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福建省东山第二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659359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福建省东山第二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9-2020学年福建省东山第二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福建省东山第二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福建省东山第二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福建省东山第二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教材中证明海带中存在碘元素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有关装置或操作错误的是 A过滤 B灼烧 C溶解 D检验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过滤时使用漏斗和烧杯,溶液沿玻璃棒引流,装置正确,故A 不选; B灼烧海带应该在坩埚中进行,装置中使用仪器不正确,故B 选; C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并且适当加热,可以加速溶解,装置正确,故C 不选; D可以向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检验是否存在碘单质,装置图正确,故D 不选; 故选 B。 2下列选项中,为完成相应实验

2、,所用仪器或相关操作合理的是 A B C D 用 CCl4提取溶在乙醇中的 I2测量 Cl2的体积过滤 用 NaOH 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 中的盐酸 A A BB CC D D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四氯化碳是良好的有机溶剂,四氯化碳与乙醇互溶,不会出现分层,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A 错误; B. 氯气不溶于食盐水,可排饱和食盐水测定其体积,则图中装置可测定Cl2的体积,故 B 正确; C. 过滤需要玻璃棒引流,图中缺少玻璃棒,故C错误; D. NaOH 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盐酸,NaOH 溶液应盛放在碱式滴定管中,仪器的使用不合理,滴定过 程中眼睛应注视锥形瓶内溶液

3、颜色的变化,故D 错误。答案选 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关于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实验装置的综合。解题时需注意氯气不溶于食盐水,可排饱和 食盐水测定其体积;NaOH 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盐酸,NaOH 溶液应盛放在碱式滴定管中。 3过氧化钙 (CaO2) 微溶于水,溶于酸,可作分析试剂、医用防腐剂、消毒剂。实验室常用 CaCO 3为原料制 备过氧化钙, 流程如下:CaCO 3滤液白色结晶 (CaO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逐滴加入稀盐酸后,将溶液煮沸的作用是除去溶液中多余的HCl B加入氨水和双氧水后的反应为:CaCl22NH 3H2OH2O2=CaO2 2NH4Cl2H2O

4、C生成 CaO 2的反应需要在冰浴下进行的原因是温度过高时过氧化氢分解 D过滤得到的白色结晶用蒸馏水洗涤后应再用乙醇洗涤以去除结晶表面水分 【答案】 A 【解析】 【分析】 根据过程,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后,过滤,推出溶液中有固体剩余,即碳酸钙过量,CaCO3与盐酸反应,发 生 CaCO32HCl=CaCl2CO2 H2O,CO2能溶于水,溶液显酸性,过氧化钙溶于酸,加热煮沸的目 的是除去溶液中多余的CO2,加入氨水和双氧水时发生的反应是 CaCl22NH3H2O H2O2=CaO2 2NH4Cl 2H2O,然后过滤,得到过氧化钙,据此分析; 【详解】 A、根据过程,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后,过滤,推出

5、溶液中有固体剩余,即碳酸钙过量,CaCO3与盐酸反应, 发生 CaCO32HCl=CaCl2CO2 H2O,CO2能溶于水,溶液显酸性,过氧化钙溶于酸,加热煮沸的 目的是除去溶液中多余的CO2,故 A 说法错误; B、加入氨水和双氧水后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CaCl22NH3 H 2OH2O2=CaO2 2NH4Cl2H2O,故 B 说法正确; C、双氧水不稳定,受热易分解,需要在冰浴下进行的原因是防止双氧水分解,故C 说法正确; D、过氧化钙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小,使用乙醇洗涤的目的是去除结晶表面的水分,故D 说法正确; 答案选 A。 【点睛】 易错点是选项A,学生注意到CaO2溶于酸,需要将过量

6、HCl 除去,但是忽略了流程,碳酸钙加入盐酸后 过滤,这一操作步骤,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CO2 H2O,没有沉淀产生,为什么 过滤呢?只能说明碳酸钙过量,盐酸不足,还要注意到CO2能溶于水,反应后溶液显酸性,因此煮沸的 目的是除去CO2。 4水处理在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意义重大,处理方法很多,其中离子交换法最为简单快捷,如图是净 化过程原理。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的总数未发生变化 B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时,H 则被交换到水中 C通过净化处理后,水的导电性不变 D阳离子树脂填充段存在反应H OH-=H 2O 【答案】 B 【解析】 【

7、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阳离子交换柱段,自来水中的Ca 2+、Na+、Mg2+与阳离子交换树脂中的 H+发生交换, Ca 2+、Na+、 Mg2+进入阳离子交换树脂中,树脂中的 H+进入水中;在阴离子交换柱段,NO3-、Cl-、SO42-进 入阴离子交换树脂中,树脂中的OH-进入水中,与水中的H+反应生成 H2O。 【详解】 A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依据电荷守恒,水中阳离子的总数增多,A 不正确; B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时,水中的Ca 2+、Na+、Mg2+与阳离子交换树脂中的 H+发生交换, H 则被交换到 水中, B 正确; C通过净化处理后,水的导电性减弱,C不正确; D阴离子树脂填充段

8、存在反应H OH-=H 2O,D 不正确; 故选 B。 5AlCl3常作净水剂。某小组选择如下装置制备氯化铝,已知氯化铝易升华,遇水易水解。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按气流方向从左至右,装置连接顺序为a c bd B先启动a 中反应,当硬质试管内充满黄绿色时点燃酒精灯 C试剂 R 为 P2O5或 CaCl2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 D为了中止反应,停止通入Cl2的操作是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制得氯气后,应先除HCl 后干燥, A 正确; B通入氯气,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氧气与铝反应,当硬质试管内充满黄绿色气体时,表明空气已排 尽,此时点燃酒精灯,加热铝粉,B正确; C

