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金凤区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二标段

上传人:初**** 文档编号:141611675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管理金凤区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二标段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项目管理金凤区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二标段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项目管理金凤区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二标段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项目管理金凤区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二标段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项目管理金凤区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二标段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管理金凤区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二标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管理金凤区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二标段(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管理)金凤区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二标段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三章、施工目标第四章、施工准备第五章、主要施工方案第六章、质量管理组织控制体系第七章、安全生产保证措施第八章、文明施工质量管理措施第九章、工程进度措保证施第十章、雨期施工措施附表一: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二:拟配备本工程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附表六:临时用地表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1、编制依据1.1招标单位提供金凤区2016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施工一标段施工招标文件。1.2金凤区2016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施工一标

2、段施工图纸及清单。1.3金凤区2016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施工一标段招标公司组织的现场勘察和交底答疑。2、技术规范项目的招标文件。国家、宁夏回族自治区有关的建筑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及有关的标准、规定。GB50003-20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203-201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26-2006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50345-201

3、2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411-200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656-2011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8-2011节能建筑评价标准JGJ107-2010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32-2009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JGJ151-2008建筑门窗21JGJ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88-2009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JGJ196-2010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3、银川市文明施工管理规定。4、本企业质量、环境、安全体制运行机制。5、编制原则以设计图纸及有关规范为依据,紧密

4、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编制出经济科学、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做到施工部署、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及工艺先进、科学。6、编制目的确保国家现行节能质量验收规范、标准及设计图纸得到严格落实,同时为节能保温施工提供技术保障。第二章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1.1工程名称:金凤区2016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施工一标段(康居A2小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2建设地点:银川市金凤区。1.3建设单位:银川市金凤区建设交通局。2、施工内容本工程为金凤区2016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施工一标段(康居A2小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具体改造内容包括:围墙整治、楼道墙壁粉刷、道路整治、小区大门整治、楼道电线及楼道照明整治,小区井盖整治工程。本工

5、程于2016年8月18日开工,2016年10月17日竣工,工程质量达到:合格。3、注意事项本工程为小区改造工程,人员居住密集,施工现场保持干净整洁,保证居民出入安全,下雨天时施工现场应铺设木板等工具,方便居民出行,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噪音污染,充分考虑居民作息时间,尽量做到避免扰民。第3章 施工目标1、质量目标符合国家工程施工质量验评标准。2、工期目标确保如下工期目标的实现:2016年8月18日开工,2016年10月17日竣工,工期60天。3、安全施工目标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93号令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施工,保证安全生产,杜绝一切重大伤亡事故,轻伤控制在14以内。4、环境

6、保护目标根据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标准,合理布置施工现场,做好现场地面硬化及绿化工作,施工场地内道路及材料堆场采用砼硬化,非硬化区种植草皮进行绿化,经常洒水湿润,减少扬尘,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规范管理,进行CI规划设计、合理布置CI标识,力争环境管理目标达标。第四章施工准备在工程正式开工前,应做到“三通一平”,驻地安置,以利于施工的顺利进行。做好水、电、技术和生产准备;另一方面做好施工人员、机械、材料安排计划;为施工做好充足准备。1、施工用路及交通导行利用现况道路作为施工用路。2、临时设施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我单位在楼区附近租赁住房一处,作为项目部办公、食堂、工人宿舍,材料设备库房。通讯联系

7、方式,项目人员每人配备手机1部及一组对讲机。3、临时用电临时用电主要是生产用电方面,包括各种机电设备工具用电、其他临时设施用电。采取就近电源安装主配电箱,施工现场沿线合理布置二级闸箱,局部施工用电采用移动闸箱使用。为防止突然停电情况的发生,保证生产运行,我们配备一台1200KW动力发电机。3.1用电量计算按照一个施工作业区施工用电高峰期计,用电机械设备数量、额定功率统计见下表:序号设备机具功率数量合计(kw)1搅拌机7.5kw2台152蛙式打夯机3.5kw3台10.53振动器1.5kw2台34振动棒1.5kw4台65照明灯具1kw8架86生活用电0.6kw6盏3.67共计40.1依据公式:P=

8、1.1(K1Pb+K2Pa)代入所统计数值。式中:Pb全部动力用电设备额定用电量K1全部用电设备同时使用系数(取0.7)Pa室外照明设备额定用电量之和K2室外照明设备同时使用系数(取1.0)P=1.1(K1Pb+K2Pa)=1.1(0.738+1.08)=34.8kw。4、临时用水临时用水从施工现场附近外借,施工中无法安装水管的地方,采用水车供水。5、生产准备我公司一旦中标,我们立即组织实施工程开工的各项准备工作。在现场生产准备期内,重点完成驻地安置建设、临时水源、临时电源、人员组织及进场计划、机械设备组织及进场计划、工程材料准备及进场计划、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用于交桩及基准点复核,地上地下物

