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八 塑料薄膜包装材料性能测试实验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611429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八 塑料薄膜包装材料性能测试实验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实验八 塑料薄膜包装材料性能测试实验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实验八 塑料薄膜包装材料性能测试实验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实验八 塑料薄膜包装材料性能测试实验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实验八 塑料薄膜包装材料性能测试实验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八 塑料薄膜包装材料性能测试实验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八 塑料薄膜包装材料性能测试实验课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塑料薄膜包装材料性能实验,热封性能 落镖冲击,实验目的,1、了解塑料薄膜包装材料的热封性能和耐冲击相关标准,以及国标中薄膜和薄片耐冲击自由落镖法的规定方法和原则 2、学会塑料薄膜热封方法和性能检测的方法; 3、熟悉落镖冲击实验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步骤,热封性能,一、测试设备 塑料包装材料以及复合包装材料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包装材料,而包装材料的性能是包装加工工艺性能的重要指标。包装材料的热封性能主要由热封温度、热封压力以及热封时间来决定。在以往,对包装材料的热封加工一直处于凭经验、无理论数据指导的状态,因此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大量原材料的浪费和时间上的开支。本试验机适用于包装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热压

2、封合试验,是试验室、科研、在线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试验仪器之一,给生产过程中提供合适的热封参数、获得最佳的热封效果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1、原理 HST型热封仪是采用热压封口法对塑料薄膜和复合软包装材料的热封温度、热封压力和热封时间等热封性能参数进行测定,以获得精确的热封性能指标。其工作原理是调节稳压阀使气缸达到预期的热封压力,由单片机系统进行计时、控制电磁阀的换向,从而达到热封头上下移动的目的,使包装材料在一定的热封温度、热封压力、热封时间下热封合,通过改变热封温度、热封压力以及热封时间参数,即可找到合适的热封工艺参数范围和最佳的热封工艺参数。,热封性能,2、实验设备结构,热封性能,二、设备使

3、用,热封性能,热封性能,热封性能,三、实验步骤 打开系统气源 系统上电设定实验参数放置试样按“实验”键实验实验结束关闭电源冷却封头关闭系统电源 将试样在拉力实验机上测强度,并记录数值。 比较强度大小,得出结论。 四、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报告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 实验目的 2 实验步骤(包括设备的操作工程) 3 实验结果,落镖冲击,塑料薄膜和薄片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包装材料之一,而其韧性、冲击性能是考查其物理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GB 9639-88对塑料薄膜和薄片抗冲击性能的自由落镖实验方法和原则做了明确的规定,该标准规定了在给定高度下的自由落镖冲击下,测定50%塑料

4、薄膜和膜片破损时的能量。并以冲击破损质量表示,用Mf表示。本标准适用于塑料薄膜和厚度小于1mm的薄片。 一、实验设备 1、结构 本实验的落镖冲击实验仪是根据 GB 9639-88和 ASTM D1709-01 标准规范设计而成的。其结构如 右图所示。 1、可调支架 2、立柱 3、显示屏 4、按键区 5、打印机 6、上下夹具 7、气动元件盒 8、右脚踏开关 9、落镖 10、左脚踏开关,落镖冲击,2、按键区及其功能 按键区如图4-2所示:,按键区的各项功能如下: 复位:该键的功能是使系统在故障的状态下,强制归位。 A法:实验开始时的方法选择,按“存储”或“确认”键后保存实验方法。 B法:使用方法同

5、上。 +M:实验过程中增加质量,在实验过程中,按该键将在上次冲量的基础上加上M。同时在实验界面中显示。 -M:试验过样中减去的质量,在试验过程中,按该健将在上次冲量的基础上减去M。同时在试验界面中显示。 荐储:存储试验过程中的参数。 删除:修改用户输入性的错误,每次只能删除一位数字。 更改:试验数据输入的过程中,用于对错误试验数据的更改。按该键后,输入区的所有数据全部清空。 打印:设置打印状态。开为试验结束后,自动打印;关为试验结火后,不进行结果打印。 质量:试验开始时,按估计或预测的数值,输入的落镖质量。具体的实现操作是:先按“质量”键,屏幕的质量显示为高亮度,然后从数字区输入数据,输入结束

6、后,按“存储”键或“确认”键将内容保存。或是在更改的惜况下,输入正确数据保存。,落镖冲击,冲破:单次试验结束后,输入的试样破损的标志。该键与“确认”键配合使朋,在无确认的情况下,可按“冲破”、“未破”修改输入,“确认”后,状态即被锁定。并且仅有效一次,按该键后“末破”也应失去作用。“冲破”与“未破”之间互锁。 未破:同冲破输入的操作相仿,在试验结束后,输入试样未破标志,对与“冲破”,“末破”的更改,可在“确认”键之前修改输入。 量差:试验时所使用的M值。是在试验开始的时候,凭经验或预测得到的质量值。该值只能在试验之前输入,试验开始后,用户就不能够再修改了。试验开始的标志是,第一次输入试样破损情

