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精品教案1

上传人:lzz****sy 文档编号:141611447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精品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精品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精品教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精品教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精品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部编版九年级历史精品资料设计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情况,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进而使学生体会、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结合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情况,对比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处理历史材料,思考、总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史实,概括、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印证“科学技术是

2、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让学生清楚认识到,现代国际间的竞争,已成为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由此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激励学生积极应对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作出贡献。【教学重难点】1重点: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2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教学点拨】本课主要讲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特点及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涉及面非常广泛。从三个方面展开教学内容:第一,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标志。着重叙述了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工程技术尤其是

3、基因工程技术的进展。第二,与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第三,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和对世界经济结构及世界经济格局产生的重要影响。本课的知识贴近现代生活,而且清晰明了,主要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多设计一些学生讨论的话题,有助于培养学生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述)在二战期间,军事科技有了发展,如美国为计算炮弹弹道而研制使用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利用原子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德国人制造液体燃料火箭用于空袭英国。这些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科学技术,在战后是如何发展的呢?(回答)(讲述)战后,这些原本用于制造杀人武器的技术转为民用并迅猛

4、发展,形成了一次新的科技革命的浪潮,这就是风起云涌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我们现在仍生活在这次革命浪潮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大家都很熟悉吧,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大家都熟悉的美国电影黑客帝国把,这些有关计算机的技术就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突出成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有关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知识。【讲述新课】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展示有关“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图片,讲述)二战结束以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发生了许多变化,大家结合图片,能不能说说你都注意到了哪些变化?(回答)(讲述)第三次科技革命在诸多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都取得了举世

5、瞩目的成绩,尤其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领域中的发展,大家能不能想到当今生活中这两个领域中的技术进步的表现?(回答)(讲述)大家都熟悉克隆技术吧,如引文中“多利”羊的问世及此后一系列克隆动物的诞生,美国有一部电影,是关于克隆人题材的科幻影片魔鬼复制人(“The 6th Day”),这说明在生物工程方面的突破性进展,生物工程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结合教材“动脑筋”组织学生讨论)现在克隆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有越来越多的动物都被克隆出来了,人们不多扩大着克隆技术的范围。你认为克隆技术是否应该有所限制,是否应该克隆人呢?(学生分组讨论)(讲述)凡事都有利弊,克隆技术也是一样的。克隆技术为人类探

6、索生命的奥秘,研究生命的发生、发展的规律提供了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人类可以运用这种技术繁殖出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以使其物种不致绝灭,也可以运用该技术繁殖供实验用的各种动物,还可以利用克隆技术复制出人类器官,以替换人类自身残废、缺失或功能不全的器官。但从社会角度看,克隆技术一旦应用于人类,无疑将是一场灾难。首先在该项技术实验阶段必将产生大量失败的“产品”,而这是对克隆人生存权利的侵犯和践踏。其次,克隆人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所以,从总体上说,克隆人是不可行的,而且各国政府也在一直致力于限制克隆技术向人类领域的发展,科技一直处于世界一流水平的美国还颁布法令,来限制这项技术的发展。对于网络大家一定都

7、不陌生,这也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一项重要成果,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了解或科技进步对自己的学习生活产生影响的感受,自由发言,范围可涉及家庭生活、交通运输、衣着、饮食、医疗等方方面面,谈一谈你们都有什么最深的感触?(学生分组讨论,回答,交流)(讲述)每一项科学技术的发明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都是有利有弊,不可能只有对人类有益的一方面,之所以有的国家在科技革命的浪潮中发展的比较快,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很好的调整政策,重视科技,很好的利用科学技术中有利的一面,遏制其不利的一面带来的危害,利用科技的力量来促进本国的发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科技的高度发达,给人类带来了种种便利,但也带来一些负面

8、效应,如汽车尾气的排放对空气的污染,农药的使用对人体的危害。再如手机带给人们全新的通信观念,但长时间使用手机会造成微波对人脑的轻微辐射,而且手机的工作频率与飞机的导航雷达相近,乘客在飞机升降中使用手机会造成干扰而使飞机偏离航向甚至坠毁。还有,作为生活必需品,城市家庭几乎家家都有电冰箱、空调器。但由于电冰箱和空调器中的制冷剂氟里昂不断泄漏,使大气中的臭氧层受到严重的破坏,造成紫外线对地面的照射强度加大,患皮肤病的人数大量增加等。你认为从科技对一个国家的作用的启示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可以从中吸取什么经验教训?(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进行回答)(教师不要给与统一答案,根据学生的不同回

9、答加以分析,指引出正确方向即可)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讲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不会以某个人的意识为转移的,所以我们是不能够逃避的,只能是勇敢的面对它,利用它,所以我们一定要充分的了解它,熟悉它的特点。那么这次“第三次科技革命”有什么特点呢?(回答)(讲述)蒸汽机从研制到18世纪定型投产用了84年,电动机为65年,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技术大多在10年内就投入应用,从发现雷达原理到制造出雷达用了10年,原子能的利用从开发到应用为6年,晶体管4年,移动电话4年,激光从发现到应用不足2年,电子计算机自问世至今已发展到第五代,我们从中就可以看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第一个特点

10、;从生物工程技术兴起的这方面来看,它涉及生物工程、化学等等很多领域的知识,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第二个特点;20世纪初,科技进步因素引起的产量值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510,20世纪70年代增长至60,现在已达80。通过这些数据使学生悟出科技进步已日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这就可以生动地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第三个特点。这场革命的特点如此鲜明,而且来势汹汹,涉及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它给我们今天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呢?(回答)(讲述)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发达国家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发生变化,“技术密集型”企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大大超过“劳动密集型”企业,体力劳动者和

11、脑力劳动者的比例也发生变化,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产生的重大影响。由于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因而许多国家大力发展科技,就像教材上说的欧洲“尤里卡计划”,还包括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及中国的“863计划”,这些都是不同国家在加强发展科技这一方面作出的相同意义的举动。大家体会到科学技术对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性之后,应该考虑一下中国在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抱有什么样的历史使命感?(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点评,学生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不要求统一)大家以“科技的今天和明天”为话题,围绕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谈谈

12、自己的切身体会,感受科技进步的巨大作用。然后根据今天的科技成果勾画、展望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要实现大家的想像,我们今天应该怎么做?【课堂小结】本课讲述的是有关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一些知识,这场科技革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而且我们现在仍旧生活在这场迅猛的革命之中,我们仍然在感受着这场革命给我们带来的变化。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利用好了,充分发挥它有利的一方面,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快地发展,教育学生重视科技的作用,怀抱坚定的历史责任感,认清我们国家现在的国情,现在所处的世界局势的情况,分清机遇和挑战,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们国家的更快地发展。【板书设计】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3最新部编版九年级历史精品资料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