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7.4相关链接——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

上传人:思** 文档编号:141602642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04.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7.4相关链接——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7.4相关链接——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7.4相关链接——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4 相关链接7.4 相关链接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教材第 9091 页,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 教学提示教学提示 相关链接创设了学生动手操作摆方块的活动情景, 引导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提 出相关问题, 引入对连乘、 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学习。 通过本链接的学习, 学生掌握连乘、 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在课前让学生准备好本节课所用的学具, 教学时, 利用课件展示给学生一些整齐美观的 学具排列,激发学生对拼摆学具的兴趣,通过提问“你能摆一摆吗?一共需要多少个正方 体?” 让学生结合摆学具的过程列出不同的连乘算式解决问题, 明确连乘的运算顺序

2、是从左 向右依次计算;对于连除的计算,让学生根据连乘的计算方法自行解决;在解决乘除混合运 算时,先让学生说一说在图中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每行 8 个,有 2 行” ,然后提出 问题:“你能帮这个同学解决吗” ,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理清解题思路、列式解答, 结合解题过程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教学时从引导学生摆学具入手,自然过渡到“一共摆了多少个正方体”等具体问题中,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索欲望, 让学生在拼摆的过程中讨论交流, 理清楚解题思路, 在理解解题过程中体会到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了解了

3、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算式的意义,掌握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算式 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结果。 使学生了解了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算式的意义,掌握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算式 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结果。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通过思考、交流,主动认识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顺序,培养观察、思考问 题的能力,体会乘除两步计算在运算顺序上的一致性,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使学生通过思考、交流,主动认识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顺序,培养观察、思考问 题的能力,体会乘除两步计算在运算顺序上的一致性,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思考、主动解决

4、问题的学习习惯 ; 通过比较体验书写由简单到复杂 的发展,记忆内容发展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 ; 通过比较体验书写由简单到复杂 的发展,记忆内容发展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 在创设的情境中利用连乘连除解决实际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连乘、连乘和 乘除混合运算,理解它们的运算每一步的意义。 教学重点 : 在创设的情境中利用连乘连除解决实际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连乘、连乘和 乘除混合运算,理解它们的运算每一步的意义。 教学难点:自己理解数学问题,运用连乘连除解

5、决实际问题,遇到问题时有思路。教学难点:自己理解数学问题,运用连乘连除解决实际问题,遇到问题时有思路。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磁性教具,彩色粉笔 学生准备:学具盒,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一)新课导入: 1、欣赏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摆图形吗? 生:喜欢 师:看老师这里有一幅小朋友摆的图形,看一下是怎样摆的? 生:每组 2 个,一行有 4 组,有这样的 3 行 生:每组 2 个,一列有 3 组,有这样的 4 行 生: 2、动手摆一摆 师你想试一下嘛 生:想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摆一摆吧! 设计意图 : 通过欣赏图片,看出规律,找到数字,然后再动手自己摆一摆,摆

6、出小朋友 的图形。 (二)探究新知:(二)探究新知: (学习连乘) 1、说一说 师:谁能语言描述自己的摆出的图形。 生:每组有 2 个,一行有 4 组,有这样的 3 行 生:每组 2 个,一列有 3 组,有这样的 4 行 2、提问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生:一共用了多少个图形? 3、列式解答(小组合作) 谁来说说你的算式 我是这样计算的: 每组 2 个,有 4 组,24=8(个) ,有这样的 3 行,243=24(个) 我这样计算: 每组 2 个,有 3 组,23=6(个) ,有这样的 4 列,234=24(个) 4、起名字 师:仔细观察两个算式,有哪些相同点 生:都是乘两次 生:我知道它们是

