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41650133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PT 页数:149 大小:4.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基础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9页
中医学基础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9页
中医学基础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9页
中医学基础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49页
中医学基础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学基础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基础PPT课件(1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二章 食物的性味、功效 第一节 鱼 肉 类 第二节 瓜菜类 第三节 粮 食 豆 类 第四节 果 品 类 第五节 副食品类 第六节 发散类食物,第三章 食物配伍禁忌,第一章 中医基础理论,第四章 常见病的食疗,.,2,第一节 绪论,是我们的民族医学,平时称祖国医学。 属于传统医学。,一、中医学的发展概况,中医学,第一章 中医基础理论,.,3,1.主要著作,(1)黄帝内经: 素问,灵枢,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成书年代战国时期。,作者无从考证。,内容阴阳五行、五运六气、藏象 经络、病机、诊法等基础理论。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 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对中医学的贡献: 确立了中医学的理

2、论体系。,.,4,(2)难经:,成书年代战国时期。,作者秦越人。,对中医学的贡献 补充了内经的不足。,.,5,(3)神农本草经:,成书年代两汉期间(东汉末年)。,作者无从考证。,内容载药365种。,对中医学的贡献 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6,(4)伤寒杂病论:,伤寒论、金匮要略。,成书年代东汉。,作者张仲景。,内容六经、脏腑辨证、诊治。,对中医学的贡献确立了中医辨证施治 的原则,为中医临床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医的四部经典。,.,7,(5)新修本草:,成书年代唐代。 政府颁行 我国最早颁布的药典。,.,8,(6)本草纲目: 东方巨典。 载药1892种。李时珍 是我国在世界上影响最大最早 的一

3、部药学专著。,.,9,2.著名医家:,(1)扁鹊战国。,擅长内、外、妇、儿、五官。 对脉学很有研究。,(2)张仲景东汉 创立了辨证施治的原则。,(3)孙思藐唐代 千金方 医德高尚,.,10,大医精诚: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三国时期 : 董奉,“杏林春暖”,.,11,(4)金元四大家,刘河间河间学派(寒凉派)的代表。,李东垣易水学派(补土派)的代表。,朱丹溪丹溪学派(滋阴派)。,张子和攻下派。,.,12,(5)清代四大温病学家 叶天士(桂)、 薛生白(雪)、 吴鞠

4、通(瑭)、 吴又可(有性)。,.,13,二、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 这是与西医的不同点。,1.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1)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把五脏 六腑、四肢百骸紧密地联系起 来。 (2)生理上相互联系。 (3)病理上相互影响。,.,14,2.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1)人与自然环境 随着自然界季节、气候的变化,地 理位置的不同,昼夜时辰的不同, 人体的生理功能也不同。所以,治 疗也不同。 (2)人与社会环境,.,15,(二)辨证施治,“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病的灵魂和根本。西医重在诊断,中医重在辨证。,1. 症、证、病的概念,症症状,疾病的外在表现。,证证侯,是疾病发展到某一

5、阶段 的病理概括。 如:风寒表证、气滞血瘀,病疾病的简称。疾病的病理过程。,.,16,2.辨证施治,辨证将四诊收集的内容,通过分析、综 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 质、病位, 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施治在辨证的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治疗原 则和方法。,如:腰痛。,.,17,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在某一阶段出 现了相同的病机而采用相同 的治法。,同病异治相同的病,因其病机的不同 而采用不同的治法。,.,18,1.阴阳学说是运用阴阳对立统一关系来研究、解释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及相互消长变化规律的学说。,2.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这种物质不是永恒不变的,它是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的推动下

6、滋生、发展和变化的。,第二节 阴阳学说,.,19,一、概念:,1.阴阳的字义 阳者,高,明也。阴者,暗也。 阴背阳。 阳向阳。,2.阴阳的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 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20,3.阴阳属性 阳活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 功能的、明亮的、兴奋的,功能亢进的。,阴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 物质的、晦暗的、抑制的,功能减退的。,如:上下 天地 火水 日月 昼夜 男女,.,21,阴阳并不是某一特定的事物和现象, 而是对宇宙间一切事物对立统一双方的 概括。 阴阳既可代表两个对立的事物,又可 代表同一事物内部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 方面。,4.阴阳的普遍性,

