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春社会保障与医疗保障学期末复习指导

上传人:305****881 文档编号:141658831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7春社会保障与医疗保障学期末复习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07春社会保障与医疗保障学期末复习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07春社会保障与医疗保障学期末复习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07春社会保障与医疗保障学期末复习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07春社会保障与医疗保障学期末复习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7春社会保障与医疗保障学期末复习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7春社会保障与医疗保障学期末复习指导(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7春社会保障与医疗保障学期末复习指导重庆电大巴南分校朱兴福 一、复习应考基本要求本课程是成专卫生管理学专科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所有的考试等有关要求由市电大决定。所有考试的有关内容要求请以重庆电大的有关资料为准。(一) 考试范围教材社会保障与医疗保障学全书的内容。(二) 考试形式考试形式:开卷考试。考试时间:90分钟(三)考题类型及比重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填空题(20%);名词解释题(25%);简答题(28%);问答题(27%)。(四)应试要注意的问题1、每道考试题一定要仔细看,看是否与作业、复习题完全一样。如果不完全一样,要学会变化。2、考试命题的教材是由吴明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

2、(2003出版)医疗保障原理与政策教材。医疗保障原理与政策学习指导作配套的辅导教材必须带上。二、复习应考资料及其使用本课程本次考试有下列2种资料,可供学员复习应考考试用。(一)平时作业平时作业与考试题型和要求基本上是一样的,大多数作业题其实就是考试题,所以一定要认真用好。平时作业老师均作过评讲,请按老师平时所评讲的要求掌握。(二)市电大期末07春期末复习指导意见市电大期末复习指导意见包括三个部分:考核说明、复习重点范围、综合练习题。第一部分考核说明要认识阅读,掌握要求。第二部分复习重点范围要每个问题都要掌握,并弄清楚。后面复习课第三部分我们要专门讲这个问题。第三部分综合练习一部分是平时作业,平

3、时已讲解,一部分是补充的练习题,后面将对练习作详细讲解。三、复习考试重点辅导根据市电大期末复习指导意见,结合我校学员情况,对本期复习应考重点作如下分析辅导。第二部份 期末复习重点范围第一章 社会保障系统概述重点掌握:1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概念2社会保障系统和社会保险系统的构成3社会保障的目的和作用应用:分析影响社会保障建立与发展的主要因素第二章 医疗保障系统概述重点掌握:1 医疗保障系统的基本内容2 中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及其政策第三章 医疗保障筹资系统重点掌握:1 医疗保障资金的筹集方式2 医疗保障资金的财务模式 应用:分析不同医疗保险资金财务模式的作用及其利弊第四章 医疗保险基本原理重

4、点掌握1 医疗保险的概念及其特点2 医疗保险系统中各方关系及作用 应用:影响医疗保险系统的主要因素第五章 医疗保险的基本模式与特征重点掌握:各类医疗保险模式及其主要特点第六章 医疗保险范围与基本医疗界定重点掌握:医疗保险范围的定义一般掌握:1医疗保险范围确定和基本医疗界定的原则2医疗保险范围确定和基本医疗界定的方法应用:分析基本医疗的含义第七章 医疗保险费测算原理及基本方法重点掌握:1医疗保险费测算的基本原则2医疗保险费测算的主要内容3医疗保险费测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一般掌握:1医疗保险费测算的基本原理2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资金测算第八章 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与管理重点掌握:1比较医疗保

5、障基金的几种筹集形式2掌握医疗保障基金筹集和支付模式及其优缺点一般掌握:1医疗保险基金的作用和特点2医疗保障基金的筹集原则应用:分析我国医疗保障基金管理的基本模式和基本手段第九章 医疗保险风险分级及控制重点掌握:1医疗保险系统中医疗费用风险的主要控制方法2医疗费用的分担方式、支付方式及其作用3影响医疗费用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理一般掌握:1医疗费用风险分级的概念和分类第十章 商业医疗保险系统重点掌握:商业医疗保险系统的组成与运作程序应用:说明商业医疗保险系统的运作机制四、复习题(一)、填空题1、根据医疗保险资金的筹集方式,可将医疗保险模式分为 国家医疗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和其它医疗保

6、险。2、中国城市的医疗保障资金主要来源于 政府财政拨款、社会性医疗保障资金 、 非社会性医疗保障资金和 个人医疗保障资。3、根据保险合同的形式,商业医疗保险公司开展的医疗保险业务可以分为医疗保险主险和医疗保险附加险。(二)、名词解释1.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2. 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依法建立起来的保障国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系统,它由保险,救助,福利,互助和个人自我保障等相互联系的子系统编结成的一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社会安全网”。3、社会救助:是指国家与社会向由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提供款物接济和扶助的一种社会保障政策。

7、4.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1998年在中央政府机构改革中确立,主要表现为政府对社会保障事务的管理和监督。其职能部门主要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卫生部和财政部,其它有关部门不同程度地参与社会保障管理。5. 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依法筹集并用于保障国民基本生活和增进国民福利的专项资金。6.养老保险: 是在通过能为达到一定条件的劳动者提供经济资助,相关服务增强劳动者抵御老年风险能力的一种社会保险系统。7.现收现付式:也称为基金式或总平均保险费式或预提分摊方式。该模式不考虑资金储备,只是从当年或近几年的社会保险收支平衡角度出发,确定一个适当的费率标准向企业与个人征收社会保险费,其特点是以支定收,实质上