7、连乘算式 (师及时表扬,并板书课题) 5、回忆运算顺序 生:先算前面的,再算后面的, 生: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学习乘除混合) 1、 导入:师小朋友还拼成了两外一幅图形,我们一起看一下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每行 8 个,有 2 行 生:有 2 行,每行有 8 个 2、出示问题:小朋友想知道如果每行摆得同样多,摆 4 行,每行摆几个? (小组内摆一摆,教师继续巡视指导) 生:284=4(个) ,先求出一共有 16 个正方体,然后摆 4 行,每行摆 4 个。 生:先求一共有 16 个正方体,28=16(个)再求分一分,164=4(个) 3、独立完成 836 4、说说运算顺序 生:先算 83=24,

8、再算 246=4 生:先算 83=24,再算 246=4 生:先算前面的,再算后面的 生: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学习连除) 1、 师同学们太厉害了, 连乘、 乘除混合运算都会做了, 那么同学们一定会做这个题目 36 62 这个算式的名字是 生:连除 我们应该怎样计算? 生:366=6,62=3 生:也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总结: 连乘、乘除混合、连除的运算顺序都是一样的 生: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设计意图 : 通过观察情境图,找出信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让学生在 主动思考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很好地解 决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巩固新知(三)巩

9、固新知 (1)1621= 1553= 307= 5463 (2)104= 824= 1681= 3244 两组口算练习,让学生自己选择进行哪组计算,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巡视检查。 汇报交流 生:我选择的第一组: 1621= 8 1553=1 307=0 54633 生:我选择的第二组: (2)104=0 824=4 1681=2 32442 (指名学生说答案,学生集体订正) 总结:我们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生: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生:谁在前面,先算谁 设计意图 : 给学生机会,检查学生的计算能力,给学生选择的权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及时总结运算顺序,牢固掌握计算方法。 (四)达标反馈(四)

10、达标反馈 1、 2 2= 45 5=。 4 7= 9 4= 2 2 7= 45 5 4= 2、 一共多少盒酸奶? 3、364 9 5463 4 84 301 4、彩旗队站成方队,每行 6 人,可以站成 6 行,如果每行站 9 人,可以站成多少行? 答案:1、4,28,28;9,36,36。 2、2 3 6=36( 盒 ) 或 6 6=36( 盒 ) 3、 9,81; 9,3; 32, 8; 0,0。 4、 6 69=4(行)答:可以站成 4 行。 (五)课堂小结(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 生:我学会了连乘。 生:我学会了连除。 生:我知道连乘、连除、乘除混合

11、的运算顺序:从左往右 生:在刚才发言时我受到了你的表扬。 设计意图 : 这一环节,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把所 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自己对自己的及时评价,使得孩子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培 养孩子的自信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六)布置作业(六)布置作业 1、1 、先说说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728+9= 2734= 6484= 246= 2、啄木鸟医生。 (对的画对号,错的画错号) 20-105=2( ) 12-62 =12 ( ) 84+2=34( ) 3、在里填上、,。 4、,。 5、5-248=2(元) ,也可以用分步。 6、243-6=2(道) ,也可以写

12、分步。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 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认为 :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 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纵观这节课,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大 框架下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活动时间,让学生沿着设定路径,展开想象的翅膀,积极开 展发散思考、逆向思考,充分发掘其内在潜力,在教与学的互动中,真正掌握学习方法,把 握数学规律,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自我表现和成功的体验中最大 限度地获得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老师在整节课中只扮作指路人, 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们走 向更深的领域、 更广阔的空间去探索数学澳秘,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养成主动学习和深入探究 的习惯,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多样化算法的兴趣, 为将来更好地步入数学殿堂奠定基础。 教学资料包教学资料包 教学资源:“+”“ ” “”落谁家 5 8 13 = 53 20 3 6 = 38 7 5 3 = 32 答案:58+13=53,20+36=38,75-3=32。 资料链接: 运算顺序 打竹板,响连天,各位同学听我言。 今天不把别的表,混合运算聊一聊, 混合试题要计算,明确顺序是关键。 同级运算最好办,从左到右依次算。 两级运算都出现,先算乘除后加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