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北京工大附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658635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1,017.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北京工大附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9-2020学年北京工大附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北京工大附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北京工大附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北京工大附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氯酸是一种强酸,浓度超过40%时会发生分解,反应可表示为:aHClO3bO2 +cCl2 +dHClO4+eH2O, 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气体产物时,试纸先变蓝后褪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反应可确定:氧化性:HClO4HClO3 B变蓝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褪色是因为可能发生了:4Cl2+I2+6H2O12H+8Cl -+2IO3- C若氯酸分解所得混合气体,1 mol 混合气体质量为47.6 g,则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26HClO3 15O2

2、 +8Cl2 +10HClO4+8H2O D若化学计量数a=8, b=3,则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20e-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 aHClO3bO2 +cCl2 +dHClO4+eH2O 反应中,HClO3是氧化剂, HClO4、 O2是氧化产物, 所以氧化性: HClO3 HClO4,故 A 错误; B. 变蓝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褪色是因为I2被 Cl2继续氧化生成IO3-: 5C12+I2+6H2O=12H+10Cl-+2IO3-,故 B错 误; C. 由生成的Cl2和 O2的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为47.6g/mol ,则 22 22 (O )32g/mol+(Cl )71g/m

3、ol 47.6g/mol (O )+ (Cl ) nn nn ,可得 n(Cl2) :n(O2)=2:3,由电子守恒得化学反 应方程式为8 HClO3=3O2 +2 Cl2 +4 HClO4+2H2O,故 C 错误; D. 若化学计量数a=8,b=3,由 C 可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8 HClO3=3O2 +2 Cl2 +4 HClO4+2H2O,电子转 移数为 20e-,故 D 正确;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和计算,注意把握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强弱规律,易错点为C,注意得失电子守 恒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应用。 2 偏二甲肼 (CH3)2N-NH2 (N 为-2 价)与 N2O4

4、是常用的火箭推进剂,发生的化学反应如下: (CH3)2N-NH2 (l)+2N2O4(l)2CO2(g) +3N2(g)+4H2O(g) H 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自发进行 B1mol (CH3)2N-NH2含有 11mol 共价键 C反应中,氧化产物为CO2,还原产物为 N2 D反应中,生成1molCO2时,转移8mole -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 自发反应的判断依据,G=H-TS0,反应能自发进行,根据方程式(CH3)2N-NH2(l)+2N2O4(l) 2CO2(g)+3N2(g)+4H2O(g) H0 可知, H0,可得 G=H-T S

5、0,该反应在任何情况 下都能自发进行,A 正确; B. 1mol(CH3)2N-NH2含有 11mol 共价键, B 正确; C. 反应中, C 元素化合价由-4 升高到 +4,发生氧化反应,CO2为氧化产物, N 元素化合价由-2 升高到 0, +4 降低到 0,即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N 2即为氧化产物又为还原产物,C错误; D. 反应中, C 元素化合价由-4 升高到 +4,生成 1molCO2时,转移 8mole -,D 正确; 故答案选C。 【点睛】 自发反应的判断依据, G= H-TS 0,反应自发进行,G=H-T S0,反应非自发, S为气体的混乱 度。 3邻甲基苯甲酸主要

6、用于农药、医药及有机化工原料的合成,其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该物 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能与溴水生成白色沉淀 B该物质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中能水解且含有甲基的共5 种 C1mol 该物质最多能与4molH2生加成反应 D该物质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邻甲基苯甲酸中不含酚羟基,不能与溴水生成白色沉淀,故A 错误; B能水解说明含有酯基,甲酸酯基与甲基处于邻、间、对位有3 种,再加上苯甲酸甲酯和乙酸苯酯一共 5 种,故 B 正确; C该物质中只有苯环与氢气加成,则1mol 该物质最多能与 3mol 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 D甲基碳属于饱和碳原子

7、,其与周围四个原子构成空间四面体结构,不能全部共面,故D 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 B。 【点睛】 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是有苯环、碳碳双键、碳碳三键、醛基、酮,注意酯基和羧基不与氢气发生加成反 应。 4实验室处理含FeBr3废催化剂的溶液,可得到溴的苯溶液和无水FeCl3。下列做法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的是 () A制取 Cl2 B 使 Br 转化为 Br 2 C分液,先放出水层,再倒出溴的苯溶液 D 将分液后的水层蒸干获得无水FeCl3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 实验室制备氯气是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反应,不能制备氯气, A 项错误; B. 用氯气

8、氧化溴离子时,导气管应该采用“ 长进短出 ” 原则,所以该装置错误,不能实现实验目的,B 项错 误; C. 分液时先从下口放出水相,再从上口倒出有机相,C项正确; D. 蒸发时应该,蒸发至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另外FeCl3水解生成的盐酸易挥发,直 接蒸发,得不到无水FeCl3,D 项错误; 答案选 C。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涉及物质制备、实验操作等知识点,明确实验原理、物质性质、实验操作规 范是解本题的关键,易错点是选项D,加热氯化铁溶液时氯化铁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氢,升高温度促 进水解,为防止水解,应在氯化氢氛围中加热蒸干氯化铁溶液。 5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

