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安徽省铜陵市第五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658802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564.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安徽省铜陵市第五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安徽省铜陵市第五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安徽省铜陵市第五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安徽省铜陵市第五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安徽省铜陵市第五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后,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到另一烧杯中 B用试管夹从试管底由下往上夹住距离试管口约1/2 处 ,手持试管夹长柄末端进行加热 C为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NH4+,可在此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 溶液 ,加热后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向容量瓶加水至液面离刻度线12 cm 时,改用胶头滴管定容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 分液操作时,下层液体从

2、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A 不选。 B. 用试管夹时,应夹住距离试管口约1/3 处,故 B 不选。 C. 检验氨气,应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遇氨气变蓝,故C 不选; D.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向容量瓶加水至液面离刻度线12 cm 时,改用胶头滴管定容是正确 的,故 D 选。 故选 D。 2在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实验过程中,下列仪器或操作未涉及的是 ABCD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为使硫酸铜晶体充分反应,应该将硫酸铜晶体研细,因此要用到研磨操作,A 不符合题意; B.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测定实验过程中,需要准确称量瓷坩埚的质量、瓷坩埚和一定量硫酸铜晶体的质

3、 量、瓷坩埚和硫酸铜粉末的质量,至少称量4 次,所以涉及到称量操作,需要托盘天平,B不符合题意; C.盛有硫酸铜晶体的瓷坩埚放在泥三角上加热,直到蓝色完全变白,不需要蒸发结晶操作,因此实验过程 中未涉及到蒸发结晶操作,C符合题意; D.加热后冷却时,为防止硫酸铜粉末吸水,应将硫酸铜放在干燥器中进行冷却,从而得到纯净而干燥的无 水硫酸铜,因此需要使用干燥器,D 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 C。 3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C3H6C12有 4 种同分异构体 B乙烯与Br2的 CC l 4溶液反应后,混合液分为两层 C乙醇被氧化一定生成乙醛 D合成材料会造成巨大的环境压力,应禁止使用

4、【答案】 A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丙烷上的二氯取代物,使用“定一移一”的方法。丙烷上有1 对称轴,定1 个氯在端基的碳原子,另 1 个氯原子的位置为邻间对,共 3 种。定 1 个氯原子在中间的碳原子上, 则另 1 个氯只能在对位,共 1 种。 如图所示。A 项正确; B乙烯和Br2反应生成 1,2二溴乙烷为有机物,有机物溶于有机物,不会出现分层现象,B 项错误; C乙醇可以被高锰酸钾氧化到乙酸,不一定生成乙醛,C 项错误; D合成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复合而成并具有某些综合性能的材料。往往具有质轻、强度高、 耐磨等优点,不应被禁止使用,D 项错误; 【点睛】 在使用“定一移一

5、”的方法的时候要注意不能重复。 4以下物质间的每步转化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的是() A Al Al2O3Al(OH)3NaAlO2BN2NH3NO2 HNO3 CCuCuOCu(OH)2CuSO4DNaNa2O2Na2CO3NaOH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 Al 和 O2反应生成Al2O3,但 Al2O3不能一步反应生成Al(OH)3,故 A 错误; B. N2和 H2化合生成NH3,但 NH3不能一步反应生成NO2,故 B 错误; C. Cu和 O2反应生成CuO,但 CuO不能一步反应生成Cu(OH)2, ,故 C错误; D. Na 和 O2反应生成Na2O2,Na2O2和

6、CO2反应生成Na2CO3,Na2CO3和 Ca(OH)2反应生成NaOH,故 D 正 确。 答案选 D。 5分别在三个容积均为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A(g)+B(g)? D(g)。其中容器甲中反应进行至5min 时达到平衡状态,相关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容器温度 / 起始物质的量/mol 平衡物质的量 /mol 化学平衡常数 n(A) n(B) n(D) n(D) 甲500 4.0 4.0 0 3.2 K1 乙500 4.0 a 0 2.0 K2 丙600 2.0 2.0 2.0 2.8 K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05min 内,甲容器中A 的平均反应速率v(A)=0.64m

7、olL-1 min -1 Ba=2.2 C若容器甲中起始投料为2.0molA 、2.0molB,反应达到平衡时, A 的转化率小于80 D K1=K2K3 【答案】 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容器甲中前5min 的平均反应速率 v(D)= n Vt V V = 2.0L 3.2mol 5min =0.32mol?L -1?min-1,则 v(A)= v(D)=0.32mol?L -1?min-1,故 A 错误; B甲和乙的温度相同,平衡常数相等, 甲中A(g) + B(g) ? D(g) 开始 (mol/L) 2.0 2.0 0 反应 (mol/L) 1.6 1.6 1.6 平衡 (

8、mol/L) 0.4 0.4 1.6 化学平衡常数K= 1.6 0.40.4 =10, 乙中A(g) + B(g) ? D(g) 开始 (mol/L) 2.0 2 a 0 反应 (mol/L) 1.0 1.0 1.0 平衡 (mol/L) 1.0 2 a -1.0 1.0 化学平衡常数K= 1.0 1.00.5a0()1. =10,解得: a=2.2,故 B正确; C甲中 CO转化率 = 1.6mol / L 2mol / L 100%=80% ,若容器甲中起始投料2.0molA 、2.0molB,相当于减小压强, 平衡逆向移动,导致A 转化率减小,则A 转化率小于80%,故 C 正确; D甲

