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安徽省干汊河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658722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876.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干汊河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干汊河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干汊河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安徽省干汊河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安徽省干汊河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卤代烃C3H3Cl3的链状同分异构体(不含立体异构)共有 A 4 种B5 种C6 种D7 种 【答案】 C 【解析】 【分析】 由 C3H3Cl3的不饱和度为 3+1- 1 2 =1 可知碳链上有一个双键,C3H3Cl3的链状同分异构体相当于丙烯的三氯代 物,采用定二移一的方法进行讨论。 【详解】 卤代烃 C3H3Cl3的链状同分异构体中三个氯原子在一个碳原子的有一种: CH2=CH-CCl3;两个氯原子在一个 碳原子上一个氯原子在另一个碳原子上

2、的有四种:CCl2=CCl-CH3、CCl2=CH-CH2Cl、CHCl=CH-CHCl2、 CH2=CCl-CHCl2;三个氯原子在三个碳原子上的有一种:CHCl=CCl-CH2Cl,共 6 种。 答案选 C。 【点睛】 卤代烃的一氯代物就是看等效氢,二氯代物可以看作是一氯代物的一氯代物,三氯代物可以看作是二氯代 物的一氯代物。 2下列对实验方案的设计或评价合理的是() A经酸洗除锈的铁钉,用饱和食盐水浸泡后放入如图所示具支试管中,一段时间后导管口 有气泡冒出 B图中电流表会显示电流在较短时间内就会衰减 C图中应先用燃着的小木条点燃镁带,然后插入混合物中引发反应 D可用图显示的方法除去酸式滴

3、定管尖嘴中的气泡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 铁钉遇到饱和食盐水发生吸氧腐蚀,右侧试管中的导管内水柱上升,导管内没有气泡产生,A 不合理; B. 该装置的锌铜电池中,锌直接与稀硫酸相连,原电池效率不高,电流在较短时间内就会衰减,应改为 用盐桥相连的装置,效率会更高,B合理; C. 铝热反应中,铝热剂在最下面,上面铺一层氯酸钾,先把镁条插入混合物中,再点燃镁条用来提供引 发反应的热能,C 不合理; D.该图为碱式滴定管,可用图显示的方法除去碱式滴定管尖嘴中的气泡,D 不合理;故答案为:B。 32019 年 11 月Science杂志报道了王浩天教授团队发明的制取H2O2的绿色方法,

4、原理如图所示(已知: H2O2=H HO2 , K a2.4 10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X膜为选择性阳离子交换膜 B催化剂可促进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每生成1 mol H2O2电极上流过4 mol e D b 极上的电极反应为O2H2O2e =HO 2 OH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 a 极发生 H2-2e =2H,X 膜为选择性阳离子交换膜,让 H 进入中间,故A 正确; B. 催化剂可促进反应中电子的转移,加快反应速率,故B 正确; C. 氧元素由0 价变成 -1 价,每生成 1 mol H2O2电极上流过2 mol e ,故 C错误; D. b 为正极,氧气得

5、电子,b 极上的电极反应为 O2 H 2O2e =HO 2 OH,故 D 正确; 故选 C。 4控制变量是科学研究重要方法。由下列实验现象一定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A B 装 置 图 现象右边试管产生气泡较快左边棉球变棕黄色,右边棉球变蓝色 结论催化活性: Fe 3+Cu2+ 氧化性: Br2I2 选项C D 装 置 图 现象试管中先出现淡黄色固体,后出现黄色固体试管中液体变浑浊 结论Ksp:AgClAgBrAgI 非金属性: CSi A A BB CC D D 【答案】 A 【解析】 两只试管中滴加的溶液的唯一区别就是左边加入的Cu2+,右边加入的是Fe 3+,所以右边反应较快,能说明 催

