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优秀教案(共7课时)

上传人:副** 文档编号:141617187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2.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优秀教案(共7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优秀教案(共7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优秀教案(共7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优秀教案(共7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优秀教案(共7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优秀教案(共7课时)(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上比较与测量教学设计1.在观察中比较【教材简析】在观察中比较是教科版一年级上册比较与测量单元起始课。本课以生活中儿童常玩的玩具导入课程,让学生们在观察恐龙模型中比较它们的大小。通过不同的方法,“比高低”、“比长短”,并通过简单的表格、画图等方法记录观察结果。聚焦板块,通过观察“图中的恐龙谁大谁小”,让学生开始认识到日常观察活动中处处有比较,比较就是区分相同和不同,不同角度的比较有可能会带来比较结果(比如大小)的不同。探索部分,“比较恐龙模型玩具大小的不同方法”,尝试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比较结果,不同的高度,不同的长度等。意识到比较中需要考虑公平、方便、准确等因素。激发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兴趣

2、,为单元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最后通过研讨,鼓励孩子们交流自己的比较方法,并借助记录介绍自己的研究结果。【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孩子一般能对图片中的恐龙做出大小的判断,他们已经能在头脑中对不同距离不同大小的恐龙作出简单的分辨。但是,孩子在描述恐龙大小时,并不是都来源于对图片的观察,很大一部分是借助以有的经验,他们的表述往往比较单一,如“霸王龙是最大的”,“迅猛龙是小的”。所以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句式,如“谁比谁大”,从而帮助学生进行比较描述。另外,对于学生而言,大小是一个综合的感觉,不同的孩子会从不同的维度进行比较,有的是从胖和瘦,有的是从长和短,有的是从高和矮。该课希望孩子能从一个维度,给恐龙

3、模型玩具进行比较和排序。另外大部分孩子在比较过程中,会意识到要对齐,要比得正确。【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观察物体的相同处和不同点就是在进行比较;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科学探究目标1.能从多种角度(长短、高矮、宽窄等)观察和比较物体;2.尝试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和记录观察的结果,并与同学讨论交流;科学态度目标愿意倾听同伴的意见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乐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了解观察和比较是人们常常用到的认识活动。【教学重难点】重点:描述自己的比较方法难点:找出让比较更公平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师:恐龙模型、多媒体课件。小组:四只恐龙模型(要求:长短不同、高矮不同

4、、胖瘦不同),四张恐龙的轮廓图;活动记录单(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聚焦问题(预设10分钟)1.情景导入PPT视频导入教师提问:你在录像中看见了什么?(侏罗纪公园片段)这一环节让学生可以即时表达所见所闻,教师有意识地引导,恐龙有大有小。板书:大、小2聚焦问题学生观察课本图片。教师提问:“哪只大,哪只小?”学生回答后,有意识追问“你是怎么知道哪只大,哪只小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提炼:我们需要在观察中进行比较,才能知道恐龙的大小。板书:比一比二、探索: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预设15-20分钟)1.明确观察任务:比一比四只恐龙模型的大小,给他们排序。引导学生思考:比大小可以细化为比高

5、矮,比长短,比胖瘦(根据学生能力是否提升到宽度)。出示活动记录单,看看这个活动单有什么用?引导学生思考:比较要公平公正。为了公平的比较,可以怎么做呢?如果学生不能说出,教师可以将恐龙图片放在PPT上演示一下,指导孩子这是用来记录你们的活动过程的纸,你们可以将图片贴在纸上来记录你们的比较方法。2.探究要求:四人小组,分工合作;可以有多种比较方法;每人都及时记录比较结果(学生手册);(PPT展示活动要求)3.比较恐龙模型大小:学生做观察比较,教师观察学生的比较过程,提醒学生把结果记录在表格内。教师将学生的比较结果中有代表性的方法和结果张贴到黑板上。(让学生把他们的比较方法粘贴在记录纸上,然后再贴到

6、黑板上)4.可以引导小组内学生思考和讨论:有几种结果?比较结果相同吗?恐龙的大小排序,小组能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结果吗?怎么比才准确?三、研讨和交流(预设10分钟)1.汇报:展示并介绍自己小组的比较方法,同时说出比较结果。2.引导学生总结: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比较恐龙的大小?我们该怎么描述比较结果?3.教师总结: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不同的比较方法,对比的标准是不同的,比如长短和高矮。【板书设计】大 比一比 小 方法2:方法3:方法1:【活动手册使用说明】因为配发的活动手册中只有表格供记录,所以建议教师可以在纸上打印下图这样的线条帮助学生比较。如果可以将线条粘贴在硬卡纸或者硬塑料

7、板上更好。从高到矮从长到短【作业设计】1-2题,以学生实践为主1. 同学们你能比一比铅笔盒里的文具,看看哪支笔最长,哪支笔最短。(要求:公平、准确)2.做个公正的裁判,帮助同学比身高,看看谁高,谁矮。3.比较你的语文书和数学书,你能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呢?试试看。(挑战题)一上比较与测量单元教学设计2.起点和终点 【教材简析】 起点和终点是2017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中的第2课。教材安排了一下三个环节:聚焦(比谁跳得远);探索(比比谁的纸青蛙跳得远);研讨(谁的纸青蛙跳得最远)。这三个环节是层层推进的,教材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提供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首先通过聚焦

8、的问题,调动一年级学生体育课跳远比赛中比谁跳得远的原有体验,迁移到本节课需要探索的问题:比比谁的纸青蛙跳得远。这个环节不仅涉及到如何对组内的两只纸青蛙跳得距离进行比较,还涉及到全班多只纸青蛙跳得距离远近的比较,最后如何展示给全班同学看自己的纸青蛙到底跳了多远。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学生才会想出不同的方法去尝试比较。确定起点和终点,用统一的测量标准和方法,自然而然就会从学生的大脑中建立起来。【学情分析】不能将一年级的小学生看成学科学的白纸,他们通过生活中的观察和经历、幼儿园中的一些与科学相关的活动,具备了基本的一些科学观察方法和能力,但是这些方法和能力是支离破碎的,不成

