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省各地市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41621443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DOC 页数:98 大小:2.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浙江省各地市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2020年浙江省各地市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2020年浙江省各地市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2020年浙江省各地市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2020年浙江省各地市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浙江省各地市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浙江省各地市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20 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题号得分一二三四五总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18.0 分)1. 2019 年 8 月Science杂志报道,科学家合成了一种环状碳分子 C18,这种分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 个环状碳分子 C18 中共含有 18 个()A. 原子B. 质子C. 中子D. 电子2. 工业上可通过如下反应制取氧化钠:2NaNO +10Na 6Na O+N ,下列相关说法正322确的是()A. 反应物 NaNO3 属于氧化物B. 生成物 N 的化学性质由氮气分子(N )保持22C.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 反应前后只有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3. 小金通过实验室制取

2、和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获得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接着利用这瓶二氧化碳气体完成了图示实验,观察到蜡烛火焰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B. 实验室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C. 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D. 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蜡烛的燃烧4. 小金在配制硝酸钾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据此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所得溶液的质量/序号温度/水的质量/克加入硝酸钾的质量/克克10601001004040120.9140A. 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40 克B. 所得溶液一定是 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C. 若通过加热将中剩余硝酸钾全

3、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加热前保持一致D. 若将所得溶液降温至 10,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5.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进行的操作,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后, 将反应得到的混合物溶解后直接加热回收其中的二氧化锰 蒸发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检验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中,观察操作ABC氧气是否收集满木条是否复燃取样后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变浑浊鉴别盐酸和硫酸将两种金属与等质量且同浓度的盐酸反应,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D比较铜和银的化学活动性顺序A. AB. BC. CD. D第 1 页,共 9 页 6. 小金完成了图示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实验

4、中石灰水有剩余B. 实验中有气泡产生C. 实验中没有明显现象D. 实验所得溶液中一定含 CaCl2 和 NaCl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8.0 分)7. 医用消毒酒精为 75%的乙醇溶液,化工生产中可用 A(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C8H18)作原料,经以下流程制取乙醇:(1)步骤的转化属于_(选填“化学”或“物理”)变化。(2)步骤是乙烯和含两种元素的化合物 B 发生化合反应,则 B 中所含元素是_。8. 北宋张潜在其浸铜要略序一书中对铜的冶炼有如下记载:“山麓有胆泉,土人汲以浸铁,数日辄类朽木,刮取其屑,锻炼成铜”。(1)书中提及的“胆泉”为硫酸铜溶液,“浸铁”即将铁放入其中,写出

5、此冶炼铜方法中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_。(2)若“浸铁”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 ”“ ”“表示不同种类的离子,则“ ”表示_(填写离子符号)。”三、计算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4.0 分)9. 氢气的储存是科学研究热点之一。X 是一种储存氢气的材料,取 11.2gX 在 O2 中完全燃烧后只生成 8.0g CuO、8.0g MgO。(1)上述燃烧过程中消耗 O2 的质量为_克。(2)通过计算求 X 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写出计算过程)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5.0 分)10. 一种制备氢氧化镁的生产流程如图所示,MgCl2 和 NaOH 按恰好完全反应的比例加

6、料。第 2 页,共 9 页 (1)写出步骤 c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x=_。(3)过滤得到的粗产品还要经过洗涤,洗涤时主要除去的杂质是_。(4)如图流程中若用下列物质代替氢氧化钠,也能制得氢氧化镁的是_。盐酸氯化钙氨水硫酸镁11. 为了解决人们在野外生活和工作时的饮水问题,小金开展了便携式野外净水器的设计和制作。设计方案如图所示(其中箭头表示预设的水流方向)。为了使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小金选择了三种滤料去除原水中的杂质,三种滤料的用途如表所示,则滤料甲、乙、丙分别为_(按序填写编号)。滤料编号用途去除水中的泥沙、悬浮物等大颗粒污染物去除大分子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细菌等去除残留的细

