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河南三门峡市某校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上传人:初**** 文档编号:141611701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管理河南三门峡市某校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项目管理河南三门峡市某校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项目管理河南三门峡市某校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项目管理河南三门峡市某校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项目管理河南三门峡市某校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管理河南三门峡市某校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管理河南三门峡市某校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管理)河南三门峡市某校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目录第一章 总 论1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41.2 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41.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51.4 生源现状与建设规模61.5 建设内容71.6 投资估算与融资方案71.7 项目结论81.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8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102.1项目建设的背景102.2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132.3承办单位概况15第三章 生源概况和建设目标、规模、内容173.1 生源概况173.2建设目标183.3建设规模193.4建设内容19第四章 办学思想及办学方案204.1 办学思想204.2 办学模式204.3学制、课程、教材和教法214.5

2、 学校组织管理22第五章 建设场址与建设条件245.1 建设场址245.2建设条件24第六章 工程建设方案276.1项目组成276.2建筑设计方案286.3购置教学、康复训练仪器一览表356.4总平面布置396.5土建工程436.6公用工程46第七章 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及节能507.1环境保护507.2消防及安全52第八章 组织管理体系与劳动定员548.1学校组织与管理机构548.2工作制度548.3项目定员548.4组织机构图55第九章 项目管理与实施进度559.1项目管理569.2项目实施阶段和建设周期569.3各阶段进度实施安排57第十章 项目招投标5810.1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及招标组织

3、形式5810.2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5810.3评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资质要求59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111.1投资估算6111.2总投资与融资方案6211.3资金运筹计划63第十二章 结论和建议6412.1社会效益分析6412.2社会风险6412.3结论65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1.1项目名称项目名称:1.1.2项目承办单位项目承办单位:项目法人:1.1.3项目主管单位项目主管单位:XX教育局1.1.4项目拟建地点项目拟建地点:XX温塘文化路中段1.2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1.2.1研究工作的依据(1)教育部、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残疾人联合会关于编报*地区*学校建

4、设规划及“十一五”期间项目建设方案的通知,教发函200864号;(2)“十一五”期间*地区*学校建设规划(2008-2010年),教发200720号;(3)*学校建设标准(试行)1994年;(4)*学校建筑设计规范(JGJ76-2003);(5)*地区*学校建设项目教学、康复训练仪器设备配置指导目录;(6)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深度的规定;(7)XX*学校总体规划方案;(8)XX*学校提供的编制可研报告的基础资料;(9)XX*学校编制可研报告委托书。1.2.2研究工作的范围本项目通过对XX*学校新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就项目的建设背景、必要性、生源预测、办学思想和方法、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建

5、设方案、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等方面进行合理分析,为决策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提供可靠依据。1.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XX位于河南省西部,秦岭山脉,崤山腹地,环抱三门峡市区,北频黄河与山西隔河相望,西邻灵宝,东毗渑池,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县。全县东西长65.25公里,南北宽48.8公里,国土面积1763平方公里。县辖4镇9乡,262个行政村,34.6万人口。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77所,教学点102个,中小学生66416人,在职教职工4115人。全县1996年2004年出生的盲童11人,聋哑儿童48人,弱智儿童79人,共有残疾儿童少年138人。由于XX行政区划多次调整,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起步艰难,截至

6、2008年,XX*学校尚属空白,残疾儿童少年只能就近随校就读。目前,138人的残疾儿童少年就学分布在全县86所各级学校,小学就学残疾儿童少年占总人数的70左右,残疾儿童少年相对集中在县东各乡镇。由于条件所限,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比例不超过85。XX现有的办学条件不能满足全县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需求。特别是近年来,在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国家、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对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关注与关心程度在逐步提升,残疾儿童少年家庭传统观念也在进一步转变,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并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寄宿

7、生生活费,对残疾儿童少年入学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残疾儿童少年的就学需求更加迫切,为他们创造接受教育所需条件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为了满足残疾儿童求学的需求,亟待新建一所*学校。项目建成后,将会大大地改善XX*学校的办学条件,使近百名的残疾儿童可入学就读,对XX*事业的发展又是一次跨越式的推动,使其发展步入可持续轨道,加快XX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XX*学校新建项目势在必行。1.4生源现状与建设规模XX*学校是XX唯一的一所*学校,承担全县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占地面积20亩。2007年XX34.6万人,适龄残疾儿童138人。依据XX*生源预测,到2010年,学校班级规模将达到9个班,126人,生

