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电大2019年秋季汉语言文学本科《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指导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1616415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电大2019年秋季汉语言文学本科《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安徽电大2019年秋季汉语言文学本科《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安徽电大2019年秋季汉语言文学本科《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安徽电大2019年秋季汉语言文学本科《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安徽电大2019年秋季汉语言文学本科《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电大2019年秋季汉语言文学本科《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电大2019年秋季汉语言文学本科《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指导(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电大2011年秋季汉语言文学本科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指导安徽电大文法教学部 王德寿第一部分 关于考试、复习方面的一些问题语言学概论课程自2009年秋季起作为安徽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选修课,开设一个学期,3学分,由省电大管理。现就本课程的有关考试和复习内容等问题作一简要提示。 一、关于考试方式问题 本课程作为选修课程,期末终结性考试由省电大命题,考试方式为开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本课程综合成绩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终结性考试占总成绩的70%。2009年秋季以前入学的同学,本课程为中央电大必修课程,期末考试由中央电大命题,考试方式为半开卷,09年以前入学考试没通过需重修重考

2、的学生,仍然参加中央电大的考试。 二、期末命题的主要依据及主要题型 期末命题的主要依据是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主教材语言学纲要(叶蜚声 徐通锵著,王洪君 李娟修订)。试题有以下一些特点:第一,以考查基本知识为主,所以试题难度不大;第二,试题覆盖面较广,涉及到绝大部分教学内容,没有分数特别集中的试题,这个特点要求同学们应全面复习,切忌猜题、押题;第三,既注重基本理论,又突出实践分析,兼顾两个方面。第四,今年的修订教材变化比较大,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考虑到新教材到得比较迟,教材的新内容在试题中将有所适当体现,但不会占很大分量,应注意的是考试回答问题时要按新教材的提法来回答有关问题。第五,本课程为开卷考

3、试,认真阅读教材并弄懂有关问题是顺利通过考试的关键。考试题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举例解释名词术语,解释时要求举例说明,每个名词3分,占总分12%左右;2、填空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及其应用情况,每空2分,占总分20%左右;3、选择题,每小题3分,占15%左右;4、综合分析题,主要考查内容为音素发音特点分析、合成词分析、层次分析、语法意义和语法手段分析、同义词辨析等(不超出以上内容,但不是在分析题中都出现),占20%左右; 5、简答题,主要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情况,占30%左右。 三、期末复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复习不仅仅是迎考,而是对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回顾和梳理,进一步消化、理解,加深认识,

4、使之巩固,通过系统的复习做到融会贯通,从而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学好并考好,达到教学目的。复习中要做到:第一,明确复习的目的;第二,全面复习,系统掌握所学知识;第三,分清层次,突出重点。具体来说就是要:弄清楚基本概念的准确含义,抓住重点,全面复习。复习的总要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吃透内容要点 复习不但要掌握比较重大的要点,还要弄清楚各个章节的框架结构。弄清楚教材的基本内容结构,对于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基本教学内容无疑是一条捷径。语言学纲要全书内容共分十个部分:导言、语言的功能、语言是符号系统、语音和音系、语法、语义和语用、文字、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语言的接触、

5、语言系统的演变。内容似乎很多,但概括起来可分为三个部分,即语言的性质、语言的属性、语言的演变,我们可以用“性质”、“结构”、“演变”这样几个词来概括称呼三个部分的内容。这样把本课程的基本框架搞清楚,从大的方面认识了解本课程的基本内容,然后再进一步向下扩展,逐步熟悉各个框架下的内容。对各个重点内容的要点也要非常熟悉,每个要点要求都能展开阐述,比如基本词汇的特点,什么是全民常用,什么是稳固,什么是有构词能力,这些特点相互之间是怎样影响的,都必须能结合实例说出个所以然来。 第二,掌握常用的名词概念 名词概念是一门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科知识的基础部分,学科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一系列的名词概念

6、串连起来的,必须熟悉有关名词概念。例如像组合关系、聚合关系、语言符号的二层性、音素、音位、词、单纯词、合成词、复合词、词组、句子、语法范畴、形态这样的基本概念,如果不掌握,那么进一步的内容就无法理解了;另一方面,名词解释在各种题型中也有所涉及,还占有非常重的分量,如选择题、分析题、问答题里都要涉及重要的名词概念,搞不清名词概念的含义,就无从下手分析,因此正确分析的前提是知道相关概念。 第三,弄清基本理论知识并能灵活地加以运用。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复习首先要注意把基本理论吃透。所谓吃透,就是能理解其内容,能灵活运用理论来分析问题,而不是死记硬背。例如音位的分析原则、各种变体、语

