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安徽省合肥市三十五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658841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46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合肥市三十五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合肥市三十五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合肥市三十五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安徽省合肥市三十五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安徽省合肥市三十五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炭黑是雾霾中的重要颗粒物,研究发现它可以活化氧分子,生成活化氧,活化过程的能量变化模拟计 算结果如图所示,活化氧可以快速氧化二氧化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氧分子的活化包括OO 键的断裂与 CO 键的生成 B每活化一个氧分子放出0.29eV 的能量 C水可使氧分子活化反应的活化能降低0.42eV D炭黑颗粒是大气中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催化剂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由图可知,氧分子的活化是OO 键的断裂与 CO 键的生成

2、过程,故A 正确; B.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因此每活化一个氧分子放出0.29eV 的能量,故 B正 确; C.由图可知,水可使氧分子活化反应的活化能降低0.18eV,故 C错误; D.活化氧可以快速氧化二氧化硫,而炭黑颗粒可以活化氧分子,因此炭黑颗粒可以看作大气中二氧化硫转 化为三氧化硫的催化剂,故D 正确。 故选 C。 2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4g 粒子 (4He2+)含 A 2NA个 粒子B2NA个质子CNA个中子D NA个电子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 4g 粒子 (4He2+)的物质的量为 4g 4g/mol =1mol,共有 NA个 粒子,

3、故 A 错误; B. 1 个 4He2+含有 2 个质子, 4g 粒子 (4He2+)的物质的量为 4g 4g/mol =1mol,共有 2NA个质子,故B正确; C. 1 个 4He2+含有 2 个中子, g 粒子 (4He2+)的物质的量为 4g 4g/mol =1mol,共有 2NA个中子,故C错误; D. 4He2+中没有电子,故 D 错误; 正确答案是B。 【点睛】 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综合应用,注意掌握分子、原子、原子核内质子中子及核外电子的构成关系。 3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称取一定量的NaCl B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 C检验

4、浓硫酸与铜反应后的产物中是否含有铜离子 D收集 NO2并防止其污染环境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 称取一定量的NaCl,左物右码,氯化钠放在纸上称,故A 正确; B. 氢氧化亚铁易被氧化,制备氢氧化亚铁时,胶头滴管应伸入硫酸亚铁溶液中,并油封,故B 错误; C. 检验浓硫酸与铜反应后的产物中是否含有铜离子,应把反应后的混合液倒入水中,故C错误; D. NO2密度大于空气,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NO2,故 D 错误;答案选A。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 NH3 H2O 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说明NH3 H2O 是弱电解质 B等体积的pH 都为 2 的酸 HA 和 HB 分别

5、与足量的铁粉反应,HA 放出的 H2多,说明HA 酸性强 Cc0.1 molL 1 的 CH3COOH溶液和 c0.1 mol L 1 的 HCl 溶液中,前者的pH 大 D常温下, pH 5 的 CH3COOH溶液和 pH4 的 HCl 溶液中, c(CH3COO )/c(Cl)1/10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没指出浓度,所以无法判断,选项A 错误; B、HA 放出的 H2多,说明没有HA 电离的多,酸性弱,选项B 错误; C、c0.1 molL 1 的 CH3COOH溶液和 c0.1 mol L 1 的 HCl 溶液中, CH3COOH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酸 性弱, pH

6、 大,选项C正确; D、 pH5 的 CH3COOH溶液和 pH4 的 HCl 溶液中,用电荷守恒得到c(CH3COO )c(H)c(OH )(10 5 10 9) mol L 1,c(Cl )c(H )c(OH )(10 41010) mol L 1,c(CH 3COO )/c(Cl) 1 10 ,选项 D 错误; 答案选 C。 525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1 molL 1 ( NH4)2SO4溶液中 c( + 4 NH )c(CH3COO ) D向 0.1 molL 1 NaNO 3溶液中滴加盐酸使溶液的pH5,此时混合液中c(Na ) c( 3 NO) (不考虑 酸的挥发与

7、分解)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 NH4 +虽然会发生水解,但其水解程度非常微弱,因此 (NH4)2SO4溶液中 c(NH4+)c(SO42-),故 A 错误; B. 相同条件下,弱电解质的浓度越小,其电离程度越大,因此0.02 molL 1 氨水和 0.01 mol L 1 氨水中的 c(OH )之比小于 2 1,故 B 错误; C. 依据电荷守恒有c(Na )c(H)c(CH 3COO )c(OH ),混合后溶液的 pH7,即 c(H )c(OH ),可推 出 c(Na )c(CH 3COO ),故 C错误; D. NaNO3是强酸强碱盐,Na 和 NO 3-均不发生水解,

8、NaNO3溶液也不与盐酸发生反应,根据物料守恒可得 c(Na )c(NO 3-),故 D 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 D。 6某透明溶液可能含有NH4 +、Fe2、Fe3、SO 42-、Cl 、CO 32-离子中的若干种。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已 知 Ag2SO4微溶于水,可溶于酸 ): 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Ba(OH)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没有气体产生,过滤; 向 所得的沉淀加热灼烧,最后得有色固体; 向 所得的滤液,先用HNO3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一定没有NH4 +和 Cl B白色沉淀是Fe(OH)2 C第 步先用 HNO3酸化,是为了防止S

