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安徽省巢湖市汇文学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658632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66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巢湖市汇文学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巢湖市汇文学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巢湖市汇文学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安徽省巢湖市汇文学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安徽省巢湖市汇文学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甲、乙、丙三种有机化合物的键线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的化学式均为C8H14 B乙的二氯代物共有7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C丙的名称为乙苯,其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D甲、乙、丙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答案】 D 【解析】 【分析】 A根据结构简式判断; B乙的二氯代物中两个氯原子可在相同或不同的C 原子上; C苯为平面形结构,结合三点确定一个平面分析; D乙与高锰酸钾不反应。 【详解】 A由结构简式可知甲、乙的化学式

2、均为C8H14,故 A 正确; B乙的二氯代物中两个氯原子可在相同或不同的C 原子上,如在不同的C上,用定一移一法分析,依次 把氯原子定于-CH2或-CH原子上,共有 7 种,故 B正确; C苯为平面形结构,碳碳单键可以旋转,结合三点确定一个平面,可知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共平面,故C 正确; D乙为饱和烃,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故D 错误。 故选 D。 2以 Fe3O4 Pd 为催化材料,利用电化学原理实现H2消除酸性废水中的 - 2 NO,其反应过程如图所示已 知 Fe3O4中 Fe 元素化合价为 +2、+3 价,分别表示为Fe()、Fe()。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处理 - 2 NO 的电极反

3、应为2NO2-+8H+6e =N 2 +4H2O BFe()与 Fe()的相互转化起到了传递电子的作用 C用该法处理后,水体的pH 降低 D消耗标准状况下6.72LH2,理论上可处理含NO2-4.6mgL 1 的废水 2m3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图示,处理 - 2 NO 得到电子转化为氮气,电极反应为2NO2 -+8H+6e=N 2 +4H2O,故 A 正确; BFe()得电子生成Fe(),Fe()失电子生成Fe(),则 Fe()与 Fe()的相互转化起到了传递电子的作 用,故 B 正确; C根据图示,总反应方程式可知:2H+2NO2-+3H2 催化剂 N2+4H

4、2O,所以用该法处理后水体的pH 升高,故 C 错误; D根据 C项的总反应2H+2NO2 -+3H2 催化剂 N2+4H2O,消耗标准状况下6.72LH2即为 6.72L 22.4L/mol =0.3mol , 理论上可处理NO2-的物质的量 = 2 3 0.3mol=0.2mol ,可处理含4.6mg L 1 NO 2-废水的体积 = -31 0.2mol46g/mol 4.6 10 g L =2 10 3L=2m3,故 D 正确; 答案选 C。 3工业上合成乙苯的反应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合成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B乙苯分子内的所有C、H 原子可能共平面 C乙苯的一溴代物有5 种 D苯

5、、乙烯和乙苯均可使酸性高猛酸钾溶液褪色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变为碳碳单键,一个碳原子链接苯环,一个碳原子链接H 原子,属于加成反应, 故 A 错误; B. 根据甲烷的空间结构分析,乙基中的碳原子和氢原子不可能共面,所以乙苯分子内的所有C、H 原子 不可能共平面,故B 错误; C. 苯环有 3 种 H,乙基有2 种 H,则乙苯的一溴代物有共有 5 种,故 C正确; D. 乙烯和乙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不可以,故D 错误; 故选 C。 【点睛】 记住常见微粒的空间结构,如甲烷:正四面体,乙烯和苯:平面结构,乙炔:直线结构,运用类比迁移的 方法

6、分析原子共面问题,注意题干中“一定”,“可能”的区别。 4短周期主族元素R、 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R和 X 组成简单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Y原子 核外 K、M 层上电子数相等,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 倍。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YZRX BY3X2是含两种化学键的离子化合物 CX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 D X和 Z的气态氢化物能够发生化合反应 【答案】 D 【解析】 【分析】 根据 R 和 X组成简单分子的球棍模型,可推出该分子为NH3,由此得出R 为 H,X 为 N;由“ Y原子核外 K、 M 层上电子数相等”,可推出Y核外电子排布为 2、8、2,即为 Mg;

7、因为 Z 的原子序数大于Y,所以 Z 属于第三周期元素,由“Z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 倍”,可确定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从而 推出 Z为 S。 【详解】 依据上面推断,R、 X、 Y、Z 分别为 H、N、Mg、S。 A.原子半径: MgSNH,A 错误; B. Mg3N2是由 Mg 2+和 N3-构成的离子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 B 错误; C. N 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为HNO3、HNO2,HNO3是强酸, HNO2是弱酸, C错误; D. N 和 S的气态氢化物分别为NH3 和 H2 S,二者能够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H4HS 或(NH4)2S,D 正确。 故选 D。 5有关化

8、工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联碱法对母液的处理方法是向母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冰冻和加食盐 B列管式热交换器的使用实现了原料的充分利用 C焙烧辰砂制取汞的反应原理为: 22 HgS+OHg+SO 焙烧 D氯碱工业、铝的冶炼、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都是应用了电解池的原理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联碱法对母液处理方法:向母液中通入氨气,冰冻和加食盐,故A 错误; B列管式热交换器的使用能使能量在流程中得到充分利用,降低了能耗,故B 错误; C硫化汞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汞,可以用焙烧辰砂制取汞,故C 正确; D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应用的是原电池工作原理,故D 错误; 故选: C。 6设 NA为