6、化活性: Fe 3+Cu2+,选项 A 正确。选项 B中的实验,氯气通入溴化钠溶液变为棕色,通入淀粉碘化钾溶 液变为蓝色,能证明氯气的氧化性强于溴单质也强于碘单质,但是不能证明氧化性:Br2I2,选项 B 错误。 向氯化银悬浊液中加入少量溴化钠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淡黄色沉淀,说明氯化银转化为溴化银,即 Ksp: AgClAgBr;再加入少量的碘化钠,出现黄色沉淀,应该是将上一步剩余的氯化银转化为碘化银沉淀,所 以证明 Ksp:AgClAgI,但是不能得到Ksp:AgBrAgI,选项 C错误。 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考虑到盐酸的挥发性,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一定会有HCl,所以硅酸钠

7、溶液中有浑浊,也可能是HCl 和 硅酸钠反应的结果,不能证明一定是碳酸强于硅酸,进而不能证明非金属性强弱,选项D 错误。 5下列化学式中属于分子式且能表示确定物质的是() A C3H8BCuSO4CSiO2DC3H6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 C3H8为分子晶体且无同分异构体,故C3H8为分子式且只能表示丙烷,故A 正确; BCuSO4为离子晶体,故CuSO4是化学式但不是分子式,故B 错误; CSiO2为原子晶体,故SiO2是化学式,不是分子式,故C错误; DC3H6为分子晶体, 但有同分异构体,即 C3H6是分子式, 但可能表示的是丙烯,还可能表示的是环丙烷, 故不能确定其物质

8、,故D 错误。 故选: A。 【点睛】 应注意的是只有分子晶体才有分子式。 6能促进水的电离平衡,并使溶液中的c(H+) c(OH )的操作是( ) A将水加热煮沸B将明矾溶于水 C将 NaHSO4固体溶于水D将 NaHCO3固体溶于水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 加热煮沸时促进水的电离,但是氢离子和氢氧根浓度依然相等,溶液仍然呈中性,故A 错误; B. 向水中加入明矾, 铝离子水解对水的电离起促进作用,电离后的溶液显酸性,溶液中的c (H+) c (OH-) , 故 B 正确; C. 向水中加NaHSO4固体,硫酸氢钠在水中完全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硫酸根离子,溶液中的c(H+)

9、 c(OH-) ,但氢离子抑制水电离,故C错误; D. 向水中加入NaHCO3,碳酸氢钠中的碳酸氢根水解而使溶液显碱性,即溶液中的c(H+) c(OH-) ,故 D 错误; 正确答案是 B。 【点睛】 本题考查影响水电离的因素,注意酸或碱能抑制水电离,含有弱酸根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的盐能促进水电离。 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煤的焦化可以得到乙烯,煤的气化可以制得水煤气,煤间接液化后的产物可以合成甲醇 B顺丁橡胶 (顺式聚 1,3-丁二烯 )、尿不湿 (聚丙烯酸钠 )、电木 (酚醛树脂 )都是由加聚反应制得的 C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主要是以煤、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

10、D石油在加热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通过结构的重新调整,使链状烃转化为环状烃,如苯或甲苯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煤的焦化指的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的处理办法,产品包含出炉煤气,煤焦油和焦炭三大类,其中出 炉煤气含有焦炉气,粗氨水和粗苯,乙烯就是焦炉气中的一种主要成分;煤的气化简单地理解就是高温下 煤和水蒸气的反应,主要生成水煤气;煤的间接液化,指的是先将煤转化为一氧化碳和氢气,再催化合成 甲醇, A 项正确; B酚醛树脂的合成过程涉及缩聚反应而非加聚反应,B 项错误; C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都主要是以石油,煤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C项正确; D石油的催化重整可以获取芳

11、香烃,D 项正确; 答案选 B。 8 “ ZEBRA ”蓄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电极材料多孔Ni/NiCl2和金属钠之间由钠离子导体制作的陶瓷管相 隔。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电池反应中有NaCl生成 B电池的总反应是金属钠还原三价铝离子 C正极反应为:NiCl2+2e-=Ni+2Cl- D钠离子通过钠离子导体在两电极间移动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反应中, Na 失去电子变为Na +,与电解质中的 Cl -结合形成 NaCl,所以电池反应中有NaCl生成, 正确; B在电池正极是NiCl2+2e -=Ni+2Cl,所以其总反应是金属钠还原 Ni2+变为 Ni

