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理咨询与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41613944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7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人心理咨询与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老年人心理咨询与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老年人心理咨询与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老年人心理咨询与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老年人心理咨询与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年人心理咨询与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人心理咨询与PPT课件(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老年人心理咨询与疏导,.,2,学习目标,一、能了解老年人常见的情绪变化和原因 二、能应用沟通技巧与老年人交谈 三、能了解临终老年人的心理与社会需要,.,3,第一节 心理护理专业知识,(一)、老年人常见的情绪变化及其原因 一、情绪的含义 情绪是一种心理现象,是对人的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心理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情绪即是对客观事物的体验,也是一种主观的反应,.,4,(1)基本概念 情绪:狭义的情绪是指短暂而强烈的具有情境性的情感反应,如喜悦、悲伤、恐惧、愤怒等;广义的情绪还应包括情感。 情感:情感是指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一种复杂而稳定的态度的体验。客观事物符合人的需要,就会持欢迎的态度,从

2、而体验到喜爱、愉快、崇敬的情感;不符合自己的需要,或被强迫接受某种需要,就会对其持否定、拒绝的态度,从而体验到憎恨、愤怒、鄙视的情感。在现实中,有时客观事物既与人的某些需要相符合,又与另一些需要相矛盾,这就会产生既肯定,又否定的态度,从而体验到复杂而又矛盾的情感体验,如悲喜交加、啼笑皆非、百感丛生等。,.,5,(2)情绪的表现特点 每个人都有七情,既:喜、怒、忧、思、悲、恐、惊。情绪(或情感)的表现形式,大致可分为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 情绪(或情感)按照强度不同分为不同的等级。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A 一般认为,情绪发生较早,并具有情境性,比较短暂而易发生变化,具有明显的冲动性,外部表情具有可测

3、量的特性,为人类和动物所共有。 B情感的体验发生较晚,并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情感比较稳定、持久,也比较深沉含蓄,为人类所特有,可描述人的主观体验。,.,6,(3)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产生的,反过来情感对情绪又具有很大的影响。,.,7,二、影响情绪的因素 现实生活中,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从基本生存需要开始,依次为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名誉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里既包含了物质的需要,也包括了心理上的需要。现实生活中温饱等基本生存的需要,属于头等大事。但是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的老年人,并不是物质条件不够,而是由于体力不支、无人照顾、自身生理功能的衰退、行

4、动不便等原因导致缺乏必要的安全感;有些年轻人对老人不够尊重和理解,而使老人产生不被尊重感;还有些老人由于生理功能的退化而导致自我创造性的发挥受到抑制,使自我实现的需要不能如愿等,都会使老人发生情绪和情感的变化。,.,8,三、老年人的情绪变化的原因 (1)生理因素老年人由于脑组织的软化,大脑对情绪、情感的控制力减弱,加之听力、视力的衰退,可能导致老年人情绪变化向两方面发展。一方面对外界事物反应慢、不敏感,表情冷淡、处事冷漠;另一方面可能出现情绪变化快、变化幅度大、易激动,有时情绪不能自控等现象。,把心打开 让阳光进来,.,9,(2)社会因素 离/退休、家庭生活事件(丧偶、子女出国、离异、违法犯罪

5、)、经济问题等都会造成老年人的情绪变化,这些问题对老年人的影响常常是深刻而持久的,不但会对情绪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影响,甚至还会使部分老年人出现性格上的变化或扭曲,,架起心灵的彩虹,.,10,(3)社会交往与周围环境 老年人由于离退休、家庭成员的变化,使人际交往面减少;孤独的感受会对老年人的情绪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加剧烦恼和恐惧的心理状态。此时,如果老年人得不到社会的支持,不能及时排解心理上的压力,会加剧各种情绪的恶化;如果社会对老年人的支持力度较大,并经常开展适于老年人参加的活动,会使老年人消除烦恼、解除孤独、减少恐惧,扩大人际交往面,情绪也会逐渐稳定下来并变得愉快。,以人为本,善待老人,.,1

6、1,(4)疾病因素 患病后导致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受到限制时,常使老年人情绪沮丧。不少社会学家在调查中发现,很多老年人对“死”的问题,可能并不害怕,而更多的是惧怕生病和长时间卧床不起,这样会给老年人增加负疚感,认为自己在拖累别人。当然,如果病情较重,或患有不可治愈的疾病时,伴随而来的死亡恐惧会加剧,也会使老年人情绪低落,甚至绝望。,把温暖送给父母 让情爱陪伴老人,.,12,四、老年人情绪变化的特点 老年人的情绪变化的特点,由于年龄段的不同表现也不尽相同。(1)6065岁年龄段的老人 6065岁年龄段的老年人,由于体力、精力较好,从繁忙的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一部分人可能壮志未减,想利用退休后可供自

7、己支配的时间,来完成在位时想干而没有时间干的事情,如撰写书稿、回忆录等,这部分老年人精力仍然旺盛,也自信能做出成绩,这对于老年人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非常有利,应该得到鼓励,且这部分老年人取得成绩后,情绪高涨。与此相反,有的老年人退休后有失落感,特别是原来身居领导岗位的老年人,退休后感到自己无所事事,表现为情绪消沉。对这些老年人养老护理员要充分理解,时时给予劝导,并鼓励老人自己进行心理调适,不断适应退休以后的生活。,.,13,(2)6575岁的老年人 6575岁的老年人,虽然生理机能和精力不如以前,但对于退休生活已经比较适应,相对而言,情绪的稳定程度要比上一组人群好。但这些老人,可能由于身体生理功

