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年制)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3 相关链接——积的变化规律

上传人:思** 文档编号:141596824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2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六年制)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3 相关链接——积的变化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岛版(六年制)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3 相关链接——积的变化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六年制)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3 相关链接——积的变化规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3 相关链接积的变化规律33 相关链接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教材第 41 页,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提示教学提示 本课是在学生观察两组蕴含规律的算式后,交流,总结出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 探索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将这一规律恰当的运用于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 探索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将这一规律恰当的运用于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过程,初步获得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经验。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过程,初步获得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活

2、动的参与,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概括规律,进而运用积的变化规律。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概括规律,进而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规律。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规律。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彩色粉笔 学生准备:学具盒,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一)新课导入: 1.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课件出示 : 星期天, 小明和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 妈妈准备买一些大米回家, 大米每包 8 元, 妈妈买 2 包, 一共

3、多少元? 生 : 82=16 课件出示 : 如果买 20 包, 一共多少元? 生:820=160 课件出示:如果买 200 包,一共多少元? 生:8200=1600 课件出示:242= 122= 62= 学生汇报结果,教师板书。 (二)研究素材,猜测规律 1、独立思考。 师:观察这两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写在练习本上 学 生独立思考,教师巡视。 2、小组交流。 师:把你的发现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小组长作好记录。 小组交流, 教师参与到小组学习。 3、组间交流。 师:哪个小组说一说你们的发现? 预设:我们发现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积就扩大到原来的几倍。 教师结合学

4、生叙述,完成板 书。 师 : 这个小组说明了发现了什么,而且还说明了是怎样发现的,非常好。哪个小 组也发现了这个规律?还有不同的发现吗? 讨论交流,验证规律。 1、提出疑问 师:通过这组算式,我们发现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积就扩大到原来的几倍。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 小到原来的几倍,积就缩小到原来的几倍。 师 : 研究数学问题不要匆忙下结论,是不 是适合所有的算式呢?刚才大家发现的规律是不是具有普遍性呢?该怎么办呢? 2、举例验证 生:举几个例子验证一下。 师:请同学们自己先写一道乘法算式,然后把一个因数不 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倍,再算一算乘积。然后看,

5、你写的算式符合我 们的发现吗? 学生独立举例验证 师:你举的例子符合发现的规律吗?把你举的例子 跟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 学生汇报展示 3、总结规律 师:通过我们的验证,大家的发现适合所有的乘法算式,所以说是一个 规律,我们把它叫做积的变化规律。 师:把什么是积的变化规律跟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4、总结、学生交流 四、巩固拓展,应用规律 师:我们发现了这个规律,你会用这 个规律解决问题吗?试一试 练习:教材自主练习 1-5 题 (四)达标反馈(四)达标反馈 一、填空。 一、填空。 1.两个因数的积是 150,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 5 倍,积变成 ( ) 。 2.两个数相乘,积是 7

6、2,如果一个因数除以 2,另一个因数乘 2,则积是( ) 。 3.香蕉 15 元可以买 12 千克,30 元可以买( )千克,买 36 千克需要 ( )元。 4.一个长方形绿地的面积是 480 平方米,如果长不变,将宽扩大到原来的 2 倍,绿地 的面积将变成( )平方米。 5. 24751800 1712204 3226=832 4875( ) 1724( ) 6452=( ) 7512( ) 176 ( ) 1613=( ) 二、计算,并在组内说说发现的规律。二、计算,并在组内说说发现的规律。 1824432 105454725 (182)(242) (1053)(453) (182)(24

7、2) (1055)(455) 【答案】一、填空。 一、填空。 1. 750 2. 72 3. 24 45 4. 960 5.3600 408 3328 900102 208 二、计算,并在组内说说发现的规律。二、计算,并在组内说说发现的规律。 (182)(242)432 (1053)(453)4725 (182)(242)432 (1055)(455)4725 (五)课堂小结(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 生:我知道了因数有变化,积就有变化。 生:我知道 0 乘任何数都得 0。 生:在刚才的发言中,我表达非常清楚。 生:在刚才发言时我受到了你的表扬。 设计意图

8、: 这一环节,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把所 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自己对自己的及时评价,使得孩子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培 养孩子的自信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六)布置作业(六)布置作业 在中填上运算符号,在中填上数。 在中填上运算符号,在中填上数。 24751800 361043744 (246)(756)1800 (364)(1044)3744 (243)(75)1800 (36)(104)3744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 1.果园收获苹果和梨各 120 筐,苹果每筐重 35 千克,梨每筐重 28 千克,苹果比梨多 收获多少千克? 2.光明小学的操场上有一个宽 9 米的

