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安徽省高三年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658759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453.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安徽省高三年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2020学年安徽省高三年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安徽省高三年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安徽省高三年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安徽省东至县第三中学高三年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ag 铜粉,完全溶解后再加入 b g 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固体c g。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 a c,则滤液中可能含三种金属离子,且b 可能小于c B若 a c,则 c g 固体中只含一种金属,且b 可能大于c C若 a c,则 c g 固体含两种金属,且b 可能与 c 相等 D若 a=c,则滤液中可能含两种金属离子,且b 可能小于c 【答案】 B 【解析】 【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

2、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 ag 铜粉,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完全溶解后再加入b g 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固体 c g,可能发生反应为2FeCl3+Fe 3FeCl2、 CuCl2+FeFeCl2+Cu,根据发生的反应分析。 【详解】 发生的化学反应有三个,化学方程式如下: 2FeCl3+Cu2FeCl2+CuCl2; CuCl2+FeFeCl2+Cu; 2FeCl3+Fe3FeCl2, 则 A若 ac,加入的铁是不足量的,此时溶液中还有部分铜未完全置换出来,由方程式 CuCl2+FeFeCl2 +Cu 可知, 56gFe可以置

3、换64gCu,所以 b 一定小于c,选项 A 错误; B若 a c,加入的铁是不足量的,此时溶液中还有部分铜未完全置换出来,c g 固体中只含一种金属Cu, 由方程式CuCl2+FeFeCl2+Cu可知, b 一定小于 c,选项 B 错误; C若 a c,加入的铁是过量的,溶液中只有Fe 2+, c g固体中含两种金属 Fe、Cu,由方程式2FeCl3+Fe 3FeCl2、CuCl2+FeFeCl2+Cu 可知 b 可能与 c 相等,选项C正确; D若 a=c,加入的铁恰好把铜离子完全置换出来,溶液中只有Fe 2+,选项 D 错误。 答案选 C。 【点睛】 本题考查了Fe、Cu及其化合物之间的

4、反应,注意把握Fe与铜离子、铁离子之间的反应,侧重于考查学生 的分析判断能力。 2有关化合物2- 苯基丙烯,说法错误的是 A能发生加聚反应 B能溶于甲苯,不溶于水 C分子中所有原子能共面 D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含有碳碳双键,所以可以发生加聚反应,故A 正确; B. 2- 苯基丙烯是有机物,能溶于甲苯,但不溶于水,故B 正确; C.分子中含有甲基,原子不可能共面,故C错误; D.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 正确; 故选: C。 3工业制硝酸产生的尾气NOx可用足量 NaOH 溶液吸收,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 x=1.5 时,只生成N

5、aNO2 B2x1.5 时,生成 NaNO2和 NaNO3 Cx1.5 时,需补充O2 D x=2 时,只生成NaNO3 【答案】 D 【解析】 【详解】 工业制硝酸产生的尾气NOx用足量 NaOH 溶液吸收, 发生反应生成亚硝酸钠、 硝酸钠与水, 令 NOx、NaOH 系数都为1,配平后方程式为2NOx+2NaOH(2x3)NaNO3+(52x)NaNO2+H2 O; A x1.5 时, 2x 30,所以此时只能只生成NaNO2,故 A 正确; B2x1.5 时, 2x-30 ,52x0 ,此时生成NaNO2和 NaNO3,故 B 正确; Cx1.5 时,则氮的氧化物会剩余,所以需补充O2,

6、故 C正确; D当 x 2 时, 2x31,所以生成的产物有NaNO2和 NaNO3,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D。 4已知: 正丁醇沸点:117. 2,正丁醛沸点: 75. 7 ;CH3CH2CH2CH2OH 227 90-95 Na Cr O CH3CH2CH2CHO。 利用如图装置用正丁醇合成正丁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防止产物进一步氧化,应将适量Na2Cr2O7酸性溶液逐滴加入正丁醇中 B当温度计1 示数为 9095,温度计2 示数在 76左右时收集产物 C向分馏出的馏出物中加入少量金属钠,可检验其中是否含有正丁醇 D向分离所得的粗正丁醛中,加入CaCl2固体,过滤,蒸馏,可提纯正丁

7、醛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Na2Cr2O7溶在酸性条件下能氧化正丁醛,为防止生成的正丁醛被氧化,所以将酸化的Na2Cr2O7溶液逐 滴加入正丁醇中,故A 不符合题意; B由反应物和产物的沸点数据可知,温度计1 保持在 90 95,既可保证正丁醛及时蒸出,又可尽量避 免其被进一步氧化,温度计2 示数在 76 左右时,收集产物为正丁醛,故B 不符合题意; C正丁醇能与钠反应,但粗正丁醛中含有水,水可以与钠反应,所以无法检验粗正丁醛中是否含有正丁 醇,故 C符合题意; D粗正丁醛中含有水、正丁醇,向粗正丁醛中加入CaCl2固体,过滤,可除去水,然后利用正丁醇与正丁 醛的沸点

8、差异进行蒸馏,从而得到纯正丁醛,故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5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完全正确的是 A A BB CC DD 【答案】 C 【解析】 【分析】 A、次氯酸钠水解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有机色质漂白褪色; B、氯化铜在溶液中水解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氢,加热促进氯化铜水解,生成的氯化氢易挥发使水解趋于 完全生成氢氧化铜; C、离子反应向着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 D、未反应的氯气对取代反应的产物HCl 的检验产生干扰。 【详解】 A 项、次氯酸钠水解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有机色质漂白褪色,不能用pH 试纸测次氯酸钠溶 液的 pH,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 错误; B

