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北京市海淀区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658852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295.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北京市海淀区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2020学年北京市海淀区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北京市海淀区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北京市海淀区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 的是 ( )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A 等体积pH3的HA和HB两种酸分别与 足量的锌反应 相同时间内 HA 与Zn反 应生成的氢气更多 HA是强酸 B 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分别放入 2 NO和 2 Br 蒸气中 试纸只在 2 Br 蒸气中变蓝 色 氧化性: 22 BrNO C 将光亮的镁条放入盛有 4 NH Cl溶液的试管 中 有大量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是 3 NH D 向 NaHCO

2、3溶液中加入NaAlO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 AlO结合 H 的能力比 2 3 CO强 A A BB CC D D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等体积pH=3 的 HA 和 HB 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相同时间内, HA 收集到氢气多,一定能说明 HA 是弱酸,故A 错误; BNO2和 Br2蒸气均能氧化KI 生成碘单质,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均变蓝,现象相同,不能判断两者的氧化 性强弱,故B错误; C氯化铵溶液水解显酸性,Mg 与氢离子反应,且放热导致一水合氨分解,则有大量气泡产生,可知反应 中生成 H2和 NH3,故 C错误; D偏铝酸根离子促进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生成氢氧化铝

3、沉淀,则AlO2-结合 H+的能力比 CO32-强,故 D 正确; 故答案为 D。 【点睛】 考查强弱电解质判断,为高频考点, 注意不能根据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强弱、电解质溶解性强弱等方法判断, 为易错题。 强弱电解质的根本区别是电离程度,部分电离的电解质是弱电解质,如要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 只要证明醋酸部分电离即可,可以根据醋酸钠溶液酸碱性、一定浓度的醋酸pH 等方法判断。 2甲烷与氯气光照条件下取代反应的部分反应历程和能量变化如下: 第一步: -1 21 Clg2Clg H =+242.7kJ mol 第二步: -1 432 CHg +ClgCHg +HCl g H =+7.4kJ mol 第

4、三步: -1 3233 CHg +ClgCH Cl g +Clg H =-112.9kJ mol中(其中Cl表示氯原子, 3 CH 表示甲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题可知,甲烷和氯气在室温暗处较难反应 B -1 423 CHg +ClgCH Cl g +HCl g H=-105.4kJ mol C形成 31molCH Cl中CCl键放出的能量比拆开2 1molCl 中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多 D若是甲烷与2 Br 发生取代反应,则第二步反应 -1 H rXrQrW BX、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不能发生反应 CZ元素的氢化物稳定性大于W 元素的氢化物稳定性 D元素 Q 和 Z能形成 QZ

5、2型的共价化合物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详解】 X 的焰色反应呈黄色,X为 Na 元素; Q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 倍, Q 元素原子有2 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Q 为碳元素; W、Z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二者处于同一主族,Z的核电 荷数是 W 的 2 倍,W 为氧元素, Z为硫元素;元素Y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之一, 则 Y为 Al 元素。 A、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所以原子半径NaAlSi,CO,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 原子半径Si C,故原子半径NaAlCO,即 XY Q W,故 A 错误; B、X、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

6、水化物分别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铝,而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与氢氧化钠 反应生,故B错误; C、非金属性OS,故氢化物稳定性H2OH2S,故 C错误; D、元素 Q 和 Z能形成 QZ 2是 CS2属于共价化合物,故D 正确; 故答案选D。 9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 将铝片分别投入浓、稀硝酸中,前者无明显现象,后者反应剧烈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浓硝酸的强 B 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红色变浅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C 某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产生白色沉淀且不溶解该溶液中一定含有Mg 2+ D 溴水中通入SO2,溴水褪色SO2具有漂白性

7、 A ABBCCDD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前者发生钝化反应,生成致密氧化薄膜阻碍反应进行,故错误; BCO32 H 2O HCO3 OH,滴入酚酞, 溶液变红, 加入 Ba2,Ba2与 CO 32 反应生成沉淀 BaCO3,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溶液颜色变浅,故正确; C此溶液可能含有Al 3,因为氢氧化铝不溶于弱碱,故错误; D发生 Br2 SO2 2H2O=H2SO4 2HBr,体现 SO2的还原性,故错误。 故选 B。 10氢化钙可以作为生氢剂(其中 CaH2中氢元素为 -1 价),反应方程式如下: CaH2+2H2O=Ca(OH)2+2H2,其中水的作用是 A既不是氧

8、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B是氧化剂 C是还原剂 D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来看,Ca和 O 的化合价均没有变化,其中 CaH2中 H 的化合价由 -1 价升高 到 0 价,被氧化,作还原剂;H2O 中 H 的化合价由 +1价降低到 0 价,被还原,作氧化剂;氢气既是氧化 产物,又是还原产物;答案选B。 11一定量的钠和铝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充分反应,没有金属剩余,收到2.24L 气体,下列说法一定正确 的是 A所得气体为氢气B所得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1 mol C上述过程只发生一个化学反应D所得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答案】 A 【解

