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658830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979.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9-2020学年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将2gH2与足量的N2混合,充分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B1mol 18 22 NaO与足量水反应,最终水溶液中 18O 数为 2NA(忽略气体的溶解) C常温下, 46gNO2和 N2O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A D 100mL12mol L 1 的浓 HNO3与过量 Cu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大于 0.6NA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 一定条件下,将2gH2与足量的

2、N2混合,发生反应N23H22NH3,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 彻底,充分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小于2NA,故 A 错误; B. 1molNa218O2与足量水发生反应2Na218O22H2O=2Na18OH 2NaOH 18O2,最终水溶液中18O 数为 NA,故 B 错误; C. NO2、N2O4的摩尔质量不同,无法准确计算混合气体的组成,故C错误; D. 浓 HNO3与铜反应生成NO2,稀 HNO3与铜反应生成NO,即 Cu4HNO3(浓)= Cu(NO3)2 2NO22H2O、 3Cu 8HNO3(稀)= 3Cu(NO3)2 2NO 4H2O,100mL12mol L 1 的浓 HNO3

3、中含有的 n(HNO3)0.1L 12mol L 11.2mol,1.2molHNO 3参与反应,若其还原产物只有NO2,则反应转移0.6mol 电子,还原产物只有NO 则反应转移0.9mol 电子, 100mL12mol L 1 的浓 HNO3与过量 Cu 反应的还原产物为 NO 和 NO2,因此转移 的电子数大于0.6NA,故 D 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 D。 【点睛】 浓硝酸与铜反应,稀硝酸也与铜反应,计算电子时用极限思维。 2已知: 4FeO4 2+10H2O4Fe(OH) 3 +8OH +3O 2,测得 c(FeO42 )在不同条件下变化如图甲、乙、 丙、丁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 A图甲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低FeO4 2转化速率越快 B图乙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碱性越强FeO4 2转化速率越快 C图丙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碱性条件下Fe 3+能加快 FeO42的转化 D图丁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钠盐都是FeO42 优良的稳定剂 【答案】 C 【解析】 【分析】 A由甲图可知,升高温度,FeO42 的浓度变化较大; B由乙图可知碱性越强,FeO4 2 的浓度变化越小; C由丙图可知铁离子浓度越大,FeO4 2的浓度变化越大; D由丁图可知在磷酸钠溶液中,FeO42 的浓度变化较大。 【详解】 A由甲图可知,升高温度,FeO42 的浓度变化较大,可知温度越高

5、FeO42 转化速率越快,故 A 错误; B由乙图可知碱性越强,FeO42 的浓度变化越小,则碱性越强 FeO42 转化速率越小,故B 错误; C由丙图可知铁离子浓度越大,FeO42 的浓度变化越大,故 C正确; D由丁图可知在磷酸钠溶液中,FeO42 的浓度变化较大,可知钠盐不都是 FeO42 优良的稳定剂,其中醋 酸钠为优良的稳定剂,故D 错误; 故选: C。 3已知 X、Y、Z 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应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 X为金属元素,则其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可能是12 B若 Z、Y能形成气态氢化物,则稳定性一定是ZHnYHn C若 Y是

6、金属元素,则其氢氧化物既能和强酸反应又能和强碱反应 D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r( X)r( Y)r(Z) 【答案】 C 【解析】 【分析】 由题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出X、Y、Z三种元素分别位于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当X 为金属时, X可 能为 Na、Mg、Al,若 Y为金属时可能为Mg 或者 Al,根据常见氧化物以及镁、铝化合物的性质分析。 【详解】 由题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出X、Y、Z 三种元素分别位于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 A、当 X 为金属时, X可能为 Na、Mg、Al,与氧气形成的化合物分别为Na2O、Na2O2、MgO、Al2O3,阴阳 离子个数比有为1:2、 1:1、2:3,故

7、 A 不符合题意; B、由于 Z、 Y同族,从上至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Z的非金属性大于Y, 所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ZHnYHn, 故 B 不符合题意; C、若 Y为金属时可能为Mg 或者 Al,因为 Mg(OH)2不与强碱反应,故C符合题意; D、因电子层数X=YZ ,故半径YZ,同周期原子半径从左至右逐渐减小,故原子半径:r(X)r(X)r(Z),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4人工肾脏可用电化学方法除去代谢产物中的尿素CO(NH 2)2 ,原理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为电源的正极 B电解结束后,阴极室溶液的pH与电解前相比将升高 C电子移动的方向是B右侧惰性电极,左

8、侧惰性电极A D阳极室中发生的反应依次为2Cl 2e=Cl 2、 CO (NH2)2+3Cl2+H2O N2+CO2+6HCl 【答案】 A 【解析】 【分析】 根据反应装置可确定为电解池,右边电极H 原子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为阴极;左边电极 为阳极,阳极室反应为6Cl -6e=3Cl 2、 CO(NH2)2+3Cl2+H2O=N2+CO2+6HCl, 阴极反应式为2H2O+2e =H 2+2OH ,电子从负极流向阴极、阳极流向正极; 【详解】 A通过以上分析知,B为电源的负极,A错误; B电解过程中,阴极反应式为2H2O+2e =H 2+2OH ,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