9、和乙的温度相同,平衡常数相等,容器丙起始投料2.0molA 、2.0molB、2.0molD ,若温度不变等效 于甲容器, 但由于丙容器比甲容器温度高,平衡时 D 的浓度减小, 即升温平衡逆向移动,则平衡常数减小, 因此 K1=K2K3,故 D 正确; 故选 A。 6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1L0.2mol L 1 的 NaHCO3溶液中 HCO3 和 CO 32 离子数之和为 0.2NA BH2O2 Cl 2=2HClO2反应中,每生成32gO2,转移 2NA个电子 C3.6gCO和 N2的混合气体含质子数为1.8NA D常温常压下,30g 乙烷气体中所含共价

10、键的数目为7NA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 HCO3-在溶液中既能部分电离为 CO32 ,又部分能水解为 H2CO3,故溶液中的 HCO3 -、CO 3 2、H2CO 3的个 数之和为0.1NA,故 A 错误; B. 在 H2O2 Cl 2=2HClO2反应中,氧元素由- 1 价变为 0 价,故生成32g 氧气,即1mol 氧气时,转移2NA 个电子,故B正确; C. 氮气和 CO的摩尔质量均为28g/mol ,故 3.6g 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 3.6g9 28g/mol70 mol,又因 1 个 CO 和 N2分子中两者均含 14 个质子,故 9 70 mol混合物中含1.8N

11、A个质子,故C正确; D. 常温常压下,30g 乙烷的物质的量是 1mol,一个乙烷分子有7 个共价键,即 30g 乙烷气体中所含共价 键的数目为7NA,故 D 正确; 故选: A。 7化合物 (甲)、 (乙 )、 (丙)的分子式均为88 C 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同分异构体只有乙和丙两种 B甲、乙、丙的一氯代物种数最少的是丙 C甲、乙、丙均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 D甲中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符合甲的分子式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因为其不饱和度为5,分子中还可以是含有碳碳三键、环等结构 的物质,故A 错误; B.甲的分子中含有5 种

12、氢原子, 所以一氯代物有5 种,乙的分子中含有1 种氢原子, 所以一氯代物有1 种, 丙的分子中含有1 种氢原子,所以一氯代物有1 种,所以甲、乙、丙的一氯代物种数最少的是乙和丙,故 B 错误; C.丙中不存在不饱和碳碳键,不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故C错误; D.苯环和碳碳双键均为平面结构,单键可以旋转,所以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故D 正确。 故选 D。 【点睛】 烃的等效氢原子有几种,该烃的一元取代物的数目就有几种;在推断烃的二元取代产物数目时,可以采用 一定一动法,即先固定一个原子,移动另一个原子,推算出可能的取代产物数目,然后再变化第一个原子 的位置,移动另一个原子进行推断,直到

13、推断出全部取代产物的数目,在书写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重 复和遗漏。 8下列能源不属于直接或间接利用太阳能的是( ) A风能 B江河水流能 C生物质能 D地热温泉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风能是因为地球表面受热不均匀而产生的空气流动,故A 不选。 B. 江河水流能是利用水循环,水循环是太阳能促进的,故B 不选。 C. 生物质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之中的能量形式,故C不选。 D. 地热温泉是利用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的地热能,故D 选。 故选 D。 9电解质的电导率越大,导电能力越强。用0.100mol L -1 的 K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00mL、浓度均 为 0.

14、100mol?L -1的盐酸和 CH3COOH溶液。利用传感器测得滴定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曲线代表滴定CH3COOH溶液的曲线 B在相同温度下,P点水电离程度大于 M 点 CM 点溶液中: c(CH3COO -)+c(OH-)-c(H+)=0.1mol L-1 D N 点溶液中: c(K+)c(OH-)c(CH3COO -)c(H+)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醋酸为弱电解质,滴加 KOH ,变为 CH3COOK 是强电解质, 故导电率增加, 即曲线代表滴定醋酸的曲线, 故 A错误。 B.相同温度下, P点溶质为KCl,不影响水的电离,M点为 CH3

15、COOK ,其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故 M点大于 P点, 故 B错误。C 对于 M点,根据电荷守恒可知, c(CH3COO - )+c(OH - )-c(H +)=c(K+)=0.05mol L-1 , 故 C错误。 DN点的溶液中含有等物质的量的醋酸钾和氢氧化钾,溶液显碱性,CH3COO -只有很小的一部 分发生水解,所以c(K +) c(OH- ) c(CH3COO -) c(H+), 故 D正确。答案: D。 10目前,国家电投集团正在建设国内首座百千瓦级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示范电站。铁铬液流电池总反 应为 Fe2+ + Cr 3+ 充电 放电 垐 垐 垐 ? 噲 垐 垐 ? Fe 3 + +

16、Cr2+,工作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a 电极反应为 Fe 3+e- =Fe2+ B充电时b 电极反应为Cr3+e- =Cr 2+ C放电过程中H+通过隔膜从正极区移向负极区 D该电池无爆炸可能,安全性高,毒性和腐蚀性相对较低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电池放电时,是原电池的工作原理,a 电极为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反应为 Fe 3+e- =Fe2+,故 A 正确; B. 充电时是电解池工作原理,b 电极为阴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反应为Cr3+e- =Cr2+,故 B 正确; C. 原电池在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放电过程中H +通过隔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故 C错误; D. 根据电池构造分析,该电池无爆炸可能,安全性高,毒性和腐蚀性相对较低,故D 正确; 故选 C。 11第 26 届国际计量大会修订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定义,并于2019 年 5 月 20 日正式生效。NA表示阿伏 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8.8g 乙酸乙酯中所含共用电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