7、菌、小分子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异味等1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研究人员发现大气层中特别是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日益变薄。进入大气平流层的氯氟烃(一类合成有机化合物,应用于冰箱和空调的制冷剂、灭火器等)是造成臭氧层变薄的主要原因。因为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平流层中的臭氧存在如下平衡:O3列反应:Cl+O ClO+O ;ClO+OCl+O2O2+O;而氯氟烃进入平流层后会分解产生氯原子(Cl),进而发生下32研究表明:平流层中 1 个氯原子大约可以破坏 1105 个臭氧分子。氯氟烃分解产生的氯原子在上述反应中起着_作用。五、探究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6.0 分)第 3 页,共 9 页 1

8、3. 小金利用图示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及产物检验的实验。实验步骤如图:步骤 1: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确保装置气密性良好的基础上,按图示在各装置中添加药品;步骤 2:缓慢推注射器活塞,利用甲酸(一种无色溶液,溶质为 HCOOH)与浓硫酸在 80水浴的条件下制备一氧化碳(反应原理:HCOOHCO+H2O);步骤 3:待万用瓶中澄清石灰水下降至安全线以下后再点燃酒精灯,当 W 型管右侧弯管处的氧化铁全部变为黑色时,继续加热 2 分钟后熄灭酒精灯;步骤 4:撤去酒精灯和盛热水的烧杯,用磁铁吸引黑色物质至 W 型管左侧弯管处进行固体产物的检验。(1)进行气密性检査时,可在万用瓶中盛适

9、量水,然后推注射器活塞,当观察到_(填写现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点燃酒精灯前,需要“待万用瓶中澄清石灰水下降至安全线以下”的原因是_。(3)步骤 3 后,W 型管左侧弯管处为反应后得到的稀硫酸,若固体产物全部是铁,步骤 4 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第 4 页,共 9 页 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解: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 个环状碳分子 C18 中含有 18 个碳原子,1 个环状碳分子 C18 中共含有 18 个碳原子。故选:A。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明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答案】B【解析】解:A、硝酸钠中含有三种元素,不是

10、氧化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氮分子能够保持氮气的化学性质,该选项说法正确;C、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是置换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反应前钠元素化合价是+1、0,反应后钠元素化合价是+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氮气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由氮分子保持;置换反应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单质中元素化合价是 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3.【答案】A【解析】

11、解:A、实验室常采用稀盐酸与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硫酸钙为微溶物,覆盖在块状大理石表面不利于反应进行,A 错误;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采用向上排空法收集,B 正确;C、蜡烛自下而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先在底部聚集而后向上聚集,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C 正确;D、蜡烛熄灭,证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D 正确;故选:A。A、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及硫酸钙性质回答此题;B、根据二氧化碳密度回答此题;C、D 根据实验现象推断实验结论;本题在考查二氧化碳性质,同时还考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注意实验操作规范。4.【答案】D【解析】解:A、10时,在 100

12、g 的水中,加入 40g 的硝酸钾,形成溶液的质量为120.9g,所以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20.9 克,故 A 错误;B、中的固体全部溶解,所得溶液不能说就是 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故 B 错误;C、若通过加热将中剩余硝酸钾全部溶解,溶质质量增大,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故 C 错误;D、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8.6%,降温至 10,溶质质量分数变成100%=17.3%,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故 D 正确。故选:D。第 5 页,共 9 页 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饱和溶液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进行分析。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了利用溶解度的有关

13、知识根据表中数据进行分析、解决的能力,掌握溶解度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5.【答案】C【解析】解:A、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将反应得到的混合物溶解后直接加热蒸发,得到的仍然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该选项不正确;B、氧气密度比空气大,验满时,应该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该选项不正确;C、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稀硫酸,是因为稀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盐酸,无明显现象的是盐酸,该选项正确;D、铜和银都不能和盐酸反应,该选项方法不正确。故选:C。A、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B、氧气密度比空气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稀硫酸和氯化钡反

14、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盐酸;D、铜和银都不能和盐酸反应。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6.【答案】D【解析】解:A、实验中石灰水不一定有剩余,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实验中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氢氧化钠,不产生气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实验中最终得到无色澄清溶液,说明 1 号试管中的盐酸过量,和 2 号试管中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过程中固体溶解,产生气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实验中最终得到无色澄清溶液,说明 1 号试管中的盐酸过量,和 2 号试管中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实验所得溶液中一定含 CaCl2 和 NaCl,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