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2011货币银行学课件 12章 货币政策资料讲解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655400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5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学2011货币银行学课件 12章 货币政策资料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金融学2011货币银行学课件 12章 货币政策资料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金融学2011货币银行学课件 12章 货币政策资料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金融学2011货币银行学课件 12章 货币政策资料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金融学2011货币银行学课件 12章 货币政策资料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学2011货币银行学课件 12章 货币政策资料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学2011货币银行学课件 12章 货币政策资料讲解(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2章 货币政策,广东商学院 金融学院 马莉,货币政策的目标,货币政策:通常指的是中央银行为实现给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所采取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货币政策包括: 政策目标 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 中介指标 政策传导机制 预期达到的政策效果,货币政策的目标,稳定物价: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没有显著的或急剧的波动。 一般物价稳定,相对价格体系可以变动 一般物价稳定,并不意味固定在某一水平上 在现代社会,一般物价水平趋于上升 上升的幅度一般要求控制在4%以内。,货币政策的目标,我国的失业率(四种口径) 城镇登记失业率 城镇登记失业率+下岗职工(国企、非国企) 城镇登记失业率

2、+下岗职工+现有企业的冗员(隐性失业人员) 城镇登记失业率+下岗职工(国企、非国企)+现有企业的冗员+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货币政策的目标,经济增长:一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 表示一国的生产能力和经济实力; 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货币政策只是为经济增长提供了“金融环境”,间接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目标在各国不一样。,货币政策的目标,国际收支平衡: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相抵,略有顺差和逆差。 国际收支平衡反映经济发展状况和对外经济往来状况; 国际收支不平衡是普遍的;,货币政策的目标,货币政策各目标之间的矛盾 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菲利浦斯曲线); 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三种观点) 充

3、分就业与经济增长(奥肯定律); 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与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的目标,目标之间的选择 单目标与多目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其它国际金融组织对于货币政策的主流观点都是强调单目标的稳定币值。 中国人民银行,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法所宣布的货币政策目标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在“稳定”与“增长”之间,有先后之序,主次之分。,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体系: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直接信用控制工具 间接信用控制,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涵义:央行依法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的政策。

4、 作用:保证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流动性 ;控制和改变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 特点:对货币供应量影响力度大、速度快,效果明显 ;告示作用强;对经济的振动大,操作的灵活性差,很难做结构性调节。,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政策 涵义:央行通过改变再贴现率,影响商行从央行获得的再贴现贷款和持有超额准备的成本。 内容:对再贴现率的调整,申请再贴现金融机构资格的规定和调整,再贴现的主体条件、用途范围、票据对象、利率的规定。 作用:告示效应,引导市场利率;调节信贷结构;调节货币供应量; 特点:政策效果与利差波动以及商业银行资金来源对央行的依赖程度有关;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调节方向缺

5、乏弹性。,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 涵义:央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买卖有价证券,改变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行为。 内容:确定买卖证券的品种和数量、制定操作的计划;决定操作方式的长期性和临时性;选取操作机构;确定交易方式(现券交易、正回购和逆回购)。 作用:调控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和货币供应量;影响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与再贴现政策配合使用,提高货币政策效果。 特点:主动权在央行;操作具有弹性;具有较强的可逆性;告示作用较弱;需要有较发达的证券市场。,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消费者信用控制: 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

6、控制。 措施与办法:停办;提高首次付款金额;缩短分期付款的期限;限制可用消费信贷购买的消费品的种类,并严格审查其付款能力等来抑制消费,促进市场平衡。,货币政策工具,不动产信用控制 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在房地产方面放款的限制措施。 措施与办法:放款限额、放款的最长期限,首付比例,放款利率等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金融管理当局对有关证券交易的各种融资活动的控制措施。 措施与办法:规定信用交易比例;调整保证金比率;调整印花税;调整利得税。,货币政策工具,直接信用控制工具 中央银行依据有关法令,对商业银行信用创造业务加以各种直接干预的总称。 信用配额; 直接干预; 流动性比率; 利率最高限等措施。,货币政策

7、工具,间接信用控制工具 道义劝告:中央银行利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以影响其放款和投资的方向,从而达到控制和调节信用的目的 窗口指导:来自日本银行。这种限制贷款的办法不是法律规定,而是日本银行的一种指导。由于担心以后日本银行的各种制裁措施,因此,这一措施的作用仍然很大。,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定义: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到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需要借助于中介目标的一个传导过程,这就是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凯恩斯学派认为,从局部均衡观察,货币政策的作用首先是改变货币市场的均衡,然后改变利率,通过利率变动,改

