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自由兑换面临的障碍及其应对策略-开题报告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1416098 上传时间:2017-06-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币自由兑换面临的障碍及其应对策略-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民币自由兑换面临的障碍及其应对策略-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民币自由兑换面临的障碍及其应对策略-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民币自由兑换面临的障碍及其应对策略-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民币自由兑换面临的障碍及其应对策略-开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币自由兑换面临的障碍及其应对策略-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币自由兑换面临的障碍及其应对策略-开题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论 文 题 目:人民币自由兑换面临的障碍及其应对策略姓 名: 学 院: 专 业: 年 级 、 学 号 : 指 导 教 师: 江苏师范大学教务处印制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研究目的和意义:随着中国持续的改革开放,国家的繁荣稳定,经济得到了快速、健康的发展。2008 年,中国 GDP 跃居世界第三,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二,全球外汇储备开始位居第一。2010 年,中国 GDP 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一,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一带一路”的倡导与建设,以及“亚洲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人民币国际化参与程度越来越高,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21 世

2、纪是中国的世纪,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所取得的地位与成绩跟经济实力紧密相连,人民币作为我国的主要货币对中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国家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民币自由兑换一方面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国际化,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与国际号召力;更能打破区域壁垒,实现金融资源合理流动。但同时,人民币自由兑换一方面给我国的金融体系和制度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另一方面增加了金融风险,外部资金的流入与投资容易造成金融危机。面对人民币自由兑换这柄“双刃剑” ,我们要加强管控力度,以服务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建设。对人民币自由兑换面临的障碍开展研究,其目的就是要有预见性的、动态性的、可管理性的对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中出现的不利因素与极

3、端问题展开研究,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与国际金融动态,做好预案防控措施,加强理论创新研究。对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既不能过度自卑,又不能沾沾自喜;既不能损害本国利益,又不能造成国际金融动荡;既不能急于求成,又不能畏首畏尾。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涵义、利弊、环境展开分析,从而进行问题分析对对策研究,以便为进一步的政策抉择和经济改革方向提供理论依据。课题研究现状:1.国内研究现状从目前来看,在国内,关于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相关文献还是比较多的,但具有一定深度和模型分析的书籍和文献还是比较医乏的。在对我所能收集到的一些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后,可以发现关于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

4、两类:(1)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内涵、背景和发展现状以及发展条件。陈雨露在东亚货币合作中的货币竞争问题中论证了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后西方发达国家货币的统治地位与发展中国家货币政策独立性等一系列经济发展配套制度之间的关系;陈炳才在欧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中叙述了西方发达国际主权货币的演变历程,其统治地位使得发展中国家始终处于统治和被支配地位,并以此论证了我国货币自由兑换的条件和发展脉络;陈炳才在中国金融服务业开放的条件、次序、重点与时机和美元、欧元和口元三大货币变化趋势及完善我国汇率形成机制研究两篇文章中指出:人民币国际化是人民币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前提条件。黄达在人民币的风云际会:挑战与机遇一文中

5、指出人民币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其汇率政策制度发展走向直接影响其周边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制定取向,并且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使其走向国际化的充分必要条件。(2)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数学模型分析。在许多文献中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宏观条件和内容及意义的叙述说明上,但对于货币可自由兑换特别是对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的所需条件,并进行数学模型论证对其进行深入探讨的文献较为医乏。主要有赵海宽在人民币可能发展成为世界货币之一中叙述了人民币国际化所需要的一些主要条件,并提出了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和货币国际化之间是一种充分但不必要的关系,这一新观点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李蜻在人民币跨境流通的现状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中主

6、要还是叙述了人民币目前在周边国家的流通使用情况,举出许多具体例证论证说明了人民币已成为区域性国际货币的现况;钟伟在略论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一文中介绍了从 94 年汇改以来我国货币制度的发展历程,从我国大国经济的角度出发论证了经济稳定发展对于货币信心提高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货币可兑换性的四个主要层次。2.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发达国家就区域化货币理论的研究是比较早的。在欧洲、日本、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早就建立了一整套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货币区域化国际化理论体系。在许多大学中甚至设立了许多货币理论的专门研究课程。在国外的诸多相关理论文献研究中,大多都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剖析了货币区域化的实行条件,并用相关经济

