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安徽省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658658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982.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安徽省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2020学年安徽省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安徽省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安徽省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安徽省安庆市第十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蔗糖B甘氨酸CI2DCaCO3 【答案】 D 【解析】 【分析】 完全电离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部分电离的电解质是弱电解质,强酸、强碱和大部分的盐是强电解质,弱 酸和弱碱都是弱电解质。 【详解】 A蔗糖是非电解质,故A 不选; B甘氨酸是弱电解质,故B不选; CI2是单质,不是电解质,故C不选; D CaCO3属于盐,是强电解质,故D 选; 故选 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强弱电解质的判断,电解质强弱与电离程度有关,与溶

2、液的导电性强弱无关,D 为易错点,CaCO3 难溶,但溶于水的部分全电离。 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和用双氧水漂白纸浆,其原理相同 B铜制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其主要原因是发生析氢腐蚀 C用 NaHCO3和 Al2(SO4)3溶液可以制作泡沫灭火剂 D从海水中可以制取NaCl,电解饱和NaCl 溶液可以制取金属Na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 项,活性炭为糖浆脱色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双氧水漂白纸浆是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两者原理不 同, A 错误; B 项, C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处于H的后面,铜制品不能发生析氢腐蚀, B 错误; C 项

3、, NaHCO3溶液与 Al2(SO4)3溶液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Na2SO4、CO2和 Al( OH)3,可以制作泡沫灭 火剂, C项正确; D 项,氯化钠主要来自于海水,电解NaCl 溶液生成NaOH、H2和 Cl2,不能制得Na,电解熔融氯化钠才可 以得到金属钠,D 错误; 答案选 C。 3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设计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 1 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少量纯净的氨气 B用图 2 所示装置分离乙醇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 C用图 3 所示装置加热分解NaHCO 3固体 D用图 4 所示装置比较KMnO 4、Cl2、Br2的氧化性强弱 【答案】 D 【解析】 A,向

4、NaOH 固体中加入浓氨水可产生NH3,NH3可用碱石灰干燥,NH3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法收 集, A 项错误; B,乙醇和乙酸乙酯为互相混溶的液体混合物,不能用分液法进行分离,B项错误; C,加 热分解 NaHCO3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C项错误; D,浓盐酸加到KMnO4中产生黄绿色气体,锥形 瓶中发生的反应为2KMnO4+16HCl(浓) =2KCl+2MnCl2+5Cl2 +8H2O,根据同一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 氧 化产物得出,氧化性:KMnO4 Cl2,Cl2通入 NaBr 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试管中发生的反应为 Cl2+2NaBr=2NaCl+Br2,由此得出氧

5、化性:Cl2Br2,D 项正确;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气体的制备、物质氧化性强弱的比较。注意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 向下倾斜, 防止水分在试管口冷凝倒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比较氧化性的强弱通常通过“强氧化性物 质制弱氧化性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 4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 A 3 种B4 种C5 种D6 种 【答案】 B 【解析】 【分析】 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可能是羧酸或酯,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说明该有机物含有-COOH , 为饱和一元羧酸,烷基为-C4H9,丁基异构数等于该有机物的异

6、构体数。 【详解】 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能与NaHCO3能产生气体,说明该有机物中含有-COOH ,为饱和一元羧酸,则烷基 为-C4H9,-C4H9异构体有: -CH2CH2CH2CH3,-CH(CH3) CH2CH3, -CH2CH (CH3) CH3,-C(CH3)3,故符合条件的 有机物的异构体数目为4,故选 B。 【点睛】 本题考查特定结构的同分异构体书写,侧重于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官能团的性质与确定,熟练掌握碳原 子数小于5 的烃基的个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5已知有关溴化氢的反应如下: 反应 I: 2 222 CuCl 450 4HBrO2Br2H O 反应: 3424 N

7、aBr(s)H PO ()NaH POHBr浓 反应: 252232 4HBrP O2BrP O2H 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可用浓34 H PO 与 NaBr 反应制 HBr 并用25 P O 干燥 B反应中还原剂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HBr 有强还原性,与3 AgNO 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 HBr 的酸性比HF 强,可用氢溴酸在玻璃器皿表面作标记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 HBr 会与25P O 发生反应,故HBr 不能用 25 P O干燥, A 错误; B. 反应 中还原剂为HBr,还原产物为水,还原剂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B正确; C

8、. HBr 与3 AgNO 溶液会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AgBr 沉淀, C错误; D. HF中 F是亲硅元素,故可用于刻蚀玻璃,而HBr 不行, D 错误; 故答案选 B。 6在NH3和 NH4Cl 存在条件下,以活性炭为催化剂,用H2O2氧化CoCl2溶液来制备化工产品 Co(NH3)6Cl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32,质子数为27 的钴原子 : 32 27Co BH2O2 的电子式: CNH3和 NH4Cl 化学键类型相同 D Co(NH3)6Cl3中 Co 的化合价是 +3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质量数为32,中子数为27 的钴原子,应该表示为: 59 27

9、Co, A错误; BH2O2为共价化合物,原子间形成共用电子对,没有电子的得失,B错误; CNH3存在氮氢共价键,NH4Cl 存在铵根离子和氯离子间的离子键,氮氢原子间的共价键,C错误; D Co(NH3)6Cl3,NH3整体为 0 价, Cl 为-1 价,所以Co的化合价是 +3,D正确; 故答案选D。 7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钠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 B用氨水吸收过量的二氧化硫:OH-+SO2 3 HSO C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Ca 2+HCO 3-+OH CaCO3 +H2O D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Ba 2+2OH +2H+SO42-

