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课件5解表剂演示教学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1630367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6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剂学课件5解表剂演示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方剂学课件5解表剂演示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方剂学课件5解表剂演示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方剂学课件5解表剂演示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方剂学课件5解表剂演示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方剂学课件5解表剂演示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剂学课件5解表剂演示教学(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8/10,课件,1,第一章 解表剂 解表剂概述 一、定义(药物共性、功用共性、主治共性) 1、药物 2、作用 (发汗 解肌 透疹) 3、适应证:表证 4、立法依据,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曰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 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2020/8/10,课件,2,二、分类: 1、辛温解表剂: 特点:辛散温通,味辛能散,性温祛寒 2、辛凉解表剂: 特点:辛凉轻清,轻宣透散 3、扶正解表剂: 特点: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2020/8/10,课件,3,三、注意事项: 1、不宜久煎: 2、服法及护理方法

2、: 3、因时因地而用方: 4、治疗原则: 5、禁忌:,2020/8/10,课件,5,一、组成:主要配伍 药量 二、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三、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病因: 病位: 病机: 主症:(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四、治法: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因其轻而扬之”,2020/8/10,课件,6,五、方解: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君 药 桂枝:解肌发表,温经散寒 臣药 杏仁 :下气平喘,与麻黄配伍,复肺气之宣降 佐药 炙甘草:兼佐药使之用。 为什么说麻黄汤是发汗的峻剂,2020/8/10,课件,7,六、临床应用 1、适应证: A

3、、 辨证要点: B、本方为峻汗之剂,在南方相对应用较少。 C、本方既是风寒表实的要方,又是治喘的基础方。 2、使用注意: A、 脉证合参,尺脉微、迟禁用。 B、注意病史:“疮家”“淋家”“衄家”“亡血家”禁用 C、体质:表虚自汗者禁用。 D、病机:津亏血少者禁用。,2020/8/10,课件,8,3、加减:,风寒表实的要方邪实体壮。,治咳平喘的基础方(肺、实),风寒表实之喘原方。,风寒闭肺之喘去桂,如三拗汤。,风寒痰气咳喘去桂加苏子、陈皮, 如华盖散。,风热犯肺咳喘去桂加石膏,如麻杏石甘汤。,2020/8/10,课件,9,桂枝汤 伤寒论 一、重要性: 二、用法: 1、药后啜粥法 2、温覆微汗法

4、3、中病即止法 4、守方继服法 5、药后忌口法,2020/8/10,课件,10,三、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病因: 病位: 病机: 主症: 与麻黄汤证的区别是什么? 四、治法: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五、组成: 主要配伍 用量,2020/8/10,课件,11,六、方解: 桂枝:解肌发表,治卫强。 芍药:益阴敛营,治营弱。 生姜:助桂枝以解表,和胃止呕。 大枣:助白芍以和营,补脾生津。 炙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诸药(益阴助阳),卫强营弱 寓意二药配伍 相制相成,补脾和胃 调和营卫,202

5、0/8/10,课件,12,配伍特点:散中有收,邪正兼顾,汗和共施,阴阳并调。 配伍药对:桂枝配白芍: 白芍配桂枝 : 生姜配桂枝: 大枣配白芍: 生姜配大枣: 桂枝配甘草: 白芍配甘草 : 问题:有汗为何还要发汗?,2020/8/10,课件,13,七、临床应用: 1、外感风寒表虚证: A、辨证要点: B、加减 2、 用于内伤杂病(以营卫、阴阳、气血失调的病理状态为主) A、妇女产后发热。 B、多汗证:加五味子,浮小麦,黄芪 C、妊娠恶阻:加砂仁,姜夏,2020/8/10,课件,14,D风湿痹证:加威灵仙,桑枝 E手足麻木:加黄芪,当归 F不孕证:紫石英 G夜游证,本方加龙骨、牡蛎。 卫气昼行于

6、阳则寤,夜行于阴则寐,行阴行阳,营卫谐和,则昼精而夜瞑.,2020/8/10,课件,15,小青龙汤 伤寒论 一、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二、方名: 三、主治:外寒内饮证 外感风寒水饮内停 病机:风寒袭表、引动内饮、肺失宣降 症状:(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辨证要点:,2020/8/10,课件,16,四、方解: 麻黄、桂枝 (细辛) 风寒表实(外散) 干姜 温肺化饮 细辛 里饮(内温) 半夏 寒饮停肺 五味子 酸收敛气 ,收敛肺气 白芍 养血和营 以防伤阴。 甘草 益气和中,调和诸药。,2020/8/10,课件,17

7、,1 、小青龙汤为什么用五味子收敛肺气?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2 、白芍和甘草的配伍意义? 五、应用: 1、掌握原方主治标准:表寒,肺饮。 2、灵活变通,知常达变,扩大治疗范围。 3、现代医学: 4、注意事项:,2020/8/10,课件,18,一、组成 原方无用量,现代用量酌情使用。,二、作用,外散散风寒湿,内清清解里热,重表兼里 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九味羌活汤,2020/8/10,课件,19,三、配伍,羌活:辛温解表,散风寒湿邪君,苍术,防风,祛风除湿,助羌活之功臣,白芷,细辛,川芎,行气血止疼痛、兼祛邪佐,黄芩,生地,清里, 防辛燥伤津(佐制),甘草:调和药性 - 使,2020/8/1

