而C点的 pH 约为 7,是由高铁酸氢根的电离和高铁酸根的水解共同决定的,酸的电离对水的电离有抑制作用,酸性越强, 抑制作用越大,而酸根水解会促进水的电离,溶液的pH 越大,则对水的电离的促进作用就越大,所以 B、 C 两点对应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C,故 B 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