9、 pH增大,所以 电解结束后,阴极室溶液的pH与电解前相比将升高,B正确; C电子从负极流向阴极、阳极流向正极,所以电子移动的方向是B右侧惰性电极、左侧惰性电极A, C正确; D通过以上分析知,阳极室中发生的反应依次为2Cl 2e =Cl2、 CO ( NH2)2+3Cl2+H2O=N2+CO2+6HCl,D 正确; 答案为 A。 5已知一定温度下硫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氧气;三氧化硫和二氧化硫都能 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现进行如下实验: 加热 10g硫酸铜粉末至完全分解,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 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结束后称量 中固体质量变为5g, 中溶液增加了4.5g。该

10、实验中硫酸铜分解的 化学方程式是 A 3CuSO43CuO+SO3 +2SO2 +O2B4CuSO44CuO+2SO3 +2SO2 +O2 C5CuSO45CuO+SO3 +4SO2 +2O2D6CuSO46CuO+4SO3 +2SO2+ O2 【答案】 B 【解析】 【分析】 由 “ 反应结束后称量中固体质量变为5g,中溶液增加了4.5g” 可知,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了二氧化硫 和三氧化硫,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每个装置的质量变化情况,从而分析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为10.0g-5.0g 5g,生成氧化铜的质量为5g;氢氧化钠溶液 完全吸收

11、了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其质量为4.5g,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5g-4.5g 0.5g;则参加反应的硫 酸铜和生成氧化铜及生成的氧气的质量比为10g:5g:0.5g20:10:1,表现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 数之比为 (20160) : (1080) :(132) 4:4:1,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uSO4 4CuO+2SO3 +2SO2 +O2,故答案为: B。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反应的质量差分析出各物质的质量,然后求出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6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英玻璃、分子筛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B分散系可分为溶液、浊

12、液和胶体,浊液的分散质粒子大小介于溶液和胶体之间 C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淡水危机,向海水中加入明矾可使海水淡化 D农业废弃物、城市与工业有机废弃物及动物粪便中都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质能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分子筛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石英玻璃的主要成分是SiO2,是氧化物,不是硅酸盐,故 A 错误; B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散系可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溶液中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胶 体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100nm 之间, 浊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大于100nm,浊液的分散质粒子大于溶液和 胶体,故B错误; C海水中加入净水剂明矾只能除去悬浮物杂质,不能减少盐的含量,不能使海水淡化,

13、故C错误; D生物质能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可转化为 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故D 正确; 故选 D。 7莽草酸是一种合成治疗禽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鞣酸存在于苹果、生石榴等植物中。有关说法正确的 是() A等浓度的两种酸其酸性相同 B两种酸都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C鞣酸分子与莽草酸分子相比多了两个碳碳双键 D鞣酸能与Fe 3+发生显色反应,而莽草酸不能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莽草酸只有一个羧基能电离出氢离子,使溶液显酸性,鞣酸有一个羧基、三个酚羟基均可以电离出氢 离子,使溶液

14、显酸性,则等浓度的两种酸,鞣酸酸性更强,故A 错误; B. 鞣酸不含碳碳双键,含有酚羟基,与溴水只发生取代反应,故B 错误; C. 鞣酸含有苯环,不含碳碳双键,故C 错误; D. 鞣酸含有酚羟基,与铁离子反应,而莽草酸中不含酚- OH,则遇三氯化铁溶液不显紫色,故D 正确; 答案选 D。 【点睛】 鞣酸中的羟基为酚羟基,遇三氯化铁溶液显紫色,莽草酸中的六元环不是苯环,其中的羟基是醇羟基,遇 三氯化铁溶液不显紫色,这是同学们的易错点。 8已知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 E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过渡金属元素,A与 D同主族,B与C同周期,且C与D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0。甲、乙分别为元

15、素E、A 的单质,丙、丁 为 A、E分别与 B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它们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A、B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具有漂白性 B B、D 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可能含有非极性键 C C的单质能与丙反应置换出B的单质 D丁为黑色固体,且1mol 甲与足量丙反应转移电子 3 NA 【答案】 D 【解析】 【分析】 已知 A、B、C、 D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E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过渡金属元素,则E为 Fe; A与D同主族,B与C同周期,可知 A、B、C、D 分属三个不同的短周期,则A 为 H,D 为 Na,由C与 D的原子序数之和为 20,可知 C 为 F;甲、乙分别为

16、元素E、A 的单质,丙、丁为A、E分别与 B形成的 二元化合物,结合图示转化关系,由Fe 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可知可知丙为H2O,丁为 Fe3O4,则 B 为 O 元素,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由以上分析可知:A 为 H,B 为 O,C 为 F, D 为 Na,E为 Fe元素;甲为 Fe,乙为 H2,丙为 H2O, 丁为 Fe3O4; A H、O 两元素组成的H2O2有强氧化性,具有漂白性,故A 正确; BO 和 Na 组成的 Na2O2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故B 正确; CF2溶于水生成HF和 O2,故 C 正确; D丁为 Fe3O4,是黑色固体,由3Fe+4H2OFe3O4+4H2可知 1molFe 与足量 H2O 反应转移电子 8 3 NA, 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D。 9工业上利用电化学方法将SO2废气二次利用,制备保险粉(Na2S2O4)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电极 为阳极,发生还原反应 B通电后H+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向电极 方向移动,电极区溶液 pH 增大 C阴极区电极反应式为:2S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