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公开课修改后)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622478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寡人之于国也(公开课修改后)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寡人之于国也(公开课修改后)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寡人之于国也(公开课修改后)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寡人之于国也(公开课修改后)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寡人之于国也(公开课修改后)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寡人之于国也(公开课修改后)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寡人之于国也(公开课修改后)课件(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于忧患,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以及 。 天时不如地利, 。 得道多助, 。,幼吾幼,人之幼,死于安乐,地利不如人和,失道寡助,孟子,名 ,字 , 时邹人,是 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 重 要的代表人物, 后称为“ ”。其政治主张与社会理想的根本核心是:“ ”、“ ”。,孟子简介,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扬性善,反对功利,反对战争,这些在当时列国纷争的形势下,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空论。但他思想中的民主意识、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仁政,亚圣,儒,战国,子舆,轲,民本,孟子,澄海东里中学 陈亿聪,好战,弃甲曳兵,胜食,数罟,洿池,衣帛,鸡豚狗彘,畜,庠

2、序,孝悌,饿殍,然而不王,ho,shng,w,y,cg,y,tn zh,xing,x,t,wng,pio,字 音 字 形,这次对话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第1段)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第4段) 斯天下之民至焉。(第7段),整体感知,梁惠王曰:“寡人 之 于 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 移 其 民 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荒年,对于,主谓取独,语气词连用,翻译: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这样。,我,就,到,指粮食,这样,结合注释, 疏通语句,那里,迁移,百姓,国

3、家,察邻国 之 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像,政治,的,更加,考察,翻译:考察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用心的。邻国的百姓没有更加少,我的百姓没有更加多,这是为什么呢?,结合注释, 疏通语句,主谓取读,的,问题探究,梁惠王为什么对本国“民不加多”感到不解? 梁惠王为什么希望百姓加多?,“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 鼓 之,兵刃既接,弃 甲 曳 兵 而 走。 或百步而后 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已经,抛弃,咚咚地,用,击鼓,翻译:“大王喜欢战争,请(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咚咚地击鼓,(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抛弃铠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

4、后停止,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止。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嘲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么怎么样呢?,喜欢,铠甲,拖,兵器,凭,结合注释,疏通语句,音节助词,表修饰,有的人,然后,逃跑,那么,停止,比喻,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指代:那,翻译:(梁惠王)说:“不可以。只是没有(跑)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知道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只是,就,助词,结合注释, 疏通语句,罢了,比,通“毋”,如果,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判断句,表判断,介宾短语后置,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问题探究

5、,对“五十步笑百步”喻义如何理解?,某次考试,甲生得五十分,乙生得三十分,以五十分笑三十分,则何如? 请用文言作答。 不可,直不三十分耳,是亦不及格也。 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家(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 舍(卑幼亲属),知识拓展:古代表示谦虚的自称,帝 王: 一般人: 官 吏: 读书人: 老 人: 称妻子: 称亲属:,寡(寡德之人) 、,愚、鄙、敝、仆,下官、末官、卑职,小生、晚生、不才,老朽、老夫、老汉、老身、老衲,拙荆、贱内,孤(小国之君)、朕,翻译第五段,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

6、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违:违背,耽误。 胜:尽,完。 数(c) :密。 罟(g) :网。 洿(w)池:池塘。 生:活着的人。 丧(sng) :埋葬,办丧事。 养生:供养活着的人 丧死:为死了的人办丧事 王道:为王之道,即以仁义治天下(施行仁政),这是儒家的政治主张。,翻译第六段,“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树:名动,栽种; 之:音节助词 树之以桑:状语后置句 以:介词,凭借 衣:y,穿,名动 帛:丝织品; 豚:小猪; 彘:大猪; 之:代词,复指; 畜:动词,喂养 无:通

7、“毋”,不要 失:错过; 食:吃,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夺:耽误 谨:形动,谨慎认真从事 庠、序:古代的学校 申:反复陈述; 孝:尊敬父母 悌:敬爱兄长; 义:道理 申之以孝悌之义:状语后置 颁:通“斑” 负:背着东西; 戴:顶着东西,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黎民:老百姓 然:这样 而:表转折,却 王:wng,名动,为王,统一天下 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翻译第七段,“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食:第一个为动词,吃;第二个名词,食物 检:约束; 涂:通“途”

8、,道路; 殍:饿死的人 发:开仓赈济 岁:年成,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是:这 异:区别 兵:武器 罪:名动,归罪 斯:那么,就 至:到,归顺 焉:语气词,了,语言现象总结:,1、通假字 2、词类活用 3、特殊句式 4、古今异义 5、一词多义,(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 (2)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3)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1、通假字,颁通“斑”,涂通“途”,无通“毋”,2、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作动词 (2)动词活用作名词 (3)形容词作动词 (4)使动用法 (5)意动用法,填然鼓之 七十者衣帛食肉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名词