9、系统的。因此,本节课中教师应该通过有结构的活动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活动让学生逐步梳理出正确的比较距离的步骤,建构起正确的测量方法。【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通过青蛙跳远比赛的游戏,知道青蛙跳的远近可以用起点到终点的距离(长度)来表示和比较。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标出青蛙跳远比赛的起点和终点,并在纸带上标出青蛙跳远的距离。科学态度目标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青蛙的位置变化,乐于与同学合作参与青蛙跳远比较的探究活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基本方法。【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青蛙跳远比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青蛙位置的变化,知道蛙跳的远近可以用

10、起点到终点的距离来表示和比较。 难点: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青蛙跳远的距离迁移到纸带上,初步感知位置的变化是可以记录的。【教学准备】 小组材料:两只塑料青蛙、两把剪刀、两卷纸带、两根塑料棒 教师材料:两只可吸在黑板上的塑料青蛙【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谁跳得远?(预设5分钟)播放视频:三位学生从不同起点跳远,追问谁跳得远?设计意图:感受到不同起点很难比较三者的远近。2、 初步探究:哪只青蛙跳得远?(预设15分钟)材料准备:每组两只塑料青蛙1. PPT 出示情境创设: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进行青蛙跳远比赛!(出示塑料青蛙)先试着让青蛙跳起来,等会我们来比一比,谁的青蛙跳得最远?学生自主练习青蛙跳远。(

11、小组活动5分钟左右,教师结合是否有起点参照物考虑学生在桌上跳还是在地面上跳)设计意图:满足一年级孩子的好奇心和天性,充分得玩的过程中掌握让小青蛙跳起来的方法。 2. PPT 出示组内青蛙跳远比赛:都让自己的青蛙跳起来了吧,接下来我们就要进行小组内的青蛙跳远比赛,比比谁的青蛙跳得远? 学生组内活动。 教师巡视,及时拍照片,与学生交流:哪只青蛙跳的远?凭什么说这只青蛙跳得远? 3. PPT 出示研讨聚焦,怎样知道哪只青蛙跳得远? 提问:你们小组哪只青蛙跳得远?是怎么比的? 学生交流汇报。 PPT 出示小结:看来,我们让两只青蛙比赛,都是先确定了一条起点线【教师板书起点】,然后跳出去。两只小青蛙,谁

12、离起点线更远,就说明谁跳得更远。设计意图:通过组内两只小青蛙的跳远比赛,以及桌面已有的起点的设置,让学生能够明白统一起点更容易比较出小青蛙的远近。 三、继续探究:哪组的青蛙跳得远?(预设18分钟)材料准备:每组两只塑料青蛙,两条纸带,剪刀,两根塑料棒1.将蛙跳的远近表示在纸带上。(1)提问:组内两只青蛙谁跳得更远,我们通过观察比较找出来了。但全班这么多个小组,哪个小组的青蛙跳得更远呢?那我们再来一次正式的比赛,让每组的冠军蛙再跳一次,看哪组的青蛙跳得远?(注意提醒孩子青蛙的落点别移动)(2)我们每个小组能不能把自己小组的冠军蛙跳了多远,展示给大家看呢?(教师可以提示:你们能不能比划一下你们的青

13、蛙跳得有多远或想办法把跳出的远近记录下来),让学生比划一下。小青蛙起跳的位置,我们叫起点,那小青蛙跳出去之后的位置,我们也给它一个名字终点。【教师板书终点】提问:会画终点吗?请一个小朋友来试一试。课件展示一些青蛙不同方向的跳跃后停留的位置,明确如何标记起点和终点。设计意图:知道起点和终点的名称和作用,明确如何标记起点和终点。2.组间青蛙跳远比赛(1) PPT 出示学生活动:组间青蛙跳远比赛,用纸带记录跳远的结果。(2)剪纸带: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把剪刀,完成记录后请大家用剪刀沿着终点线把多余的纸带剪掉,然后组内用纸带比一比,谁的青蛙跳得更远,把你们组跳得最远的那只青蛙的纸带,贴到前面的黑板上,

14、来比一比,哪个小组的青蛙跳得更远,好吗?设计意图:从比较演变成测量,初步尝试用熟悉的材料来测量自己的小青蛙跳得距离。 4.用纸带展示比较全班各个小组的跳远结果。学生明确各组纸带展示的起点也要一样。设计意图:全班展示各组纸带也要统一起点。四、拓展活动:(预设2分钟) 1.提问:回家怎么告诉你的爸爸妈妈这只冠军蛙跳了多远?【板书设计】 谁跳得远? 统一: 纸条:距离 起点终点【活动手册使用说明】1.在我的课堂活动记录方框内贴上纸蛙跳远中做了起点和终点标记的纸带,培养学生良好的搜集证据的习惯。2.根据拓展活动中的提示,让学生课后用A4纸折纸飞机,比比谁的飞机飞得远。【作业设计】1.判断下面三只纸青蛙谁跳得远?( )A.B.C.2.如何比较以下三种物体的长短? 【参考答案】1.判断下面三只纸青蛙谁跳得远?(B)要让学生明确终点应该是离起点最近的位置为准,并描画出平行与起点的直线。A.B.C.2.要让学生统一起点进行测量。一上比较和测量单元教学设计用手来测量【教材简析】用手来测量是教科版科学一上年级比较和测量的第三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