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安徽省蒙城县一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658810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600.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安徽省蒙城县一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安徽省蒙城县一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安徽省蒙城县一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安徽省蒙城县一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安徽省蒙城县一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的是 A取 a 克混合物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减重b 克 B取 a 克混合物加足量的盐酸,产生的气体通过碱石灰,称量碱石灰增重的质量为b 克 C取 a 克混合物与足量澄清石灰水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沉淀质量为b 克 D取 a 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 克固体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在 Na2CO3和 NaHCO3中,加热能分解的只有

2、NaHCO3,选项 A 正确; B、碱石灰可以同时吸收CO2和水蒸气,则无法计算,选项B 错误; C、 Na2CO3和 NaHCO3转化为 BaCO3时的固体质量变化不同,利用质量关系来计算,选项C 正确; D、反应后加热、蒸干、灼烧得到的固体产物是NaCl ,Na2CO3和 NaHCO3转化为 NaCl 时的固体质量变 化不同,由钠元素守恒和质量关系,可列方程组计算,选项D 正确; 答案选 B。 【点睛】 本题看似是实验设计,实际上是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考察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不同,实验方案是否 可行,关键看根据测量数据能否计算出结果。易错点为选项A、此方案利用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利用差

3、量法即可计算质量分数。 2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过量的铁在1molCl2中然烧,最终转移电子数为2NA B在 50g 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含氢原子总数为6NA C5NH4NO32HNO34N29H2O 反应中,生成28gN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NA D 1L1mol/LNaCl 溶液和 1L1mol/LNaF 溶液中离子总数:前者小于后者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铁过量, 1molCl2完全反应转移2mol 电子,选项A正确; B.乙醇有 0.5mol ,另外还有1.5mol 水,故氢原子总数为( 0.5mol6+1.5mol2

4、)NA =6NA,选项 B正 确; C.反应中每生成4 mol 氮气转移15 mol 电子,生成 28gN2时 (物质的量为1mol) , 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NA, 选项 C正确; D.NaCl 溶液不水解,为中性,NaF溶液水解,为碱性,根据电荷守恒,两溶液中离子总数均可表示为 2n(Na +)+n(H+) ,Na+数目相等, H+数目前者大于后者, 所以 L1mol/LNaCl 溶液和 1L1mol/LNaF 溶液中离子 总数:前者大于后者,选项D错误; 答案选 D。 3关于以下科技成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 “ 人造太阳 ”B电磁炮成功装船C“ 鲲龙 ” 两栖飞机D“ 墨子

5、 ” 通信卫星 利用氘和氚发生化 学反应产生上亿度 高温 电磁炮发射过程中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飞机大量使用熔点 高、硬度大的铝锂合 金 通讯中使用的光导 纤维主要成分是单 晶硅 A A BB CC D D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人造太阳反生核聚变,不是化学反应,A 项错误; B电磁炮利用强大的电磁力来加速弹丸,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B 项正确; C合金的熔点会比纯金属的熔点低,故铝锂合金的熔点较低,C项错误; D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D 项错误; 答案选 B。 4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0Hl8

6、O 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C既属于醇类又属于烯烃 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由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0H18O,故 A 正确; B根据乙烯分子的平面结构分析,与双键两端的碳原子相连的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且单键可以旋转, 所以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有可能共面,故B 错误; C含有羟基,属于醇类,因为含有O,所以不是烃,故C 错误; D含 C=C ,能发生加成反应,也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含-OH 能发生氧化反应,故D 错误。 故选 A。 【点睛】 此题易错点在C 项,烃只能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5某学习兴趣小组通过2KClO3

7、十 H2C2O4 加热 CO2忄 2ClO2K2CO3H2O 制取高效消毒剂ClO2。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 KClO3中的 Cl被氧化 BH2C2O4是氧化剂 C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每生成1 mol ClO2转移 2 mol 电子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氯酸钾中的氯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错误; B.草酸中的碳元素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故错误; C.二氧化碳和碳酸钾为氧化产物,二氧化氯为还原产物,二者比例为11,故正确; D.氯元素化合价变化1 价,所以每生成 1 mol ClO2转移 1mol 电子,故错误; 故选 C。 6类比 pH 的定义,对于稀

8、溶液可以定义pc= lgc, pKa= lgKa。常温下,某浓度H2A 溶液在不同pH 值 下,测得pc(H2A)、pc(HA-)、pc(A2-)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pH=3.50 时, c(H2A)c(HA-)c(A2-) B将等浓度等体积的Na2A 与 H2A 溶液混合后,溶液显碱性 C随着HCl 的通入 c(H +)/c(H 2A)先减小后增大 D pH 从 3.00 到 5.30 时, c(H2A)+c(HA-)+c(A2-)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 C 【解析】 【分析】 随 pH的升高, c(H2A)减小、 c(HA -) 先增大后减小、 c(A 2-) 增大

9、, 所以 pc(H2A)、pc(HA -) 、pc(A2- ) 的变化曲 线分别是。 【详解】 A. 根据图示, pH=3.50 时, c(HA -) c(A2- ) c(H 2A),故 A错误; B.根据 a 点, H2A 的 Ka1=10 -0.8 ,根据 c 点, H2A 的 Ka2=10 -5.3 ,A 2-的水解常数是 -14 -5.3 10 10 =10 -8.7 ,等浓度等体积 的 Na2A 与 H2A 溶液混合,电离大于水解,溶液显酸性,故B错误; C. 1 2 c Hc HA Ka c H A ,随着 HCl 的通入 c(HA - ) 先增大后减小,所以c(H +)/c(H