9、试剂 R 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Cl2,同时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而P2O5或 CaCl2只能吸收水蒸气, 不能吸收Cl2,C错误; D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停止加入浓盐酸,a 中反应会停止,D 正确。 故选 C。 6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硫常用于漂白纸浆B漂粉精可用于游泳池水消毒 C晶体硅常用于制作光导纤维D氧化铁常用于红色油漆和涂料 【答案】 C 【解析】 【详解】 制作光导纤维的材料是SiO2而不是 Si,C项错误。 7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NA个氮分子与NA个氦分子的质量比为72 B1.0 molL-1FeCl3溶液与足量Fe

10、反应 ,转移的电子数为NA C11.2 L CH4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2.5NA D 20 g 18 2 H O分子中 ,含有 10NA个电子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 He 分子是单原子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为4,NA个氮分子与NA个氦分子的质量比为284=7 1,故 A 不选; B. 不知道 FeCl3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转移的电子数,故B不选; C. 11.2 L CH4没有指明标准状况下,故C不选; D. 20 g 18 2 H O 分子为 1mol ,含有 10NA个电子,故 D 选。 故选 D。 8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探究,其中装置不合理的是() A鉴别纯碱与小苏

11、打 B证明 Na2O2与水反应放热 C证明 Cl2能与烧碱溶液反应D探究钠与Cl2反应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鉴别纯碱与小苏打,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且铁架台的铁夹要夹在离试管口的三分之一处故此实验装置错 误,故 A 符合题意; 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能能脱脂棉燃烧,此实验装置正确,故B 不符合题意; C.氯气与烧碱溶液反应时,锥形瓶中氯气被消耗,压强减小,气球会变大,此实验装置正确,故C 不符合 题意; D.氯气与钠反应时,尾气端一定要加上蘸有碱液的棉花除去尾气中残留的氯气,避免氯气污染环境,此实 验装置正确,故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是 A。 9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

12、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8 g D2O 和 18 g H2O 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 B2 L 0.5 molL 1 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离子数为 2N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密闭容器中2 mol NO 与 1 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18 g D2O 和 18 g H2O 的物质的量不相同,其中含有的质子数不可能相同,A 错误; B亚硫酸是弱电解质,则2 L 0.5 mol L -1 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小于2NA,B 错误;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氧元

13、素化合价从-1 价水的 0 价,则生成0.1 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C 正确; D密闭容器中2 mol NO 与 1 mol O2充分反应生成2molNO2,但 NO2与 N2O4存在平衡关系,所以产物的 分子数小于2NA, D 错误。 答案选 C。 【点睛】 阿伏伽德罗常数与微粒数目的关系涉及的知识面广,涉及到核素、弱电解质电离、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 衡、胶体、化学键等知识点。与微粒数的关系需要弄清楚微粒中相关粒子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 )及 离子数、电荷数、化学键之间的关系,计算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转移电子数目时一定要抓住氧化剂或还原剂 的化合价的改变以及物质的量,还原剂失

14、去的电子数或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就是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 数。 10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氯碱工业中完全电解含2 mol NaCl 的溶液产生H2分子数为NA B14 g 分子式为CnH2n的烃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 NA/n C2. 0 g H218O 与 2. 0 g D2O 中所含的中子数均为NA D常温下,将56 g 铁片投入到足量的浓硫酸中生成SO2的分子数为1. 5NA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氯碱工业中完全电解NaCl 的溶液的反应为2NaCl+ 2H2O 电解 H2+Cl2+2NaOH ,含2molNaCl 的溶液发 生电解,则产生H2为

15、 1mol,分子数为NA,但电解质氯化钠电解完可继续电解氢氧化钠溶液(即电解水), 会继续释放出氢气,则产生的氢气分子数大于NA,故 A错误; B分子式为CnH2n的链烃为单烯烃,最简式为CH2,14g 分子式为CnH2n的链烃中含有的碳碳双键的数目为 =NA 14 14/ g ngmol = A N n ;如果是环烷烃不存在碳碳双键,故B错误; CH2 18O与 D 2O的摩尔质量均为20g/mol ,所以 2.0g H2 18O与 2.0gD 2O的物质的量均为0.1mol ,H2 18O中所含 的中子数: 20-10=10 ,D2O中所含的中子数:20-10=10 ,故 2.0 g H2

16、 18O与 2.0 g D 2O所含的中子数均为NA, 故 C正确; D 常温下铁遇到浓硫酸钝化,所以常温下, 将 56g 铁片投入足量浓硫酸中,生成 SO2分子数远远小于1. 5NA, 故 D错误; 答案选 C。 【点睛】 该题易错点为A 选项,电解含2 mol 氯化钠的溶液,电解完可继续电解氢氧化钠溶液(即电解水),会继 续释放出氢气,则产生的氢气分子数大于NA。 11设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LC2H5OH 完全燃烧后生成的 CO2分子个数约为 A N 11.2 B20gD2O 与 20gH218O 含有的中子数均为10NA C1mol L-1Al(NO3)3溶液中含有3NA个 NO3- D 50mL12mol L-1盐酸与足量 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 0.3NA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 选项,标准状况下乙醇为液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故A 错误; B 选项, D2O 与 H2 18O 的摩尔质量均为 20gmol -1,故 20gD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