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安徽省”皖南八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659063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67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安徽省”皖南八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9-2020学年安徽省”皖南八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安徽省”皖南八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安徽省”皖南八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安徽省”皖南八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在仪器甲乙丙中,分别依次加入下列各选项中所对应的试剂进行实验。能达到实 验目的的是() A浓盐酸、高锰酸钾、浓硫酸,制取纯净的氯气 B浓盐酸、浓硫酸、浓硫酸,制取干燥的氯化氢气体 C稀硫酸、溶液X、澄清石灰水,检验溶液X 中是否含有碳酸根离子 D稀硫酸、碳酸钠、次氯酸钠,验证硫酸、碳酸、次氯酸的酸性强弱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生成的氯气中含有HCl气体,浓硫酸不能吸收 HCl,故 A 错误; B浓硫酸与浓盐酸混合

2、放出大量热,且浓硫酸吸水,可以挥发出较多HCl 气体,也可以用浓硫酸干燥氯 化氢,所以可以得到干燥的HCl,故 B 正确; C二氧化硫也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碳酸氢根离子也能够能够产生二氧化碳,无法证明溶液X中 是否含有CO32-,故 C错误; D稀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次氯酸钠反应生成次氯酸,但生成次氯酸现象不明显, 无法判断,故D 错误; 故选: B。 2设 A 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00g 46%甘油水溶液中含OH 的数目为1.5NA B1.7g 由 NH 3与 13CH 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质子总数为NA C0.1mol ? L

3、-1 的 Al2(SO4)3 溶液中含Al 3+的数目小于 0.2 NA D反应 CH4 + 2NO + O2 = CO2 + N2 + 2H2O,每消耗标准状况下22.4L NO,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2 N A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 选项, 100g 46%甘油即 46g 甘油,物质的量为0.5mol,甘油中含 OH 的数目为 1.5NA,但由于水中也含 有羟基,故A 错误; B 选项, NH3与 13CH4 摩尔质量相同,都为17g?mol-1,质子数都为 10 个,则 1.7g 由 NH3与 13CH 4组成的混 合气体物质的量为0.1mol,混合气体中含质子总数为N

4、A,故 B 正确; C 选项,溶液体积未知,因此溶液中含Al3+的数目无法计算,故 C 错误; D 选项,反应CH4 + 2NO + O2 = CO2 + N2 + 2H2O,根据反应方程式得出,2molNO 反应转移8 mol 电子,每 消耗标准状况下22.4L NO 即 1molNO ,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4NA,故 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点睛】 一定不能忽略水中含有OH,同样也不能忽略水中含有氧原子的计算,为易错点。 3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现象结论 A某溶液中滴加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无 B某溶液中加入溶液 再加足量盐酸 产生白色沉淀

5、仍有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 C向含有和的悬浊液中滴加 溶液 生成黑色沉淀 D向溶液中通入 溶液变浑浊 酸性: A ABBCCDD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K3Fe(CN)6与亚铁离子反应生成蓝色沉淀,不能检验铁离子,由现象可知原溶液中有Fe 2+,不能确定是 否含 Fe3+,故 A 错误; BBa(NO3)2的酸性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为硫酸根离子,从而生成硫酸钡沉淀, 则原溶液中可能有SO32-或 SO42-,或二者均存在,故B 错误; C溶液中含有Na2S,不一定发生沉淀的转化,不能比较Ksp(CuS) 与 Ksp(ZnS)的大小,故C错误; DC6H5ONa

6、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 说明反应生成了苯酚,发生强酸制弱酸的反应,则酸性: H2CO3 C6H5OH,故 D 正确; 答案选 D。 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食醋除水垢2H +CaCO 3=Ca 2+CO 2+H2 O: B稀硝酸中加入少量亚硫酸钠:2H+SO32-=SO2+H2O C处理工业废水时Cr()的转化: Cr2O7 2-+3SO 32-+8H+=3SO42-+2Cr 3+4H2O D用酸性KMnO4测定草酸溶液浓度:5C2O42-+2MnO4 -+16H+=2Mn2+10CO 2+8H2O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食醋的主要成分为乙酸,属于弱酸,用食醋除水

7、垢,离子方程式: 2CH3COOH+CaCO3CO2 +Ca 2+H2O+2CH 3COO -,故 A 错误; B酸性条件下,亚硫酸钠被硝酸氧化生成硫酸钠,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3SO32-+2H+2NO3 -=3SO 42-+2NO +H2O,故 B 错误; CCr()具有强氧化性, 可以用在酸性条件下,用亚硫酸钠处理工业废水时Cr(),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r2O72-+3SO3 2-+8H+=3SO 42-+2Cr3+4H2O,故 C正确; D酸性高锰酸钾可氧化草酸溶液,草酸是弱酸,不能拆开,正确的的离子反应为 2MnO4-+5H2C2O4+6H+=2Mn 2+10CO2 +8H 2O,

8、故 D 错误; 故选 C。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 5实验室为监测空气中汞蒸气的含量,通常悬挂有CuI 的滤纸,根据滤纸是否变色或颜色发生变化的时 间来判断空气中汞的含量,其反应为:4CuIHgCu2HgI4 2Cu。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的产物Cu2HgI4中, Hg的化合价为2 B上述反应中CuI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上述反应中Hg 元素与 Cu元素均被氧化 D上述反应中生成64gCu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 Cu2HgI4中 Cu 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 Hg 为+2 价,