8、能进一步的衰退,以及各种生活事件的不断增加,使情绪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当遇到不可抗拒的社会生活事件时,心理应激往往不能得到缓解,反过来会加重身体、精力和心理的影响,容易导致比较严重的情绪变化。,.,14,(3)75岁以上的老年人 75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到了颐养天年的年龄,生活条件上相对要求比较高,更多的是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的愉快。对于这部分老年人,养老护理员应该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系和照顾。如给予容易消化的饮食,室内温度、湿度的调节要适当,从而使他们愉快地度过晚年。,.,15,(4)80岁以上的老年人 80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感官等生理功能进一步衰退,对外界的事物不太关心,生活上也无

9、更高的要求。除了希望享受天伦之乐外,对自己的健康情况更加关注。这段时期,困扰老年人的问题也比较多,其中对老年人的影响最大的是身体多病、丧偶和子女问题。特别是丧偶,对老年人打击影响最大,是所有生活事物中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丧偶后的老人情绪容易极度低落、沮丧、恐惧,感到自己也时日不多,变得更加孤独、冷漠。外加身体多病,子女照顾有困难,或因子女出国、与子女分居两地等现况,使老年人的情绪受到更大的影响。,.,16,(二)与老年人交往中常见的问题 一、与老年人交往的特点 由于老年人精力、体力的变化,与人交往的范围比年轻人小。老年人经历过多次的社会动荡,使他们对社会生活看法、对人的态度与年轻人不尽相同。因此

10、,两代人之间存在着实际上的“代购”。,把温暖送给父母 让情爱陪伴老人,.,17,二、老年人交往的特点 一般来说,老年人更愿意与他们经历相似的同学、同事或多年的邻居交往。在交往过程中,老年人之间有共同的话题,可以交流养生的经验、探讨教育和与子女相处的一些看法,以及对社会所发生的现实问题的理解,同时也会向老朋友发泄他们心中的不满情绪、宣泄自己的不愉快或在一起聊天、打牌。但一般只限于同级同事,或阶层相似的老邻居、老朋友之间。大多数老年人不愿与和自己社会处境相差悬殊的人有更多的交往。两者地位相差悬殊,交往中的共同语言就较少,人际间的交流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18,三、交往中常见的问题(1)老年

11、人有很多固有的心理矛盾状况,有专家将其称为:“矛盾的夕阳心态”,他们有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并掌握相当的知识,因此自尊心很强。(2)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会使老年人产生自卑心理,同时又认为自己的看法正确,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固执己见。(3)老年人对社会发展的现状既满意又不满意。对自己生活的改善有肯定的看法,同时对社会上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大多有不满,而这种不满无处发泄的时候,很容易唠叨,以此宣泄自己的不愉快。(4)对自己的子女,既依赖又想独立。,.,19,(三)临终老人的心理与社会需要一、临终的概念 人体因各系统和器官生理功能减退、衰老,达到不可逆转的程度,或因疾病的严重程度已经达到

12、不可治愈,距生命过程的结束少于6个月,一般被称为“临终”。,关爱老人,从陪伴开始!,.,20,二、临终的心理表现(1)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2)对子女的眷恋(3)对配偶的担心,.,21,三、临终老人的心理与社会需要(1)子女应依法负担老年人的赡养义务,还要从心理上多关心和照顾老年人(2)社会的支持是老年人的实际需要,.,22,第二节 心理护理操作技能,(一)人际沟通的概念 人际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交流的过程。它具有双向互动的作用,所以称其为“沟通”。所谓双向互动,是指以个信息传递到另外一个人后,必然引起接受者的反馈。同时接受者也将反馈的信息传达到另外一方,这才构成“沟通”。,.,23,

13、二、人际沟通的功能 人际沟通在社会交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人们只有在不断的沟通中,才能获得各种各样的有利于生产、生活的信息。(2)根据变化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3)在社会生活中,要保持与不同人群之间的亲、疏、远、近关系;在工作中要处理好上下级、同时间、师生间的关系;在家庭中要处理好夫妻、婆媳、父子等关系。(4)日常生活中人的喜、怒、忧、思、哀、乐要找人去分享或宣泄。,.,24,三、人际沟通的类型,.,25,(二)沟通的技巧一、意义 人们在进行各种沟通时,由于每个人所承担的社会角色不同、所处的地位不同、双方所负担的责任不同,因而,沟通双方所要达到

14、的目的也不同。另外由于双方所面临的需要不同、当时的心情不同或对某些事物的感受不同,很多时候沟通并不一定能很成功。因此,需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使人际沟通能达到预期的目的,.,26,二、沟通技巧包括的内容(1)首先要学会“倾听” 倾听是交谈技巧中重要的内容。(2)学会“提问” 如果在沟通中适时而准确地向对方提出一些问题,以便核实听到的内容是否准确,有助于沟通的进一步开展。(3)要善解人意 对待老年人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出来的意见、建议、要求,养老护理员要给予关注,尽可能地帮助老人解决实际问题。,.,27,(4)要“耐心”,善于等待 如果沟通的结果双方不满意,养老护理员一定要耐心的劝说老人,对待暂时不能达成双方满意的问题,允许有一个等待的时间,适时、逐步地达成一致的意见(5)要“诚实” 向老人传达信息时,要适时、适量、适度、准确,严禁采用欺骗、夸大事实、缩小危害等方式向老人提供虚假信息,使老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同意自己的意见。这对以后的交流会造成更大的困难,以致有些养老护理员与老人之间的关系恶化。,.,28,谢 谢 大 家!,/10/29,.,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