9、法不正确的是() A用于纺织的棉花和蚕丝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氯乙烯、溴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上 C甲醛、乙炔、丙烯、裂化汽油都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 75%的乙醇溶液可用于医疗消毒,福尔马林可用于浸制生物标本,二者所含原理一样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蚕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而棉花的成分为纤维素,选项A 不正确; B、氯乙烯是1 个氯原子取代了乙烯分子中的 1 个 H 原子形成的,故氯乙烯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也处于同一 平面;溴苯是 1 个溴原子取代了苯分子中的1 个 H 原子形成的, 故溴苯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也处于同一平面, 选项 B 正确; C、甲醛含有醛

10、基,乙炔、丙烯、裂化汽油均含有不饱和碳碳双键,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选 项 C 正确; D、乙醇、福尔马林均可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则75%的乙醇溶液可用于医疗消毒,福尔马林可用于浸制动 物标本,二者所含原理一样,选项D 正确; 答案选 A。 6分子式为C5H10O2,能与 NaHCO3溶液反应的有机物有 A 4 种 B5 种 C6 种 D7 种 【答案】 A 【解析】 【详解】 分子式为C5H10O2且能与 NaHCO3溶液反应, 则该有机物中含有 -COOH, 所以为饱和一元羧酸,烷基为 -C4H9, -C4H9异构体有: -CH2CH2CH2CH3,-CH(CH3)CH2CH3,

11、 -CH2CH(CH3)CH3,-C(CH3)3,故符合条件的有机 物的异构体数目为4 种。 答案选 A。 7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 SO3中所含原子数为 0.4NA Bl0mL 12mol/L 盐酸与足量MnO2加热反应,制得 Cl2的分子数为0. 03NA C0. 1mol CH4与 0.4mol Cl2在光照下充分反应,生成CCl4的分子数为0.1NA D常温常压下,6g 乙酸中含有 C-H键的数目为0.3NA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 标准状况下,SO3不是气体, 2.24L SO3并不是 0.1 mol ,A 错误

12、; B. 12mol/L盐酸为浓盐酸,和足量的二氧化锰共热时,盐酸因消耗、部分挥发以及水的生成,使盐酸浓度 变小不能完全反应,所以制得的Cl2小于 0.03 mol ,分子数小于 0. 03NA, B 错误; C. 0. 1mol CH4与 0.4mol Cl2在光照下充分反应,发生的是取代反应,得到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 烷、四氯甲烷及氯化氢的混合物,生成CCl 4的分子数小于0.1NA,C 错误; D. 一个乙酸分子中有3 个 C-H 键,则常温常压下,6g 乙酸中含有C-H 键的数目为0.3NA,D 正确; 答案选 D。 8下列标有横线的物质在给定的条件下不能完全反应的是 1molZ

13、n 与含 1mol H2SO4的稀硫酸溶液反应 1molCu 与含 2mol H2SO4的浓硫酸溶液共热 1molCu 与含 4mol HNO3的浓硝酸溶液反应 1molMnO2与含 4mol HCl 的浓盐酸溶液共热 ABCD 【答案】 C 【解析】 【详解】 1mol 锌与含 1mol H2SO4的稀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故不选;随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在稀硫酸,稀 硫酸与铜不反应,故选;1mol 铜转移 2mol 的电子,生成2mol 的铜离子与2mol 硝酸结合成硫酸盐,而 2mol HNO3的硝酸作氧化剂,得电子的量为2mol6mol ,所以铜不足,故不选;随着反应的进行,盐 酸浓度逐渐

14、降低,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反应,故选;故选C 9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 常温下将铝片加入浓H2SO4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Al 在常温下与浓 H2SO4反应生成 SO2 B 向 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生成白色胶状物质Al(OH)3不溶于氨水 C 向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 再向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 溶液先不显红色,加入氯 水后变红色 该溶液中含有Fe 3+ D 向某溶液中加入CCl4,振荡后 静置 液体分层,下层呈紫红色该溶液中含有I- A A BB CC D D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常温下将铝片加入浓H2SO4中,铝钝

15、化,不能放出二氧化硫气体,故不选A; B. Al(OH)3不溶于氨水,向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铝,故选B; C. 向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说明不含Fe 3+,再向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溶液变红色, 说明含有Fe 2+,故不选 C; D. 向某溶液中加入CCl4,振荡后静置,液体分层,下层呈紫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I2,故不选D;答案选 B。 10 Chem.sci.报道麻生明院士成功合成某种非天然活性化合物(结构如下图)。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说 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18H17NO2 B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所有氢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D苯环上的

16、一氯代物有7 种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按碳呈四价的原则,确定各碳原子所连的氢原子数,从而确定分子式为C18H17NO2,A 正确; B题给有机物分子内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正确; C题给有机物分子中,最右边的端基为-CH3,3 个氢原子与苯环氢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正确; D从对称性考虑,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5 种, D 错误; 故选 D。 1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操作 A 配制氯化铁溶液将氯化铁固体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B 除去乙醇中的水加入无水氯化钙,蒸馏 C 除去NO 中的NO2将气体通过盛有NaOH 溶液的洗气瓶 D 除去Cl2中的HCl 得到纯净的Cl2将 Cl2和 HCl 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 A A BB CC D D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 选项,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固体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主要是抑制铁离子水解,再加水稀释到 所需浓度,故A 正确; B 选项,除去乙醇中的水,先加氧化钙,再蒸馏得到无水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