7、.,22,5.阴阳的相关性 阴阳属性的划分,一定要在相关事物或 现象范围内。,6.阴阳的相对性 阴阳属性具有明显的相对性。,.,23,7.阴阳之中可以再分阴阳:,昼(阳),夜(阴),上午(阳中之阳),下午(阳中之阴),前半夜(阴中之阴),后半夜(阴中之阳),火水(热水、冷水),.,24,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一)阴阳的对立制约: 阴阳中本来就代表着互相对立的两 个方面。 动静 水火。 寒热。 水可以灭火,火可以化水。,.,25,(二)阴阳的互根: 即相互依存,阴阳双方互为存在的前 提和条件。,上下。没有上就无所谓下。 快慢。没有快就无所谓慢。 先进落后。,.,26,(三)阴阳的消长:,消减

8、少。 长增加。 阴阳的盛衰变化。,阴阳之间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消长 变化的。 阳消阴长、阴消阳长。,如:昼夜的变化。 四季的变化。,.,27,(四)阴阳的转换:,阴阳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向各自相 反的方向转化。,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即“物极必反”,热极生寒,寒极生热,乐极生悲。,.,28,中暑发热等证体温骤降,面色苍 白, 形寒肢体冷。,外感风寒寒症日久入里化热热证,.,29,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人体有机的整体。 上(阳)下(阴) 背(阳)腹(阴) 五脏(阴)六腑(阳) 心心阴、心阳 肾肾阴、肾阳,.,30,(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健康阴阳平衡的结果。

9、气血,人体各脏腑阴阳平衡健康,(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阴阳失去平衡疾病的发生 寒盛实寒证。阳虚虚寒证。 阳亢实热证。阴虚虚热证。,.,31,阴损及阳,阳损及阴阴阳两虚,(四)用于疾病的诊断:,辨别阴阳中医辨证的总纲。,水肿阴水、阳水。 黄疸阳黄、阴黄。,.,32,(五)指导疾病的治疗和护理:,疾病阴阳失衡。 治疗调节阴阳的平衡。 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六)指导疾病的预防:,1.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2.根据不同的体质,采用不同的养生 方法。,.,33,3.适应四时气候:,春天阳气生发,,要晚睡早起。,夏天阳气旺盛,,要晚睡早起。,秋天阳气始敛,,要早睡早起。,冬天阳气闭藏,,要早睡晚起。

10、,冬至、夏至分别是人体阳气、阴 气最弱之时静养。,春分、秋分:人体气血最活跃运动。,.,34,春、秋: 气血最旺,疾病最易发作, 也是调理身体的最好时机。,.,35,冬季阴气亢盛食宜温补。,春天阳气生发食宜清润平淡。,夏季阳气亢盛食宜甘寒。,秋季阳收阴长,燥气伤人食宜滋润。,饮茶 春天:花茶; 夏天:绿茶; 秋天:乌龙茶; 冬天:红茶。,.,36,春季养生,春天“百草回芽,百病易发”的季节。 春季养生防病至关重要。,1.顺应“春阳萌发”的自然规律: 适当晚睡早起,经常到室外、树林中 散步,舒展肢体。晨起伸懒腰。,2.多旅游:踏青问柳,临溪戏水。,.,37,3.春天气候多变,时寒时暖,应保暖防

11、风寒。“春捂秋冻”。,4.冬去春来,春阳升发,天地俱生,万 物以荣。人必须宽身,“被发缓形” (宽松衣带,披散头发内经)。,5.多做户外活动。如钓鱼、赏花、放风 筝、荡秋千等郊游、练气功、打太 极拳等。,.,38,第三节 藏象学说,1.基本概念,(1)藏象 藏:藏于躯体内的脏腑组织器官, 象:表现于外部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即指藏于体内的脏腑的生理、 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征象。,(2)藏象学说 通过对人体外部征象的观察,来研究内在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39,2.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1)研究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病理 现象及相互关系。,(2)研究精、气、血、津液、神