8、均面积32.26平方米,按标准计算校舍建筑面积应为4064平方米。根据以上分析,本次项目为新建XX*学校,建成后学校总建筑面积为4238平方米,符合本次国家要求的建设标准。1.5建设内容本次建设项目为XX*学校建设项目,按*学校建设标准(试行)规定,建设各类校舍4238平方米,并配置必要的教学及康复仪器设备。校舍建筑主要由教学及辅助用房、行政用房、生活用房三部分组成。其中教学办公综合楼总建筑面积2958平方米,包括教学及辅助用房、行政用房;生活辅助用房总建筑面积1280平方米,包括食堂、宿舍、厕所、浴室等;6000平方米室外运动及康复场地;以及部分绿化区域等。环保设施按“三同时”原则配备。1.

9、6投资估算与融资方案项目总投资426万元。融资方案:申请国家补助38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46万元。1.7项目结论新建XX*学将大幅度改善教学条件、增加招生规模、壮大该校实力,有利于残疾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同时项目建设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教育公平的需要。项目选址科学,土地利用合理,建设条件具备,工程建设方案可行,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项目可行。1.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建设规模学生人数1269个班2教学办公综合楼m229583生活及服务用房m212804劳动定员人1724.1教师人数人304.2管理人员及其它人165动力5.1

10、水104t/a1.025.2电104KVA/a15.96总投资万元4267资金筹措万元4267.1中央财政补助万元3807.2地方财政配套万元46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的背景*在世界已有200余年的历史,它是一门涉及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医学等领域的综合学科,是一项应将医疗养护、教育训练和劳动就业融为一体的系统工程。*不仅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的发展水平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民主、综合实力、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新中国建立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和教育的发展水平。1988年以来,国务院相继批转了原国家教委等部门拟定的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

11、作纲要、关于发展*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国家两次召开全国*工作会议,并设置*的专项补助费,各地教育部门都配备了主管特教工作的干部。*从此有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国家、集体、个人一起办*,由教育系统、卫生系统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系统共同举办特殊儿童教育和训练机构的可喜局面。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下,*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学校数量不断增加,入学人数稳中有升,办学体系进一步完善,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利进一步得到保障。截至2006年,全国*学校(盲、聋哑、弱智三类校)数量为1605所,在校生总数36万人,分别比19

12、90年增加了859所和29万人。但是,由于我国*基础薄弱,总体发展水平还不高,特别是*办学条件差、质量低,远不能满足广大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需求。还存在以下问题:1*学校建设滞后于*发展需求*学校覆盖范围有限,总量尚显不足,区域差距较大。2006年全国*学校1605所(其中*1012所),*学校在校学生14万人(其中*8万人)。全国现有县(市、旗)1934个(不含市辖区),人口在30万以上的1246个,尚有493个未建立*学校,占县总数的39.56。其中*405个,占30万人口以上未建*学校县总数的82%。2.*学校办学条件亟待改善和提高全国特别是*地区,由于历史和经济条件制约,现有*学校存

13、在较多问题。一是目前60%以上的*学校设在县镇或农村,校舍建设标准较低,小、旧、陋、破以及教学生活设施不完善等问题较为突出,存在较多安全隐患;二是现有*学校多数是由原普通中小学校改造的,不仅校舍使用年限较长,而且在使用功能及设施上不能满足残疾儿童少年心理、生理及行为特征的特殊要求,与国家发布实施的*学校建设标准和建筑设计规范要求有较大差距;三是*学校办学成本较高,部分专用教学仪器设备价格昂贵,必备的教学康复训练设施配置困难,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设施设备严重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正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以及康复训练活动。根据*部分省份*学校实地调研情况和教育事业统计数据分析测算,70%左右的学校需

14、要进行校舍建设和配置必备教学、康复训练设施,其中*约680所左右。河南省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也是全国残疾人第一大省,有将近600万残疾人。根据河南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河南省将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适应接受普通教育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与当地健全儿童少年同等水平,接受*的视力、听力、语言和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国家要求,大力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全面推行随班就读和普通中、小学校设立特教班,30万人口以上且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市)要建立所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河南将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指标列入义务教育评估验收指标体系,统计义务教育对象必须包括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同时采取措施,将义务教育阶段所有残疾儿童少年全部纳入“两免一补”的范围。XX位于河南省西部,秦岭山脉,崤山腹地,环抱三门峡市区,北频黄河与山西隔河相望,西邻灵宝,东毗渑池,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县。全县东西长65.25公里,南北宽48.8公里,国土面积1763平方公里。县辖4镇9乡,262个行政村,34.6万人口。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工业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