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关键技术及其管理教学材料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1631459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4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肺结核关键技术及其管理教学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肺结核关键技术及其管理教学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肺结核关键技术及其管理教学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肺结核关键技术及其管理教学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肺结核关键技术及其管理教学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肺结核关键技术及其管理教学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肺结核关键技术及其管理教学材料(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肺结核关键技术及其管理,肺结核病人发现,一、肺结核病人发现的意义 及时发现新的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并给予彻底、规范的治疗是当今结核病控制措施中最重要的策略,在这一策略中,及时发现病人无疑是基础。 涂片阳性的肺结核由于痰中含有大量结核杆菌,因此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未经治疗的痰涂片阳性病人每年可能传染1020人;而痰涂片阴性、痰培养阳性的患者痰中仅含少量结核杆菌,传染性较小,每年仅传染24人。,肺结核病人发现,三、肺结核病人的发现方式 1、因症就诊:是指有可疑肺结核症状者,主动到疾控中心结防科就诊而检查发现的肺结核病人。 2、因症推荐:各类医疗保健单位医生或乡镇医生、村医生、村干部介绍或组织,肺结核病人

2、和可疑肺结核病症状者到结防机构进行检查。 1)集中推荐:有计划地组织或在交通不便的地方开展如现阶段正在进行的线索病人调查(即由疾控中心结防科的医生到现场对疑似病人进行胸透或拍片发现病人)。在疫情高涂阳病人发现率地的地方,可做为经常性的病人发现方式。 2)日常推荐:发现一例推荐(转诊) 3、接触者检查:对密切接触肺结核病人的家庭成员、同学、同事、邻居等接触者进行结核病检查。,肺结核病人发现 4、健康检查: 1)高发人群(移民、儿童青少年PPD强阳性者、结核病暴发流行的集体或人群、高危人群:糖尿病、矽肺、HIV/AIDS患者等) 2)重点行业健检对象(教职工、新兵、新生、服务行业职工、粉尘、有害气

3、体接触者、医疗机构员工) 5、其它 如流行病学调查等,肺结核病人发现,四、疾控中心就诊程序 (一)问诊 详细询问病史,询问咳嗽、咳痰情况,重点询问咳痰情况。 (二)填写初诊登记本 凡就诊病人都要在“初诊病人登记本”上登记。 (三)拍摄胸片 所有可疑肺结核症状者都要拍摄胸片(转诊病人如有近期胸片者将胸片带到结防科,可借阅)。 (四)、查痰,肺结核病人发现 1)查痰对象:胸片检查有异常阴影(可疑活动性结核)者都要做痰涂片检查。 2)送痰要求:即时痰(就诊时)、夜间痰(睡前痰)、清晨痰(清晨第2-3口痰)。痰涂片检查是提高病人发现和判定病人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要求病人保证送痰质量。,肺结核病人发现,

4、五、确诊程序 1.市疾控中心结防科是肺结核病确诊的主要专业机构 2.活动性病人在确诊前应由放射科医生和门诊医生联合病案讨论会确认,必要时请上级结防机构会诊后确诊。 3.对一时不能确诊而疑似炎症的病人可进行抗炎治疗,或其他方法进一步检查后确诊,可暂不登记结核病人登记本中。 (一般观察2周,再次复查,如病变无明显吸收和改变,可考虑抗结核治疗) 4.各级各类综合医疗单位转诊来的“肺结核病人或疑似肺结核病人”,必须经过市疾控中心结防科确认、定诊。,结核病分类,2001年国家标准结核病分类 原发性肺结核 血型播散性肺结核 继发性肺结核 结核性胸膜炎 其他肺外结核 记录格式 :按病变分类、病变部位、范围、

5、痰菌情况、化疗史程序书写。如: 继发性肺结核 右中0 涂(+) 初治 (继发性肺结核可注明(侵润性)(纤维空洞性),提高病人发现率的措施,1.实施IEC(信息、教育、交流)策略,提高病人发现; 2.加强归口管理工作,提高病人转诊率、转诊到位率; 3.有条件者可采取主动发现病人(线索病人普查)方式; 4.对交通不便的山区可采取用痰涂片方法(拟在部分镇卫生院设置痰涂片检查点)发现病人; 5、做好流动人口病人的登记工作; 6、严格实行免费检查和治疗的政策; 7、提高痰涂片检查的数量和质量。,A、报告系统 全国传染病报告系统,是法定传染病(包括肺结核)的常规报告系统。 B、报告依据和责任人 依据中华人

