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孟荀思想中的霸道观

上传人:吟**** 文档编号:141614610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秦孟荀思想中的霸道观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先秦孟荀思想中的霸道观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先秦孟荀思想中的霸道观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先秦孟荀思想中的霸道观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先秦孟荀思想中的霸道观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先秦孟荀思想中的霸道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秦孟荀思想中的霸道观(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先秦孟荀思想中的霸道观一、孟子的王霸之辩思想反对霸道、主张王道王霸即“王道”与“霸道”,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两种统治方法与政治理念,就“王道”与“霸道”范畴产生之事件顺序而言,王道早于霸道。“王道”一词最早出于尚书-洪范,其言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王道代表的是一种德治理想,是整个社会之行为准则与道德准则,王道之实现在于君主要赐福百姓,以身作则,使臣民心服,还要刑罚有度,任用贤能等。行王道还是行霸道在中国历史上曾引起长期之争论,史称“王霸之辩”,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春秋时代,各诸侯国变法图强,相互侵伐兼并,最终出现“春秋五霸”,管仲相齐而使桓公

2、成为五霸之首,此为霸道之始。在流传下来的管子一书中,已经开始讨论王霸之问题,霸言中说:“夫王霸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强调无论成就王业还是霸业,得民心是最重要的,因此,“夫争天下者,必先争人。明大数者得人,审小计者失人。得天下之众者王,得其半者霸”(霸言)。在春秋时期的争霸角逐中,管子还讨论了成就王霸之业的战略选择,必须审时度势,认为“强国众,合强以攻弱,以图霸;强国少,合小以攻大,以图王。强国众,而言王势者,愚人之智也;强国少,而施霸道者,败事之谋也”(管子-霸言),在战略时机之选择上,则“强国众,先举者危,后举者利。强国少,先举者王,后举者亡;战国众,后主可以霸;战国

3、少,先举可以王”(管子-霸言)。正是在这些思想之指导下,根据当时之政治形势,管仲采取了一系列之措施助桓公成就了霸业。对于管仲之霸道,孔子评价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坐衽矣。”(论语-宪问)认为管仲助桓公成霸业,使天下百姓免于战乱之苦,乃莫大之恩惠,并称其为仁者,“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虽然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追慕盛赞尧舜禹之王道之治,向往“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之王道政治,然对于管仲之霸道还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对于霸道还是持赞许之态度,王与霸在孔子之思想中还没有形成尖锐之对立。孟子的王霸之

4、辨思想总的来说是反对霸道,主张王道。孟子师从子思,以儒术为宗,崇尚王道。在面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局面时,孟子将其所认为的政治制度划分为“王道”与“霸道”,并在“王道”与“霸道”关系方面,主张“王道”反对“霸道”。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孟子眼中的霸是“以力假仁”,以大国之力假借仁义之道,孟子的“王”与“霸”己经脱离了以政治形势言霸王对言,而是从自身政治伦理的角度对王霸进行新的诊释。为了说服君主遵行仁政,孟子向各国君主的目标“霸业”提出了异议。孟子的王道是以民为本,“民为贵,社樱次之,君为轻”。孟子的王道思想同其性善论的主张是相通的,

5、孟子认为人性本善,统治者应该在整个社会起到模范作用,自觉而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善性,为民仁政,就可以吸引天下仁人志士辅佐其统治。同时统治者也应顺应人性之本善,做到善政,实现王道乐土。在施行仁政的对外向度上,孟子反对霸道。孟子认为即使是征伐统一,也应以王道行之。同时,在学术方面,孟子也反对学术为霸业服务。正因为孟子的思想在战国时期略显保守,其王道思想又看轻君主,因此其思想在战国时期并没有市场。霸道之下的民众生活未必不好,但却不像王道之下的民众那样心情舒畅,“霸道之民欢虞如也,王道之民嗥嗥如也。”(孟子-尽心上)所以生活于王道之下的民众甘愿为国家之利益而赴死,且道德境界会潜移默化地得到提升,“杀之而不