7、学模型,结合统计数学等相关知识从定性分析和传统的单方程计量回归模型出发,深入探究和解释了了货币可自由兑换的本质。具有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有:Cohen(1998),他认为货币可自由兑换取决于两类因素:一是看得见的手,即政府;二是看不见的手,是由市场力量形成的境内和境外货币交易外部网络。Mundell(2003)则主要探讨了货币可自由兑换的影响制约因素;Roohi Prem(1997)提出了货币自由兑换强化因素论,具体包括军事实力、外汇储备、央行货币政策独立性、货币发行量、国外生产要素收入等;Williams(1968)和 Kenen(1998)提出金融市场的开放度和完善程度对货币自由兑换所起的决定

8、性作用,他们认为,货币自由兑换主要与本国金融市场的广度、深度、开放度三个维度有着重要的内在联系;Matsuyama、Kiyotaki and Matsui(1993)运用货币搜寻模型来分析媒介货币选择机制分析了国际媒介货币的选择主要偏向于于经济规模相对较大国家的主权货币。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国学者结合本国情况分析研究我国货币可自由兑换具有很好的参考和借鉴价值。课题研究主要内容、实施方案及创新点:(一)主要内容 第一章,人民币自由兑换涵义的界定,主要包括经常项目可兑换、资本项目可兑换、完全可兑换。 第二章,介绍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必要性分析。从人民币的国际金融发展与国内经济发展及国际地位三方面展开研究

9、。第三章,对实现人民币兑换条件展开研究。外部优势条件从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合理的债权结构、资本账户三方面论述;内部优势从政治格局、经济实力、调控力度、货币持有量四方面进行探讨。第四章,对人民币兑换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从积极与消极两方面分别展开论述。 第五章,通过前文的分析,对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对策开展研究。 (二)实施方案 运用文献资料分析、经验总结等分析方法对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条件与优略势进行分析,并以此探索出人民币兑换的策略研究。 (三)创新点 本文主要通过探究国内外货币实现自由兑换的方法,先通过分析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的必要性分析,对其优缺点展开论证,并结合具体的国情,对人民币自由兑换所面临的

10、困境开展策略性研究。课题进度安排:2016.10.13-2016.11.6,查找文献,论文确定选题2016.11.7-21016.12.31,完成开题报告2017.1.1-3.31,论文完成初稿2017.4.1-4.16,论文修改,等待查重2017.4.17-5.14,论文查重并修改,论文定稿,答辩主要参考文献:1 甘国栋.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兑换可行性研究及政策建议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国际金融与风险投资, 2007. 2 徐惠玲.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必要性及条件分析J.经济师,2005 年 11 期.3 王国龙 .试论人民币的可兑换与国际化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年 1 期,

11、 P67P69.4 于翔.人民币自由兑换及我国金融业发展对策D.湘潭大学, 区域经济学,2001. 5 蔡王睿.人民币自由兑换:理论、实践与策略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国际金融,2000. 6 刘光灿,人民币自由兑换与国际化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年 7 月. 7 李春琦,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年 1 月.8 曾康霖:人民币国际化及其条件J.经济研究参考2002 年第 7 期.9 刘吴虹.人民币自由兑换进程中的外汇储备.南方经济,2004(006). 10 赵冲.关于现阶段人民币自由兑换问题的思考.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1).11 于敏.人民币资木项目可兑换的原则与策略JI.生产力研究,2005,4). 12 胡知非,林拓.对人民币资木项目可兑换问题的思考J.当代经济,2005,2. 13 周继兴,人民币自由兑换条件的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3.14 杨力:欧元对全球金融业的影响 ,(第一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年. 15 梅德平:国际金融学 ,(第一版),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年. 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 学院意见:学院(公章): 学院领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