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自学)基本要求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1611646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自学)基本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自学)基本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自学)基本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自学)基本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自学)基本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自学)基本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自学)基本要求(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课程教学(自学)基本要求水处理工程课程教学(自学)基本要求适用层次专升本适应专业环境工程使用学期2008秋自学学时128面授学时32实验学时使用教材教材名称废水处理工程 (第二版)编 者唐受印等出 版 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参考教材排水工程(下)第四版,课程简介水处理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内容涉及水的各种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课程内容繁杂,知识结构跨度大,要求学生有较好的基础知识结构。各种处理方法中应用到大量处理构筑物,需要结合大量工程实际图片才能介绍清楚,有些内容只有通过动画的形式才能更好说明。所以本课程需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电教

2、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认识水处理工程的任务,掌握水处理工艺的基本计算,控制水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法的基本理论与技术,以及废水处理厂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能独立的进行一般水处理工程的规划、设计和运转管理工作,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学习建议本课程要求学生修完化工原理、物理化学、环境工程监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化学、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等课程后进行。学习过程中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条件的同学应该多去参观各类水处理工艺,在提高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有利于加深对相关理论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各章节主要学习内容及要求第一章 总论学时要求主要内容一、

3、核心知识点了解废水的特性是选择废水处理方法的关键;废水处理反应器及动力学基础;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1、废水来源及特性,常见废水处理指标;2、水处理方法基本分类,常见废水处理流程的基本组成 ;【掌握】1、水质标准的选用,工业企业中重要污染物的控制控制节点; 【重点掌握】1、废水处理反应器及动力学基础,掌握几类反应器容积确定的方法,注意其区别及内在联系,三、思考与练习、废水分类的目的是什么?、废水的特性与处理工艺选择的关系?、水质特性指标如何划分的?为什么这样划分?、废水处理关心的标准有哪些?、废水处理方法如何分类?、废水处理反应器类型:间歇反应器,连续搅拌反应器,推流式反应器相同点不同点?各

4、反应器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如何应用该理论指导工程实践?上交作业课后习题备 注第二章 预处理学时要求主要内容一、核心知识点调节池容量的确定,格栅设备选型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1、酸碱污水中和的方法选择 ;【掌握】1、格栅机及筛滤设备尺寸计算机设备选型【重点掌握】1、水质水量调节池容量确定,调节池位置的安排 ;三、思考与练习课后思考题及习题上交作业课后习题备 注第三章 混凝学时要求主要内容一、核心知识点混凝机理,常用混凝剂种类及使用条件,影响混凝的因素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1、混凝剂投加设备 ;【掌握】1、提高混凝效果的关键控制影响因素 ;【重点掌握】1、混凝机理;2、常用混凝剂种类及使用

5、条件,使用两种以上混凝剂时的投加顺序;三、思考与练习课后思考题及习题上交作业课后习题备 注第四章 沉淀与气浮学时要求主要内容一、核心知识点沉淀理论及沉淀效率的计算,影响沉淀池沉淀效率的主要控制参数,气浮过程原理及提高气浮效果的工程措施。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1、沉淀类型;2、沉淀池类型,各类沉淀池设计参数,运行控制方式 ;3、隔油池去除目标物,气浮处理流程,气浮处理目标物【掌握】1、 沉淀原理,沉淀效率计算公式两部分的含义;2、斜管沉淀池提高沉淀效率的原理所在;3气浮过程原理,常用气浮处理流程基本组成【重点掌握】1、沉淀曲线绘制及沉淀效率计算 ;2、公式的应用条件及其对提高处理效率的理论指导

6、意义;3气浮过程原理三、思考与练习课后思考题及习题上交作业课后习题、备 注第五章 深层过滤学时要求主要内容一、核心知识点普通快滤池的基本构造,影响滤池处理效果的核心部分,滤池设计关键控制参数的选择依据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1、过滤基本理论;2、常用各类滤池的功能及使用条件;【掌握】1、普通快滤池基本构造;2、滤池滤料级配曲线的绘制及不均匀系数的求取;3、滤池配水系统设计原则;、滤池系统的设计要点【重点掌握】1、滤池滤料级配的选定;2、如何使实际滤池更接近理想快滤池;3反冲洗周期确定依据三、思考与练习课后思考题及习题上交作业课后习题备 注第六章 化学氧化与还原学时要求主要内容一、核心知识点常用

7、氧化剂的性质,常用氧化还原方法。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1、电解法处理废水的方法;2、还原法处理废水的方法;3、氧化法的发展方向【掌握】1、氧化还原剂的选用原则;2、臭氧氧化处理法;3、氯氧化处理法;、空气氧化处理法【重点掌握】1、臭氧性质及其使用中注意事项;2、折点加氯方法;三、思考与练习课后思考题及习题上交作业无备 注第七章 吸附学时要求主要内容一、核心知识点吸附的种类,吸附平衡及吸附等温式,影响吸附效果的因素,吸附工艺设计计算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1、吸附剂及其再生;2、吸附法的应用;【掌握】1、吸附的基本理论;2、吸附工艺及设计;3、影响吸附效果的因素【重点掌握】1、吸附平衡及吸附等