9、项、氯化铜在溶液中水解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氢,加热促进氯化铜水解,生成的氯化氢易挥发使水解趋 于完全生成氢氧化铜,制备无水氯化铜应在HCl 气流中蒸发,故B错误; C 项、碘化银和氯化银是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向浓度相同的银氨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浓度氯化钠和碘化 钠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有黄色沉淀生成,说明碘化银溶度积小于氯化银,故C正确; D 项、氯气溶于水也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未反应的氯气对取代反应的产物HCl 的检验 产生干扰,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 错误。 故选 C。 6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醋酸和活性炭均可对环境杀菌消毒B糖类和油脂均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 C

10、明矾和纯碱均可用于除去厨房油污D铁粉和生石灰常用作食品抗氧化剂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一定浓度的醋酸可对环境杀菌消毒,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漂白,不能杀菌消毒,故A错误; B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故B正确; C纯碱为碳酸钠,其水溶液为碱性,碱性条件下可使油脂发生水解,可用于除去厨房油污,明矾为十二 水合硫酸铝钾,在溶液中铝离子水解形成氢氧化铝胶体,可用于净水,不能用于厨房除油污,故C错误; D铁粉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生石灰具有吸水性,可做食品的干燥剂,不能用于食品抗氧 化剂,故D 错误; 答案选 B。 【点睛】 生

11、活中各种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生石灰是氧化钙,可以吸水, 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可作干燥剂。 72019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锂离子电池开发的三位科学家。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反应式为 LixC6+Li1-xCoO2C6+LiCoO2(x1)。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 Li+由 b 极向 a 极迁移 B放电时,若转移0.02mol 电子,石墨电极将减重0.14g C充电时, a 极接外电源的正极 D该废旧电池进行“ 充电处理 ” 有利于锂在LiCoO2极回收 【答案】 D 【解析】 【分析】 根据锂离子电池的反应式为LixC6+Li1-xCoO2 C6+LiCoO2(

12、x1)可判断出,放电时Li 元素化合价升高, LixC6(可看作单质Li 和 C)作负极, Co元素化合价降低。 【详解】 A放电时是b 极为负极, a 极为正极, Li +由负极移向正极,即由 b 极移向 a 极, A 正确; B放电时石墨电极发生Li-e -= Li+,若转移 0.02mol 电子,则有 0.02molLi 参与反应,电极减重为 0.02 7g mol=0.14g, B 正确; C充电时,原来的正极作阳极,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C正确; D “ 充电处理 ” 时, Li+在阴极得电子生成 Li,石墨为阴极,故该废旧电池进行“ 充电处理 ” 有利于锂在石墨 极回收,D 错误;

13、 答案选 D。 【点睛】 充电时为电解装置,电池的正极与外电源的正极相连,作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池的负极与外 电源的负极相连,作电解池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判断电极时可以通过判断电池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 化来进行。 8现有短周期主族元素X、Y、Z、R、T。R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 倍;Y 与 Z能形成 Z2Y、Z2Y2 型离子化合物,Z与 T 形成的 Z2T 化合物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 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均满足:YZ BY的单质易与R、T 的氢化物反应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TR D由 X、R、 Y

14、、Z 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答案】 B 【解析】 【分析】 现有短周期主族元素X、Y、Z、 R、T,结合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可知,Z的原子半径 最大, X的原子半径和原子序数均最小,则X为 H 元素;由R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 倍, R 为 第二周期的C元素; Y与 Z 能形成 Z2Y、 Z2Y2型离子化合物,则 Z为 Na 元素, Y为 O 元素, Z 与 T 形成的 Z2T 化合物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T 为 S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由上述分析可知,X 为 H 元素, R 为 C 元素, Y为 O 元素, Z 为 Na元素, T为 S元素

15、。 A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为YZ,而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中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 径小,则离子半径为YZ,故 A 错误; BY的单质为氧气,与C的氢化物能够发生燃烧反应,与S的氢化物能够反应生成S和水,故B正确; C非金属性SC,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TR,故 C 错误; D由 H、C、 O、 Na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仅仅为NaHCO3,可能为有机盐且含有羧基,溶液不一定为 碱性,可能为酸性,如草酸氢钠溶液显酸性,故D 错误; 答案选 B。 9氮化铝( AlN)熔融时不导电、难溶于水,常用作砂轮及耐高温材料,由此推知,它应该属于() A离子晶体 B原子晶体 C分子晶

16、体 D金属晶体 【答案】 B 【解析】 【详解】 由信息可知,氮化铝常用作砂轮及耐高温的材料,熔融时不导电,为共价化合物,熔点高、硬度大,为原 子晶体的性质,所以氮化铝属于原子晶体,B项正确; 答案选 B。 10某未知溶液(只含一种溶质)中加入醋酸钠固体后,测得溶液中c(CH3COO ):c(Na +)=1:1。则原未知溶 液一定不是 A强酸溶液 B弱酸性溶液 C弱碱性溶液 D强碱溶液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强酸性溶液会促进醋酸根水解平衡正向进行,不能满足溶液中c(CH3COO ):c(Na+)=1:1,故选 A; B.弱酸性溶液如加入少量醋酸会增加溶液中醋酸根离子浓度,可以满足溶液中c(CH3COO ):c(Na+)=1:1,故不 选 B; C.弱碱性溶液如加入弱碱抑制醋酸根离子水解,可以满足溶液中c(CH3COO ):c(Na+)=1:1,故不选 C; D.强碱溶液如加入KOH溶液抑制醋酸根离子水解 ,可以满足满足溶液中c(CH3COO ):c(Na+)=1:1,故不选 D; 答案: A 【点睛】 醋酸钠固体溶解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