9、长方形草坪要扩大面积,原来的面积为 540 平 方米,现在宽要增加到 27 米,长不变,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 3、一辆汽车 5 小时行驶了 320 千米。照这样计算,15 小时能行驶多少千米? 答案:在中填上运算符号,在中填上数。 在中填上运算符号,在中填上数。 (246)(756)1800 (364)(1044)3744 (243)(753)1800 (369)(1049)3744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 1. 解法一: 35120-28120 解法二:(35-28)120 =4200-3360 =7120 =840(千克) =840(千克) 2. 解法一: 2793 54031620(平方米

10、) 解法二: 540960(米) 60271620(平方米) 3. 解法一:3205=64(千米) 6415=960(千米 ) 解法二:155=3 3203=960(千米)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积的变化规律 82=16 242=48 820=160 122=24 8200=1600 62=12 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积就乘几或除以几。 教学资料包教学资料包 一、口算方法: (1)两位数分成整十的数和另一个数相加,再分别与一位数相乘, 最后的结果相加。 例 1:267=207+67=140+42=182。 (2)整百或整十的数相乘时,先把 0 前面 用数字进行相乘,最

11、后在乘的积的后面填上 0,有几个添几个。例 2:12030=3600 练习:1、直接写得数。 4220 2405 70040 7077 6012 96008 3062 3404 147 81090 343= 2045= 6090= 8105= 5070= 185= 3504= 5005= 二、笔算竖式的法则: 1,列竖式时,三位数写在上面,两位数写在下面。2,先用 三位数乘以个位上的数字,所得的积的末尾与个位对齐。3,再用三位数乘以十位上的数字, 所得的积的末尾与十位对齐。4,末尾有 0 的数,先把 0 前面的数字对齐相乘,所得的积末 尾添上 0,有几个添上几个。5,满几十向前进几。 1784

12、6 40825 37235 38023 13816= 40735= 93022= 2、三位数 乘以 两位数积是四位数或是五位数,末尾有 0 的两个数相乘,原来竖式中 有几个 0, 积的末尾至少有几个 0。 练习 : 15030 的积的末尾至少有 ( ) 个 0。 250 80 积的末尾含有( )个 0。笔算 28025 时,先算 2825,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 ( )个 0。 三、估算方法 灵活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近似数,近似到整百、 整十或几百几十的数。方便计算就可的以了,但是在实际应用题中尽量估的多些,近似 数越接近准确数越好。 进行估算的关键字:大约,接近,左右等等。估算中使用 4910

13、45500 (1)4950, 104100, 50100=5000。 (2)49 50, 104110, 50110=5500,第二种更好些。 资料链接: 趣味数学练习题积的变化规律在计算中的作用 空 : 1 一个数乘4再除以5, 亮亮在计算时误看成了除以4乘5, 结果得数是75。 这道题正确的结果是( ) 。 2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 数扩大到原来的 2 倍, 积 ( ); 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 3 1 , 积 ( ); 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 4 倍, 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 3 倍, 积( );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 2 1 ,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 8 倍,

14、 积 ( )。 3两个数相乘,积是 120,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 5 倍,另 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 5 倍,积是( )。 4. 一个数乘 l2,强强在计算时误将 乘号看成了加号,得到的结果是 l33。正确的积应该是( ) 。 5.红红在做一道乘 法算式题时,误将一个因数 23 个位上的数字 3 看成了 8,计算的结果比正确的积多了 510。这道题正确的结果是( ) 。 精彩片段:精彩片段: 一、引入 我们在数学中遇到过很多找规律的问题, 并能运用找到的规律解决问题, 使复杂的 问题简单化,今天我们一起探索积的变化规律。 二、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境 为响应学校的“节省零花钱,牵手好朋友”

15、的号召,学生们捐出 自己的零花钱,准备为希望小学的小朋友购买一些图书和学习用品。 (二) 出示问题 请你们帮忙算一算, 一盒美术颜料 6 元, 买 2 盒要花多少钱?20 盒、200 盒呢? 三)研究问题,发现规律 1、列式计算 6 2=12 6 20=120 6 200=1200 2、非常好!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上面每组算式,你能根据这组算式的特点接着再 往下写 2 个算式吗?试一试,学生独立写出。 (四)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1、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自己写的算式,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 的? 2、 (先来汇报第一组)谁来介绍这组算式你接下去怎样写的?学生说出自己写的 第一组算式, 你们也是这么写的吗?你们写得这么正确, 你一定发现了这组算式的规律, 谁再来说一说我们发现的这组算式的特点? 教师引导:刚刚在这组算式里同学们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 10,积 也乘 10。 如果让你接着再往下写,你还能再写出来吗? 3、猜一猜,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 5,积会有怎样的变化?请同学们 写出一组这样的算式验证一下。学生写出后汇报。 如果乘 30 呢?如果乘 100 呢? 4、你能试着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我们发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