6、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作为乙类传染病之一,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发现的肺结核病人均应按照规定进行报告,特别注重疫情报告质量。 C 、 报告对象 凡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诊断的肺结核病人或疑似肺结核病人为病例报告对象。 D 、 报告时限 城镇应于12小时内,农村于24小时内寄出传染病报告卡。,肺结核病人的报告,E、报告目的和意义 结核病报告是结核病监测的手段之一,也是控制结核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登记报告制度非常健全的国家或地区,传染病报告率接近发病率。目前由于我国报告系统仍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从传染病报告系统获得的数据尚不能完全反映发病情况,只能作为参考数据。,肺结核病人的报告,自2004年1月起

7、,全国范围内实行了传染病网络直报,做到了传染病报告的即时性。网络直报系统启动后,肺结核病人报告数明显增加。,网络直报系统为开展肺结核病人追踪,提高病人发现提供了平台。例如1-6月份全国结防机构登记的涂阳肺结核病人中,15.6是通过结防机构的追踪而发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 卡片编号: 报卡类别: 1、 初次报告2、订正报告,F、报告内容,G、肺结核报告分型: 涂阳、仅培阳、菌阴、未痰检 分型标准: 涂阳:符合以下三项之一者: (1)2份痰标本涂片镜检抗酸杆菌阳性; (2)1份痰标本涂片镜检抗酸杆菌阳性,且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有活动性肺结核病变; (3)1份痰标本涂片镜检抗酸杆菌阳性加结

8、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 仅培阳:3份痰标本涂片镜检抗酸杆菌阴性或未进行痰涂片检查,但至少1份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的肺结核病人。 菌阴:3份痰标本涂片镜检抗酸杆菌均阴性,和/或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阴性,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有活动性肺结核病变阴影的肺结核病人。 未痰检:依据病史、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和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有活动性肺结核病变,但无痰或未进行实验室痰菌检查(包括痰涂片和痰结 核分枝杆菌培养检查)而诊断为肺结核的病人。,H、肺结核报告分类: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疑似病例 分类标准: 临床诊断病例:仅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和X线检查进行诊断,未开展痰结核菌的实验室检查(涂片和或培养)

9、;肺结核分型中的菌()、未痰检病人的病例分类报告为临床诊断病例。 实验室确诊病例:除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和X线检查进行诊断外,还开展了痰结核菌的实验室检查(涂片和或培养),且有实验室检查结果;肺结核分型中的涂(+)病人和仅培阳病人的病例分类报告为实验室诊断病例。 疑似病例:具有咳嗽、咳痰3周或有咯血等肺结核的可疑症状,X 线胸片检查显示肺部有可疑活动性肺结核病变,但病变是结核性或其它性质,一时还难以确定。,肺结核病人的转诊,(一)归口管理内容 归口管理的定义 肺结核病归口管理是指各级各类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把可疑肺结核症状者及诊断的肺结核病人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转诊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县以上卫

10、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统一的诊断、登记、治疗和管理。并按乙类传染病 疫情管理的有关规定填报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卡。 1、管理单位:卫生局 2、归口单位:市疾控中心结防科 3、转诊单位:各级各类医疗卫生保健单 位和个体诊所。 4、 转诊对象:疑似或确诊的肺结核病人,以及肺结核可疑症状者 5、转诊方法:转诊病人由医院有关科室的负责人或医生负责登记、开具转诊单:转诊单一式三份,一份交病人、一份送结防科作病人追踪,一份留作备查。 6、推荐和转诊病人激励政策 对推荐或转诊涂阳病人的单位或个人,由结防机构发给劳务费(20元/例),涂阴病人(10元/例),以激励转诊工作的积极性。,肺结核病人的转诊,(