12、,错误; C根据电池结构及工作原理可知:正极反应为:NiCl2+2e =Ni+2Cl,正确; D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则,钠离子通过钠离子导体从负极移向正极,正确; 答案选 B。 9下列过程中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通过 “ 扫描隧道显微镜” 操纵原子 “ 书写 ” 文字B 14C 考古断代 C煤焦油分馏得到苯及其同系物D粮食酿酒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 通过 “ 扫描隧道显微镜” 操纵原子 “ 书写 ” 文字,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A错误; B.14C考古断代是元素的放射性衰变,故B错误; C. 分馏是利用物质沸点不同分离物质的方法,没有新物质生成,

13、属于物理变化,故C 错误; D. 粮食酿酒,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 正确; 故选: D。 【点睛】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区别,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解答。 10 以 0.10mol 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同浓度某一元酸HA 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滴定用量 滴定分 滴定用量 数 总 )。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z点后存在某点,溶液中的水的电离程度和y 点的相同 Ba 约为 3.5 Cz 点处, +- c Nac A D x 点处的溶液中离子满足: +- c HA+c Hc A+c OH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z 点滴定分数为1,即恰好完全

14、反应,此时溶液中溶质为NaA,水的电离程度最大,z 点之前溶液存在 HA 抑制水的电离,z 点之后溶液中存在 NaOH 抑制水的电离,所以z 点后存在某点,溶液中的水的电离程 度和 y 点的相同,故A 正确; B. HA 的电离平衡常数 -+ a c Ac H K = c HA g ,设 HA 的量为 1,y 点的滴定分数为0.91,pH=7,溶液中电荷守 恒得到 c(Na+)=c(A-)=0.91,则, c(HA)=1-0.91=0.09,平衡常数 K= -7 -6100.91 10 0.09 ,设 0.1mol/L 的 HA 溶液中 c(H+)=amol/L ,则 K= -6 aa =10

15、 0.1-a ,解得 a 约为 10-3.5mol/L ,pH 约为 3.5,故 B 正确; C. z点滴定分数为1,即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溶质为NaA,根据电荷守恒可知 +- c Na+c H=c A+c OH,此时溶液呈碱性,即氢氧根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所以 +- c Nac A, 故 C 正确; D. x 点处的溶液中溶质为HA 和 NaA, 且二者物质的量相等, 存在电荷守恒: +- c Na+c H=c A+c OH, 物料守恒: +- 2c Na=c A+c HA; 二式消掉钠离子可得: +-+ c HA +c H=c A+c OH+c OH-c H, 此时溶液呈酸性,即c(H

16、+) c( OH-) ,所以 +- c HA+c Hc A+c OH,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 D。 【点睛】 本题难度较大,要灵活运用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进行分析求解。 11聚维酮碘的水溶液是一种常用的碘伏类缓释消毒剂,聚维酮通过氢键与HI3形成聚维酮碘,其结构表 示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聚维酮的单体是B聚维酮分子由(m+n)个单体聚合而成 C聚维酮碘是一种水溶性物质 D聚维酮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答案】 B 【解析】 【分析】 由高聚物结构简式,可知主链只有C,为加聚产物,单体为 ,高聚物可与HI3形成氢键,则也可与水形成氢键,可溶于水,含有肽键,可发生水解,以此 解答该题。 【详解】 A. 由高聚物结构简式可知聚维酮的单体是,故 A 正确; B. 由 2m+n 个单体加聚生成,故B 错误; C. 高聚物可与HI3形成氢键,则也可与水形成氢键,可溶于水,故 C 正确; D. 含有肽键,具有多肽化合物的性质,可发生水解生成氨基和羧基,故D 正确; 故选 B。 12科学家合成出了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