8、0,课件,20,四、主治外感风寒湿兼里热之证,1、病机:风寒湿邪郁表,经络气血不利、 蕴热传里,2、主症: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肢体 酸楚重痛,口苦而渴,脉浮紧。 如何体现分经论治?,2020/8/10,课件,21,桑菊饮 银翘散,一、共性,1、来源:温病条辨上焦篇 2、组方:薄荷、连翘、芦根、桔梗、甘 3、作用:辛凉解表,疏散风热 4、主治:风热表证:发热恶寒、口渴、 苔薄黄、脉浮数,2020/8/10,课件,22,二、区别(作用、主治),桑,1、解表力小桑、菊、翘、薄用药质轻 量轻辛凉轻剂,2、宣肺效好杏、桔、桑、菊。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银,1、解表力强银、翘、薄、蒡、豉、荆药多量重,2、长

9、于清热解毒(银、翘、薄、蒡)、 竹、芦、桔、草辛凉平剂。,2020/8/10,课件,23,桑外感风热表证之轻证(风温初起),1、病机:邪在肺卫,清肃无权。,2、主症:发热恶寒轻微短暂,口微渴,咳 嗽、苔薄黄,脉浮数。,银外感风热表证之重证(温病初起),1、病机:温热袭表、热毒内传,2、主症:发热重、恶寒轻、咽痛、口渴.舌 尖红、脉浮数。,2020/8/10,课件,24,三、说明,1、桑菊饮,主要配伍,何谓风温?,为何称之辛凉轻剂?,剂型,外感目疾初起之要方(急性结膜炎、急性角膜炎),2020/8/10,课件,25,2、银翘散,主要配伍,用法,何谓温病?,为何称之辛凉平剂?,剂型,临床应用三个要

10、点,A 、阳证外感咽痛的基础方 B、阳证疮痈初起之要方 C、肺痈初起之主方,2020/8/10,课件,26,银翘散 薄荷 桔梗 豆豉 荆芥 牛蒡子 连翘 芦根 竹叶银花 辛凉解表 桑菊饮 甘草 桑叶 菊花 杏仁 清热解毒 辛凉平剂 重证:发热, 表热证 口渴,咽痛。 宣肺止咳 辛凉轻剂 轻证:身微热, 口微渴,但咳。,2020/8/10,课件,27,麻杏石甘汤伤寒论,一、组成,1、主要配伍,2、麻石用量,二、主治表邪未解,肺热喘咳证,1、病机:表邪入里化热,壅遏于肺,宣降失司,2、主症:喘咳、气急甚鼻煽、身热口渴、苔黄、脉浮数。,2020/8/10,课件,28,3、关于有汗无汗,有汗而喘:肌表

11、无邪,已全入里肺热较重热壅于肺 无汗而喘:肌表有邪,未全入里肺热较轻热闭于肺,三、方解,1、治法:辛凉宣泄、清肺平喘,2、配伍:,石膏辛甘大寒、清肺泄热,相制为用君,杏仁 苦微温、调肺平喘 -臣,炙草 甘温、调和药性 -佐使,麻黄辛苦温、宣肺散风,2020/8/10,课件,29,3、说明 为何麻石二药为君? 如何由辛温峻剂麻黄汤变为辛凉剂?,四、应用: 1、原则范围:治喘要方,喘为必备,不论有无表证皆可 2、正确掌握麻与膏用量比例关系。 热闭于肺,无汗而喘: 热壅于肺,有汗而喘: 3、用于小儿麻疹合并肺炎。 4、还可用于大叶性肺炎 五、附方:越婢汤,2020/8/10,课件,30,败毒散和剂局

12、方,一、异名:人参败毒散、活人败毒散,二、方名:医方考:“培其正气,败 其邪毒,故曰败毒散”,三、组成:1、包括用法中的薄荷、生姜。 2、人参现代多开党参、量宜轻。,2020/8/10,课件,31,四、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1、病机:素体气亏,邪郁肌腠,2、主症:憎寒壮热,头项强痛,甚肢 体痠楚重痛,无汗胸痞,或 咳嗽,鼻塞声重,脉浮重按 无力。,(宋代发展为小儿无虚外感的主 方 包括伤风;风寒;风湿表证),2020/8/10,课件,32,五、方解,1、治法扶正祛邪(益气、散风寒湿邪),羌、独、芎辛温,柴、薄、前辛凉,散表,祛风寒湿,疏风清热,桔梗、枳壳宣肺化痰宽胸理气,祛邪,人参、茯苓 益气健脾和中 - 扶正 炙草、生姜,益气解表,2020/8/10,课件,33,2、说明,解表散什么邪?,能治什么外感表证?,人参的意义治无虚外感为何用人参?,2020/8/10,课件,34,六、临床应用,1、范围原则:,2、常用加减,伤风咳嗽,风湿明显,瘟疫初起,成人无虚外感,3、也是寒湿痢疾初起之主方体现了“逆流挽舟法”。,2020/8/10,课件,35,复习思考题:,麻黄汤、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 三方均治喘,比较功用主治之异同?,2020/8/10,课件,36,2020/8/10,课件,37,2020/8/10,课件,38,2020/8/10,课件,3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