7、况后,按“确认”键,即件数为非空值时。同时使用的键还有“质量”、“打印”、“方法”。 0-9:试验过程中,试验数据的输入键。 放样:按该键后,气缸抬起,为装夹膜做准备,此时要注意操作安全,不要将手放于气缸两夹头之间。 夹样:与放样的动作相反,按该键将夹紧试样。 确认:对选中的操作项的确认。 /:主界面中做为操作项选择键,进入实验界面,按该键可进行上下翻屏操作。 试验:电磁铁掉电,落镖冲击开始,一般与“电磁”键成对使用。 电磁:功能是给电磁铁上电吸住落镖。,落镖冲击,3、设备的使用界面 按一下控制箱右侧的电源开关,系统上电后,屏幕显示如下: (a) 欢迎界面 欢迎界面显示了设备的中英文名称,以及

8、设备的序列号。 按任一键,进入实验主界面。 (b) 主界面 高亮度选中“试验”为默认,按“确认”后进入试验界面。 (c) 试验界面,落镖冲击,二、实验步骤: 垂直度条件:按下“电磁”键,将附件中的悬垂的另一端被电磁铁吸住,让悬垂下垂并静止,看垂心是否在上夹具中的十字线的中心。如果有偏差,调整四角平衡螺母。 确定试验方法:即在试验界面中,输入“A法”或“B法”,如果使用“A法”就按“A法”键,如果使用“B法”就按“B法”键,输入后按“确认”键保存。本试验中,采用“A法”。 确定冲量值:冲量值,是一种估计值,并不十分准确。用户可以预先估计一个数值输入到冲量中,也可通过试验预做获得该数值。试验预做和

9、正式试验相仿,不同的是,预做不需要输入冲破域未破的状态。参考做法是:用户先估计一冲量质量,然后在此质量的基础上递增或递减砝码,当递增或递减到刚好能冲破时,把此落镖的质量(空镖砝码)输入到冲量中。 冲量输入步骤: 按“质量”键,其对应的区域高亮度显示,按“更改”键,从数字区输入质量值,然后按“确认”键进行保存。高亮度显示消失。 至此冲量设置完毕。,落镖冲击, 确定量差值,即M值:在的基础上,递增或递减砝码,当达到递增一定质量的砝码时,试样能冲破,递减同样质量的砝码时,试样不能冲破,这时这“一定质量”的砝码就可以作为M值输入。 M值的输入操作是: 首先按“量差”键,然后按“更改”键,输入想要输入的

10、数据,中间输入有误时,可按“更改”或“删除”键,进行修改,最后按“确认”键对输入数据进行保存。需要注意的是,“一点质量”的砝码,可能是一个砝码,也可能是几个砝码的组合重量。 对冲量和M值的估计误差,不会影响最后的试验结果,影响的只是用户完成试验所做的次数和试样的用量。 确定试验结束时,是否自动打印:按“打印”键,当出现自己想要的状态时,按“确认”键保存。本试验要求自动打印。 正式试验:当以上操作完成后则可进行正式试验。 (a) 试样的裁取:试样应无气泡、折痕或其它明显的缺陷,其长度与宽度尺寸均大于153mm,数量不少于30个。 (b) 按“放样”键,或或踩标有“放样”标志的脚踏开关,气缸抬起,

11、放置大小合适的试样。,落镖冲击,(c) 按“夹样”键,或踩“放样”标志的脚踏开关,气缸夹紧。 (d) 按“电磁”键,将落镖插入吸持机构。 (e) 按“试验”键,或踩“试验”标志的脚踏开关,落镖落下,冲击试样后,若弹起,应捉住它。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身体在落镖下落的区域内停留。 (f) 在后面背光的情况下,检查试样是否破损,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按“冲破”或“未冲破”键,然后按“确认”键对输入的结果确认,并对试验结果进行记录(可按图4-3格式记录,也可按其它方式)。 (g) 当试验件数不为空时,说明试验已经开始了,这时所有的试验参数都不能设置了,接着根据破损的情况增加或减少M值。 操作时,用

12、户无需输入数字,直接按“+M”或“-M”键即可,系统会自动刷新冲量值,并会保留上次试验的破损状态,提示用户下次该按“+M”还是“-M”,上下箭头可查询试验的详细信息。 按上述的情况,一直循环测试,直到系统自动结束、自动打印试验结果为止。 每次试验都要记录,记录内容为:试验序号、冲击质量、是否破损等等。 (h) 自动打印的报告格式:,落镖冲击, 试验结果与计算 (a) 正式试验的结果采用按下图形式记录:,落镖冲击,M0试验破损时的最小落体质量 M增减用的相同砝码质量 ni落体质量为Mi时的试样破损数 Zi落体质量由M0到Mi时的砝码数(M0时,Z为0) (c) 计算: 冲击破损质量Mf按下式计算: 式中:比较计算结果与打印结果。,落镖冲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