9、活用作动词,打鼓,穿,称王,(2)动词活用作名词,请以战喻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战争,活着的人,死去的人,(3)形容词作动词,谨庠序之教,认真从事,(4)使动用法,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王无罪岁,(5)意动用法,使迁移,以为罪,3、特殊句式,是亦走也 非我也,兵也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1)判断句,(2)介词结构后置,申之以孝悌之义 树之以桑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3)宾语前置,未之有也,或或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直耳 直不百步耳。译为“只是罢了。” 是也 是亦走也。译为“这是呀。” 是何异于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译为“这同有什么区别呢?”,(4

10、)固定句式,同位交流,翻译下列语句,注意解释红字部分。,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仁政七条,王道之始,不违农时(农),不入洿池(渔),以时入山林(林),王道之成,树之以桑(纺),畜鸡豚狗彘(牧),勿夺亩时(农),谨庠序,申孝悌(德才),孟子针对梁惠王的疑惑提出了怎样的使民加多的措施?,课堂知识点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写出本字 (1)弃甲曳( )兵 (2)涂( )有饿莩 ( ) (3) 鸡豚

11、( )狗彘( )之畜( ) (4) 数( )罟( )不入洿( )池 (5) 无( )失其时 (6) 谨庠( )序之教 (7) 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 申之以孝悌( )之义 (9)移其粟:,y,t,同“途”,tn,zh,c,g,w,通“毋”,xing,bn,同“斑”,pio,x,w,t,S,1、找出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无失其时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通“毋”,不要。,通“毋”,不要。,通“斑”,花白,通“途”,道路,来、安:使动 使 来 鼓:名动 敲鼓 衣:名动 穿 王:名动 为王 树:名动 种植 罪:意动 认为有罪 归咎,归罪 谨:形动 认真从事

12、,2、词类活用 (1)既来之,则安之 (2)填然鼓之 (3)七十者衣帛食肉 (4)然而不王者,未之 有也 5)树之以桑 (6)王无罪岁 (7)谨庠序之教,3 倒装句,未之有也 树之以桑 申之以孝悌之义 则何如,宾语前置,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状语后置,4、重点习惯句式 1、或或 译为“有的有的” 例“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2、直耳 译为“只罢了。” 例“直不百步耳” 3、是也 译为“这是呀。” 例“是亦走也” 4、是何异于 译为“这同有什么区别呢?” 例“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5、宾语前置句 例“未之有也 。”,或 A或百步而后止 B天之行,或日或雨 C云霞明灭或可睹

13、,有人 有时 或许,5、解释重点虚词 寡人之于国 移其民于河东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对于 到 比 在 跟、与,之,国人之于国也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 寡人之民不加多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助词,主谓之间,不译,助词,主谓之间,不译,音节助词,助词,“的”,助词,主谓之间,不译,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宾语前置的的标志

14、,代词,他们,代词,这样的情况,例题1,1、下列有关“以”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树之以桑 B以五十步笑百步 C请以战喻 D愿得补黑衣之数,以为王宫,答案:D,课堂小练习,例题2,下列画线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河内凶(有战乱) B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 C填然鼓之(代词,代“鼓”) D弃甲曳 (拖着)兵而走,答案 D,例题3,下面画线字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A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春心莫共花争发 B弃甲曳兵而走 斩木为兵 C或五十步而后止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D是亦走也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答案 A,例题4,对下列各句中“之”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斯天下之民至焉 鸡豚狗彘之畜

15、 树之以桑 未之有也 邻国之民不加少,A/ / B/ / C/ D / ,答案 D,例题5,下列各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 A请以战喻 B寡人之于国也 C王无罪岁 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答案 C,例题6,完成下列一词多义(补充),一、王:1、然而不王者 2、梁惠王曰,为王、称王、统一天下wng 名作动 君王wng2 名词,二、食:1、谷不可胜食也 2、狗彘食人食,吃 动词 食物 名词,三、时:1、不违农时 2、无失其时,季节 名词 机会、时机 名词,四、以:1、请以战喻 2、可以无饥矣 3、以时入山林 4、申之以孝悌之义 5、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用 介词 凭借 介词 按照 介词 把 介词

16、认为 动词,五、于: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寡人之于国也 3、颁白者不复戴于道路矣,比 介词 对 介词 在 介词,六、之:1、填然鼓之 2、王道之始也 3、五亩之宅 4、申之以孝悌之义,音节助词 无义 结构助词 的 结构助词 的 代词 百姓,七、然:1、河内凶亦然 2、填然鼓之 3、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4、太后曰:“然”,代词 这样 助词 地、的样子 连词 然而、但是 形容词 对的、认为对的,八、则:1、则移其民于河东 2、人死,则曰:“非我也,兵也”,顺接连词 就、那么 转接连词 却,翻译下列句子,1、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2、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3、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4、五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