6、怨,利之而不庸,民日迁善而不知为者。”(孟子-尽心上)孟子所说之王道政治,亦即其所倡导之仁政,仁政之哲学基础在于人人天生固有的不忍人之心也即恻隐之心。他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尽心上)尧舜禹汤文武诸先王是以自己之仁德成就了一番王业。在孟子看来,民心之向背乃能否得天下之关键,“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以此之故,实现王道之措施在孟子看来最重要的是得民心,关心百姓之疾苦,与民同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

7、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具体而言:一是制民之产,因为“无恒产者无恒心”,“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这样就可成就王道之治,“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二是省刑减税,“省刑罚,薄税敛”(同上),“易其田畴,薄其税敛”(孟子-尽心上)以减轻人民负担。三是加强学校教育,使百姓明人伦修礼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有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总之,孟子认为王道之行,必须从各个方面保障百姓之利益

8、,“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同上)正是基于此王霸之分,孟子以为管仲成就之霸业平平,其“功烈如彼之卑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王霸之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之影响。孟子公孙丑上所谓霸道,就是以国家的实力为基础,加强军事,进行兼并战争,开拓疆土,征服其他国家,如春秋的五霸就是如此。所谓王道,则是以道德教化为基础,不追求国家的军事实力和疆域开拓,而是以仁心来推行仁政,使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富足幸福的生活,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是其代表。显然,霸道政治的起点是君主对利的追求,或者说是企图实现自己的野心;所以在他们眼中,人民是工具,军事实力是基础,战争是手段,疆域是目的,说到底也就是为了他们自己权力

9、欲的最大限度的满足。然而这种以强权和暴力进行的征服,并不会使被征服者心悦诚服。因为征服者只能给被征服地的人民带来无穷无尽的痛苦,即使能带来某种繁荣但却也只能是虚假的繁荣,所以被征服者心中永远会有一种复仇的渴望。而王道政治与霸道政治则恰恰相反,它的起点是君主的“不忍人之心”,也就是心中本性的善,由此,君主便会推行“不忍人之政”,即仁政、德政。统治者以人民生活的幸福美满为目的,不片面追求疆域的开拓和实力的强大,这样反而能以这种软实力吸引各国人民对其国度的向往和欣羡,甚至于希望由他来统治自己的国家。对于民众而言,吃饱穿暖是最起码的要求,在此基础上,人们会追求更多的物质享受和内心的幸福感。在春秋、战国

10、那个战争频仍的时代,不去扩张,不对人民横征暴敛,致力于让人民安居乐业,就是极其难得的明主了,因而其他国家的人民自然而然地要去他的国度生活。与霸道的邪路相比,王道显然才是正途。可以说,孟子在王道政治中始终坚持的原则就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这句充满了民本思想的话语可以说是王道政治的集中体现。因为“孟子之所以不放松于王霸之辨者,实与其民本思想暗暗可通消息,此盖王者之一切措施,均系为民,而霸者之一切措施均系假装为民。”也就是说,在王者的认识中:一个国家中最重要而尊贵的,是百姓的安居乐业、幸福,是人民的公利;其次,才是这个国家的利益,如国土完整、国家尊严;而最后的、最不重要的,是

11、统治者或统治阶层的利益。因为统治者之所以能成为统治者,是因为他“得乎丘民”,也就是得到百姓的拥护;所以统治者得以构建其合法性的原因不在他自己,而在能为百姓做事情,对国家有益。而一旦他不能做到这些,甚至对国家有害、并剥削欺压百姓的时候,那么百姓就有权推翻他,建立新的政权。所以衡量政府好坏和统治者优劣的标准,不在于霸道层面的制度法令的制订、各种行政工作的进行,而在于王道层面的百姓利益的实现、百姓幸福感的达成。孟子说“王者之民,皞皞如也”(孟子尽心上),在圣王统治下的百姓,是感到心情舒畅的。其原因就在于圣王是为百姓利益着想的,而不是为自身利益着想的。至于如何获得民心,孟子指出,首先“若民,则无恒产,