10、BaSO4 +2H2O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离子方程式中电荷不守恒,A 项错误; B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离子反应中不能拆写成离子,B 项错误; CNH4HCO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CaCO3的同时生成一水合氨和水,C项错误; D离子方程式符合客观事实,且拆分正确,原子和电荷都守恒,D 项正确; 答案选 D。 【点睛】 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判断方法: (1)一查:检查离子反应方程式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2)二查:“ =”“?”“”“”是否使用恰当; (3)三查:拆分是否正确。只有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能拆写成离子,其他物质均不能拆写; (4)四查:是否漏写

11、离子反应; (5)五查:反应物的“量”过量、少量、足量等; (6)六查:是否符合三个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以及得失电子守恒。 8下列实验现象及所得结论均正确的是() 实验实验现象结论 A 左侧试管比右侧试管中产生气泡的 速率快 Fe 3+对 H2O2 分解的催化效果更好 B 左侧棉花变为橙色,右侧棉花变为蓝 色 氧化性: Cl2Br2 I2 CU 形管左端液面下降,右端液面上升NH4NO3溶解吸热 D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 甲烷与氯气光照条件下发生取 代反应 A A BB CC D D 【答案】 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等量同浓度的双氧水中分别滴入相同体积含相同浓度的Fe 3+和 C

12、u2+的溶液,滴入 Fe 3+的试管中产生气 泡的速率快,说明Fe 3+对 H2O2 的分解的催化效果更好,故A 正确; B氯气从左侧通入,先接触到吸有NaBr 溶液的棉花,棉花变橙色,说明Cl2和 NaBr 发生了置换反应: Cl2+2NaBr=Br2+2NaCl,说明氧化性:Cl2Br2。右侧的棉花吸有淀粉碘化钾溶液,右侧棉花变蓝,说明有I2 生成。 I2的生成可能是左侧棉花上产生的 Br2挥发到右侧棉花上置换出了I2,也可能是通入的Cl2和 KI 反应 置换出了I2,所以无法说明Br2 和 I 2的氧化性相对强弱,故B 错误; CNH4NO3溶解吸热,使试管内空气遇冷体积减小,试管内压强

13、降低,U 形管左端液面上升,右端液面下 降,故 C错误; D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HCl,可以和AgNO3溶液生成AgCl白色沉淀,但未被消耗的氯气也会进 入 AgNO3溶液中,和 AgNO3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根据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证明甲烷和氯气在光照 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故D 错误; 故选 A。 【点睛】 本题 B 选项中硬质玻璃管中右侧棉花变蓝,不一定是挥发的Br2和 KI 反应, 从左端通入的氯气可能没有完 全被 NaBr 溶液消耗, 也可能氯气已经完全把NaBr 氧化, 这样氯气就会氧化KI,所以本实验只能证明氧化 性: : Cl2Br2,不能确定 Br2和 I2的氧化性相对

14、强弱。 9工业生产水煤气的反应为:C(s) H2O(g) CO(g) H2 (g) 131.4kJ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反应物能量总和大于生成物能量总和 BCO(g) H2 (g) C(s) H2O(l) 131.4kJ C水煤气反应中生成1 体积 CO(g) 吸收131.4kJ 热量 D水煤气反应中生成1mol H2 (g) 吸收 131.4kJ 热量 【答案】 D 【解析】 A 、根据能量守恒可知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A 错误。 B、C(s) H2O(g) CO(g) H2 (g) 131.4kJ,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其逆反应为放热反应,生成液态水放

15、出的 热量比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放出的的热量的数值应该大于131.4, B 错误。C、 该反应中生成1mol CO(g) 吸收131.4kJ 热量, 而不是指1 体积的 CO气体, 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物质的量, C 错误。 D、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物质的量,所以该反应中生成1mol H2 (g) 吸收 131.4kJ 热 量, D 正确。正确答案为D 10己知 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molOD -中含有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 9NA B60g 正戊烷与12g 新戊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为 17NA C11.2L 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

16、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D 1L0.1mo1 L -1CH 3COONa溶液中, CH3COO -数目为 0.1N A 【答案】 A 【解析】 【分析】 【详解】 A.质子数同原子序数,因此质子数为8+1=9,中子数 =质量数 -中子数,因此中子数为16+2-9=9,A 项正 确; B.正戊烷和新戊烷分子内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一致,都是1 个分子中有16 个共价键,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是 60g+12g =1mol 72g/mol ,因此共价键的数目为 A 16N ,B 项错误; C.未说明条件,无法计算氯气的物质的量,C项错误; D.醋酸根是一个弱酸根离子,水中会发生水解导致其数目小于 A 0.1N,D 项错误; 答案选 A。 11物质中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检验、除杂的试剂或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及其杂质检验除杂 A Cl2(HCl)湿润的淀粉KI试纸饱和食盐水 B NO( NO2)观察颜色或湿润的淀粉KI 试纸水 C CO2(HCl)AgNO3溶液(含稀硝酸)饱和 Na2CO3溶液 D NaHCO3溶液( Na2CO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