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安徽省黄山市普通高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658837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80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安徽省黄山市普通高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2020学年安徽省黄山市普通高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安徽省黄山市普通高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安徽省黄山市普通高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安徽省黄山市普通高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到浓硫酸中 B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C在蒸馏操作中,应先通入冷凝水后加热蒸馏烧瓶 D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时,引流用的玻璃棒不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且密度比水大,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先在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 后慢慢加入浓硫酸,边加边振荡,顺序不能颠倒,故A 错误; B苯的密

2、度比水的密度小,分层后有机层在上层,则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故B 错误; C蒸馏时,应充分冷凝,则先通冷凝水后加热蒸馏烧瓶,防止馏分来不及冷却,故C正确; D引流时玻璃棒下端在刻度线以下,玻璃棒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故D 错误; 故答案为C。 22019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在锂离子电池领域作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他们于 1972 年提出“摇椅式 “电池( Rock ing chair battery), 1980 年开发出LiCoO2材料, 下图是该电池工作原理图, 在充放电过程中, Li+在两极之间“摇来摇去”,该电池充电时的总反应为: LiCoO2+ 6C ( 石墨) =Li (1-

3、x)CoO2+LixC6。下列有关 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 Cu 电极为阳极 B充电时, Li+将嵌入石墨电极 C放电时, Al 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D放电时,负极反应LiCoO 2 xe-=Li (1-x)CoO2+ (1-x ) + xLi+ 【答案】 B 【解析】 【分析】 根据充电时的总反应,钴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因此钴为阳极,石墨为阴极,则在放电时钴为正极,石墨为 负极,据此来判断各选项即可。 【详解】 A.根据分析,铜电极以及上面的石墨为阴极,A项错误; B.充电时整个装置相当于电解池,电解池中阳离子移向阴极,B项正确; C.放电时整个装置相当于原电池,原电池在工作时负极被氧化,C项

4、错误; D.根据分析,含钴化合物位于电源的正极,D 项错误; 答案选 B。 【点睛】 不管是不是锂电池,都遵循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即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锂离子电池只不过 是换成了 + Li 在正、负极间移动罢了,换汤不换药。 3 A 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1 mol 的 11B 中,含有 A 0.6N 个中子 BpH=1的 H 3PO4溶液中,含有 A 0.1N 个H C2.24L (标准状况)苯在O2中完全燃烧,得到A0.6N个 CO2分子 D密闭容器中1 mol PCl 3与 1 mol Cl2反应制备 PCl5(g) ,增加 A 2N 个 P-Cl

5、键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 11B 中含有 6 个中子, 0.1mol 11B 含有 6NA 个中子, A 正确; B溶液体积未定,不能计算氢离子个数,B 错误; C标准状况下苯不是气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L 苯的物质的量,则无法判断其完全燃烧产 生的 CO2分子数目, C错误; DPCl3与 Cl2反应生成PCl5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则所 1molPCl3与 1molCl2 反应生成的PCl5小于 1mol ,增加的 PCl 键的数目小于2NA个, D 错误;答案选A。 4常温下,某H2CO3溶液的 pH 约为 5.5,c(CO3 2-

6、)约为 5 10-11mol?L-1,该溶液中浓度最小的离子是 ( ) A CO32-BHCO3-CH+DOH- 【答案】 A 【解析】 【详解】 已知常温下某H2CO3溶液的 pH 约为 5.5,则 c (OH-)=10-8.5mol/L ,H2CO3溶液中存在H2CO3HCO3-+H+, HCO3-CO32-+H+, 多元弱酸的第一步电离程度大于第二步电离程度, 所以 c(HCO3-)c(CO32-) , 已知 c(CO32-) 约为 510 -11mol/L ,所以该溶液中浓度最低的离子是 CO32-;故选 A。 5已知: 25时, Ksp Ni( OH)2= 2. 010 -15,K

7、sp Fe( OH)3= 4. 010 -38。将含 Fe 2O3、Ag、Ni 的某型废催 化剂溶于盐酸, 过滤,滤渣为 Ag, 所得溶液中c( Ni2 +)= c( Fe3+)= 0. 4mol / L。 向该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 NaOH 溶液(假设溶液体积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属活动性:AgNi B加入 NaOH 溶液时,先产生Ni( OH)2沉淀 C当滴定到溶液pH=5 时,溶液中lg 2+ 3+ Ni Fe c c 约为 10 D当滴定到溶液呈中性时,Ni 2+已沉淀完全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 Ag 不能与盐酸反应,而Ni 能与盐酸反应,因此金属活动性:Ni

8、Ag,故 A 错误; Bc( Ni2 +)= 0. 4mol/ L时, Ni2+刚好开始沉淀时溶液中 15 sp2-7 2+ Ni OH 2 10 OHmol/ ( L= ) () 0.5 10 mol/L Ni0.4 K c c ,c( Fe 3+)= 0. 4mol / L 时, Fe3+刚好开始 沉淀时溶液中 38 sp-12-7 3 3 3 3 3 Fe OH 4 10 OHmol/L=0.1 10mol/L0.4mol/L OH 1 10 K c c , 则 Ni2 +未沉淀,c( Ni2+)= 0. 4mol / L, 则 2+ 113+ Ni 0.4 lglg10 4 10 Fe