12、因无恒心。”(孟子梁惠王上)统治者要让百姓有恒产,也就是固定的可以得到保障的生活、生产资源。人民的生活是一定要有稳定的保障的,否则心就不会安定,不安定就会去做一些不好的事情,甚至于犯罪,而这就会受到刑罚的制裁。显然,孟子认为百姓遭受刑罚的原因并不在他自己,而在统治者。是统治者没有尽职尽责的让老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所以真正的犯罪者其实是统治者。因此,统治者有责任、有义务让老百姓有稳定的、充裕的生活保障,让他手里的生活资源上可以孝顺父母、下可以养育妻儿,而无论年景如何,都能过上安稳的日子。这样的政府才是好的政府,才能让百姓顺从自己。而假如百姓手里的资源,既不够孝顺父母的,又不够养活家庭的,而且年景

13、好时不幸福,年景不好时更有巨大的危险。这样的政府就无法使百姓听从自己,而只会激起民变。所以要想治理好国家,就要让百姓有稳定的生活、生产资源。为此,孟子提出了均田地、减赋税等一系列措施。当然,这一目标的实现并不是王道的达成,而只是王道的起点。孟子之所以特别强调王霸之辨的关键在于心服与否,与孟子的道德哲学、政治哲学是由性善论的人性论和性由心显的心性论直接相关的。因为在孟子看来,王道或仁政,并不是外在的、孤立的、单纯政治领域的事情,而是内在道德本性的当然和必然要求,所以孟子认为王道不过是一个“推”的过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孟子的道德哲学、政治哲学的核心就在于

14、“推己及人”四个字,而出发点就是每个人都有的善良本心。孟子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孟子公孙丑上),古代的圣王们之所以能治理好国家,最关键的是靠他们的道德本性之显现,因为他们不忍看到百姓受苦,所以才运用各种治国方略和制度来为百姓服务,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于是国家得到治理,他们也被称为王者。因此,孟子认为治理国家的根本就在于统治者的本心。这也就是为什么当齐宣王问孟子他是否可以统一天下、成为王者时,孟子认为当然可以,因为他曾听说齐宣王对祭祀之牛有不忍之心。孟子认为,当齐宣王见到“觳觫”之牛时,其内心本有的仁爱之心是活动的,而不是僵死的,这就表明他的仁爱之心还未被彻底遮蔽。所以只要齐宣

15、王能把这颗仁心运用到对待百姓上去,就可以开始向王道迈进,并逐渐趋近。所以治理国家就在于能够推己及人,能够把自己的恩德仁爱推广到天下人,这样自然就会得到天下人的爱戴,国家就会治理的好;而如果不能推广自己的恩德,那么就会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反对。事实上,即使在现代政治中,一个国家的治理虽然很大程度上依靠于制度,但不可否认的是,居于统治阶层那一部分人的用心也是十分重要的。当然,王道政治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如何保证统治者的“不忍人之心”可以时刻发用,并战胜他的自利之心。但是,因着时势的限制,孟子并没有想到除了道德修养外,是否可以有某种制度来保证统治者尽可能积极的发用不忍之心,这也是此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一直没

16、有解决的一大问题。二、荀子的王霸之辩义立则王,信立则霸,权谋立而亡 荀子提出了“义立则王”、“信立则霸”。荀子将王霸定义为“故用国者,义立则王,信立则霸,权谋立而亡。三者主之所谨则也,仁人之所务白也。“王”与“霸”都是人主治国的途径道路。选择的方式不同,其治国结果也不同。统治者应当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目标加以选择和施行。荀子所处之战国晚期,各国之间征战更加频繁,以礼义治国已不足以维持社会之安定,故荀子在倡导礼义的同时援法入礼,提出了隆礼重法的王霸并重思想。孟子以仁与力区分王霸,荀子则认为王霸之间的区别在于义与信,以义立国则成王道,以信立国则成霸道,“挈国以呼礼义而无以害之,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荀子-王霸)并且所用之人皆为义士,所布之法皆为义法,如此“则下仰上以义矣,是綦定也。綦定则国定,国定而天下定”,汤武皆以百里之地而臣服诸侯,“无它故焉,以济义矣。是所谓义立而王也”(荀子-王霸)。而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理论文章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