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共2课时)教案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41617563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共2课时)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共2课时)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共2课时)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共2课时)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共2课时)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共2课时)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共2课时)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编本要下雨了(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联系自然、贴近生活的趣味故事。在教学时应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多加练习的基础上,读出感叹、疑问的语气。通过朗读让学生进入情境,让学生喜欢本文,最后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好准备,让学生圈出、明确本课的主人公。达到课标中提出的要求:让学生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本课书中出现了13个要求会认的字和7个要求会写的字,其中有4个字出现了“口”,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老师将在教学中帮学生区分“口”位置不同,写法不同。其中“呢、呀、吧、吗”为语气词,在学习中要进一步让体会语气词的表达与运用,练习读出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前已

2、经接触过了长课文,再加之本课课文情境设计有趣,所以学生学起来饶有兴致。学生的朗读情况已经较理想,能读出不同标点所表达的不同情感。学生已经掌握了识字方法,并学会了观察生字的方法,能通过观察生字的结构、占格、关键笔写好生字。 但他们联系主人公的心情读出感情的变化的能力仍需训练;在学习生字时也容易忽略字与字之间的关系,如果能学会对比识记的方法就更好了。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学习13个生字、新词,会写5个一类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和感叹句。3.学会分角色朗读课文的对话。(二)教学重点学习13个生字、新词,会写5个一类字。(三)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和

3、感叹句。教学流程环节一:设置情景、动画导入 (预设时间:2分钟)(一)教师课堂行为1.出示课件:乌云密布、狂风骤起、雷电交加的情景。引导学生说说看到的画面和听到的声音。2.板书课文题目。(二)学生学习活动1.看课件,自由地说说看到的画面和听到的声音。2.齐读课文题目。(三)设计意图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习课文做准备环节二:朗读课文,认读生字(预设时间:10分钟)(一)教师课堂行为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并标清自然段序号。2.出示生字,指名认读,纠正读音。3.同桌互相检查生字掌握情况。4.开火车认读生字。5.送生字回家,自读课文。(二)学生学习活动1.自由读课文,圈画出生字,并

4、标清自然段的序号。2.尝试认读生字。(1)读带拼音词(2)读去拼音词3.同桌互相检查生字掌握情况。4.开火车认读生字。5.自读课文。(三)设计意图多种形式读词语,读准字音,为朗读打实基础环节三:对读课文,读准生字,学习语气词(预设时间:15分钟)(一)教师课堂行为1.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1)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随文识字:呀、呢、吗、吧、加。文中出现了要求我们会写的一类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他们?是的,“呀、呢、吗、吧”是语气词,一般放在句子的结尾。2.组织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音。3.指名分自然段接读课文。4.启发思考:课文中出现了几种小动物?把它们圈出来。5.组织全班交流。

5、(二)学生学习活动1.(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1.(2)我是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他们“呢、吗、吧、加”;我是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他们的“芽”的“艹”换成“口”就是“呀”。“呀、呢、吗、吧”我是用“形声字”的方法记住他们的,口字旁表示用嘴发出的声音,右边是声旁。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音。3.分自然段接读课文。4.圈出文中出现的小动物。5.全班交流。(三)设计意图多种方法记忆生字,跳动学生识记生字的积极性环节四:书写生字,注意结构(预设时间:13分钟)(一)教师课堂行为1. 对比观察,完成“吗、加、呀、呢、吧”的书写(1)观察这几个带有“口”的生字,区分口不同位置时的写法不同。(2)老师范写2.评、改(1)谁来评价这个同学的字?他做到了本册整洁,结构规范,我给他3颗星。(2)同桌互评(二)学生学习活动1.“口”如果是口字旁,要写的小一点,左窄右宽,如果写在右边这个字就是左右同宽。2.他书写时做到了本册整洁,注意结构。(三)设计意图观察对比,区别书写课后作业1.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对课文的朗读进行检查。2.听写、判、改。板书设计设计理论依据暂无内容评价暂无内容教学反思暂无内容相关资料暂无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