9、探调查等。及时完成上述工作,并提交申请交监理工程师审批。6、技术准备6.1施工前,研究和熟悉设计文件进行现场核实。项目部组织了有关人员学习设计文件,图纸及其它有关资料,使施工人员明确设计意图,熟悉设计图纸的细节,对设计文件和图纸进行了现场校对。对现况的地下管线进行详细的调查,对设计道路、管线中心线、主要控制点、三角点、折点基线等是否准确无误进行核对。对管线加固交通导航的技术措施进行讨论、分析,并确定最优方案。6.2进行测绘交桩与设计交底工作。项目部在工程正式开工之前,详细复核测绘交桩内容,并对所交底桩点进行有效的保护。同时在业主、设计、监理单位共同对工程进行设计交底后,组织施工、质量、测量人员

10、对交底内容认真学习,形成纪要,并同时将交底内容与设计文件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6.3项目部在开工之前按照业主、监理工程师的要求,我们委托具有对外营业资质和具有见证取样资质的试验室,对工地的各种材料进行物理力学性能等技术参数进行见证试验。同时,项目部根据本工程的规模,设1名试验员进行现场的试验检测工作。6.4在技术准备时,重点完成交桩工作;测量布点及交通疏导、设计交底、施工组织设计审批等相关工作;对进入施工现场人员进行规范、规程学习培训工作。7、人员准备7.1在开工之前,根据签订的施工合同要求,组织合格的施工队伍进场施工。同时,为保证本工程质量、计划的实施、运行成本管理及安全、文明施工工作顺利完成

11、,针对本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的交通疏导、现况地下管线的测量工作等复杂点、难点的分析,建立严格的责任管理制度,以达到对工程切实有效的施工管理。7.2施工机构的组建和人员的配备。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及业主、监理单位要求,公司组建强有利力的项目部,配备各专业施工技术人员和专业施工队伍。施工机构中包括施工、技术、质量、材料、安全、设备、计划统计等管理人员,对工程进行有效管理,保证本工程的顺利实施。7.3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根据公司要求,建立健全施工计划管理制度、工程技术管理制度、工程成本管理制度及施工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切实做到责任到人,责全分明,奖罚分明。7.4在人员准备期内,

12、对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及工人进行全面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施工内容、现场环境、交通情况、环保要求、防火防盗、用电安全注意事项、施工机械操作规程(专业工种)等。计划人员数量、工种计划见劳动力计划表。8、机械准备为了使工程进度按计划完成,我公司保证充分准备了机械设备。机械设备计划数量表见附表。9、材料准备针对本工程的施工内容,在开工之前对工程所需管材、管件、阀门附件等进行详细计算,积极联系材料厂家并提出详细的进场计划,严格执行验收与检测程序,确保原材料与成品混凝土构件的质量。同时,根据施工进程,适时调整材料进场计划,确保在不耽误工期的前提下,减少现场的存库,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积压和浪费。第五章主要施工方案

13、1、道路及管网工程首先拆除原混凝土路面,拆除厚砂垫层拆除、清底,废渣清理成堆,垃圾外运。本工程设计道路为水泥混凝土路面。1.2本工程施工测量的特点1.2.1设计道路沿线的平纵断面主要的测量控制点为道路的交叉点及沿线的设计控制点,所以保证以上控制点的测量精确度是燃气管线施工测量的关键。1.2.2由于本工程地处居民住宅区,施工范围内人员闲杂,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桩点不受意外扰动。1.3、施工测量仪器及人员配备1.3.1测量仪器测量仪器设备表(见附件)1.3.2测量人员拟为本标段配备1名测量工程师,2名测量员。测量人员均持证上岗,且有较丰富的施工经验、测量仪器需经过计量检测部门的检定,且在有效

14、期限之内,检定合格证的复印件交监理单位一份,现场自存一份,在用仪器设立台帐。1.4、施工测量控制1.4.1测量控制原则认真对设计图所给的测量数据进行复测,若在复测中发现有超出容许范围的误差,重新进行复测,直至无误为止。在没有控制点的地方路面上,新做测量控制网,其所做测量控制网点的原则与加密点原则相同,控制网精度达到二级导线技术标准,高程测量精度达到五等水准测量技术标准。1.4.2导线点、水准点的增设1)导线点增设沿线布点:对设计放线依据进行复测校核,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控制点加密,根据工程的特点及地理环境进行控制点加密,以满足施工需要。2)水准点增设水准点增设采用城市测量规范(CJJ8-99)技

15、术标准所规定的水准测量标准,采取复合测量,限差控制30(L)1/2mm,采用AL-320水准仪往返测一次,水准尺为双面尺。1.5、管线施工测量1.5.1平面控制1)认真学习图纸,依据设计图提供的定线条件,结合工程施工的需要做到测量所需各项数据的内业搜集、计算、复核工作。2)根据内业计算数据,用平面控制点,测设管道中线的起点、终点、平面折点、竖向折点及直线段控制点,钉中心桩,桩顶钉中心钉。3)沟槽形成后,用经纬仪把中线及时投测到槽下,钉上中心桩。1.5.2管道高程控制1)用两个高程控制点为一环进行临时水准点测设及校测,其闭合差不大于12L1/2mm(L为两点间水平距离以千米计)。临时水准点放在稳固的不易被碰到的地方,其间距不大于100m,应经常复测。2)以两个临时水准点为一环进行施工高程点测设,施工高程点每次使用前应进行复测。3)控制槽底及管道铺设时,沟槽两帮每隔10m用施工高程点测设一对高程控制桩,标明桩号,钉高程钉画上红油漆标志作为控制铺管高程。4)施工测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工业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