9、O42-和 CO32-的干扰 D原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H4)2Fe(SO4)2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溶液可能含有NH4+,遇稀的 Ba(OH)2溶液,放不出氨气,选项 A 错误。 B.白色沉淀灼烧后生成有色固体,一定有Fe元素,没有CO3 2-,步骤没有 Cl ,一定含有 SO42-,白色沉 淀中还含有BaSO4,选项 B 错误; C.步骤步用HNO3酸化,是为了防止 SO42-和过量的稀 Ba(OH)2溶液中的 OH 的干扰,没有 CO32-,选项 C 错误; D.溶液中,一定有Fe 2、SO 42-,可能有NH4+,溶质可能是(NH4)2Fe(SO4)2,选项 D 正确

10、。 答案选 D。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易错点为C.步骤步用HNO3酸化,是为了防止 SO4 2-和过量的稀 Ba(OH)2 溶液中的OH 的干扰。 7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透明溶液中:Ca 2+、Cu2+、Br- 、Cl - B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K +、 Na+、CO 3 2、AlO 2 - Cc(ClO - )=1molL -1 的溶液中: Fe 2+、Al3+、NO 3 - 、I - D Kw/c(OH ) =0.1molL-1 的溶液中 :NH4 +、Mg2+、SO 4 2- 、CH3COO - 【答案】 B 【解析】 A、含 C

11、u 2+的溶液呈蓝色,故 A 错误; B、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显碱性,故四种离子都能共存,则B 正确; C、c(ClO -)=1mol L -1 的溶液具有氧化性,能氧化Fe 2+、I- ,故 C错误; D、- Kw c OH =0.1mol L -1 的溶液呈酸 性,则 CH3COO -不能共存,即 D 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K+、Fe 3+、SO 42-、Cl - B水电离的c(H+)=1 10 -13mol/L 的溶液中: K+、 Na+、AlO2-、CO 3 2- C与 Al 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中: F

12、e 2+、Na+、NO3-、SO 42- D () w K c H = 1 10 -13mol/L 的溶液中: NH 4+、Cu 2+、Cl-、NO3-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存在OH -,K+、 Fe3+、 SO 42-、Cl -四种离子中 Fe 3+不可共存, A 错误; B. 水电离的c(H+)=1 10 -13mol/L 的溶液可能为酸性或碱性溶液,在酸性溶液中 K +、Na+、 AlO2-、CO 32-四种 离子中 AlO2-、CO32-不可以共存,B 错误; C强酸和强碱溶液都可以和Al 反应放出氢气,在酸性溶液中Fe 2+和 NO 3-

1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共存,在碱 性溶液中Fe 2+水解不共存, C错误; D () w K c H = 1 10 -13mol/L 的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为 0.1mol/L ,NH4 +、Cu2+、Cl-、NO3-可以共存, D 正确。 答案选 D。 9下列实验对应的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 项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 将 SO2通入 BaCl2溶液,然后滴入氯水先有白色沉淀,滴加氯水后沉 淀不溶解 先生成 BaSO3沉淀,后被氧 化成 BaSO4 B 向鸡蛋清溶液中滴加饱和Na2SO4溶 液,然后加入蒸馏水,振荡 有白色浑浊出现,加入蒸馏水 后不溶解 蛋白质变性是不可逆的 C 向酸性 KMnO

14、4和 H2C2O4的混合液中加 入一小块MnSO4固体 生成气体的速率加快,溶液迅 速褪色 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将浓硫酸滴入蔗糖中,并搅拌 得到黑色蓬松的固体,并产生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该过程中,浓硫酸仅体现了 吸水性和脱水性 A A BB CC D D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 盐酸的酸性大于亚硫酸,将SO2通入 BaCl2溶液,不发生反应,不会产生白色沉淀,A 错误; B. 向鸡蛋清溶液中滴加饱和Na2SO4溶液,有白色浑浊出现,这是蛋白质发生了盐析,加入蒸馏水后蛋白 质会溶解, B错误; C. 加有 MnSO4的试管中溶液褪色较快,说明Mn 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15、 C正确; D. 将浓硫酸滴入蔗糖中,并搅拌,得到黑色蓬松的固体,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因为蔗糖被浓 硫酸脱水碳化后,又进一步发生了碳和浓硫酸的反应,C被浓硫酸氧化,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体, D 错误; 答案选 C。 【点睛】 A 容易错, 容易错, 二氧化硫通入到水溶液中生成亚硫酸,同学会误以为亚硫酸和氯化钡发生复分解反应, 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亚硫酸钡沉淀,忽视了一般酸和盐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的规律是强酸制弱酸。 10香芹酮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香芹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mol 香芹酮与足量的H2加成,需要消耗2 molH2 B香芹酮的同分异构体中可能有芳香族化合物 C所有的碳原子可

16、能处于同一平面 D能使酸性髙锰酸钾溶液和溴水溶液褪色,反应类型相同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 1个香芹酮的分子中, 含有两个碳碳双键和一个羰基,故 1mol 香芹酮与足量的H2加成, 需要消耗 3molH2, A 错误; B 1 个香芹酮的分子中,含有两个碳碳双键和一个羰基,分子中还含有一个六元环,可以构成含有一个 苯环的化合物,B正确; C一个碳原子连接四个原子构成的是四面体的构型,香芹酮() 分子中标特殊记号的这个碳原 子与周围相连的三个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C 错误; D香芹酮与酸性髙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使酸性髙锰酸钾溶液褪色,而香芹酮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使溴水褪色,反应类型不相同,D错误; 答案选 B。 1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 A二氧化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B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 C使用含钙离子浓度较大的地下水洗衣服,肥皂去污能力差 D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土 【答案】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