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北京57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658681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760.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北京57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2020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北京57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北京57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北京57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北京57 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 B陶瓷、水泥和光导纤维均属于硅酸盐材料 C“ 煤改气 ” 、“ 煤改电 ” 等清洁燃料改造工程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 D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都是化学变化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明矾溶液中Al3+水解使溶液呈酸性,铜锈为 Cu2(OH)2CO3,溶于酸性溶液,故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 铜镜表面的铜锈,故A 正确; B陶瓷、水泥和玻璃为

2、硅酸盐产品,而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不属于硅酸盐材料,故B 错误; C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 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 煤改气 ” 、“ 煤 改电 ” 等清洁燃料改造工程减少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故有利于减少雾霆天气,故C 正 确; D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过程均生成了新的物质,是化学变化,故D 正确; 故选 B。 【点睛】 本题综合考查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的应用, 为高考常见题型,题目难度不大, 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的考查, 注意光导

3、纤维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不属于硅酸盐。 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A生活中可用氢氟酸在玻璃器皿上做标记 B液态 HCl 不能导电,说明HCl 是共价化合物 C杜康用高粱酿酒的原理是通过蒸馏法将高粱中的乙醇分离出来 D “ 霾尘积聚难见路人” ,雾和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具有丁达尔效应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玻璃中含SiO2,会跟 HF 反应,所以生活中常用氢氟酸刻蚀玻璃,A正确; B HCl是由共价键构成的共价化合物,B正确; C高粱中不含乙醇,高粱酿酒是利用葡萄糖分解生成酒精与二氧化碳的原理,故C错误; D所有胶体都具有丁达尔效应,D正确。 答

4、案选 C。 3某有机物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对该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能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和消去反应 B1mol 该有机物最多可与2molNaOH 发生反应 C该有机物可以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使之褪色 D该有机物有3 个手性碳原子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该有机物中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A 错误; B该分子含有酯基,1mol 该有机物含有1mol 酯基,酯基水解后生成羧基和醇羟基,只能和1molNaOH 发生反应,故B 错误; C该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或三键,不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 D连接四个不同原子或

5、原子团的饱和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所以与苯环相连的碳原子、六元环上与O 相 连的碳原子、六元环上连接一个甲基的碳原子均为手性碳原子,故D 正确; 答案为 D。 【点睛】 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有氢原子可发生消去反应;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可发生氧 化反应;连接四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饱和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 4周期表中有如图所示的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47.87 是丰度最高的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B钛原子的M 层上共有10 个电子 C从价电子构型看,钛属于某主族元素 D 22 为钛原子的质量数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47.87 是元素的相对分子质量,

6、故A 错误; B钛原子的M 层上共有2+6+2=10 个电子,故B 正确; C最后填充3d 电子,为副族元素,故C 错误; D 22 为原子的原子序数,故D 错误; 故答案为: B。 5固体混合物X可能含有 NaNO2、Na2SiO3、FeCl3、 KAlO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某同学对该固体进行了 如下实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溶液甲中一定含有NaNO2、Na2SiO3,可能含有FeCl3、 KAlO2 B原固体混合物X 中一定有 KAlO2 C固体乙、固体丁一定是纯净物 D将溶液乙和溶液丁混合一定有无色气体生成,可能有白色沉淀生成 【答案】 D 【解析】 【详解】 溶液甲能和盐酸反应生成

7、固体乙,说明溶液甲中含有硅酸钠,固体乙为硅酸, 溶液甲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 说明含有亚硝酸钠,则溶液乙含有氯化钠和盐酸,固体甲可能是氯化铁和硅酸钠双水解生成的硅酸和氢氧 化铁,或还存在氯化铁和偏铝酸钾双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沉淀,溶液甲可能有剩余的偏铝酸钾。硅酸或氢 氧化铝都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丙为硅酸钠或还有偏铝酸钠,固体丙为氢氧化铁。溶液丙中通入过量的二 氧化碳,生成硅酸沉淀或氢氧化铝沉淀,溶液丁含有碳酸氢钠。 A.溶液甲一定有亚硝酸钠和硅酸钠,可能有偏铝酸钾,一定不存在氯化铁,故错误; B.X 可能有偏铝酸钾,故错误; C.固体乙一定是硅酸,固体丁可能是硅酸或氢氧化铝,故错误; D.溶液甲中

8、有氯化钠和盐酸,可能有偏铝酸钾,与溶液丁碳酸氢钠反应,一定有二氧化碳气体,可能有氢 氧化铝沉淀。故正确; 故选 D。 【点睛】 掌握物质之间的反应,和可能性,注意可能存在有剩余问题,抓住特殊物质的性质,如加入盐酸产生沉淀 通常认为是氯化银沉淀,但要注意有硅酸沉淀,注意盐类水解情况的存在。 6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煤的焦化可以得到乙烯,煤的气化可以制得水煤气,煤间接液化后的产物可以合成甲醇 B顺丁橡胶 (顺式聚 1,3-丁二烯 )、尿不湿 (聚丙烯酸钠 )、电木 (酚醛树脂 )都是由加聚反应制得的 C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主要是以煤、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 D石油在