9、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7g由 H2S与 PH3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9NA B90g 果糖 (C6H12O6,分子中无环状结构和碳碳双键)中含有的非极性键数目为3NA C1mol 由乙醇与二甲醚(CH3-O-CH3)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羟基数目为 NA D已知 226 88Ra X+ 4 2He,则 0.5molX 中含有的中子数为34NA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假设 17g 全部为 H2S,含有质子物质的量为 17g (216) 34g/mol =9mol ,假设全部为PH3,含有质子物 质的量为 17g (315) 34g/mol =9mol

10、,则 17g 该混合物中含有的质子物质的量为9mol ,故 A 正确; B.果糖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OCH2OH ,根据果糖的结构简式,非极性键应是 C C 之间的键, 90g 果糖中含有非极性键的物质的量为 90g 5 180g/mol =2.5mol ,故 B 错误; C.乙醇结构简式为CH3CH2OH ,乙醚的结构简式为CH3OCH3,前者含有羟基,后者不含羟基,因 此 1mol 该混合物中含有羟基物质的量应在01mol 之间,故C 错误; D.推出 X 的原子结构为 222 86 X,0.5molX 中含有中子物质的量为0.5mol(22286)=

11、68mol ,故 D 错误; 答案: A。 7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图 1 所示装置除去HCl 中含有的少量 Cl2 B用图 2 所示装置将硫酸铜溶液蒸干,制备胆矾 C用图 3 所示装置可以完成“ 喷泉 ” 实验 D用图 4 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 HCl极易溶于水,则将HCl 原物质除去,不能除杂,A 错误; B蒸干时硫酸铜晶体失去结晶水,应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制备胆矾,B错误; C挤压胶头滴管,氯气与碱反应,使烧瓶的内压小于外因,形成喷泉,则图3 所示装置可以完成“ 喷泉 ” 实验, C正确; D氨气的密度比空气

12、的密度小,则图中为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应为向下排空气法收集,D 错误; 答案选 C。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气体的制备及收集、晶体制备、混合物分离提纯等,把 握物质的性质、反应原理、实验装置的作用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 价性分析。 8常温下,用 0.100mol L 1NaOH 溶液分别滴定 20.00mL0.100molL 1 的 HA 溶液和 HB 溶液的滴定曲线如 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己知lg2 0.3 ) A HB 是弱酸, b 点时溶液中c(B )c(Na+)c(HB) Ba、b、c 三点水电离出的c(H+) : abc

13、 C滴定 HB 溶液时,应用酚酞作指示剂 D滴定 HA 溶液时,当 V(NaOH)=19.98mL 时溶液 pH 约为 4.3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 20.00mL0.100molL 1 的 HB溶液, pH 大于 1,说明 HB 是弱酸, b 点溶质为HB 和 NaB,物质的量浓度相 等,溶液显酸性,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因此溶液中c(B )c(Na+) c(HB),故 A 正确; B. a、b、c 三点, a 点酸性比b 点酸性强,抑制水电离程度大, c 点是盐,促进水解,因此三点水电离出的 c(H+):c b a,故 B 错误; C. 滴定 HB溶液时,生成NaB,溶液

14、显碱性,应用酚酞作指示剂,故C 正确; D. 滴定 HA 溶液时,当V(NaOH) = 19.98mL 时溶液氢离子浓度为 1 15 1 0.100molL0.100mo0.02L0.01998L (H)5 10 0.02L0 l L mol .0L L 1998 c ,则 pH 约为 4.3,故 D 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 B。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 0.1 molL 1CH 3COONa溶液的 pH=8,则该溶液中c(CH3COOH)=(10-6-10-8)mol L 1 B对于相同浓度的弱酸HX 和 HY(前者的 Ka较大 )溶液,加水稀释相同倍数时, HY溶液的 pH 改

15、变值大于 HX 溶液的 pH 改变值 C硫酸钡固体在水中存在以下平衡BaSO4(s) 垐 ? 噲 ? Ba2+(aq)+SO42-(aq) ,当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时 可以生成BaCO3沉淀 D常温下, a mol L 1 的 CH3COOH溶液与 0.01mol L 1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中性,此温度下醋酸 的电离平衡常数Ka= -9 10 a-0.01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列出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式为: 3 (Na)(H )(CH COO )(OH )cccc,溶液中的物料守恒式为: 33 (CH COO )(CH COOH)(Na )ccc ,两式联立可得

16、:3 (CH COOH)=(OH )(H )ccc ,又因为 溶液在常温下pH=8,所以有 68 3 (CH COOH)=(1010)mol/Lc,A 项正确; B由于 aa (HX)(HY)KK,HX 酸性更强,所以HX 溶液在稀释过程中pH 变化更明显,B项错误; C硫酸钡向碳酸钡的转化方程式为: 22 4334 BaSO (s)CO(aq)BaCO (s)SO (aq) 垐 ? 噲 ? ,当向硫酸钡 中加饱和碳酸钠溶液时,溶液中的碳酸根浓度很高,可以让上述转化反应正向进行,生成BaCO3沉淀, C 项正确; D常温下,两种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即:(H )= (OH )cc =10-7mol/L ;列出溶液的电荷守恒式: 3 (Na)(H )(CH COO )(OH )cccc,所以有: 3 (Na)(CH COO )=0.005mol/Lcc;此外,溶 液中还有下列等式成立: 33 1 (CH COO )(CH COOH)=amol/L 2 cc,所以 3 a0.01 (CH COOH)=mol/L 2 c ;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