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江苏省推荐申报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

上传人:初**** 文档编号:141611597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DOC 页数:94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管理江苏省推荐申报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项目管理江苏省推荐申报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项目管理江苏省推荐申报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项目管理江苏省推荐申报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项目管理江苏省推荐申报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管理江苏省推荐申报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管理江苏省推荐申报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管理)江苏省推荐申报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附件:江苏省推荐申报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一、自然科学奖1、项目名称:分布式无线组网与协作传输理论及应用项目简介:移动通信是信息社会的重要基础支撑。为实现宽带信息服务向移动终端延展,发展以数据业务为主的宽带移动通信网络已成为我国的基本战略需求。移动网络能源消耗快速增长,频谱资源日益紧缺,单纯从点到点无线链路寻求系统性能的提升已面临发展瓶颈,需要从全新的角度寻求突破,力求从网络架构及多节点协作等方面着手解决移动通信业务迅猛发展所面临的频谱和功率利用率的大幅度提升问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等多项重要课题的支持下

2、,经过近10年的研究与探索,本项目在分布式无线网络的容量解析分析方法、分布式系统的网络规划与资源联合调配、协作传输以及基于环境特征的自组织组网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形成了分布式无线组网与协作传输理论技术体系,解决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所涉及的网络效率、频谱效率、功率效率和运营效率等问题。主要创新研究成果概括如下:1)在国际上率先开展分布式无线网络体系构架研究,提出了分布式系统容量的闭式解析方法,从理论上证明了其显著的频谱效率和功率效率优势,阐明了基站侧分布式多天线优化配置所应遵循的准则,解决了分布式系统网络优划的难题。2)提出分布式联合资源调配和干扰管理理论方法,提高了分布式网络的无线资源利用率

3、并降低实现的复杂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环境特征、用户特征以及业务流量的自优化、自配置和自管理的自组织组网技术,解决QoS需求和业务区域分布不平衡情况下系统性能优化及运营效率提升问题。3)针对多点协作传输中由于协作节点增加引发的信道信息获取及交互的瓶颈问题,突破了分布式协作网络系统所涉及的协作传输容量分析和系统性能分析方法,提出了能够克服信道信息获取及基站间信息交互瓶颈的节点协作传输理论方法及协作调度理论方法,实现高效能协作传输。本项目在IEEE核心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9项。相关理论成果受到国际上的广泛关注,被国际上一批著名学者所引用,获国际通信学术界有重要影响的IEE

4、E通信理论莱斯最佳论文奖,为该奖项自设立以来首次授予中国大陆学者,并获得旨在奖励在中国做出重大原创性研究成果的陈嘉庚科学奖;所发表的论文共被引用1400余次;通过所牵头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成果被应用于华为公司及江苏移动的基站产品及网络优化,显著提升了网络性能,技术水平业界领先,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提升我国移动通信技术研发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完成人情况表:完成人1:尤肖虎技术职称:正高级,工作单位:东南大学,个人排名1。获国家奖情况:2011年,宽带移动通信容量逼近传输技术及产业化应用,排名第一,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003年,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研究开发项目,排名第一,国家

5、科技进步二等奖。对本项目主要贡献:担任本项目所涉及的国家863计划B3G重大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负责人等,是本项目系统框架和移动通信分布式协作组网理论的提出者,是创新点一、二、三的主要完成人之一。是代表性论文1、2、5、6和主要论文9、13、14、15、16、18、19、20的作者之一,在该项目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80%。完成人2:高西奇技术职称:正高级,工作单位:东南大学,个人排名:2曾获国家奖情况:2011年,宽带移动通信容量逼近传输技术及产业化应用,排名第二,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对本项目主要贡献:担任国家重大专项课题“IMT-Advanced增强MIMO技术研发”负责人,

6、是分布式协作传输理论方法的提出者,是创新点一、二、三的主要完成人之一。提出分布式协作传输理论方法、系统性能分析方法、信道估计理论方法和功率分配理论方法。是代表性论文2、4、5、6、7、8和主要论文9、13、17的作者之一,在该项目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80%。完成人3:金石技术职称:正高级,工作单位:东南大学,个人排名:3曾获国家奖情况:无对本项目主要贡献:参与本项目所涉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创新点三的主要完成人之一,是分布式协作传输理论方法的提出者,是IEEE莱斯最佳论文奖的第一作者。是代表性论文4、5、7、8和主要论文17的作者之一,在该项目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