7、素的分类、词和词组的分析等等,都是如此,都要求既掌握理论,又能灵活运用。 第四,加强实践练习。 本课程理论性比较强,内容比较抽象,理解、把握起来也有一定难度。要真正吃透理论并做到灵活自如地加以运用,仅靠辅导老师在课堂上的分析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课下必须多进行实践练习,多结合语言现象进行分析,通过反复的实践体会,才能真正把握、吃透基本理论,运用自如。而且本课程的很多内容都是建立在分析的基础上的,比如合成词分析、语素分析、层次分析、同义词辨析,这些的内容,就必须通过反复的实践练习才能掌握。平时学习要加强实践练习,期末复习更要注意。实际上,平时学习做好了这方面的工作,期末复习反而一点也不费劲了,因为期

8、末考试重点是考分析运用能力。 第五,注意处理好几种学习材料的关系 主教材语言学纲要(叶蜚声 徐通锵著,王洪君 李娟修订)是我们命题和同学们复习的主要依据,除此以外,中央电大网上发布的辅导材料,因为有些问题的要点,主教材没有归纳,而辅导材料中对此进行了适当的补充,同学们也可作为重要参考。安徽电大在线上的往届试卷同学们也可以下载下来作为重要的复习检查练习材料进行练习。 第二部分 各章重点复习内容提示 为帮助同学们在复习时能抓住各章主要问题进行重点复习,现对各章中需重点掌握的问题做一简要提示。导言掌握以下知识点: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中国、印度、希腊罗马2、中国的小学:小学是我国古代语文学的统称,

9、由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三部分组成。3、语言交际的过程可分“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4、索绪尔及其代表作普通语言学教程。 5、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6、结构主义语言学派: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和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第一章 语言的功能重点掌握一、 语言的社会功能: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二、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信息传递手段。三、语言的思维功能,重点掌握语言和思维的关系问题。一般掌握和了解一、语言和思维的生理基础。二、儿童语言习得与思维的发展。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重点掌握一、 语言和说话的关系。二、 符号及其特

10、点。三、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的特点。四、 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重点掌握语言符号的二层性问题)。五、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一般掌握和了解语言符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人类语言符号和其他动物语言有本质的区别。第三章 语音和音系 重点掌握一、语音的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质。二、人体发音器官及其作用。三、国际音标特点及汉语音素的国际音标写法。四、元音及汉语元音音素的发音特点描写。五、辅音发音特点及汉语辅音音素的发音特点描写。六、音位确立的原则:对立与互补。七、音位和音位变体: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八、音位的区别性特征。九、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同化、异化、弱化、脱落。本章其他问

11、题作为一般掌握和了解。第四章 语 法重点掌握:一、 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二、 语素、词、词组、句子各级语法单位的联系和区别。三、 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语素及其分类,单纯词、合成词、派生词、复合词的概念及构成分析。四、 词组的五种基本结构类型及词组的直接成分分析法,熟练掌握直接成分分析法。五、 汉语词类划分和英语词类划分的标准及方法。六、 语法形式、语法意义、形态、语法范畴等概念的涵义,掌握常见的语法范畴并会分析具体句子中的语法意义、语法形式、语法范畴。一般掌握和了解:一、 组合的递归性和开放性。二、 变换和句型、句法同义、句法多义的关系。三、 语言的结构类型:根据语法的结构特点,世界上的

12、语言可分为四种类型,汉语属于孤立语,英语属于屈折语。四、 语言的普遍特征。第五章 词义和语用重点掌握:一、 基本词汇及其特点,重点理解其全民常用、稳固、有构词能力的特点。二、 词义的构成及词义概括性的特点。三、 多义词内部意义之间的关系及词义引申方式。四、 同义词及其辨析。五、 词义的上下位关系。一般掌握和了解:教材第五章是这次修订增加内容最多的一章,吸收了语言研究的一些最新成果,有一定的难度。考虑到教材难度和教材到得较迟等方面原因,除上面列出的重点掌握的内容之外,本章的其他内容在这次考试中原则上不做要求,同学们一般了解和掌握即可。第六章 文字重点掌握:一、文字及其作用二、文字的性质及汉字的基

13、本特点三、文字的分类: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一般掌握和了解:一、文字的产生、发展与传播二、汉字和汉语拼音三、口语和书面语的不同特点第七章 演变与语言分化重点掌握:一、语言演变的原因:社会和人际交流是语言演变的基本条件,语言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决定语言的演变方向。二、语言演变的特点: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演变的两大特点。三、语言随社会分化的几种不同形式:社会方言、地域方言、亲属语言的性质及联系。本章其余内容作为一般掌握和了解。第八章 语言的接触重点掌握:一、 语言接触的几种类型。二、 借词及其类型。三、 语言替换的原因及过程。四、 共同语及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本章其余内容作为一般掌握和了解。第九章 语言系统的演变本章重点掌握第三节词汇和词义的演变问题。从演变的结果来看,词汇的演变主要有新词产生、旧词消亡和词语替换,词义的演变有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 。本章其余内容作为一般了解。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