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病人的护理03318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41605265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3.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热病人的护理03318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发热病人的护理03318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发热病人的护理03318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发热病人的护理03318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发热病人的护理03318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热病人的护理03318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热病人的护理03318PPT课件(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热病人的护理,主要内容,1:发热的概述 2:发热的类型及临床意义 3:发热的治疗及护理 4:体温的正确测量,一:发热的概念,概念: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调节性体温升高,当体温上升超过正常值的0.5 或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 以上时称为发热。 正常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控制,使产热和散热趋于同一水平。,正常值: 口腔温度是36.5-37.5, 腋下比口腔低0.5, 肛门比口腔高0.5。,体温的影响因素,昼夜差异-人的体温24h内的变动大约在0.5-1 ,清晨2-6时最低,下午2-8时最高。 年龄-随年龄增长体温有下降的趋势,所以老年人体温偏低。 性别-同龄的女性体

2、温高于男性。 饮食-饥饿、禁食时体温偏低,进食后体温可升高。 运动-激烈运动,骨骼肌紧张并强烈收缩,致产热增加,体温升高。 情绪-兴奋等均会造成体温升高。 其他-药物,环境因素等都会对体温有所影响。,二:发热的过程,1:体温上升期(产热散热) 临床表现:由于皮肤血管收缩,皮温下降,表现皮肤苍白,无汗,畏寒。 2:高热持续期(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 临床表现:皮肤颜色发红,自觉发热和皮肤干燥。,二:发热的过程,3:体温下降期(产热散热) 临床表现:大量出汗,皮肤温度降低。,三:发热的程度,1:低热:37.338.0 多见于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热; 2:中等热:38.139.0 多见于急性

3、感染; 3:高热:39.141.0 见于急性感染; 4:超高热:41以上,如中暑。,四:发热的热型及临床意义,1:稽留热:体温高达39以上,波动幅度1。见于伤寒、肺炎。,四:发热的热型及临床意义,2:间歇热:体温骤升至39以上,而后降至正常以下,经一个间歇后,再规律地交叉出现,见疟疾。,四:发热的热型及临床意义,3: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于23,而最低温度始终高于正常。见败血症。,四:发热的热型及临床意义,4:不规则热:一日间体温变化极不规则,且持续时间不定。见于流感、肿瘤病人发热。人体最高耐受热约40.641.4,高达43则极少存活。,五:发热的护理,1、监测体温变化:每4小时测

4、量体温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三天后可减至每日2次。同时密切观察其他生命体征,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五:发热的护理,2、注意休息,保持环境清洁干燥,适宜的温湿度、保持空气清新,每日开窗通风15-30分钟,切忌正对病员吹风,以免引起感冒。,五:发热的护理,3、用冰袋冷敷头部,体温39.5时进行酒精擦浴或药物降温,降温半小时后测体温并记录。,五:发热的护理,4、补充营养和水分: 高热时,由于迷走神经兴奋降低,使胃肠活动及消化吸收降低;而另一面,分解代谢增加,营养物质大量消耗。引起消瘦、衰弱和营养不良。 因此,应供给高热、高蛋白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并鼓励病人进食,对不能进食者,必要时用鼻饲补充

5、营养,以弥补代谢之消耗。高热可使其机体丧失大量水分,应鼓励病人多饮水,必要时,由静脉补充液体、营养物质和电解质等。,五:发热的护理,5、加强口腔护理:长期发热病人,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内食物残渣易于发酵、促进细菌繁殖,同时由于机体抵抗力低下及维生素缺乏,易于引起口腔溃疡,应加强口腔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五:发热的护理,6、做好基础护理:高热病人由于新陈代谢率增快,消耗大而进食少,体质虚弱,应卧床体息减少活动。在退热过程中往往大量出汗,应加强皮肤护理,及时擦干汗液并更衣以防感冒,五:发热的护理,7、高热病人体温骤降时,常伴有大量出汗,以致造成体液大量丢失,年老体弱及心血管病人极易出现血压下降、

6、脉搏细速,四肢冰冷等虚脱或体克表现,应密切观察,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配合医生及时处理,不恰当地使用退热剂,可出现类似情况,应慎用 。,测量体温的部位是什么? 测量工具有哪些? 测量体温的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口 腔,腋 下,肛 门,测体温的部位,测量体温的工具,如何测量?,测口温口诀: 戴好口罩把手洗,备物解释交代清, 口表放于舌下窝,闭唇3 分把表读。,如何测量?,测腋温口诀: 测温体位要舒适,腋表放于腋窝处 贴紧皮肤把臂曲,10分取出表读。,如何测量?,测肛温口诀: 选择体位露出臀,肛表润滑轻轻入, 深度合适3分取,擦肛整被表消毒。,注意事项口温,1、勿用牙咬体温计,勿说话,防止体温计

7、滑落或咬断; 2、一旦不慎咬破,首先清除玻璃碎屑,以免损伤口腔及消化道黏膜;再口服蛋清液或牛奶,保护消化道黏膜并延缓汞的吸收;若病情允许可食粗纤维,加快汞的排出。,注意事项肛温,1、适用于婴幼儿、精神异常及意识不清者。 2、禁用于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者;心肌梗死患者不宜测肛温,以免刺激肛门引起迷走神经反射,导致心动过缓。 3、插入肛表时勿用力,以免导致肛门、直肠的刺伤和破裂。 4、为小儿测肛温时应给与安慰,免除恐惧心理,将其身体固定,尤其注意固定肛表。,注意事项腋温,1、腋下有汗液影响准确性,测之前应用干毛巾轻轻擦干。 2、夹紧腋窝以形成人工体腔,反映体内温度,否则,测到的只是腋下皮肤的温度。 3、腋下温度达到与机体内部温度相近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需向病人解释清楚。 清洗体温计前先消毒,切忌用40 以上的热水浸泡体温计,以免汞过度膨胀,引起爆裂。,感谢聆听!,/10/29,.,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