8、温式;2、吸附工艺及设计计算;三、思考与练习课后思考题及习题上交作业课后习题备 注第八章 离子交换学时要求主要内容一、核心知识点离子交换剂分类、组成及结构;离子交换剂的选择系数的定义及交换容量;离子交换平衡与选择性系数的关系;固定床离子交换系统的交换过程;离子交换设备计算机选型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1、离子交换剂分类、组成及结构;2、固定床离子交换系统的交换过程; 【掌握】1、离子交换剂的选择系数的计算,根据应用交换容量选择交换容量;2、离子交换工艺设计计算;【重点掌握】1、离子交换树脂选型;2、离子交换平衡与选择性系数的计算;三、思考与练习课后思考题及习题上交作业课后习题备 注第九章 膜分

9、离技术学时要求主要内容一、核心知识点膜分离法的特点;电渗析原理及过程,电渗析器组成;反渗透原理及装置组成;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1、超滤和纳滤;2、液膜的组成及分类应用;【掌握】1、渗析和渗透的区别;2、离子交换树脂和离子交换膜作用机理的异同;3反渗透装置组成【重点掌握】1、电渗析原理过程;2、反渗透原理过程;三、思考与练习课后思考题及习题上交作业无备 注第十章 废水生物处理理论基础学时要求主要内容一、核心知识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因素;酶及酶反应,重点理解米门方程建立的条件及含义;微生物生长规律及微生物增长曲线的各阶段及其特点,方程建立的条件,微生物生长与底物利用速度数学表达式各参数的含义;废

10、水可生化性的概念及意义,可生化性评价的方法,值的含义,重点了解耗氧速率法;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1、废水生化处理方法总论;2、回顾环境微生物学微生物新陈代谢的内容; 【掌握】1、米门方程建立的条件及各项参数的含义;2、微生物生长规律及微生物增长曲线的各阶段及其特点,方程建立的条件,微生物生长与底物利用速度数学表达式各参数的含义;3、废水可生化性的概念及意义,可生化性评价的方法,值的含义,耗氧速率法;【重点掌握】1、微生物生长规律及微生物增长曲线的各阶段及其特点,微生物生长与底物利用速度数学表达式各参数的含义;2、废水可生化性的概念及意义,可生化性评价的方法中值法和耗氧速率法;三、思考与练习课

11、后思考题及习题上交作业课后习题备 注本章内容对应课本第十二章废水生物处理理论基础第十一章 活性污泥法学时要求主要内容一、核心知识点活性污泥净化污水的三个主要过程:吸附、微生物代谢、凝聚及沉淀;活性污泥法最基本流程组成;衡量活性污泥性能的主要指标含义:、污泥浓度(、)、生物相指示;活性污泥工艺设计运行控制参数的含义:污泥负荷、污泥龄;活性污泥法基本流程的动力学描述方程及其应用;曝气传质原理,不同曝气形式对空气需要量的计算过程;推流式和完全混合式曝气池的设计方法及计算步骤;曝气池的运行方式及特点;曝气池运行管理,异常现象类型及基本控制措施1基本原理与分类2活性污泥法参数3曝气原理、方法及曝气池构造

12、4活性污泥的运行管理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1、曝气池的运行方式及特点;2、曝气池运行管理,异常现象类型及基本控制措施;【掌握】1、活性污泥净化污水的三个主要过程:吸附、微生物代谢、凝聚及沉淀; 2、活性污泥法最基本流程组成;3、衡量活性污泥性能的主要指标含义:、污泥浓度(、)、生物相指示;、活性污泥工艺设计运行控制参数的含义:污泥负荷、污泥龄;活性污泥法基本流程的动力学描述方程及其应用;、曝气传质原理,不同曝气形式对空气需要量的计算过程;、推流式和完全混合式曝气池的设计方法及计算步骤;【重点掌握】、活性污泥法最基本流程组成;、衡量活性污泥性能的主要指标含义:、污泥浓度(、)、生物相指示;、活

13、性污泥工艺设计运行控制参数的含义:污泥负荷、污泥龄;活性污泥法基本流程的动力学描述方程及其应用(劳伦斯麦卡蒂模式);三、思考与练习课后思考题及习题上交作业课后习题、备 注本章是生物处理法学习的重点,参照排水工程下册第四版有关内容,便于理解课程内容本章内容对应课本第十三章活性污泥法第十二章 生物膜法学时要求主要内容一、核心知识点注意和活性污泥法的不同点;生物膜的形成及特点;生物滤池处理原理及各类型的不同点;生物转盘的构造及原理;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1、其他形式的生物膜法处理设备:生物流化床;2、生物膜法的运行管理; 【掌握】1、生物滤池处理原理,基本组成,常用类型;2、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原理;

14、 【重点掌握】1、生物滤池构造及负荷确定;三、思考与练习课后思考题及习题上交作业课后习题备 注本章内容对应课本第十四章生物膜法第十三章 厌氧生化法学时要求主要内容一、核心知识点厌氧处理三阶段理论,各阶段产物类型及反应特点;厌氧处理法主要影响因素,:控制比例;厌氧处理常用工艺设备:结构组成;厌氧消化过程动力学;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1、厌氧反应器的设计;2、厌氧设备的运行管理;【掌握】1、厌氧处理三阶段理论,各阶段产物类型及反应特点;、厌氧处理法主要影响因素,:控制比例;、厌氧处理常用工艺设备:结构组成;、厌氧消化过程动力学吸附的基本理论;【重点掌握】1、厌氧处理三阶段理论,各阶段产物类型及反应特点;2、厌氧处理法主要影响因素,:控制比例;三、思考与练习课后思考题及习题上交作业无备 注本章内容对应课本第十五章厌氧生化法第十四章 生物脱氮除磷学时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