8、体现着养老保险负担的代际转移。8、完全积累式:也可成为基金式或总平均保险费式或预提分摊方式。该模式是在对有关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如退休率、通货膨胀率等进行宏观上的长期预算后,从追求养老保险收支的长期平衡的角度出发,确定适当的费率标准,将养老保险较长时间的支出总和按照比例分摊到整个期间并向企业与个人征收,同时对已筹集的养老保险基金进行有效营运与管理。9. 医疗保险:是由国家立法,由国家、单位和个人缴纳保险费进行筹资,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当个人因病接受了医疗服务时,由社会医疗保险机构提供医疗保险费用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10. 失业保险:是指在通过能为符合条件的劳动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相关服务来增强劳

9、动者抵御失业风险能力的一个社会保险体系。11. 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或在规定的某种特殊情况下所遭受的意外伤害、职业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死亡、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劳动者及其遗属能够从国家、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补偿,以保障劳动者或其遗属的基本生活,以及为受伤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医疗救助和康复服务的一种社会制度。12 社会救助:是指国家与社会向由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提供款物接济和扶助的一种社会保障政策。13. 绝对贫困:又称生存贫困。是指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个人或家庭依靠劳动所得或其它收入不能维持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在生产方面缺乏扩大再生产的物质条件,在生活

10、方面难以满足人的生存的最低需要,衣食不得温饱,劳动力本身再生产难以维持。14 最低生活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为生活在法定最低收入水平之下的社会成员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帮助的救助形式。15. 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为增进与完善社会成员尤其是困难者的社会生活而实施的一种社会制度,旨在通过提供资金和服务,保证社会成员一定的生活水平并尽可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16企业年金:是指员工在工作期间,通过缴纳一定的保险费和投资运营进行资金积累,员工退休后可以获得的养老收入。(三)、不定项选择题1、风险的发生不具备以下哪个特点? A CA具体风险发生的确定性B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C风险发生的规律性D风

11、险发生必然导致损失2、保险因子是 BA用来衡量医疗服务价格对医疗费用影响程度的指标B用来衡量医疗费用补偿比对医疗费用影响程度的指标C用来衡量纯保险费对医疗费用影响程度的指标D用来衡量附加保费对医疗费用影响程度的指标3、为了确定某住院保险的医疗保险范围,需要了解人们因病住院的经济损失状况,下列哪些资料的收集有助于了解这方面的情况?ACDA各项住院服务的收费标准 B门诊次均费用C病种费用 D出院病人次均费用(四)、简答题1. 简述社会救助的特征、对象及标准。 社会救助的特征:(1)最低保障性(2)按需分配(3)权利义务单向性(4)救助对象全面性 社会救助的对象:是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

12、:(1)“三无”人员(2)遭受天灾人祸而使生活陷入困难的公民(3)生活水平低于国家规定最低标准的公民 社会救助的标准是保障社会救助对象的最基本的生活物资和服务。2. 简述社会福利的主要内容。社会福利是国家和社会为增进与完善社会成员尤其是困难者的社会生活而实施的一种社会制度,旨在通过提供资金和服务,保证社会成员一定的生活水平并尽可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社会福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基本手段。3. 如何理解企业年金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关系?企业年金计划是企业举办的一项养老保险计划,员工退休后可以获得的养老收入。在员工工作期间,通过缴纳一定的保险费用和投资运营进行资金积累,直到老年时享用

13、,因此,它是一笔延期支付的工资收入。企业年金计划的出现早于社会养老保险计划,现在则被视为养老保险体系中的第二支柱。4. 简述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方向。失业保险向就业保障机制发展,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这是使失业保险由消极的事后救助向积极的就业促进机制转化的选择。这使得失业保险工作的中心逐渐向促进就业方向转移,而且在失业保险基金的分配上,也开始注重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功能的发挥,在保障部分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安定、推行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失业工人再就业,积极配合企业改革,分流、安置富裕职工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5 医疗保险模式主要有哪些?各自有什么特点?(1)国家医疗保险模式:也

14、称为全民医疗保险。其医疗保险资金主要来自税收,政府通过预算分配方式,将税收形成的医疗保险基金有计划地拨给有关部门或直接拨给公立医院,医疗保险享受对象看病时,基本上不需要支付费用。(2)社会医疗保险模式:是通过国家立法形式强制实施的社会保险。其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主要是由雇主和雇员缴纳,政府酌情补贴。当参保劳动者及其家属因病、受伤或生育需要医治时,由社会提供医疗服务和物质帮助。(3)社区合作医疗保险模式:又称为基层医疗保险和集资医疗保障制度。社区医疗保险的对象可以是城市社区居民,也可以是农民,但一般以农村社区较为常见。社区医疗保险是依靠社区的力量,按照风险分担、互助共济的原则,在社区范围内多

15、方筹集资金,用以支付参保人及其家庭的医疗、预防、保健等服务费用的一项综合性医疗保健措施。6、简述工伤预防、工伤补偿与工伤康复的关系。(1)工伤保险制度应当与工伤预防、工伤康复有机结合,工伤预防的任务是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手段来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以达到最大限度的减少工伤事故及其为害后果。(2)工伤保险是在工伤事故发生后,保障受害者能得到及时和有效的医治,同时对其受到的经济损失给予补偿。工伤康复是通过医疗手段的延伸促使受害职工的身体康复,并通过相应的职业再培训来帮助其恢复职业能力,促使其从新从事相应的工作。(3)三者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一个缓和乃至使工伤问题得到较好解决的良性循环体系。7.简述社会保障管理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