11、二)转诊程序 A、建立门诊登记本、放射科登记本、实验室登记本及药房抗痨药品发放登记本并认真做好相应记录以备核查。 B、发现的肺结核病例或疑似病例,在报告的同时,填写肺结核病人转诊单一式三份,一份由病人携带,一份由感染性疾病科(或预防保健科)备案,一份由感染性疾病科(或预防保健科)送达疾病预防控制(结核病防治)机构(转诊单要及时送出),感染性疾病科(或预防保健科)每天核查报告和转诊情况。 C、门诊接诊医生、病房医生同时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D、对住院病人应及时报告,出院后立即转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机构) 继续治疗和管理。,疑似肺结核症状者,填写X光检查,单及痰检单,X光片和/或痰相结果

12、显示活动性或疑似活动性肺结核,在门诊日志的记录上用红笔标注,是否需要住院,否,是,填报传染病报告卡,建议留2个电话,1. 填写三联肺结核病人转诊单 2. 第一联交病人 3. 第二、三联交预防保健科或其他指定科室,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病人住院(在传染病报告卡备注栏里应注明病人住院),报预防保健科或其他指定科室,各医疗机构接诊后诊断、转诊及报告程序:,医院肺结核病人及疑似者转诊登记表(医院预防保健科),肺结核可疑者、肺结核病人转诊单 (一联 交病人) 病人姓名 _ 门诊或住院号:_ 性别 _ 年龄 _(周岁) 住址:_县(区)_乡(路)_村(居委会) 病人户主姓名_ 联系电话: _ 病人工作单位_

13、(农户则无须填写) 转诊原因: 1、有可疑肺结核症状 2、肺结核病或可疑肺结核 3、出院治疗(出院病人应附上住院期间的治疗记录摘要) 请病人到:_(县结防机构)进行专业诊断和治疗 地址: _ 联系电话: _ 转诊日期: 年 月 日 转诊医生:,肺结核可疑者、肺结核病人转诊单 (二联 交当地结防机构) 病人姓名 _ 门诊或住院号:_ 性别 _ 年龄 _(周岁) 住址:_县(区)_乡(路)_村(居委会) 病人户主姓名_ 联系电话: _47575030_ 病人工作单位_(农户则无须填写) 转诊原因: 1、有可疑肺结核症状 2、肺结核病或可疑肺结核 3、出院治疗(出院病人应附上住院期间的治疗记录摘要)

14、 转诊日期: 年 月 日 转诊医生: 肺结核可疑者、肺结核病人转诊单 (三联 交本院保健科) 病人姓名 _ 门诊或住院号:_ 性别 _ 年龄 _(周岁) 住址:_县(区)_乡(路)_村(居委会) 病人户主姓名_ 联系电话: _ 病人工作单位_(农户则无须填写) 转诊原因: 1、有可疑肺结核症状 2、肺结核病或可疑肺结核 3、出院治疗(出院病人应附上住院期间的治疗记录摘要) 转诊日期: 年 月 日 转诊医生:,(三)各医疗机构参与人员在转诊工作中的职责 门诊医生 A、发现肺结核病(TB)可疑症状者,立即开出痰检单和胸部X光检查单 B、检查结果显示活动性或疑似TB,应在门诊日志的记录上用红笔标注,

15、同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和三联肺结核病人转诊单,注意填写质量(姓名、性别、年龄、详细地址、电话号码)。 C、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充分利用发放的宣传资料) D、如病人需要住院,在传染病报告卡中注明。,放射科/检验科医生 A、健全放射科登记,项目完整。在工作日志上用红笔标注X光片显示肺结核病及可疑肺结核病人的记录;或建立肺结核病及可疑肺结核病人登记本。 B、将检查结果为活动性或疑似活动性肺结核的病人通知首诊医生。,病房医生 A 、对入院后诊断为TB及可疑TB做好登记、报告 B、将未完成疗程出院的病人转诊到结防机构继续治疗和管理,填写三联肺结核病人转诊单,注意填写质量(姓名、性别、年龄、详细地址)。并将出院病人的信息通知防保科,防保科对原卡的备注栏进行订正。 C、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宣传。,预防保健科或其他指定科室 A、制定报告制度、转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