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讲稿-怎样为子女培福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619962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育讲稿-怎样为子女培福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家庭教育讲稿-怎样为子女培福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家庭教育讲稿-怎样为子女培福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家庭教育讲稿-怎样为子女培福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家庭教育讲稿-怎样为子女培福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庭教育讲稿-怎样为子女培福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讲稿-怎样为子女培福课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父母怎样为孩子培福主讲:申健松,家长文化课堂系列之一,您觉得什么是“福气”?,传统文化中的“五福”,尚书洪范: 一曰寿 二曰富 三曰康宁 四曰攸好德 五曰考终命,父母应该怎样为孩子培养“福分”?,一曰寿(健康长寿的身体) 二曰富(经营理财谋生的能力) 三曰康宁(和谐的家庭与人际关系) 四曰攸好德(良好的品德习惯) 五曰考终命(善始善终的人生),小故事一,清-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余第六侄,与奴子刘云朋,生时只隔一墙,两窗相对,两儿并落蓐啼。非惟时同刻同,乃至分秒亦同。侄至十六岁而夭,而奴子今尚在。岂非此命所赋之禄,只有此数。侄生长富贵,消耗先尽;奴子生长贫贱,消耗无多,禄尚未尽耶?盈虚消息,

2、理似如斯,俟知命者更详之。 ”,小故事二,张居正 曾国藩,“积千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北宋 王安石,至善莫过教子 至要莫如读书,予之立训,更无多言,止有四语:读书者不贱,守田者不饥,积德者不倾,择交者不败。 (清)张英 遗训,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孩子的人际关系,亲戚不悦,不敢外交;近者不亲,不敢求远;小者不审,不敢言大。慎终

3、如始。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春秋)曾参告子言,人不可孤立,孤立则危。天子之尊,至于一夫而亡,况其下乎?一家之亲而外,在宗族当不失宗族之心,在亲戚当不失亲戚之心,以至乡党朋友亦如之,以至朝廷邦国亦如之。欲得其心非他,忠心以存心,敬慎以行己,平恕以接物而已。人情不远,一人可处,则人人可处尊长成其尊长,能教率卑幼;卑幼安其卑幼,能听顺尊长,虽目前衰落,已有勃兴之势。若其反此,目前虽隆,替可待也。 (清)张履祥训子语,曾国藩家训,盖达官之子弟,听惯高议论,见惯大排场,往往轻慢师长,讥谈人短,所谓骄也。由骄字而奢、而淫、而佚,以至于无恶不作,皆从骄字生出之弊。而子弟之骄,又多由于父兄达官者,得

4、运乘时,幸致显宦,遂自忘其本领之低,学识之陋,自骄自满,以致子弟效其骄而不觉。欲求稍有成立,必先力除此习,力戒其骄;欲禁子侄之骄,先戒吾心之自骄自满,愿终身自勉之。同治七年正月十七日日记,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古来言凶德至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长傲,多言二弊,历观前世卿兴衰及近日官场所以致祸福之由,未尝不视此二者为枢机,故愿与诸弟共相鉴诫。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戒骄字,以不轻易笑人为第一义,戒惰字,以不晏起为第一义。傲为凶德,惰为衰气。二

5、者皆败家之道。戒惰莫如早起。戒傲莫如多走路,少坐轿。引自曾国藩家书,少劳则而老逸犹可,少甘而老苦则难矣。盖艰苦则筋骨渐强,娇养则精力愈弱也。若能去忿欲以养体,存倔强以励志则日进无疆矣。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凡富贵功名,皆有命定,半由人力,半由天事。惟学作圣贤,全由自己作主,不与天命相干涉。曾国藩心述手记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和字能守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诸弟试在乡间将此三字于族戚人家历历验之,必以吾言为不谬也。引自曾国藩家书,曾国藩遗训: 一曰慎独则心安; 二曰主敬则身强; 三曰求仁则人悦; 四曰习劳则神钦。,病中方知身是苦,闲来多为他人忙。 上代积德资后裔 不需为儿留钱财,谢谢大家的参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