9、析】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所以所得气体为氢气,故A正确;非标 准状况下, 2.24L 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0.1 mol,故 B错误;上述过程,发生钠与水反应生、铝与氢 氧化钠溶液反应,共发生两个化学反应,故C错误;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有偏铝酸钠和氢氧化钠两种溶 质,故 D错误。 点睛:铝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铝也能与强碱溶液反应放出氢气,如 222 22223AlNaOHH ONaAlOH。 12科学家合成了一种能自动愈合自身内部细微裂纹的神奇塑料,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化学名称为2,4-环戊二烯 B一定条件下,1mol 乙与 1molH

10、2加成的产物可能为 C若神奇塑料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0,则其平均聚合度约为90 D甲的所有链状不饱和烃稳定结构的同分异构体有四种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碳原子编号应从距离官能团最近的碳原子开始,该物质正确命名应为1,3-环戊二烯,故A 错误; B化合物乙中没有共轭双键,加成后不会再形成新的双键,故B 错误; C神奇塑料的链节相对分子质量为132,平均聚合度为 10000 =76 132 ,故 C错误; D甲的不饱和度为3,因此稳定的链状烃应含有一个双键和一个三键,符合条件的结构有:、 、,共 4 种,故 D 正确; 故答案为D。 【点睛】 在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

11、单键与双键相间的情况称为共轭双键,共轭双键加成产物中会有单键变双键的情 况。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铁质船体上镶嵌锌块,可以减缓船体被海水腐蚀的速率,称为牺牲阴极的阳极保护法 B电解饱和食盐水是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在阴极附近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C铜锌原电池反应中,铜片作正极,产生气泡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铜片流向锌片 D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是将被保护的金属与外加电源的正极相连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在船体上镶嵌锌块,形成锌铁原电池,锌比铁活泼,锌作负极不断被腐蚀,铁做正极则不会被腐蚀, 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A 错误; B在外加电源的作用下,电解饱和食盐水是将电能转变成化

12、学能,阴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同时 溶液中生成氢氧根离子,B 正确; C铜锌原电池反应中,Zn 失电子作负极,铜片作正极,产生气泡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锌片流向铜片, C 错误; D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应将被保护的金属与外加电源的负极相连,与正极相连作阳极会失电子被腐蚀, D 错误; 答案选 B。 14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 ),使其达到分解平衡: 2432 NH COONHs2NHgCOg?。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 于下表: 温度/15.020.025.030.035.0 平衡气体总浓度 3 10mol / L2.4

13、3.44.86.8 9.4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之一是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B因该反应S0V、H0V,所以在低温下自发进行 C达到平衡后,若在恒温下压缩容器体积,体系中气体的浓度增大 D根据表中数据,计算 25.0时的分解平衡常数约为 813 1.6410(mol L )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从反应开始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始终不变,所以不能作为平衡状态的标志,故A错误; B根据表中数据判断随着温度升高,平衡移动的方向,从而判断出正反应是吸热,所以焓变(H)大于 0,根据气态物质的熵大于液态物质的熵判断出反应熵变(S)大于 0,所以在高温

14、下自发进行,故B错 误; C到平衡后,若在恒温下压缩容器体积,平衡逆向移动,但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因此体系中气体 的浓度不变,故C 错误; D根据表中数据,平衡气体的总浓度为4. 810 -3mol/ L,容器内气体的浓度之比为 2:1,故 NH3和 CO2 的浓度分别为3. 210 -3mol/ L、 1. 6 10-3mol/ L,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 K=(3. 210 -3) 21. 610-3= 813 1.64 10(mol L),故 D 正确; 答案选 D。 【点睛】 计算25.0时的分解平衡常数,要根据题目所给该温度下的浓度值,根据NH3和 CO2的物质的量之比, 在相同的

15、容器中,体积相等,可以得到浓度的关系,再代入公式即可。选项C 为解答的易错点,注意平衡 常数的表达式以及影响因素。 15下列有关化学与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因垃圾后期处理难度大,所以应做好垃圾分类,便于回收利用,节约资源 B医疗废弃物经过处理、消毒后可加工成儿童玩具,变废为宝 C绿色环保化工技术的研究和运用是化工企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D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气溶胶的粒子大小在1 nm100 nm 之间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垃圾后期处理难度大,并且很多垃圾也可以回收重复使用,节约资源,而只有做好垃圾分类才能更好实现 回收再利用,垃圾分类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16、,选项A 正确;医疗废弃物虽然可以回收、处理,但不可 以制成儿童玩具,选项B不正确;绿色环保化工技术的研究和运用,可实现化工企业的零污染、零排放, 选项 C正确;气溶胶属于胶体,胶体的粒子大小在1 nm100 nm 之间,选项D 正确。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 个小题,共10 分) 16NaClO2的漂白能力是漂白粉的45 倍, NaClO2广泛用于造纸工业、污水处理等。 工业上生产NaClO2 的工艺流程如下: (1)ClO2发生器中的反应为:2NaClO3 SO2 H 2SO4=2ClO22NaHSO4。实际工业生产中,可用硫黄、浓硫 酸代替原料中的SO2,其原因为 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反应结束后,向ClO2发生器中通入一定量空气的目的: _。 (3)吸收器中生成NaClO2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_。 (4)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制备SO2并探究 SO2与 Na2O2的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