10、2A)先减小后增大,故 C正确; D.根据物料守恒, pH 从 3.00 到 5.30 时, c(H2A)+c(HA - )+c(A 2-) 不变,故 D错误;答案选C。 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NaClO 的电子式 B中子数为16 的硫离子: 32 16S C 为 CCl4的比例模型 D 16 O 与 18O 互为同位素;16O2 与 18O3 互为同素异形体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 NaClO 为离子化合物,由Na+和 ClO-构成, A 错误; B. 中子数为16 的硫离子应为 32 16S 2-,B 错误; C. 中,中心原子半径大于顶点原子半径,而CC

11、l4的比例模型中,Cl原子半径应比C原子半径大,C 错误; D. 16 O 与 18O 都是氧元素的不同原子,二者互为同位素;16O2 与 18O3 是氧元素组成的不同性质的单质,二 者互为同素异形体,D 正确。 故选 D。 【点睛】 在同素异形体中,强调组成单质的元素相同,并不强调原子是否相同。两种单质中,组成单质的原子可以 是同一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甚至同一单质中,原子也可以不同。如 16O18O 与17O 3也互为同素 异形体。 8我国科学家设计的二氧化碳的熔盐捕获及电化学转化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极是电化学装置的阴极 Bd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32- -

12、4e - = C + 3O2- C中,捕获CO2时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D上述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通电 C + O2 【答案】 D 【解析】 【分析】 由电解装置示意图可知,a 极生成 O2,O 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则a 为阳极,连接电 源正极 (b 极 ),电极反应式为:2C2O5 2-4e-=4CO 2+O2,d 极生成 C,C的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发生还原 反应,则 d 为阴极,连接电源负极(c 极),电极反应式为:CO32-+4e-=3O2-+C,电池总反应为 CO2 通电 C + O2,据此解答问题。 【详解】 A根据上述分析,a极是电化学装置的阳

13、极,A 选项错误; Bd 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CO32-+4e-=3O2-+C,B 选项错误; C中, 捕获 CO2时,CO2变成 C2O52-和 CO32-,碳元素的化合价始终为 +4 价,没有发生改变, C 选项错误; D电池总反应为CO2 通电 C + O2,D 选项正确; 答案选 D。 9pC 类似 pH,如图为CO2的水溶液中加入强酸或强碱溶液后,平衡时溶液中各种组分的pC - pH 图。依 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2 2333 H CO ,HCO ,CO不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 BH2CO3电离平衡常数 -6 a K =10 C人体血液里主要通过碳酸氢盐缓冲体系( 2

14、3 3 H CO HCO )可以抵消少量酸或碱,维持pH =7.4,但当过量的 酸进入血液中时,血液缓冲体系中的 23 c H c H CO () () 最终将变大 D pH =9 时,溶液中存在关系 +-2- 233 H+c H CO=c OH+c CO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碳酸存在的溶液中酸性较强、碳酸根离子存在的溶液中碱性较强,所以碳酸根离子和碳酸不能大量共 存, 23 H CO 、 3 HCO、 2 3 CO不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故A 正确; B由图象可知当pH=6 时, pC( 23 H CO)=pC( 3 HCO),结合 33 23 23 6 a 23 1 HC

15、OHCO H C c(H ) c()1 O H 0c() K c(COH CO)c() = 6 10 ,故 B正确; C人体血液里主要通过碳酸氢盐缓冲体系( 23 3 H CO HCO )可以抵消少量酸或碱,维持pH =7.4,但当过量的 酸进入血液中时,血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向左移动放出CO2,碳酸浓度基本不变,则血液缓冲体系 中的 23 c H c H CO () () 最终将变大,故C正确; DpH =9 时,由图象可得溶液中离子关系是c(3 HCO)c( 2 3 CO)c(OH-)c( 23 H CO)c(H),因此 D 选项的 离子浓度关系不可能出现,故D 错误; 答案选 D。

16、10共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碳原子的多环烃称为桥环烃,共用的碳原子称为桥头碳。桥环烃二环2.2.0 己烷 的碳原子编号为。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桥头碳为1 号和 4 号 B与环己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C二氯代物有6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D所有碳原子不可能位于同一平面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由桥环烃二环2.2.0 己烷的结构可知,桥头碳为1 号和 4 号,形成 2 个四元碳环,故A 正确; B. 桥环烃 二环 2.2.0 己烷和环己烯的分子式均为C6H10,二者的分子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B 正确; C.该烃分子有2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其二氯代物中 2 个氯原子在同一碳原子上的有1 种,在不同碳 原子上的有6 种,故其二氯代物有7 种,故 C 错误; D.该烃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形成4 个单键,所以所有碳原子不可能位于同一平面,故 D 正确; 故选 C。 【点睛】 11结构片段为 CH2 CH=CH CH2 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是 A乙烯B乙炔C正丁烯D1,3-丁二烯 【答案】 D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