8、变实际资产领域的均衡,其基本传递过程如下所示:,准备金R增加,货币供给量M增加,利率r下降,总收入Y增加,总支出E增加,投资I增加,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凯恩斯学派局部均衡论的传递机制中,利率是整个传递机制的核心,货币供应量增加以后,利率是否随之而降低,以及降低的程度,这些都决定了货币政策是否有效,及作用程度的大小。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加不能对利率产生影响,即存在流动性陷阱,则货币政策无效。,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一般均衡分析 考虑到货币市场与商品市场的相互作用 第一,假定货币供给增加,如果产出水平不变,利率会相应下降,下降的利率刺激投资,投资和对商品的需求增加,于是收入相应地增加。 第二,收入的增加,

9、又引起了货币需求的增加,如果没有新的货币供给投入,则货币供求的对比会使下降的利率回升。这是商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作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第三,利率的回升,又会使总需求减少,产量下降,收入减少。收入减少,货币需求下降,利率又会回落,这是往复不断的过程。 第四,最终会逼近一个均衡点,这个点同时满足了货币市场供求和商品市场供求两方面的均衡要求。在这个点上,可能利率较原来的均衡水平低,而产出量较原来的均衡水平高。 货币政策在增加国民收入上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投资的利率弹性和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 凯恩斯学派非常重视利率指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现代货币数量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现

10、代货币数量论强调货币供应量变动将直接影响名义国民收入的变动,其货币政策的传递模式是 R M B A C I Y B表示商业银行的放款或投资;A表示各种金融资产;,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为什么要设置中介和操作目标呢? 从货币政策开始启动到最终目标发生变化(比如物价变动、经济增长率变动和失业率变动),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差,一般来说,西方国家货币政策的时间差都在9个月至1年左右。在作用过程中,需要及时了解政策工具是否得力,估计目标能不能实现,为此,需要设置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操作目标:指货币政策工具变动所直接影响的变量,操作目标会随工具变量的改变而迅速改变。 中介目标:指那些介

11、于操作目标和最终目标之间的金融变量,这些变量既随操作目标变量的改变而改变,又能影响最终目标的变化。,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选择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的标准 可控性。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能对该金融变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能够准确地控制金融变量的变动状况及其变动趋势。 可测性。是指中央银行选择的金融控制变量具有较明确的定义,中央银行能迅速而准确地获得有关变量指标的数据资料,且便于进行定量分析。 相关性。即指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中央银行选择的中介指标,必须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密切的相关性,中央银行通过对中介指标的控制和调节,就能够促进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西方

12、国家货币政策操作目标 基础货币 存款准备金,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常见的西方国家中介目标 利率 这是凯恩斯学派所推崇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各国中央银行大都将此作为中介目标。 可控性:通过再贴现率来调节市场利率的走势 可测性:市场利率可观察 相关性:当经济处于萧条阶段,利率呈下降趋势;当经济转向复苏以至高涨时,利率则趋向上升 劣势:内生的因素影响,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货币供应量 20世纪年代以后,货币主义的崛起,货币供应量成为中间指标 可控性:央行控制基础货币间接控制货币供应量 可测性:央行和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负债 相关性: 货币供应量代表了社会的有效需求量 劣势:内生的

13、因素影响,货币层次之间界限的模糊,货币乘数的不稳定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又重新重视利率指标。但在货币供应量为主的情况下,利率一般作为观察变量。,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汇率:开放的经济小国 实行钉住汇率制的国家需要具备一些条件: 第一,经济开放程度高,而且对一个较大的国家依存度高; 第二,金融对外开放程度高,资本可以自由流人与流出; 第三,经济规模小 荷兰从德国“输入”了货币稳定,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货币政策效应分析,货币政策效应是指货币政策的实施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的影响。 货币政策的数量效应 货币政策的时间效应 货币政策对个别部门的影响 其他制度因素的影响,货币政策效应分析,货币政策的

14、数量效应 数量效应:指货币政策的强度,即货币政策作用力的大小。 评价标准:实施货币政策所取得的效果与预期要达到的目标之间的差距。 治理通货紧缩的货币政策“数量”效应,货币政策效应分析,数量效应大小的三个决定因素 货币乘数 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 反向 真实资产需求的利率弹性 正向,货币政策效应分析,货币政策的时间效应 时间效应:指货币政策的时滞,即中央银行从制定货币政策到货币政策取得预期效果的时差。 内部时滞:从经济现象发生变化,需要制定政策以矫正,到央行实际采取行动的时间过程。 认识时滞与决策时滞 外部时滞:从央行采取行动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的过程。 反应时滞、行为时滞与市场时滞,货币政策效

15、应分析,影响货币政策的其他因素 合理预期 政治性周期 社会压力,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传统体制下的货币政策实践 关于货币政策目标 保证计划 货币政策工具 信贷计划、现金计划 货币政策的应用范围 现金投放与回笼,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改革开放以来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改革步骤: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现代意义上的货币政策开始形成。 1984-1997:限制贷款,治理通货膨胀 1998-2002:间接调控,治理通货紧缩 2003至今:,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货币政策的目标 最终目标: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确定了“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中介目标:1993年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是货币供应量、信用总量、同业拆借利率和银行备付金”。,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