9、加热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通过结构的重新调整,使链状烃转化为环状烃,如苯或甲苯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煤的焦化指的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的处理办法,产品包含出炉煤气,煤焦油和焦炭三大类,其中出 炉煤气含有焦炉气,粗氨水和粗苯,乙烯就是焦炉气中的一种主要成分;煤的气化简单地理解就是高温下 煤和水蒸气的反应,主要生成水煤气;煤的间接液化,指的是先将煤转化为一氧化碳和氢气,再催化合成 甲醇, A 项正确; B酚醛树脂的合成过程涉及缩聚反应而非加聚反应,B 项错误; C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都主要是以石油,煤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C项正确; D石油的催化重整可以获取芳香烃,D

10、 项正确; 答案选 B。 7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团队发现,阿比朵尔对2019-nCoV 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面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室温可溶于水和酒精 B氢原子种类数为10 C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 1mol 该分子最多与8mol 氢气反应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该分子中亲水基比重很小,主要为憎水基,不溶于水,故A 错误; B如图所示有 10 种氢原子,故B 正确; C该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酚羟基,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使其褪色,故C错误; D碳碳双键、苯环可以与氢气加成,所以1mol 该分子最多与 7mol 氢气加成,故D 错误

11、; 故答案为B。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一定易溶于水,弱电解质可能难溶于水 B燃烧一定有发光发热现象产生,但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制备 Fe(OH)3胶体的方法是将饱和FeCl3溶液滴加到沸水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 D电解熔融态的Al2O3、 12C转化为14C都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强电解质不一定易溶于水,如AgCl,弱电解质不一定难溶于水,如醋酸,故A 错误; B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一定有发光、发热的现象产生, 但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灯泡发光放热,故B 错误; C加热条

12、件下三氯化铁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则制备 Fe(OH)胶体的方法是将饱和FeCl3溶液滴加到沸水 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故C正确; D 12C转化为14C是核反应,原子本身不变,没有生成新物质,不是化学变化,故 D 错误; 故选 C。 9铈是稀土元素,氢氧化铈Ce(OH)4是一种重要的氢氧化物。平板电视显示屏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 废玻璃粉末(含SiO2、Fe2O3、CeO2) ,某课题组以此粉末为原料回收铈,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是:Fe2O3+6H+2Fe 3+3H2O B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C过程中有O2生成 D过程中发生的反

13、应属于置换反应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详解】 该反应过程为:CeO2、SiO2、Fe2O3等中加入稀盐酸,Fe2O3转化 FeCl3存在于滤液A 中,滤渣 A 为 CeO2 和 SiO2;加入稀硫酸和 H2O2,CeO2转化为 Ce3+,滤渣 B为 SiO2;加入碱后Ce3+转化为沉淀,通入 氧气将 Ce从+3 价氧化为 +4 价,得到产品。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过程为Fe2O3与盐酸发生反应,选项 A 正确;结合过滤操作要点,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选项B 正确;稀硫酸、H2O2、 CeO2三者反应生成Ce2(SO4)3、O2和 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H+H

14、2O2+2CeO22Ce3+O2 +4H2O,选 项 C 正确; D 中发生的反应是4Ce(OH)3+O2+2H2O 4Ce(OH)4,属于化合反应,选项D 错误。 10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 BBa(OH)2 8H2O 与 NH4Cl 的反应 C镁条与稀盐酸的反应 D氢气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答案】 A 【解析】 A、灼热的炭与CO2 的反应生成CO ,是氧化还原反应也是吸热反应,故 A正确;B、Ba(OH)2 8H2O 与 NH4Cl 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镁条与稀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C错误; D、氢气在氧气中 的燃

15、烧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A。 11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含 1mol H2SO4的浓硫酸和足量的锌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B常温下1 L 0.1 mol L 1 NH 4NO3溶液中的氮原子数为0.2NA C标准状况下2.24 L 己烷分子中含有 1.9NA对共用电子 D以 Mg、Al 为电极, NaOH 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原电池中,导线上经过NA个电子,则正极放出H2的体 积为 11.2 L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含 1mol H2SO4的浓硫酸和足量的锌先发生反应:2H2SO4(浓)+Zn=ZnSO4+SO2 +2H2

16、O, 该反应中消耗1mol H2SO4,转移的电子数为NA,硫酸浓度下降后,Zn+H2SO4ZnSO4+H2,该反应中消耗1mol H2SO4,转移 的电子数为2NA,则含 1mol H2SO4的浓硫酸和足量的锌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介于 NA和 2NA之间, A 错误; B. 常温下 1 L 0.1 molL 1 NH 4NO3溶液中含有铵离子、一水合氨分子以及硝酸根离子,因为N 元素守恒, 所以氮原子总数为0.2NA, B正确; C. 1摩尔己烷分子含19NA对共用电子, 然而标准状况下己烷呈液态, 2.24 L己烷分子物质的量并不是1mol , 故 C 错误; D. 该原电池中,导线上经过NA个电子时,则正极放出 H2的物质的量为0.5mol ,但是不知道温度和压强 条件,故体积不一定为11.2 L,D 错误; 答案选 B。 【点睛】 C、D 容易错,往往误以为1mol 物质的体积就是22.4L,换算时,一定要明确物质是不是气体,求气体体 积时一定要注意气体所处的状态。 12对于工业合成氨反应N2+3H2?2NH3+Q ( Q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