9、 c c ,故 C正确; D当溶液呈中性时,c( OH - )= 1 10 -7mol/ L,此时溶液中 15 sp2 2+ 22 7 Ni OH 2 10 Nimol/L=0.2mol/L OH 1 () ( 0 ) ( 1 ) K c c ,故 Ni2 +未沉淀完全,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 C。 6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7g由 H2S与 PH3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9NA B90g 果糖 (C6H12O6,分子中无环状结构和碳碳双键)中含有的非极性键数目为3NA C1mol 由乙醇与二甲醚(CH3-O-CH3)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羟基数目为NA

10、D已知 226 88Ra X+ 4 2He,则 0.5molX 中含有的中子数为 34NA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假设 17g 全部为 H2S,含有质子物质的量为 17g (216) 34g/mol =9mol ,假设全部为PH3,含有质子物 质的量为 17g (315) 34g/mol =9mol ,则 17g 该混合物中含有的质子物质的量为9mol ,故 A 正确; B.果糖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OCH 2OH ,根据果糖的结构简式,非极性键应是 C C 之间的键, 90g 果糖中含有非极性键的物质的量为 90g 5 180g/mol =

11、2.5mol ,故 B 错误; C.乙醇结构简式为CH3CH2OH ,乙醚的结构简式为CH3OCH3,前者含有羟基,后者不含羟基,因 此 1mol 该混合物中含有羟基物质的量应在01mol 之间,故C 错误; D.推出 X 的原子结构为 222 86 X,0.5molX 中含有中子物质的量为0.5mol(22286)=68mol ,故 D 错误; 答案: A。 7如图为一原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电池工作过程中左右两烧杯所盛放的溶液中不允许引入杂质。下列有 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用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BCu 电极的电极反应为Cu-2e -=Cu2+ C电池工作过程中,CuCl2溶液浓度

12、降低 D Fe为负极 ,电极反应为Fe 2+2e-=Fe 【答案】 C 【解析】 【分析】 在此原电池中铁和铜作两极,铁比铜活泼,所以铁为负极,铜为正极。 【详解】 A、要求两烧杯盛放的溶液中不引入杂质,所以离子交换膜是阴离子交换膜,氯化铜溶液中的氯离子通过 离子交换膜进入氯化亚铁溶液中,故A 错误; B、电子沿导线流入铜,在正极,铜离子得电子生成铜,Cu电极的电极反应为Cu 2+2e-=Cu,故 B错误; C、铜离子得电子生成铜,氯化铜溶液中的氯离子通过离子交换膜进入氯化亚铁溶液中,所以氯化铜溶液 浓度降低,故C 正确; D、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进入氯化亚铁溶液,电极反应为Fe-2e -=

13、Fe2+,故 D 错误; 故选 C。 8利用如图所示装置,以NH3作氢源,可实现电化学氢化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 为阴极 Bb 电极反应为:2NH3-6e-=N2+6H+ C电解一段时间后,装置内H+数目增多 D理论上每消耗1 mol NH3,可生成 15mol 【答案】 C 【解析】 【分析】 根据图像可知,b 极氨气中的N 原子化合价由-3 变为 0 价,得电子为电解池的阳极,则b 极为阴极,化合 价降低得电子;电解质溶液中的氢离子向阴极移动; 【详解】 A.分析可知,a 为阴极得电子,A正确; B. b 电极氨气中的N 原子化合价由-3 变为 0 价,生成氮气和氢离子,其电极反应

14、为:2NH3-6e-=N2+6H+, B 正确; C. 电解一段时间后,b 电极消耗溶液中的氢离子,装置内 H+数目不变, C错误; D. 理论上每消耗1 mol NH3,消耗溶液中3mol 氢离子,发生加成反应,可生成15mol,D正确; 答案为 C 9化学家认为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可用如下示意图表示,其中过程表示生 成的 NH3离开催化剂表面。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催化剂改变了该反应的反应热B过程为放热过程 C过程是氢气与氮气分子被催化剂吸附D过程为吸热反应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 项、催化剂可改变反应的途径,不改变反应的始终态,则反应热不变,故A

15、错误; B 项、过程 为化学键的断裂过程,为吸热过程,故B错误; C 项、过程 氢气与氮气分子没有变化,被催化剂吸附的过程,故C正确; D过程 为化学键的形成过程,为放热过程,故D 错误; 故选 C。 10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与大量排放硫、氮氧化物有关 B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青铜器、铁器的保存 C国产大飞机C919 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D乙烯加聚后得到超高分子量的产物可用于防弹衣材料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含 N、P的大量污水任意排向湖泊和近海,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引起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与 硫的

16、排放无关,故A 错误; B青铜器、铁器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在干燥的环境中,青铜器、铁器只能发生缓慢的 化学腐蚀,在地下,将青铜器、铁器完全浸入水中,能够隔绝氧气,阻止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的发生, 因此考古学上认为“ 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 ,故 B正确; C碳纤维是碳单质,属于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正确; D乙烯加聚后得到超高分子量的产物聚乙烯纤维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能、耐化学腐蚀性能 等,可用于防弹衣材料,故D 正确; 答案选 A。 11 25时,向 20. 00 mL 0.1 mol/L H2X溶液中滴入0.1 mo1/L NaOH 溶液,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水 ( OH -) 的 负对数 一 lgc水( OH-) 即 pOH水 -与所加 NaOH 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的电离程度:MP B图中 P点至 Q 点对应溶液中 - 2- c HX c X 逐渐增大 CN 点和 Q 点溶液的pH 相同 DP点溶液中 -+- 2 c OH=c H+c HX+2c 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