7、作量的80%。完成人4:王东明技术职称:副高级,工作单位:东南大学,个人排名:4曾获国家奖情况:无对本项目主要贡献:是创新点一和创新点二的主要完成人之一,是分布式网络容量分析、分布式网络多用户调度、有限信息交互下协作传输的主要完成者。是代表性论文1、2和主要论文15、16的作者之一,在该项目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70%。完成人5:陈明技术职称:正高级,工作单位:东南大学,个人排名:5曾获国家奖情况:无对本项目主要贡献:是本项目所涉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之一,是创新点一和创新点二的主要完成人之一,是分布式组网中基站侧最优天线配置的提出者,也是有限反馈下行传输方案的提出者。是代

8、表性论文2、3和主要论文10、11、12的作者之一,在该项目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70%。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序号论文专著名称/刊名/作者影响因子年卷页码(xx年xx卷xx页)发表时间年月日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国内作者SCI他引次数他引总次数知识产权是否归国内所有1CellEdgePerformanceofCellularMobileSystems/IEEEJournalonSelectedAreasinCommunications/尤肖虎,王东明,朱鹏程,盛彬4.1382011年29卷1139-1150页2011-06-01尤肖虎尤肖虎尤肖虎,王东明1718是2CooperativeDistr

9、ibutedAntennaSystemsforMobileCommunications/IEEEWirelessCommunications/尤肖虎,王东明,盛彬,高西奇,赵新胜,陈明6.5242010年17卷35-43页2010-06-01尤肖虎尤肖虎尤肖虎,王东明,高西奇2364是3AntennaLocationDesignforGeneralizedDistributedAntennaSystems/IEEECommunicationsLetters/王新征,朱鹏程,陈明1.4632009年13卷315-317页2009-05-01陈明王新征陈明2661是4MIMOMultichanne

10、lBeamforming:SERandOutageUsingNewEigenvalueDistributionsofComplexNoncentralWishartMatrices/IEEETransactionsonCommunications/金石,MatthewR.Mckay,高西奇,IainB.Collings1.9792008年56卷424-434页2008-03-01高西奇金石金石,高西奇3565是5Ontheergodiccapacityofrank-1Ricean-fadingMIMOchannels/IEEETrans.InformationTheory/金石,高西奇,尤肖虎

11、2.652007年53卷502-517页2007-02-01高西奇金石金石,高西奇,尤肖虎2344是6EfficientchannelestimationforMIMOsingle-carrierblocktransmissionwithdualcyclictimeslotstructure/IEEETrans.Communications/高西奇,江彬,尤肖虎,潘志文,YishengXue,andEgonSchulz1.9792007年55卷2210-2223页2007-11-01高西奇高西奇高西奇,尤肖虎1523是7AsymptoticSERandOutageProbabilityofMI

12、MOMRCinCorrelatedFading/IEEESignalProcessingLetters/金石,MatthewR.Mckay,高西奇,IainB.Collings1.6392007年第14卷9-12页2007-01-01高西奇金石金石,高西奇1825是8TransmitBeamforminginRayleighProductMIMOChannels:CapacityandPerformanceAnalysis/IEEETransactionsonSignalProcessing/金石,MatthewR.Mckay,Kai-KitWong,高西奇3.1982008年第56卷5204

13、-5221页2008-10-01金石金石金石,高西奇721是20篇主要论文专著目录:1XiaohuYou,DongmingWang,PengchengZhu,andBinSheng,“CellEdgePerformanceofCellularMobileSystems,”IEEEJournalonSelectedAreasinCommunications,vol.29,no.6,pp.1139-1150,June2011.2XiaoHuYou,DongmingWang,BinSheng,XiqiGao,XinshengZhao,andMingChen,“CooperativeDistribut

14、edAntennaSystemsforMobileCommunications,”IEEEWirelessCommunications,vol.17,No.3,pp.35-43,June2010.3XinzhengWang,PengchengZhu,MingChen,“AntennaLocationDesignforGenneralizedDistributedAntennaSystems,”IEEECommunicationsLetters,vol.13,no.5,pp.315-317,May2009.4ShiJin,MatthewR.Mckay,XiqiGao,IainB.Collings

15、,“MIMOMultichannelBeamforming:SERandOutageUsingNewEigenvalueDistributionsofComplexNoncentralWishartMatrices,”IEEETransactionsonCommunications,vol.56,no.3,pp.424-434,Mar.2008.5ShiJin,XiqiGao,andXiaohuYou,“Ontheergodiccapacityofrank-1Ricean-fadingMIMOchannels,”IEEETrans.InformationTheory,vol.53,no.2,pp.502-517,Feb.2007.6XiqiGao,BinJiang,XiaohuYou,ZhiwenPan,YishengXue,andEgonSchulz,“EfficientchannelestimationforMIMOsingle-carrierblocktransmissionwithdualcyc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工业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