9、I 为 1价,故 A 正确; BCu 元素化合价部分由+1 价降低到 0价,被还原,CuI 为氧化剂,故 B 错误; CCu得到电子被还原,Hg 失去电子被氧化,故 C错误; D由方程式可知,上述反应中生成64g Cu,即 1mol 时,转移1mol 电子,电子数为1NA,故 D 错误; 答案选 A。 625时,将 1.0Lcmol/LCH3COOH溶液与 0.1molNaOH 固体混合,使之充分反应。然后向该混合溶液中 加入 CH3COOH 或 CH 3COONa固体 (忽略体积和温度变化),引起溶液pH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A该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 -8 10

10、c Ba 点对应的混合溶液中c(CH3COOH)c(Na +)c(OH-) C水的电离程度:cba D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Na+)=c(CH3COO -)c(H+)=c(OH-) 【答案】 A 【解析】 1.0Lcmol/LCH3COOH溶液与 0.1molNaOH 固体混合溶液的 pH=4.3,溶液显酸性,加入醋酸后,溶 液酸性增强,加入醋酸钠,溶液的酸性减弱。A.该温度下, 1.0Lcmol/LCH3COOH溶液与 0.1molNaOH 固体 混合溶液的pH=4.3,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Ka= 3 3 c CH COOc H c CH COOH = 4.34.3 4.3 100.110

11、 10c 4.3 100.1 c = 5.3 10 c , 故 A 错误;B. a 点溶液的pH=3.1, 是加入的醋酸后的结果,根据电荷守恒知,c(CH3COO -)c(Na+),醋酸的电离程度较小,则 c(CH3COOH)c(Na +)c(OH-),故 B正确; C. a以醋酸的电离为主,抑制水的电离,酸性越强,水的电离程度 越小, b 点加入醋酸水的电离程度减小,c 点加入醋酸钠,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故水的电离程度cba,故 C 正确; D. 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H+)=c(OH-),根据电荷守恒有c(Na +)=c(CH 3COO -),则 c(Na+)=c(CH3COO -)c(H

12、+)=c(OH-),故 D 正确;故选 A。 7已知: 25时, Ksp Ni( OH)2= 2. 010 -15,K sp Fe( OH)3= 4. 010 -38。将含 Fe 2O3、Ag、Ni 的某型废催 化剂溶于盐酸, 过滤,滤渣为 Ag, 所得溶液中c( Ni2 +)= c( Fe3+)= 0. 4mol / L。 向该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 NaOH 溶液(假设溶液体积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属活动性:AgNi B加入 NaOH 溶液时,先产生Ni( OH)2沉淀 C当滴定到溶液pH=5 时,溶液中lg 2+ 3+ Ni Fe c c 约为 10 D当滴定到溶液呈中性时,Ni

13、 2+已沉淀完全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 Ag 不能与盐酸反应,而Ni 能与盐酸反应,因此金属活动性: NiAg,故 A 错误; Bc( Ni2 +)= 0. 4mol/ L时, Ni2+刚好开始沉淀时溶液中 15 sp2-7 2+ Ni OH 2 10 OHmol/ ( L= ) () 0.5 10 mol/L Ni0.4 K c c ,c( Fe 3+)= 0. 4mol / L 时, Fe3+刚好开始 沉淀时溶液中 38 sp-12-7 3 3 3 3 3 Fe OH 4 10 OHmol/L=0.1 10mol/L0.4mol/L OH 1 10 K c c , 则 Ni

14、2 +未沉淀,c( Ni2+)= 0. 4mol / L, 则 2+ 11 3+ Ni 0.4 lglg10 4 10Fe c c ,故 C正确; D当溶液呈中性时,c( OH - )= 1 10 -7mol/ L,此时溶液中 15 sp22+ 22 7 Ni OH 2 10 Nimol/L=0.2mol/L OH 1 () ( 0 ) ( 1 ) K c c ,故 Ni2 +未沉淀完全,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 C。 8对某溶液中部分离子的定性检测流程如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可能含有Cl -、SO 42- 、S 2-等阴离子 B步骤所加试剂可以是浓KOH溶液 C可以用湿润的蓝

15、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无色气体 D步骤的反应为Al3+3HCO3-=A1(OH)3 +CO2 【答案】 B 【解析】 【分析】 溶液中加入物质后产生红褐色沉淀同时产生气体,所以加入的物质是碱,铵根离子和碱反应得到氨气,Fe3+ 和碱反应生成Fe(OH)3沉淀,溶液X是偏铝酸盐的溶液,偏铝酸根和碳酸氢根之间反应可以得到氢氧化铝 沉淀。 【详解】 A因溶液中存在Fe 3+离子,故一定不存在 S 2-离子, A 错误; B根据上述分析,步骤所加试剂可以是弄KOH溶液或是其他强碱溶液,B 正确; C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无色气体是氨气,会变蓝,C错误; D步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AlO

16、2-+HCO3-=Al(OH)3 +CO32-,D 错误; 故选 B。 9下列反应所得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的是 A Fe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Fe 粉BA1(OH)3中加入过量NaOH 溶液 C浓 H2SO4中加入过量Cu片,加热DCa(C1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 Fe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Fe粉反应产生FeSO4,Fe是固体物质,不能进入溶液,故所得溶液中只含一 种溶质, A 符合题意; B. A1(OH)3中加入过量NaOH 溶液,反应产生 NaAlO2和 H2O, 反应所得溶液中含过量NaOH 和产生的NaAlO2 两种溶质, B不符合题意; C. 反应后溶液中含有反应产生的CuSO4和过量的未反应的 H2SO4,C 不符合题意; D. 反应后溶液中含有HClO和 Ca(HCO3)2两种溶质, D 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 A。 10在两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浓度均为1mol/L 的盐酸和NH4Cl溶液,将温度和pH 传感器与溶液相连,往 瓶中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