12、的生理、 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与脏 腑的关系。,.,40,脏腑的分类:,脏腑,五脏,六腑,奇恒之腑,肝、心、脾、肺、肾,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脑、髓、骨、脉、 胆、女子胞,.,41,按阴阳属性脏属阴,腑属阳。,五脏的功能特点化生和贮藏精气。 多为实质性脏器,人体的各种精微物质, 均贮藏于五脏。贮藏于五脏的精气,越充 满越好,而不能过度耗散。,六腑的功能特点受盛和传化水谷。 多属空腔脏器。,.,42,奇恒之腑贮藏精气。 奇:异也。恒:常也。 形态上似腑,功能上似脏。,3.以五脏为中心的系统整体观。,(1)脏与腑相互表里 心小肠、肺大肠、脾胃、 肝胆、肾膀胱,心包三焦,经络的相互络

13、属 生理功能的紧密联系。 病理上的相互影响。,.,43,一、五脏,五脏即肝、心、脾、肺、肾。 功能特点化生和贮藏精气 。,(一)心:,心位于胸腔之内,横膈之上,外有心 包络裹护,内有孔窍相通。与小肠相 表里。,.,44,1.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1) 心主血脉 主:主持、管理。血脉:气 血运行的通路,又称“血府”。,心主血脉心具有推动血液在血脉 内运行的生理功能。,血脉的正常运行 心气的推动。 血液的充盈。脉道的通利。 但主要靠心气的推动。,.,45,(2)心藏神 “心主神”,”心主神明”。,中医学中,神的含义: 广义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狭义人的思维、意识。,中医学认为,一切神志变化与

14、心的功 能密切相关。,.,46,2.心的生理络属,(1)心开窍于舌 心开窍于舌,是指舌为心之外候, 又称“舌为心之苗” 。,(2)心在志为喜 ,(3)心在液为汗,(4)在体和脉,其华在面,.,47,1. 肺的生理功能:,(1)肺主气、司呼吸,肺主气主,即主持,管理之意 。 气:a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 b 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肺主气全身的气均由肺来主持 管理。,(二)肺:,.,48,A.肺主呼吸之气肺有呼吸的功能。 B.肺之一身之气参与宗气的形成。 调节全身的气机。,(2)肺主宣发肃降,宣发:宣布、发散。,宣发卫气,调节腠理的开合。 宣发津液及水谷精气布散到全身。 排出体内的浊气。,.,4

15、9,肃降:清肃、下降。 肺主肃降肺气具有向下通降和使呼吸 道保持洁净的生理功能。,吸入自然界的清气。 向下布散水谷精微和津液。 肃清呼吸道的异物 。,.,50,(3)通调水道 通:即疏通;调:即调节。 水道,是水液运行和排泄的道路。,通调水道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人体水液代谢具有疏通和调节作用。, 肺气宣发,调节汗液的排泄 肺气肃降,促进水液的下行,.,51,(4)朝百脉、主治节 朝:朝向、回合之意。 百脉:全身的经脉。,肺朝百脉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聚会于肺,然后再通过肺的宣降功能输送到全身。,治节治理、调节。,.,52,肺主治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调节呼吸。 治理和调理全身的气机。 助心行血。 治

16、理和调节津液的代谢。,2.肺的生理络属 (1)肺开窍于鼻 (2)肺在志为忧(悲) (3)肺在液为涕 (4)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又称“肺主皮毛”,.,53,肺气不宣嗅觉不灵、鼻塞流涕、失音。,肺气调和嗅觉灵敏,声音能彰。,肺气调和鼻窍润泽,涕不外流。,肺寒,流清涕,肺热,流黄稠涕,肺燥,鼻腔干,异常,(1)肺在窍为鼻:,(2)肺在液为涕:,.,54,肺气不足,悲、忧,伤肺(耗伤肺气),胸闷 气短,肺失宣降 肺气虚,易产生悲忧情绪变化 (对外来情绪刺激耐受下降),(3)肺在志为悲忧:,.,55,正常:肌肤皮毛润泽,抗病力强。,皮毛憔悴、枯槁。,肺气虚弱,多汗、易感冒。,卫气不固,(4)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